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土的组成-土力学ppt课件.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第一章-土的组成-土力学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章-土的组成-土力学ppt课件.ppt(3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1章 土的组成土的来源1.1 概述土的形成:地质历史的产物,是地球表面的整体岩石在大气中经受自然力和自然环境的长期风化作用形成。反向过程:土经过很长的地质年代,发生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逐渐压密、岩化,最终又可形成岩石。循环演变:岩石土岩石土。重复进行。地质概念:第四纪地质:(1)更新世:从2588000年前到12000年前(2)全新世:12000年前至现在 新近代沉积土:第四纪全新世中近期(文化期以来)沉积的土层。一般呈欠固结状态,具有较高的压缩性和较低的强度,结构不稳定(GB50021-2001规范)。1.1.1 土的生成和演变(1)物理风化地质构造力;温度变化;冰冻作用;碰撞作用颗粒大小
2、发生改变,化学成分保持不变。(2)化学风化水解作用;水化作用;氧化作用;溶解作用矿物化学成分变化,形成次生矿物。正长石 高岭石(水解)(3)生物风化 植物根分泌有机酸;遗体腐烂;微生物作用 动植物或人类活动的影响。1.1.2 风化作用使某一化合物裂解成两个或多个较简单化合物的化学过程。水分子的H和OH部分参与被裂解化学键的任一侧起反应。如脂肪在酸、碱、脂酶的作用下水解,生成甘油与脂肪酸或更小分子。小结:(1)物理风化(2)化学风化(3)生物风化需要注意:a、上述风化作用常常是同时存在的。b、不同地区,自然条件不同,风化作用有主次。c、风化作用由地表向下逐渐减弱1.1.3 不同生成条件下土的特点
3、1.残积土概念:母岩经风化作用破碎成为岩屑或细小颗粒,残留原地。特点:颗粒表面粗糙、多棱角、粗细不均、无层理。2.搬运土概念:风化所形成的土颗粒,受自然力作用,搬运到远近不同的地点沉积。特点:颗粒经滚动和摩擦作用而变圆滑。受水流等自然力的分选作用而形成不同的层次,粗颗粒下沉快,细颗粒下沉慢。搬运土分类:坡积土风积土冲积土洪积土湖泊沼泽沉积土海相沉积土冰积土 1.1.4 土的沉积与成岩作用成岩作用:土经过搬运和沉积,经过一系列变化,最后固结成坚硬的岩石(沉积岩)。几种作用:压固脱水、胶结、重结晶沉积岩。(见图1-1)图1-1 土与岩石的相互转化1.1.5 土的物质组成:散体,多相,变异 1.2
4、土中固体颗粒(土的固相)1.粒组的划分和颗粒级配曲线(1)几个基本概念 粒度:土粒的大小称为粒度。粒度成分:不同粒径颗粒的相对含量。粒组:大小相近的土粒合并为组。a、粒组间的分界线是人为划定的;b、划分时应使粒组界限与粒组性质的变化相适应;c、按一定的比例递减关系划分粒组的界限值。d、表2-1给出国内常用的粒组划分方法。表2-1 粒组的划分(2)颗粒级配和颗粒分析试验a.筛分法:适用于粒径大于0.075mm的粗颗粒土。图6 摆筛图适用于粒径小于0.075mm的细颗粒土。斯托克斯(stokes)定理:颗粒下沉速度与颗粒直径的平方成正比。c.综合分析 筛分法和密度计法结合密度计法:(3)颗粒级配曲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一章 组成 土力学 ppt 课件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