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生物学-第四章+聚糖的化学ppt课件.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化学生物学-第四章+聚糖的化学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生物学-第四章+聚糖的化学ppt课件.ppt(9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四章,聚糖的化学 糖类物质是一类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类化合物或聚合物,多糖由多个单糖聚合而成,又可分为同聚多糖和杂聚多糖。同聚多糖由同一种单糖构成,杂聚多糖由两种以上单糖构成。糖链与蛋白质或脂类物质构成的复合分子称为结合糖,其中的糖链一般是杂聚寡糖或杂聚多糖。糖类作为生物体的生物大分子之一,其生理作用长期以来一直被认为只是机体的供能物质和构成植物的结构物质。科学家对糖类物质的研究,远远滞后于对蛋白质和核酸的研究。糖是生物信息分子 直到20世纪70年代后,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人们逐步认识到,糖类是涉及生命活动本质的重要生物大分子之一。大量的研究已表明,各种错综复杂的生命现象的产生与疾病的形成过
2、程均包含了许多分子变化和复杂的代谢过程,其中糖蛋白的糖链在受精、发生、发育、分化、炎症与自身免疫疾病,在癌细胞异常增殖及转移,病原体感染,植物与病原体相互作用,豆科植物与根瘤菌的共生过程中,都起到重要作用。糖生物学的研究方兴未艾,成为继蛋白质,核酸后又一热点领域。糖生物学 1988年,牛津大学生化系的R.Dwek在生化年评(Annual Review of Biochemistry)上,发表了题为“glycobiology”的综述,提出了糖生物学这一名称。糖生物学研究的显著特点是与化学、计算机科学等的紧密交叉结合。糖链结构分析、糖链合成方法学上的研究,是糖生物学得以发展的基础。目前,新的糖链结
3、构数据仍呈直线上升,然而对其功能仍知之甚少。糖链功能的研究以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病理学、免疫学、神经生物学、发育生物学等学科的进展为基础,而糖生物学的进展又会大大推动这些学科的发展。2001年,化学糖生物学(chemical glycobiology)这一名词开始出现,标志着这一新兴学科领域的正式诞生。第一节 糖类物质的多样性 糖与人类健康关系密切,以糖生物学研究为基础的糖药物,包括糖类及可通过与糖类、糖类相关结合蛋白和酶相互作用的化合物。糖药物的研究和开发,毫无疑问将成为新药开发的重要领域。组成糖链的单糖结构较简单,但其空间构型有很多形式,并且单糖间的连接方式也多种多样,因此,糖链的结构
4、具有惊人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一、糖种类的多样性 目前,已经发现的天然单糖有200多种,以五碳、六碳单糖最多见。多数单糖在生物体内是呈结合状态,仅葡萄糖、果糖等少数几种单糖可以以游离状态存在。脱氧糖 单糖除了存在D-、L-构型、醛糖和酮糖以外,单糖分子的一个或二各羟基可为氢原子取代得到脱氧糖。二、糖衍生物的多样性 1.糖醇 糖的羰基被还原(加氢)生成相应的糖醇,如葡萄糖加氢生成山梨醇。常见的糖醇有甘露醇和山梨醇,它们广泛分布于各种植物组织中。2.糖醛酸 糖的醛基被氧化成羧基时生成糖酸;糖的末端羟甲基被氧化成羧基时生成糖醛酸。重要的糖醛酸有D-葡萄糖醛酸、半乳糖醛酸。葡萄糖醛酸是肝脏内的一种解毒剂,
5、半乳糖醛酸存在于果胶中。3.氨基糖 单糖的羟基(一般为C2)可以被氨基取代,形成糖胺或称氨基糖。自然界中存在的氨基糖都是氨基己糖,如-D-2-氨基葡萄糖(葡萄糖胺,Glucosamine)和-D-2-氨基半乳糖(半乳糖胺,Galactosamine)。氨基糖衍生物 N-乙酰胞壁酸(N-acetylmuramic acid,NAM)是胞壁酸(muramic acid)与乙酰基结合的产物,是肽聚糖的主要构成成分。N乙酰神经氨酸(N-acetylneuraminic acid)是神经氨酸与乙酰基结合形成的化合物,又称唾液酸。4.糖苷 主要存在于植物的种子、叶子及皮内。在天然糖苷中的糖苷基有醇类、醛类
6、、酚类、固醇和嘌呤等。如能引起溶血的皂角苷,有强心剂作用的乌本苷,以及能引起葡萄糖随尿排出的根皮苷。苦杏仁苷也是一种毒性物质。5.糖酯 单糖羟基还可与酸作用生成酯。糖的磷酸酯是糖在代谢中的活化形式。糖的硫酸酯存在于糖胺聚糖中。三、糖聚合物的多样性 糖类具有多个羟基,糖苷键又有、构型之分,单糖的连接可能产生数目很大的异构体,如由4个己糖组成的寡糖链,可能的序列则多达3万多种。如葡萄糖的二糖异构体有11种。第二节 多糖 多糖是来自于高等植物、动物细胞膜、微生物的细胞壁中的天然大分子物质,是所有生命有机体的重要组成成分与维持生命所必须的结构材料。多糖的结构是其生物活性的基础,认识和了解多糖的结构有助
7、于更好地利用和开发多糖。作为一类生物大分子,层次的分类沿用了蛋白质的分类法,也可分为 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结构。-淀粉酶可将淀粉水解为麦芽糖。乙酰溴化物与淀粉作用也生成乙酰麦芽糖,由此可见淀粉的组成单位是麦芽糖。用热水处理淀粉或用极性溶剂处理淀粉都可以将淀粉分为两种成分;一,种为可溶部分,称为直链淀粉;另一种为不溶部分,称为支链淀粉。1、淀粉一、均一多糖直链淀粉 直链淀粉(amylose)是由1,4糖苷键连接的-葡萄糖残基组成的。以碘液处理产生蓝色,光吸收在620-680nm。直链淀粉分子量从几万到十几万,平均约在60,000左右,相当于300400个葡萄糖分子缩合而成,是一条不分支的长链。
8、它的分子通常卷曲成螺旋形,每一圈有六个葡萄糖分子。支链淀粉 支链淀粉(amylopectin)的分子量在20万以上,含有1300个葡萄糖或更多。与碘反应呈紫色,光吸收在530-555nm。支链淀粉中的D-葡萄糖也可同样通过-1,4-糖苷键连接成一条长链。但是支链淀粉在此主链上尚可通过-1,6-糖苷键形成分支的例链。此侧链一般含有24-30个D-葡萄糖残基。据研究,支链淀粉至少含有300个-1,6-糖苷键。2,糖原 糖原为动物体内贮存的主要多糖,此多糖相当于植物体内贮存的淀粉,所以糖原也称为动物淀粉;高等动物的肝脏和肌肉组织中含有较多的糖原。人类肝脏中的糖原含量可达肝脏于重的百分之十左右。软体动
9、物也含有糖原,甚至于在玉米和一些细菌中也曾发现能合成类似糖原的多糖成分。糖原的结构 糖原分子具有铰多的分支结构。支链淀粉的分支结构是以24个葡萄糖残基为其分支的长度,但糖原的分支结构则是平均以12个葡萄糖残基为其分支的长度。3,纤维素 纤维素是自然界中分布最广、含量最多的一种多糖。植物体内约有50的碳存在于纤维素的形式。估计地球上绿色植物每年大约净产有机物15-201010。吨,其中纤维素占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棉花、亚麻、芋麻和黄麻部含有大量优质的纤维素。木材中的纤维素则常与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共同存在。纤维素的结构 由葡萄糖以(14)糖苷键连接而成 的直链,天然纤维素为无臭、无味的白色丝状物。纤
10、维素不溶于水、稀酸、稀碱和有机溶剂。不溶于水。4,几丁质(壳多糖)几丁质也大量存在于昆虫和甲壳类动物的甲壳之中。于是几丁质(chitin)可称为甲壳质。虾、蟹壳个富含的甲壳质是一种白色、无定形的半透明物质。据研究资料估计白然界中每年生成的几丁质约有一百亿吨。在天然聚合物中几丁质的贮存量占第二位,仅次子纤维素。几丁质的结构 几丁质的水解产物为2-氨基-D-葡萄糖(简称为葡糖胺)。目前认为几丁质是由乙酰氨基葡萄糖聚合而成的多糖。因此几丁质(甲壳质)也可称为聚乙酰氨基葡糖(或壳多糖)。几丁质分子为2-乙酰氨基-2-脱氧-D-吡喃葡糖的同聚物;各个残基都是通过-l,4-糖苷键的形式联接成不分支的长链结
11、构。二、糖胺聚糖和蛋白聚糖 粘多糖,也叫糖胺聚糖,它与蛋白质结合构成蛋白聚糖,又称粘蛋白。它存在于软骨、腱等结缔组织中,构成组织间质。各种腺体分泌出的起润滑作用的粘液多富含粘多糖。在维持细胞环境的相对稳定性和正常生理功能都起着重要作用。肝素为体内自然存在的抗血凝物质。人体和动物的生长、组织修复、抗菌、抗炎、抗过敏、成骨、组织老化、动脉硬化和胶原病等都与糖胺聚糖有密切关系。1,糖胺聚糖 糖胺聚糖是由特定二糖单位多次重复构成的杂聚多糖,因其二糖单位中都含有己糖胺而得名。不同糖胺聚糖的二糖单位不同,但一般都由一分子己糖胺和一分子己糖醛酸或中性糖构成。单糖之间以1-3键或1-4键相连。糖胺聚糖是高分子
12、量的胶性物质,分子量可达500万。糖胺聚糖按其分布和组成分为以下五类:硫酸软骨素,硫酸皮肤素,硫酸角质素,肝素和透明质酸。其中除角质素外,都含有糖醛酸;除透明质酸外,都含有硫酸基。(1)透明质酸 分布于结缔组织、眼球的玻璃体、角膜、细胞间质、关节液、恶性肿瘤组织和某些细菌壁中,有自由及与蛋白质结合两种类型。透明质酸的分子为链形,无分支,其单位结构是D-葡糖醛酸同N-乙酰葡糖胺以-1,3-糖苷键连接成二糖单位。后者以-1,4-糖苷健同另一二糖单位连接。(2)硫酸软骨素 为软骨的主要成分,结缔组织、筋腱、皮肤、心瓣膜、唾液中也含有。硫酸软骨素是由D-葡糖醛酸与N-乙酰半乳糖胺硫酸酯以-1,3-糖苷
13、键连接成的二糖单位的多聚物,由于硫酸酯的位置不同分为软骨素-4-硫酸(硫酸软骨素A)和软骨素-6-硫酸(硫酸软骨素C)。治疗肾炎、急慢性肝炎、偏头痛、动脉硬化及冠心病等(3)硫酸皮肤素 又称硫酸软骨素B,最初是从猪皮肤中分离出来的,后来发现它存在于许多动物组织,如猪胃粘膜、脐带、肌腱、脾、脑、心瓣膜、巩膜、肠粘膜等中。它的结构与软骨素-4-硫酸相似,只不过二糖单位中的D-葡糖醛酸基被L-艾杜糖醛酸基取代。(4)硫酸角质素 硫酸角质素首先从角膜的蛋白水解液中分离出来,它是由N-乙酰萄糖胺和D-半乳糖构成的二糖单位的多聚物,其N-乙酰葡糖胺的C-6位上硫酸酯化。(5)肝素 最初从肝脏和心脏提取得到
14、,由于肝脏中的含量最为丰富,故得此名。实际上它广泛分布于哺乳动物组织和体液中。猪肠粘膜中含量十分丰富,肺、脾和肌肉中含量亦很高,肾、胸腺和血液中的含量则比较少些。肝素的化学结构比较复杂,它是由D-葡糖胺和L-艾杜糖醛酸或D-葡糖醛酸构成的二糖单位的多聚物。肝素的生物学作用是抗凝血和加速血浆中三酰甘油的清除。目前输血时,广泛以肝素为抗凝剂,临床上也常用于防止血栓形成。2,蛋白聚糖 蛋白聚糖是由蛋白质和糖胺聚糖通过共价键连接而成的大分子复合物。蛋白聚糖含糖量比糖蛋白高,但它与糖蛋白的主要差别不在于糖部分所占的比例比较高,而在于糖的结构和性质不同。蛋白聚糖中的糖胺聚糖与蛋白质之间的连接有3种类型:D
15、-木糖与丝氨酸羟基之间形成的O-糖苷键;N-乙酰半乳糖胺与苏氨酸或丝氨酸之间形成的O-糖苷键;N-乙酰葡糖胺与天冬酰胺氨基之间形成的N-糖苷键。木糖丝氨酸连接键是结缔组织蛋白聚糖所特有的。在蛋白聚糖的分子结构中,蛋白质分子居于中间,构成一条主链,称为核心蛋白,糖胺聚糖分子排列在蛋白质分子的两侧。这种结构称为蛋白聚糖的“单体”。单体的糖胺聚糖链的分布是不均匀的。软骨蛋白聚糖是由硫酸角质素和硫酸软骨素与核心蛋白共价结合在一起形成蛋白聚糖单体,由蛋白聚糖单体、连接蛋白和透明质酸形成蛋白聚糖聚集体。1肽聚糖 肽聚糖是以N-乙酰氨基葡萄糖(NAG)与乙酰胞壁酸(NAM)组成的多糖链为骨干与四肽连接所成的
16、杂多糖。NAG与NAM之间的连接为-1,4苷键。胞壁酸的羧基与四肽的L-丙氨酸的氨基相连。三、细菌多糖 这里所指的细菌多糖包括作为细菌胞壁的杂多糖,如肽聚糖、磷壁酸、脂多糖和有抗原性的多糖(如肺炎菌多糖)。所有细菌和蓝藻的细胞壁都含有肽聚糖。革兰氏阳性细菌细胞壁所含的肽聚糖占其干重的5080,革兰氏阴性细菌细胞壁的肽聚糖含量占其干重的110。肽聚糖的功用是保护细菌细胞不易被破坏。2,磷壁酸 磷壁酸一词代表两类从革兰氏阳性细菌提出的含磷丰富的化合物。一类是以甘油磷酸为基本单位的多聚物,称甘油磷壁酸,一类是以核糖醇磷酸为基本单位的多聚物,称核糖醇磷壁酸。甘油磷壁酸的结构又分下列三个类型:核糖醇磷壁
17、酸分子的基本结构单位是核糖醇磷酸。在基本结构单位外还含有D-丙氨酸糖或氨基糖。其通式可表示如下:第三节 糖蛋白 糖蛋白在自然界中的分布十分广泛,不仅存在于脊椎动物和无脊推动物中,也存在于植物、单细胞有机体和病毒中。在高等动物中大部分糖类聚合物往往都与蛋白质共价连接,在低等动物以及植物中情况也可能如此。糖蛋白是蛋白质通过共价键与糖类结合的复合物,其中的糖基少则只有一个,多则可达数百个,后者的糖基常常连接成寡糖链,又称为聚糖(glycan)。一、糖蛋白的结构 在糖蛋白中发现的糖组分包括D-半乳糖、D-甘露糖、D-葡萄糖、L-岩藻糖、D-木糖、L-阿拉伯糖、D-葡糖胺、D-半乳糖胺及神经氨酸的N-或
18、O-乙酰与N-羟乙酰的衍生物。在有些粘液分泌物、卵白、脑及海胆卵的胶质膜等的糖蛋白中发现含有O-硫酸基。1,糖蛋白中糖链的化学组成弹性蛋白酶的结构 2,糖肽连接键的类型 一条寡糖链与蛋白质中氨基酸残基可通过多种方式共价连接,从而构成糖蛋白的糖肽连接键(简称糖肽键)。参与糖肽共价连接的氨基酸种类较少,常见的是丝氨酸、苏氨酸、天冬酰胺、羟赖氨酸、羟脯氨酸。(1)N-连接糖链 在糖蛋白中仅有一种糖残基与天冬酰胺相连,即N-乙酰-D-葡糖胺,生成的键是4-N-(2-乙酰氨基-2-脱氧-D-吡喃葡糖基)-L-天冬酰胺,这种连接方式有时称为N(或Asn)连接型糖链或N-聚糖。这类糖链一般由6到数十个糖基连
19、接成糖链,糖链都有分支,特别是血浆糖蛋白(如血清类粘蛋白、免疫球蛋白、激素类糖蛋白、甲状腺球蛋白等)多属于此类型。(2)O-连接糖链 糖基或糖链的还原端与蛋白质肽链中的Ser、Thr或羟赖氨酸羟基中的氧原子相连称为O-连接糖链。含此连接键的糖蛋白有时称为O-糖苷键型糖蛋白,这种连接方式很容易被稀碱水解。根据连接的氨基酸残基不同分为两种类型。糖基和羟赖氨酸的羟基连接 这类糖基只存在于胶原中,只有一个半乳糖(Gal)或其外侧再连有葡萄糖(Glc),组成Glc-Gal二糖。糖基或糖链与Ser、Thr的羟基连接 这类连接方式的种类较多,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岩藻糖(Fuc)与Ser/Thr连接:在一些含
20、有表皮生长因子(EGF)结构域的蛋白质中发现的仅有一个岩藻糖基的糖-蛋白连接方式,其中Ser/Thr的N侧常常是两个连续的Gly残基。N-乙酰氨基葡萄糖(GlcNAc)与Ser/Thr连接:这种连接方式也是每个连接位点只有一个糖基,但可有多个连接位点。这种类型的连接存在于细胞质、核质或核膜的蛋白质中,包括许多神经细丝蛋白、突触囊泡蛋白、细胞骨架蛋白、转录因子和癌基因蛋白中。N-乙酰氨基半乳糖(GalNAc)与Ser/Thr连接:这是最常见的O-连接方式,糖基最少只有一个GalNAc,多达18个以上。GalNAc以 1,4 键与蛋白质肽链上的Ser/Thr连接,有时又称为O-GalNAc连接或O
21、-GalNAc糖链。在此基础上,其它糖基可连接成长链或分支糖链。这类糖链在糖蛋白中普遍存在,因为其广泛存在与粘蛋白中,又称为粘蛋白型聚糖。糖基组成除GalNAc外,还有Gal和GlcNAc。酸性的O-GalNAc聚糖末端可含有唾液酸(SA或Sia),高等动物中的SA主要是乙酰神经氨酸(NeuAc)。有时末端也含有岩藻糖(Fuc),但整个聚糖不含甘露糖(Man)。粘液蛋白中糖基化的程度高,平均大约每隔两个残基就出现一个糖基化的苏氨酸或丝氨酸。但有的糖蛋白中只有几个苏氨酸或丝氨酸发生糖基化。如人低密度脂蛋白的脱辅基脂蛋白C-III仅含一个糖基化的苏氨酸残基。3,糖蛋白中糖链部分的结构(1)N-连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化学 生物学 第四 聚糖 ppt 课件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