三年级下册语文陶罐和铁罐教案.docx





《三年级下册语文陶罐和铁罐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下册语文陶罐和铁罐教案.docx(2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三年级下册语文陶罐和铁罐教案三年级下册语文陶罐和铁罐教案1 教学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读准“称”“禁”“撒”“挣”4个多音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鹿的心情变化。 3.了解故事蕴含的道理,能对与故事有关的说法表达自己的看法。 教学重难点 1.理解鹿对自己的角和腿的前后不同态度的缘由。 2.体会故事的寓意,初步学习复述故事的方法。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提醒课题 1.课件出示:头戴珊瑚帽,漂亮可御敌,腿儿细又长,翻山快如飞。(梅花鹿) 2.鹿认为自己的角很美,可是经受了一件事后,它转变了一些看法。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那还得从鹿角和鹿腿的故事说
2、起。(板书课题) 二、初读全文,了解课文大意 1.学生自由朗读全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顺语句,边读边画出不懂的词句。 2.思索: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主要讲一只鹿原来非常观赏自己漂亮的角,而埋怨自己的四条腿长得难看。后来当它被狮子追逐的时候,漂亮的角让它差点儿送命,可四条难看的腿却帮它狮口逃命。) 三、品读课文第14自然段 1.观赏鹿角的漂亮。 (1)鹿角究竟美在哪里呢?请你们找出相关语句读一读,并画下来。 (2)学生朗读。(课件出示句子) (3)它把自己的角比作什么?(两束漂亮的珊瑚)“精致别致”是什么意思?(精巧美妙,而且很特殊) (4)当它发觉自己的角如此漂亮,心情怎么样?(兴奋
3、板书:鹿角漂亮) (5)谁能把这样的心情读出来?指名读。(指导学生读出鹿自我观赏时兴奋、沉醉的语气。) 2.埋怨鹿腿的难看。 鹿悠闲得意地观赏漂亮的鹿角时,突然觉得自己的腿很难看,它开头埋怨了。它是怎样埋怨的?找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并画下来。 (1)课件出示句子。(学生齐读。板书:鹿腿难看) (2)这时候鹿又是什么样的心情呢?(指导学生读出不满、嫌弃的语气。) 其次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指名用简洁的语言说说本课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二、品读第57自然段 1.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说说鹿对自己的腿和角的看法发生了怎样的转变。 2.学生沟通,课件出示:两只漂亮的角差点
4、儿送了我的命,可四条难看的腿却让我狮口逃命! (1)请学生朗读,并从中找出两对反义词。(漂亮难看送命逃命) (2)问题过渡:难看的腿让鹿狮口逃命,漂亮的角却差点儿送了它的命,这是怎么回事?(学生带着问题自由读第6自然段。板书:险些送命狮口逃命) 3.指导朗读第6自然段,感受危险。 4.课件出示: 咦,这是我吗? 啊!我的身材多么均匀,我的角多么精致别致,似乎两束漂亮的珊瑚! 唉,这四条腿太细了,怎么配得上这两只漂亮的角呢! 两只漂亮的角差点儿送了我的命,可四条难看的腿却让我狮口逃命! (1)鹿的态度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变化?此时它的心里会想些什么呢? (2)死里逃命的.鹿此时会用怎样的语气来评价
5、角和腿呢?(懊悔、叹息、感谢) 5.小结课文。从这个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事物各有自己的价值,不能只凭外表去推断事物的好坏。) 6.将课文与陶罐和铁罐作比拟,说说这两篇课文的共同点。 (两篇课文都是用一个生动的故事告知我们要全面地对待事物的道理。像这样用一个故事告知人们道理的文章,称为“寓言”。) 三、联系生活,拓展延长 1.课件出示:小小辩论会。 (1)出示:漂亮的鹿角不重要,有用的鹿腿才是重要的。 鹿角和鹿腿都很重要,它们各有各的特长。 (2)学生读句子,说明自己的观点并阐述理由。(可以联系实际说一说) 2.教师总结:事物各有长短,不要由于它的特长而看不见它的短处,也不要由于它的短处
6、而否认它的特长。 四、复习稳固,识字写字 1.指导学生写字,课件出示会写字。 2.学生自主观看字形,识记字形。 3.集体沟通自学成果,教师重点点拨、范写。(“鹿”留意“比”的写法) 4.学生书写练习,自评、互评。 教学板书 鹿角和鹿腿 鹿角鹿腿 漂亮难看 险些送命狮口逃命 各有所长全面看问题 教学反思 在本课教学中,我首先有意识地让学生找出鹿对它的角和腿前后不同态度的相关句子,再让学生通过不同形式自主朗读体会鹿态度的变化,使学生自然而然地走进课文。接着,我以课后习题作为一场小“辩论赛”,让学生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并联系生活中的实际例子来谈自己的理解,让学生明白好看的东西并不肯定是有用的,不好看
7、的东西并不是没有用的道理,引导学生建立用进展的眼光对待问题、解决问题的价值观。 三年级下册语文陶罐和铁罐教案2 【教学设想】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寓言蕴含的道理。联系已学课文和生活阅历加深对寓言的理解。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实物展现,情境导入 1.大家看一看,教师讲台上摆的是什么?板书(陶罐和铁罐) 2.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一学在这两个罐子之间发生的故事。 3.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边听录音,边在每个自然段的前面标上序号。并思索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生自由发言。 3.师归纳。 国王的御厨里有一只陶罐和铁罐,铁罐仗着自己坚硬。经常高傲地讽刺陶罐。若干年后
8、,陶罐从废墟里挖出来照旧精致,而铁罐却被氧化得无影无踪了。 三、精读感悟,重点突破 (一)学习19自然段了解陶罐与铁罐的性格特点 1.听19自然段的录音思索:这几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铁罐自命清高,瞧不起陶罐,经常讽刺陶罐。) 板书:讽刺 2.哪一位同学来说一说“讽刺”的意思。 讽刺:用尖刻的话数说别人的短处,使人尴尬。 3.这几个自然段也就是常讲铁罐经常用尖刻的话数说陶罐的短处。 4.请同学们自读课文思索: 陶罐的短处是什么?铁罐又是凭什么来讽刺陶罐的? 铁罐用了哪些尖刻的话数说陶罐的短处(铁罐是怎样讽刺陶罐的?) 面对铁罐的讽刺,陶罐又是怎样答复的呢? 请同学们边读就边把有关的句子用横线
9、画出来。 5.生答复教师的问题 6.小黑板出示对话,体会各自态度。 “你敢碰我吗?陶罐子!” 陶罐一开口就是“你敢碰我吗?”它的.意思就是陶罐敢不敢碰它,(不敢)。它根本就没有把陶罐放在眼里,它称呼陶罐“陶罐子”直呼其名,说明它有没有礼貌?(没有)。请同学们在课文中找出一个能够表达铁罐态度的词来。面对铁罐的高傲无理,陶罐又是怎样答复的呢?“不敢,铁罐兄弟”。陶罐有没有生气?(没有)。它不但没有生气,还很礼貌地称呼它为兄弟,并成认自己不敢碰它,说明陶罐怎么样?(很虚心)。 请同学们自学后面的句子,看看这些句子表达了陶罐和铁罐怎样的态度?铁罐:高傲、傲慢陶罐:虚心、忍让、不傲慢不自卑。 请同学们看
10、到书的插图,看一看,哪个罐子是陶罐,哪个是铁罐,为什么呢? 7.指导朗读19自然段。 通过19片段段的学习,我们了解了陶罐和铁罐不同的性格特点,铁罐的高傲、傲慢,陶罐的虚心、忍让、不傲慢不自卑。我们就来分角色把19自然段读一读。 留意:读的时候要读出铁罐的高傲、傲慢,读出陶罐的虚心。 分角色朗读:男生读铁罐说的话,女生读陶罐说的话。表达的语句就由教师朗读。 请两位同学把刚刚读的内容演一演。 (二)总结19段、学习1017自然段 铁罐自以为坚硬,瞧不起陶罐,经常讽刺陶罐二者就发生了争吵,最终以不欢告终,随着时间的变化,故事又有什么变化,请大家快速的默读1017自然段,并思索: 1.很多年过去了,
11、陶罐是什么样子?铁罐呢?(陶罐照旧和以前一样,光亮朴实、美观。)(铁罐被氧化消逝的无影无踪。) 2.当人们发觉陶罐时,人们的态度怎样?为什么呢?(快乐、惊异)(它是古代的东西、很有价值) 当年被铁罐讽刺的陶罐,如今却成了很有价值的文物被人们永久的保存下来,(板书:永久)。而当年傲慢自大的铁罐却被氧化消逝得无影无踪(板书:氧化)。当时铁罐有没有想到会有这样的结果呢? (没有,由于它只看到自己坚硬的一面,而没有看到易氧化的短处;同样陶罐也只看到自己易碎的一面,而没有正视自己易保存的一面。) 3.从这则寓言中我们明白了什么道理?联系学生的课文和联系生活实际谈一谈。 四、总结课文 完成小黑板上的练习
12、这则寓言采纳了拟人的手法将陶罐和铁罐人格化,通过人格化的描写,告知人们看问题要全面,不能用自己的和别人的短处比,更不能因此而傲慢。 【板书设计】 19陶罐和铁罐 陶罐易碎永久 忍让讽刺 铁罐坚硬氧化 三年级下册语文陶罐和铁罐教案3 设计说明 课文叙述了发生在陶罐和铁罐身上好玩的故事。全文分为两局部:前半局部讲铁罐看不起陶罐,经常讽刺它;后半局部讲很多年过去了,陶罐出土变成了文物,铁罐却早已氧化消逝了。这个故事告知我们:不能只看到自己的特长,而看不到自己的短处,也不能只看到别人的短处而看不到别人的特长。教学中,我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并进展情景表演,让学生置身于故事之中,还让学生仿照课文编写寓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三年级 下册 语文 陶罐 铁罐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