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心理学培训讲稿.ppt
《发展心理学培训讲稿.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展心理学培训讲稿.ppt(9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世界近现代史表明,凡是对儿童(0-18岁)教育和心理研究越广泛、越深入的国家和民族,越容易腾飞和强大。什么是最好的教育?最好的教育就是从新生命还未开始就进行的教育。最好的教育就是把握孩子成长关键期的教育。最好的教育就是根据孩子心理发展的规律进行的教育。最好的教育就是适宜孩子个性特点进行的教育。最好的教育就是和谐而又全面的教育。最好的教育就是将儿童成长规律与未来社会的需求融为一体的教育。最有问题的教育就是不尊重人、不鼓励人、不等待人的填鸭式的教育,就是牺牲非智力去开发智力的教育,因为这样的教育培养的人不仅智力开发有限,而且缺乏“后劲”。最好的教师,就是有思想的
2、教师,总是从孩子成长的轨迹中寻找他现实问题的答案,从而选择最恰当的教育方法。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第一节 发展心理学概述第一单元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发展心理学是以个体从出生到衰亡一生全程的心理发展现象为 研究对象(单选1-p181),总结出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其前身是儿童心理学。一、心理发展的内涵。广义心理发展包含心理的种系发展(动 物心理学)、心理的种族发展(民族心理学)和个体心理发展;狭义心理发展仅指个体心理发展(单2-p181)。个体发展心理学是对人生全过程各个年龄阶段的心理发展特点进行研究(单3-p181)。二、心理发展的5个方面的基本性质。(一)心理发展有方向性(
3、阶段低级到高级)和顺序性(动作-语言)。(二)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人一生全程的心理发展并不是以相同的速率前进的,而是按不均衡的速率向前进的(单4-p182)。从出生到幼儿期属于第一发展加速期(单5-p182),青春期是第二个发展加速期(单6-p182)。(三)心理发展的普遍性(共同性)和差异性(特殊性)。(四)心理发展过程中增长和衰退的辩证统一。(五)心理发展中的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单7-p182)。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三、发展心理学研究的4个方面的任务。(一)揭示各年龄阶段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人的一生全程划分为胎儿、婴儿、幼儿、童年、青少年、中年和老年期。(二)阐明各种心
4、理机能(作用与活动能力)的发展进程和特征。(三)探讨心理发展的内在机制(构造、功能与相互关系)。(四)研究心理发展的基本原理(具有普遍意义的道理)。(1)遗传素质与环境和教育因素究竟是以什么样的关系制约着心理的发展。(2)心理的连续不断发展与阶段性跳跃之间是如何有机统一起来的。(3)在心理发展中个体的自生成、自发展的内在动力与外在动力之间是怎样取得平衡的。(4)不同心理机能发展过程中是否具有各自的“关键期”,这一时期与发展可塑性的关系如何。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第二单元 发展心理学简史(4个阶段)一、儿童心理学诞生的准备阶段。文艺复兴以后,人本主义思想家和教育家们以自然主义的教育
5、思想为主导,提出了解儿童、尊重儿童的观念,他们强调儿童天性在其心理发展中的主导作用,教育应该顺应儿童的天性。达尔文的一个婴儿的传略(1876)等儿童心理学的早期研究成果,为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奠定了研究基础。二、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德国生理学家和实验心理学家普莱尔(W.Preyer)1882年发表的儿童心理(单10、11-p183)一书被公认为一部科学的儿童心理学著作,他是科学儿童心理学的奠基人(单8、9-p183)。三、儿童心理学的发展。自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是儿童心理科学的形成和发展的时期。20世纪中期以后,儿童心理学的发展进入了演变和增新的时期。四、从儿童心理学到发展心理学的演变。1
6、957年美国的心理学年鉴用发展心理学取代儿童心理学作为章的名称(单12-p184),从此确立了发展心理学在心理学中的地位。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第三单元 发展心理学3种研究方式 一、横断研究。横断研究是在短的相同时间段内,同时考查不同年龄组群被试者的心理发展特点和发展水平,并进行横向比较,以了解随年龄增长被试组间的心理变化。(单13-p185)它是最常用的设计方式(单14-p185)二、纵向研究。纵向研究是在较长的时间系列内对被试个体或同一被试组群进行定期的系统的考查,以了解心理随时间进程而发生的连续变化(单15-p185)。纵向研究也叫追踪研究。三、横断研究和纵向研究相结合的交
7、叉设计。这种横断与纵向的交叉研究(单16-p185)。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第四单元 心理发展的理论问题 一、遗传与环境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单因素论。1、遗传决定论:心理发展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心理发展的过程是遗传素质的自然显现过程;环境的作用只能促进和延缓遗传素质的自我显现而已。遗传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英国的高尔顿(F.Galton)。(单17-p186)2、环境决定论:心理发展是由环境因素决定的;片面地强调和机械地看待环境或教育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否认遗传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华生(单18-p186),他的一段名言是环境决定论和教育万能论观点的典型写照
8、。遗传决定论、环境决定论分别重视了遗传素质、环境教育对心理发展的制约作用,但两者都因为片面强调一个因素的作用,走向极端而失却科学性。(二)二因素论。二因素论主张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决定心理的发展;把两者视为相互孤立存在的因素;他们关注各因素在心理发展中发挥作用的程度。(三)相互作用论。相互作用论认为,在心理发展中,遗传与环境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制约关系;是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的互动关系;遗传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受到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影响。相互作用论的代表人物是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单19-p186)。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二、各主要学派的心理发展理论(一)皮亚杰(1896-1980
9、)的认知发展理论 在过去的数十年中,他一直是儿童心理发展领域最杰出的一个代表人物。1、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皮亚杰认为,心理发展实质上是主体以客体环境的适应;适应的本质在于主体与环境的平衡;他认为心理既不是起源于先天的成熟,也不是起源于后天的经验,而是起源于动作(单20-p187),即动作是认识的源泉,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中介;心理发展的过程是主体自我选择、自我调节的主动建构过程。2、皮亚杰的心理发展建构说。皮亚杰认为心理发展是认知结构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认知结构是一种内在的心理结构,是不同发展水平的儿童对外界事物做出反应的组织方式。认知结构的发展涉及图式(scheme)、同化、顺应和平衡四个概念
10、。图式是指动作或活动的结构或组织(单21-p187)。同化是指主体将环境刺激信息纳入并整合到已有的图式中,以加强和丰富原有的认知结构。(单22-p187)。顺应是指主体已建立的认知结构不能同化外界新的刺激,就要按新刺激的要求改变原有的认知结构或创造心的认知结构(单23-p187)。3、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因素。皮亚杰认为成熟、经验、社会环境和平衡是影响心理发展的基本因素(单24-p188)。4、心理发展阶段说。心理发展阶段论观点为:心理发展表现为连续发展过程中的阶段性;每个阶段都具有独特的典型特征;各阶段的发展次序是固定的;前一阶段与后一阶段具有连续性,前一阶段是后一阶段的前提,也是后一阶段
11、的量的积累过程,先前的认知结构包含并融合在后继的结构之中。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皮亚杰将儿童心理发展划分的4个阶段为(单25-p188):(1)感知运动阶段(02岁):这个阶段儿童主要凭借感知和运动之间 的关系获得动作经验,在这些活动中形成了一些低级的行 为图式,以此来适应外部环境,进一步探索外界环境。当某一客体从儿童视野中消失时,他知道它并非不存在,这样他逐渐获得了客体永久性(单27-p189)。这时认知活动处于感知动作思维水平,只限于对当前直接感知的环境施以动作。(单26-p189)(2)前运算阶段(26、7岁):这个阶段儿童的主要特征是把上一阶段中获得的感知运动图式内化为表
12、象系统,具有了符号功能,开始能够运用语言或符号来代表他们经历的事物,但还不能很好地掌握概念的概括性和一般性。表现为泛灵性(单28-p189)、自我中心、思维的不可逆性、未掌握守恒(单29-p189)。(3)具体运算阶段(6、7岁11、12岁):这个阶段儿童的主要特征是获得了守恒概念,思维具有可逆性,可以进行逻辑运算。(4)形式运算阶段(11、12岁14、15岁):这个阶段儿童的主要特征是思维摆脱了具体内容的约束,使形式从内容中解脱出来,能够提出假设。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他把儿童的道德认知发展分为3个阶段(单30-p189):(1)前道德判断阶段(45岁)。这个时期儿童尚不能判断
13、,他们直接接受行为的结果,属于道德判断之前的阶段(单31-p189)。(2)他律道德判断阶段(4、5岁8、9岁)。他律道德判断又称道德实在论,这个时期儿童的道德判断以他律为主要特征。(3)自律道德判断阶段(8、9岁以后)。自律道德判断又称为道德相对论。自律道德判断是指儿童的道德判断受他自己的主观价值标准所支配(单32-p189)。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二)弗洛伊德按其情欲说划分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理论 弗洛伊德学说的中心思想是情欲说。认为心理发展的动力来自性本能利比多,并强调人有追求自我快乐的本能,追求性欲的满足就是心理发展的内驱力。1、口唇期(01岁):里比多的发展从嘴开始,吮吸
14、本能能产生快感。2、肛门期(13岁):这个时期儿童的性兴趣集中到肛门区域,排泄能产生快乐。3、前生殖器期(36岁):弗洛伊德所说的性生活主要是指儿童对异性父母的一种爱恋,即恋母情结、恋父情结。这一早期的亲子依恋,被弗洛伊德描述为“俄底普斯情结”即恋母情结。4、潜伏期(6青春期):进入潜伏期,其性的发展便呈现一种停滞的或退化的现象,也可能完全缺乏,也可能不完全缺乏。利比多受到压抑,性能量转移到创造性的游戏活动和学习中去。5、生殖期(青春期):始于青春期,贯穿于整个生命周期。青春期的特点:青春期的发展,个体的最重要的任务是要从父母那里摆脱自己。同时,到了青春期,容易产生性的冲动,也容易产生同成人的
15、抵触情绪和冲动。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三)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8个阶段理论(重点)(单33-p190)。艾里克森(19021994),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新弗洛伊德主义的代表人物.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学说既承认性本能和生物因素的作用,同时更强调文化和社会因素的作用;认为现代人的一切心理上的变态都是人的本性需要和社会要求不相适应乃至失调所致;人在克服心理与社会日矛盾和危机时,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个体的心理社会经验;从本质上讲,社会环境决定了与任何特定阶段和相联系的危机能否获得积极的解决(单34-p190).(1)婴儿前期(02岁):这一阶段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信任感(单35-p190),
16、克服怀疑感;良好的人格特征是希望品质(单36-p190)。(2)婴儿后期(24岁):这一阶段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自主感(单37-p190),克服羞耻感;良好的人格特征是意志品质(单38-p190)。(3)幼儿期:(47岁):这一阶段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单39-p190);良好的人格特征是目标品质(单40-p190)。(4)童年期(712岁):这一阶段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单41-p190);良好的人格特征是能力品质(单42-p190)。(5)青少年期(1218岁):这一阶段的主要发展任务是形成角色同一性,防止角色混乱(单43-p190);良好的人格特征是诚
17、实品质(单44-p190)。(6)成年早期(1825岁):这一阶段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单45-p190);良好的人格特征是爱的品质(单46-p190)。(7)成年中期(2550岁):这个时期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繁衍感,避免停滞感(单47-p190)。;良好的人格特征是关心品质(单48-p190)。(8)成年后期(50岁以后):这一阶段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完善感,避免失望或厌恶感(单49-p191);良好的人格特征是智慧、贤明品质(单50-p191)。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艾里克森心理发展阶段理论的主要特点:(1)人格发展是自我逐渐形成的过程;(2)阶段性和连续
18、性统一的观点,即他将个体一生人格发展视为连续的而又具有不同阶段特质的统一的过程;(3)人格发展是连续一生的发展进程,他的心理发展阶段划分包括从出生到衰亡整个人生历程;(4)二维性的发展阶段说,即他不是一维的纵向发展观,而是强调人格发展的成功与否与横向维度上的两极内容有关。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四)班杜拉(A.Bandura)的社会学习理论 他(1925-美国心理学家)认为心理学研究的最终目的仍然在于说明、预测和控制行为。这一理论也超越了传统行为主义的局限性,成为新行为主义的代表性理论(单51-p191)。1、三元交互决定论:班杜拉认为,在人的心理机能中,人的内部因素、行为和环境
19、影响三者之间互为决定因素,三个决定因素之间是一种连续不断的交互作用。2、观察学习:个人通过观察他人行为及其强化结果,习得某些新的反应(单52-p191)。3、主体的自我调节作用。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五)维果斯基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和心理发展观。1、文化-历史发展理论,他将人的心理机能区分为低级心理机能和高级心理机能两类。前者的发展受个体的生物成熟所制约,后者的发展则受社会文化-历史所制约。心理实质是社会文化历史通过语言符号的中介而不断内化的结果(单53-p192)。2、维果斯基的心理发展观。所谓心理发展就是指:一个人的心理是在环境与教育的影响下,在低级心理机组的基础上,逐渐向
20、高级心理机能的转化过程(单54-p192)。3、心理发展与教育教学的关系。(1)“最近发展区”思想:“最近发展区”是指,在有指导的情境下,儿童借助成人的帮助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在独立活动中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单55-p193)。实际上这种差异就是教育教学所带来的发展,是潜力的开发。(2)教学应走在发展的前面(单56-p193)。环境和教育教学对儿童心理发展具有促进作用,也决定着智力的发展,其决定作用表现在智力发展的内容、水平、速度和活动特点上。教学可视为“人为的发展”。因此教育教学要走在发展的前面。(3)学习的最佳期限:对儿童的教育教学必须以生物成熟为前提,又要走在心理机能形
21、成的前面,最佳期限就是建立在正在开始又尚未形成的机能之上,如果错过学习某一机能的最佳年龄将不利于其发展。教育教学的最佳期限也就是儿童最容易接受有关教育教学影响的时期(单57-p193)。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六)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 柯尔伯格(1927-1987)是美国发展心理学家,他用道德两难故事法研究人的道德发展(单58-p193)。人的道德判断随年龄发展而发展的趋势却是一致的,大致可分为3种水平,6个阶段(单59-p193)。1、前习俗水平 第一阶段:服从和惩罚的道德定向阶段。处于这一阶段的儿童,对成人或规则采取服从的态度,以免受到惩罚。第二阶段:相对论者的快乐主义定向
22、阶段(单60-p193)。2、习俗水平第三阶段:好孩子定向阶段。处于这一阶段的儿童认识到 必须尊重他人的看法和想法,考虑他人和社会对一个“好孩子”的期望和要求,并尽量按这种要求去做。在这个阶段,儿童已经开始从关心自己的需求发展到较全面的关心别人的需求,从而为自己塑造一个社会赞同的形象(单61-p194)。第四阶段:维护权威和社会秩序的定向阶段(单62-p194)。3、后习俗水平 第五阶段:社会契约定向阶段。处于这一阶段的个体认识到法律不再是死板的、一成不变的条文,可以通过共同协商和民主的程序来改变(单63-p194)。第六阶段:普遍道德原则的定向阶段。处于这一阶段的个体,其认识超越了法律,认为
23、除了法律以外,还有诸如生命的价值、全人类的正义、个人的尊严等更高的道德原则(单64-p194)。柯尔伯格认为,儿童道德发展的先后次序是固定不变的,这与儿童的思维发展有关(单65-p194)。环境和文化的影响只能决定发展的速度或改变其道德的内容,但不能改变它的发展顺序。在生活中,要让儿童不断接触道德环境和道德两难问题,以促进儿童道德的发展(单66-p194)。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三、三、教育在个体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教育在个体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1、教育具有引导和促进心理发展的作用;(首先,教育为个体发展提供方向;其次,教育,尤其是学校教育给个体发展更科学、更系统、更全面、更深刻的影
24、响。第三,恰当而又得力的教育为个体能动发展创造主观条件;第四,教育的主导作用更表现在促进个体的社会化。)2、教育的效果取决于选择启发的时期(年龄阶段与当时心态);3、教育的内容(教材)和教法要适合儿童的认知发展规律。4、教育与孩子的性格形成的关系 一个孩子在充满批评的环境下成长,他就学会吹毛求疵、谴责他人;一个孩子在充满敌意的环境下成长,他就学会反抗他人;一个孩子在充满恐惧的环境下成长,他就学会害怕、担心、忧虑;一个孩子在充满嫉妒的环境下成长,他就学会贪得无厌;一个孩子在充满耻辱的环境下成长,他就自觉有罪;一个孩子在充满怜悯的环境下成长,他就学会自哀自怨;一个孩子在充满宽容的环境下成长,他就学
25、会耐心;一个孩子在充满鼓励的环境下成长,他就学会自信;一个孩子在充满赞美的环境下成长,他就学会赏识他人;一个孩子在充满认同的环境下成长,他就学会爱惜自己;一个孩子在充满被接受的环境下成长,他就学会爱这个世界;一个孩子在充满被肯定的环境下成长,他就学会立定志向;一个孩子在充满分享的环境下成长,他就学会慷慨;一个孩子在充满公正诚实的环境下成长,他就学会坚持正义;一个孩子在充满安全感的环境下成长,他就学会信任他人;一个孩子在充满友善的环境下成长,他就学会热爱人生。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附:全面培养孩子的素质(培养高素质的优秀学生)哈佛大学教育学家霍华德加德纳用多方面的研究证明,人有7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发展心理学 培训 讲稿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