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二第06章化学反应与能量(A卷•夯实基础).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二第06章化学反应与能量(A卷•夯实基础).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二第06章化学反应与能量(A卷•夯实基础).pdf(2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1/26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学习资料分享/升学政策解读/优质师资推荐 咨询电话:18020133571(同微信)班级班级 姓名姓名 学号学号 分数分数 !06#$%&()*(A卷卷夯实基础)夯实基础)(时间:75 分钟,满分:100 分)一一、选择题(选择题(本题本题共共18小题,小题,每小题每小题3分,分,共共54分)分)1关于能源和能量转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太阳能电池的能量转化:光能化学能电能 B生物光合作用中的能量转化:光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化学能)C化学反应过程中,除了物质变化外,可能伴有能量变化 D燃气灶具中的能量转化:化学能全部转化为热能 2(2021浙江高一月考
2、)下列有关化学反应限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任何可逆反应的进程都有一定限度 B化学反应的限度决定了反应物在该条件下转化为生成物的最大转化率 C化学平衡状态是指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可逆反应达到的最大限度 D化学反应的限度不可以通过改变条件而改变 3(2021吉林敦化市实验中学校高一期末)中国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七号”,已于 2016 年 6 月 25 首飞。火箭所需要的巨大能量由特制的燃料来提供,有关燃料燃烧过程中的变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所有的燃烧过程均是放热的 B需要点燃才能发生的燃烧过程是吸热的 C所有燃料在燃烧过程中均会发生化学键的断裂 D燃烧后产物的总能量一定小于反应物的总能量 4下列
3、反应既是氧化还原反应,又是吸热反应的是 A铝片与稀反应 B与的反应 C灼热的炭与反应 D甲烷在中的燃烧反应 5石墨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金刚石,已知 12g 石墨完全转化为金刚石时,要吸收 QkJ 的热量,下列说法24H SO()22Ba OH8H O4NH Cl2CO2O 2/26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学习资料分享/升学政策解读/优质师资推荐 咨询电话:18020133571(同微信)正确的是 A石墨不如金刚石稳定 B金刚石与石墨的结构是相同的 C等物质的量的石墨与金刚石完全燃烧,金刚石放出的热量多 D等物质的量的石墨与金刚石完全燃烧,石墨放出的热量多 6最近,科学家用巨型计算机进行模
4、拟后确认,由 60 个 N 原子可结合成 N60分子,N60变成 N2时放出巨大能量,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N60与 N2都是氮的同素异形体 BN60转化为 N2属化学变化 CN60的总能量高于 N2的总能量 DN60变为 N2的反应是放热反应,说明 N60比 N2更稳定 7已知 HClHCl 并放出 a kJ 的热量,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HCl 分子内每个原子都达到了 8 电子稳定结构 BHCl 分子的能量比 H、Cl 原子的能量之和低 C1 mol HCl 断键成 1 mol H、1 mol Cl 要释放出 a kJ 热量 D氢原子和氯原子靠电子得失形成共价键 8(2021河南商丘高
5、一期末)金属镁和铝设计成如图所示的原电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铝作该原电池的负极 B溶液中向极移动 C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D电流方向为A 9把锌片、铜片用导线连接后插入硫酸铜溶液中,当电路中有 0.4mol 电子通过时,负极的质量变化是 A减少 13g B增加 6.5g C增加 13g D减少 11.2g 10下列电池工作时,O2在正极得电子的是()24SO-AlMg22H2eH+-=AlM 3/26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学习资料分享/升学政策解读/优质师资推荐 咨询电话:18020133571(同微信)A B C D 锌锰电池 铅蓄电池 氢氧燃料电池 镍镉电池 11有 a、b、c、d
6、 四种金属电极,有关的实验装置及部分实验现象如下:实验装置 部分实验现象 a 极质量减小,b 极质量增大 b 极有气体产生,c 极无变化 d 极溶解,c 极有气体产生 电流从a极流向d极 由此可判断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Aabcd Bbcda Cdabc Dabdc 12已知反应,在不同条件下,用不同物质表示其反应速率,分别为 则此反应在不同条件下进行最快的是 A B C D 13下列设计的实验方案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探究化学反应的限度 取 5mL 0.1mol/L KI 溶液,滴加 0.1mol/L FeCl3溶液 56 滴,充分反应,可根据溶液中既含
7、I2又含 I-的实验事实判断该反应是可逆反应()()()()3A gB g22gC gD+()11A0.6mol Lminv-=()11B0.45mol Lminv-=()11C0.015mol Lminv-=()11D0.45mol Lminv-= 4/26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学习资料分享/升学政策解读/优质师资推荐 咨询电话:18020133571(同微信)B 比较Mg与Al的金属活动性 常温下,将 Mg、Al 与 NaOH 溶液组成原电池 C 探究不同催化剂对同一反应速率的影响 相同条件下,向两支盛有等体积等浓度 H2O2溶液的试管中分别滴入 5 滴等浓度的 CuSO4溶液和
8、FeCl3溶液 D 探究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常温下,相同的铁片中分别加入足量的浓、稀硝酸,浓硝酸中铁片先溶解完 14一定温度下,向一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 2 mol SO2和 1 mol O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2SO2(g)O2(g)2SO3(g),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当 O2的浓度不变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B达到化学平衡时,正反应和逆反应的速率相等且都为零 C当单位时间内消耗 a mol O2,同时消耗 2a mol SO2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D当 SO2、O2、SO3的分子数之比为 2:1:2 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15将一定量纯净的氨基甲酸铵置于密闭真空容器中(假设容器
9、体积不变,固体试样体积忽略不计),在恒定温度下使其达到分解平衡 H2NCOONH4(s)2NH3(g)+CO2(g)。能判断该反应已经达到化学平衡的是 v(NH3)正=2v(CO2)逆 密闭容器中总压强不变 密闭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密闭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 密闭容器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变 密闭容器中 CO2的体积分数不变 混合气体总质量不变 A B C D 16在一定温度下,将 1 mol A 和 2 mol B 放入容积为 5 L 的某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A(s)2B(g)C(g)2D(g)。5 min 后达到平衡,测得容器内 B 的浓度减少了 0.2 molL1,则
10、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在 5 min 内该反应用 C 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 0.02 molL1min1 B平衡时 B 的转化率为 50%C平衡时 B 的体积分数约为 33.3% 5/26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学习资料分享/升学政策解读/优质师资推荐 咨询电话:18020133571(同微信)D初始时的压强与平衡时的压强比为 4:5 17(2021河北石家庄高一阶段练习)在 5L 的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4NH3(g)+5O2(g)4NO(g)+6H2O(g),起始时,通入 4molNH3和 5molO2,20min 后反应达到平衡,此时测得 NO 的物质的量为 2mol。下列
11、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升高温度,化学反应速率增大 B其他条件保持不变,加入催化剂,反应速率将增大 C达到平衡后,5v(NH3)=4v(O2)D其他条件保持不变,延长反应时间可提高反应的限度 18(2021河南信阳高一期末)某实验小组研究一定温度下的反应:,根据表格中实验数据绘制的浓度-时间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t/min 0 1 2 3 c(M)/mol/L 0.16 0.10 0.04 0.02 c(N)/mol/L 0 0.03 0.06 0.07 A曲线 b 是 M 的浓度变化曲线 B在 3min 内,随着 N 浓度越大,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增大 C13min 内,D时,
12、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二二、非选择题(非选择题(本题本题共共4小题,小题,共共46分)分)19(8 分)(1)H2Cl2=2HCl 的反应过程如下图所示:2M(g)N(g)()v M=0.04mol/(L min)kgc(M)=1c(N) 6/26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学习资料分享/升学政策解读/优质师资推荐 咨询电话:18020133571(同微信)根据上图填写下表:化学键 断裂或形成 1 mol 化学键时能量变化 反应中能量变化 ClCl 吸收 243 kJ 共吸收_ kJ HH 吸收 436 kJ HCl 放出 431 kJ 共放出_ kJ 该反应_(填“放出”或“吸收”)_ kJ
13、热量。(2)硅是太阳能电池的重要材料。工业冶炼纯硅的原理是:粗硅冶炼:(a)SiO22CSi2CO。精炼硅:(b)Si3HClSiHCl3H2;(c)SiHCl3H2Si3HCl。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a)是_反应,(b)是_反应,(c)是_反应(填“吸热”或“放热”)。反应(b)破坏反应物中的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_(填“大于”或“小于”)形成生成物中化学键所放出高温高温高温 7/26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学习资料分享/升学政策解读/优质师资推荐 咨询电话:18020133571(同微信)的能量。20(15 分)(2021北京昌平高一期末)电池是人类生产生活能源的重
14、要来源之一。I.如图是一个原电池装置。(1)该装置是利用反应 a 设计的原电池装置,反应 a 的离子方程式是_;反应 b:NaOH+HCl=NaCl+H2O 是否也可以设计成原电池,理由是_。(2)按照构成电池的基本要素来看,负极反应物是(填化学式,下同)_,正极反应物是_,正极材料是_,离子导体是_。(3)铜电极上发生反应的电极反应式是_。(4)完整说明该原电池装置是如何形成电流的_。II.如图是利用反应 c 设计的原电池装置。(5)反应 c 的离子方程式是_。(6)该装置将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分开进行,还原反应在_(选填“铁”或者“石墨”)上发生。21(12 分)燃料电池是利用燃料与氧气反应
15、从而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1)以葡萄糖为燃料的微生物燃料电池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A 为生物燃料电池的_(填“正”或“负”)极。正极反应式为_。放电过程中,H由_极区向_极区迁移(填“正”或“负”)。 8/26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学习资料分享/升学政策解读/优质师资推荐 咨询电话:18020133571(同微信)在电池反应中,每消耗 1 mol 氧气,理论上生成标准状况下二氧化碳的体积是_。(2)一氧化碳无色无味有毒,世界各国每年均有不少人因一氧化碳中毒而失去生命。一种一氧化碳分析仪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该装置中电解质为氧化钇氧化钠,其中 O2可以在固体介质 NASICON 中自由
16、移动。传感器中通过的电流越大,尾气中一氧化碳的含量越高。请回答:工作时,O2由电极_向电极_移动(填“a”或“b”);电子由电极_通过传感器流向电极_(填“a”或“b”)。22(11 分)(2021湖南湘西高一期末)I、工业合成氨是人类科学技术发展史上的一项重大成就,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地球上因粮食不足而导致的饥饿问题。工业合成氢反应方程式如下。(1)已知键键能为,键键能为,键键能为。若有完全转化为,理论上_(选填放出或吸收)热量。(2)为探究影响合成氨转化率的因素,小芳同学利用控制变量法测得平衡状态下含量如下表(其他因素相同),回答下列问题。压强 温度 当合成氨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若再升高温度
17、,v(正)_(填“增大”“不变”“减小”,下同),v(逆)_。223N+3H2NH商温高压、催化剂NN945kJ/molH-H436kJ/molN-H391kJ/mol23 molH32molNH93kJ3NH/Mpa0.11020306010020015.3%81.5%86.4%89.9%95.4%98.8%3002.2%52.0%64.2%71.0%84.2%92.6%4000.4%25.1%38.2%47.0%65.2%79.8%5000.1%10.6%19.1%26.4%42.2%57.5%6000.05%4.5%9.1%13.8%23.1%3.14% 9/26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
18、公司 学习资料分享/升学政策解读/优质师资推荐 咨询电话:18020133571(同微信)结合实际,请分析为什么工业合成氨压强通常控制在而不是选择更大的压强?_。、在恒温下,将的和的充入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下图是和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内,的平均反应速率是_。(2)设起始压强为 p,平衡时压强为,则的值为_。(3)根据反应原理下列描述能说明反应达到最大限度的是_。A的物质的量比为 B混合气体的压强不随时间的变化而改变 C单位时间内每消耗,同时生成 D反应速率 2050MPa4mol()2Hg2mol()CO g1L()()()23CO g+2HgCH OH
19、g()CO g()3CH OH g0-5min()CO g()mol/L min0p0pp()()()23CO gHgCH OH g、1:2:1()22amolHg()3amolCH OH g()()2v H=2v CO 10/26 原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班级班级 姓名姓名 学号学号 分数分数 !06#$%&()*(A卷卷夯实基础)夯实基础)(时间:75 分钟,满分:100 分)一一、选择题(选择题(本题本题共共18小题,小题,每小题每小题3分,分,共共54分)分)1关于能源和能量转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太阳能电池的能量转化:光能化学能电能 B生物光合作用中的能量转化:光能(太阳能
20、)生物质能(化学能)C化学反应过程中,除了物质变化外,可能伴有能量变化 D燃气灶具中的能量转化:化学能全部转化为热能【答案】B【解析】A太阳能电池的能量转化:光能通过化学反应转化为电能,故 A 错误;B生物光合作用中的能量转化:光能(太阳能)通过化学反应转化为生物质能(太阳能),故 B 正确;C化学反应过程中,旧键断裂和新键形成,除了物质变化外,一定伴有能量变化,故 C 错误;D燃气灶具中的能量转化:化学能主要转化为热能、光能形式,故 D 错误;故选:B。2(2021浙江高一月考)下列有关化学反应限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任何可逆反应的进程都有一定限度 B化学反应的限度决定了反应物在该条件下转
21、化为生成物的最大转化率 C化学平衡状态是指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可逆反应达到的最大限度 D化学反应的限度不可以通过改变条件而改变【答案】D 在不同的条件下,化学反应限度不同,当达到化学反应限度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物的浓度和生成物的浓度不再改变,当外界条件发生改变,平衡发生移动,化学反应限度变化,据此解答。A在一定条件下,当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时,可逆反应达到一定的限度,即平衡状态,故 A 正确;B当达到化学反应限度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物的浓度和生成物的浓度不再改变,反应物在该条件下的转化率最大,故 B 正确;C在一定条件下,当达到化学反应限度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物的浓度和生成物的浓度不
22、再改变,即可逆反应达到的最大限度,故 C 正确; 11/26 原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D当外界条件发生改变,平衡发生移动,化学反应限度变化,故 D 错误。故选 D。3(2021吉林敦化市实验中学校高一期末)中国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七号”,已于 2016 年 6 月 25 首飞。火箭所需要的巨大能量由特制的燃料来提供,有关燃料燃烧过程中的变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所有的燃烧过程均是放热的 B需要点燃才能发生的燃烧过程是吸热的 C所有燃料在燃烧过程中均会发生化学键的断裂 D燃烧后产物的总能量一定小于反应物的总能量【答案】B【解析】A燃烧为发光、放热、剧烈的氧化还原反应,所有的燃烧过程均是
23、放热反应,故 A 正确;B大多物质燃烧需要点燃才能反应,燃烧是放热反应,故 B 错误;C燃烧是化学变化,反应过程中一定有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所以所有的燃料在燃烧过程中均会发生化学键的断裂,故 C 正确;D燃烧是放热反应,依据能量守恒,燃烧后产物的总能量一定小于反应物的总能量,故 D 正确;故选:B。4下列反应既是氧化还原反应,又是吸热反应的是 A铝片与稀反应 B与的反应 C灼热的炭与反应 D甲烷在中的燃烧反应【答案】C【解析】A铝片与稀 H2SO4的反应为放热反应,故 A 不符合题意;B与的反应为吸热反应,但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 B 不符合题意;C灼热的炭与 CO2的反应中 C 元素化合价发
24、生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且为吸热反应,故 C 符合题意;D甲烷在中的燃烧反应是放热反应,故 D 不符合题意。答案选 C。5石墨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金刚石,已知 12g 石墨完全转化为金刚石时,要吸收 QkJ 的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4H SO()22Ba OH8H O4NH Cl2CO2O()22Ba OH8H O4NH Cl2O 12/26 原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A石墨不如金刚石稳定 B金刚石与石墨的结构是相同的 C等物质的量的石墨与金刚石完全燃烧,金刚石放出的热量多 D等物质的量的石墨与金刚石完全燃烧,石墨放出的热量多【答案】C【解析】A由题给信息,判断出石墨能量比金刚石低
25、,能量越低越稳定,所以石墨比金刚石稳定,故 A 错误;B金刚石和石墨是同种元素形成的两种不同单质,结构不同。金刚石是立体网状结构,石墨是片层状结构,故 B 错误;C石墨、金刚石都是碳单质,由于金刚石能量高于石墨,等物质的量的金刚石和石墨燃烧时,金刚石燃烧放热多,故 C 正确;D由 C 选项可知,金刚石燃烧放热多,故 D 错误;答案选 C。6最近,科学家用巨型计算机进行模拟后确认,由 60 个 N 原子可结合成 N60分子,N60变成 N2时放出巨大能量,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N60与 N2都是氮的同素异形体 BN60转化为 N2属化学变化 CN60的总能量高于 N2的总能量 DN60变为 N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二第06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A卷夯实基础 人教版 高一化学 必修 06 化学反应 能量 夯实 基础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