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优质版.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优质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优质版.pdf(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世界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着作是()。A.论语 B.大学 C.学记 D.孟子 1.【答案】C。2.教育能够把潜在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这体现了教育的什么功能?()A.经济功能 B.育人功能 C.政治功能 D.文化功能 2.【答案】A。3.最早在大学里讲授教育学的学者是()。A.梅伊曼 B.赫尔巴特 C.洛克 D.康德 3.【答案】D。4.人的身心发展有不同的阶段,“心理断乳期”一般发生在()。A.幼儿阶段 B.青少年阶段 C.成年阶段 D.老年阶段 4.【答案】B。5.“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隐喻了教师劳动具有()。A.连
2、续性 B.长期性 C.创造性 D.示范性 5.【答案】B。6.最早提出“什么知识最有价值”这一经典课程论命题的学者是()。A.夸美纽斯 B.斯宾塞 C.杜威 D.博比特 6.【答案】B。解析:1859年,斯宾塞在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中提出了“科学”知识最有价值的观点。7.一个数学成绩优秀的学生由于某种原因产生了对数学的厌恶,他在离开学校后很可能不会再主动研究数学问题了。这种现象属于()。A.连带学习 B.附属学习 C.正规课程 D.显性课程 7.【答案】A。解析:杜威曾在经验与教育一书中提出过连带学习的概念。他认为连带学习在一定条件下,甚至比正规教学内容有更重大的教育影响。例如,一个学生可以得到优
3、秀的数学成绩,但如果他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由于某种原因而学会了对数学的厌恶,那就可以预料,在离开学校后,他很可能永远不会再去主动钻研数学问题了。美国教育家克伯屈也曾提出一个 附属学习的概念,指的是在学习正规课程内容时,学生在有意无意之间接受的态度、兴趣和情改的熏陶。8.“西邻有五子,一子朴,一子敏,一子盲,一子偻,一子跛,乃使朴者农,敏者贾,盲者卜,偻者绩,跛者纺。”这体现的教学原则是()。A.启发性原则 B.因材施教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 D.直观性原则 8.【答案】B。9.把大班上课、小班讨论、个人独立研究结合在一起,并采用灵活的时间单位代替固定划一的上课时间,以大约20分钟为一个课时。这
4、种出现于美国20世纪50年代的教学组织形式是()。A.文纳特卡制 B.活动课时制 C.道尔顿制 D.特朗普制 9.【答案】D。10.“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体现的德育原则是()。A.思想性原则 B.疏导性原则 C.连贯性原则 D.一致性原则 10.【答案】B。11.“寓德育于教学之中”,寓德育于活动之中,寓德育于教师榜样之中,寓德育于学生自我教育之中,寓德育于管理之中。”这体现的德育过程是()。A.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 B.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发展的过程,是教育和自我教育统一的过程 C.长期、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 D.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的教育影响
5、的过程 11.【答案】D。12.杨老师一边讲课,一边观察学生的反应,这体现了注意的哪种品质?()A.注意分配 B.注意稳定性 C.注意广度 D.注意转移 12【答案】A。13.最近,王华为了通过下个月的出国考试而刻苦学习外语,这种学习动机是()A.外在远景动机B.内在远景动机C.外在近景动机D.内在近景动机 13.【答案】C。14.林琳在听课时,经常将学习内容要点以划线的方式在书上作标记,这种学习策略属于()A.复述策略B.调节策略C.监控策略D.计划策略 14.【答案】A。15.赵明能够根据AB,BC,则AC 的原理,推出A、B、C的关系,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赵明的认知发展处于哪个阶段
6、()A.感知运动B.前运算C.具体运算D.形式运算 15.【答案】D。16.赵毅在学习过程汇总,缺乏独立性,易受同学影响。当他发现自己的意见和同学们不一致时,往往不能坚持己见。这表明他的认知方式属于()A.整体型B.序列型C.场独立型D.场依存型 16.【答案】D。17.在一项暑期夏令营活动中,天气炎热,同学们都感到口干舌燥,此时,小丽会因自己还剩半杯水而高兴,而小悦则因只有半杯水而担忧,这说明情绪具有()A.主观性 B.感染性 C.客观性 D.两极性 17.【答案】D。解析:情绪的两极性可表现为肯定的和否定的对立性质,如满意和不满意、喜悦和悲伤、爱和憎等。两极性也可表现为积极的(或增力的)和
7、消极的(或减力的)两方面。前者可提高、增强人的活动能力,如喜悦可促使人积极地行动;后者则会降低人的活动能力,如悲伤引起的郁闷会削弱人的活动能力。两极性也可表现为紧张和轻松(紧张的解除)。两极性还可表现为激动和安静。18.小青常在课堂上玩手机,小娜提醒小青学校规定课堂上不能玩手机,可小青不听,因此小娜认为小青不是好学生。根据科尔伯格道德发展理论,小娜的道德发展处于哪一阶段()A.惩罚和服从,B.相对功利.C.遵守法规.D.道德伦理 18.【答案】C。习俗水平的 19.晓红是韩老师班上的学生,她孤僻、羞涩、当她主动与同学交谈或请教教师时,韩老师会给予肯定,这种心理辅导方法是()A.强化法 B.系统
8、脱敏法 C.理性情绪疗法 D.来访者中心疗法 19.【答案】A。20.反复出现自己不能控制的动作,表现的神经病属于()A.恐惧症 B.焦虑症 C.抑郁症 D.强迫症 20.【答案】D。21.某班学生以建立融洽的同学关系为行为取向,以“如何才能让同学喜欢或接纳”为行为准则,该班处于课堂纪律发展的哪个阶段?A.自我服务行为 B.人际纪律 C.自我约束 D.反抗行为 21.【答案】B。阶段1:拒不服从的表现 阶段2:自私自利的表现 阶段3:人际关系表现 阶段4:自我管理 二、辨析题 2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性质,因此教育没有自己的相对独立性。说法错误。23.教学评价就是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说
9、法错误。教学评价是指以教学目标为依据,通过一定的标准和手段,对教学活动及其结果进行价值上的判断,即对教学活动及其结果进行测量、分析和评定的过程。教学评价主要包括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和对教师教学工作的评价。从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看,既要评价知识、技能和智力等认识领域,又要评价态度、习惯、兴趣、意志、品德及个性形成等情感领域;从教师教学工作的评价看,既要评价教师的教学修养、教学技能,又要评价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特别是课堂教学质量。24.心理定势对问题解决只有消极影响。该说法错误。心理定势是指重复先前的操作所引起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在环境不变的条件下,定势使人能够应用已掌握的方法迅速解决问题,这时心理
10、定势对问题解决产生积极影响。而在情境发生变化时,它则会妨碍人采用新的方法,此时定势对问题解决产生消极影响。即心理定势对问题解决既有消极作用也有积极作用,故本说法错误。25.德育过程即品德形成过程。25.该说法错误。(1)思想品德形成过程是学生个体品德自我发展的过程;德育过程则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教育过程,是双边活动过程。(2)思想品德形成过程中,学生受各种因素影响。包括自发的环境因素的影响;德育过程中学生主要受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影响。(3)从学生思想品德形成过程的结果看,品德形成可能与社会要求相一致,也可能不一致;德育过程的结果,学生形成的思想品德则与社会要求相一致。联系:德育过程影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教师 资格证 中学 教育 知识 能力 答案 优质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