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高一地理湘教版必修第一册作业:第2章.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2021高一地理湘教版必修第一册作业:第2章.pdf(3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时间:45 分钟 满分:100 分 探究点 题号 流水侵蚀地貌 1、5、12、13、15、16(1)(2)流水堆积地貌 2、3、4、6、7、8、9、10、11、14、16(3)、17 一、选择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6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地理实践力)河流下切是指河流向下切割侵蚀的自然现象。下列地貌的形成,与河流下切直接相关的是()A三角洲 B冲积扇 C河漫滩 D河谷阶地 答案 D 解析 冲积扇、三角洲、河漫滩是流水沉积形成;受河流下切作用的影响,形成河谷阶地。2(区域认知)扇三角洲是推进到稳定水体(湖或海)中的冲积扇,新疆准噶尔盆地西北部的黄羊泉扇就是
2、从约 1 万年前的扇三角洲脱离玛纳斯湖演变而来的冲积扇。目前黄羊泉扇地貌属于()A冲积扇 B三角洲 C河漫滩 D冲积平原 答案 A 解析 结合题干材料可知,扇三角洲是推进到稳定水体(湖或海)中的冲积扇,新疆准噶尔盆地西北部的黄羊泉扇就是从约 1 万年前的扇三角洲脱离玛纳斯湖演变而来的冲积扇,因此目前黄羊泉扇地貌属于冲积扇。3(综合思维)几千年来,长江三角洲海岸线向东推移,导致海岸线变迁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流水侵蚀 B人类活动 C流水堆积 D海水运动 答案 C 解析 海岸线不断向海洋方向推进,主要是该地处于长江入海口,河流携带大量泥沙堆积导致。4(区域认知)河流中下游地区形成冲积平原和河口三角
3、洲主要是()A流水沉积形成的 B流水侵蚀形成的 C流水溶蚀形成的 D湖泊堆积形成的 答案 A 解析 河流中下游地区形成冲积平原和河口三角洲主要是流水沉积形成的。5(区域认知)读下面两幅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图主要分布在河流的上游 B图河流多 U 形谷地 C图河流多分布在河流的中下游 D图中河流地区常发育牛轭湖 答案 B 解析 图中河流多发育 V 形谷。6(综合思维)与冲积扇相比,三角洲地区()地形平坦,汊流较少 海浪作用明显 沉积物颗粒大 多沙洲、沙岛发育 A B C D 答案 B 解析 三角洲地区地形平坦,汊流较多,错误;三角洲位于沿海地区,受 海浪作用影响明显,正确;三角洲地区水
4、流速度慢,沉积物颗粒小,错误;三角洲地区多沙洲、沙岛发育,正确。故选 B 项。7(综合思维)读下图,流水搬运能力(M)与流速(v)密切相关。下图中为某河流四个位置的沉积物颗粒组成图,四个地点中,流速从小到大排序正确的是()A B C D 答案 C 解析 流水搬运能力(M)与流速(v)呈正相关关系,即流速越大,搬运能力越强,沉积物颗粒越大。根据图中四个位置的沉积物颗粒大小,颗粒大的沉积时流速大,颗粒小的沉积时流速小。四个地点中,流速从小到大排序正确的是,C 项正确。读地中海沿岸某河流中游河谷剖面图,完成 89 题。8(区域认知)图中甲、乙、丙、丁四地的地貌类型为()A喀斯特地貌 B河流侵蚀地貌
5、C河流堆积地貌 D冲积平原 答案 C 解析 读图,根据图例信息“河流沉积物”可知,四地的地貌类型为河流堆积地貌,A、B 两项错误,C 项正确;结合图中“谷底”“谷坡”等信息可知,图示四地地貌不属于冲积平原,D 项错误。9(人地协调观)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中,最适宜布局居民点的是()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答案 D 解析 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中,最适宜布局居民点的是丁地,地形平坦开阔,地势较高,不受洪水危害,D 项正确;甲地地域面积小,A 项错误;乙、丙两地在洪水位时被淹没,B、C 两项错误。地理兴趣小组用模拟试验的方法探究某种地貌的形成过程。步骤如下:将书本打开并斜放于桌面上;将一
6、些豆子置于瓶中,自书本的中缝从高处向下缓缓倾倒;观察在桌面上形成的堆积体(如图所示)的外形特点。完成 1011 题。10(地理实践力)该试验模拟的地质作用主要是()流水侵蚀 流水搬运 流水堆积 流水溶蚀 A B C D 答案 B 解析 豆子从书本上滑落,类似于流水搬运;豆子在桌面上堆积下来,类似于流水堆积。11(地理实践力)该试验形成的堆积体模拟的地貌是()A冲积平原 B沙滩 C河口三角洲 D山麓冲积扇 答案 D 解析 图中豆子在桌面堆积下来,形成扇状堆积体,类似于山麓冲积扇。读河谷发育阶段示意图,完成 1213 题。12(区域认知)按河谷发育程度由先到后正确的排序是()A B C D 答案
7、C 解析 受流水侵蚀作用的影响,形成 V 形河谷,随着侵蚀作用的加强,谷地逐渐变宽,逐渐形成槽状宽河谷,故 C 项正确。13(综合思维)影响河谷发展的主要地质作用是()A内力作用 B断裂下沉 C流水侵蚀 D流水沉积 答案 C 解析 影响河谷发展的主要地质作用是外力中的流水侵蚀作用。河流阶地是常见的河流地貌之一,是由河流作用形成的沿河分布的阶梯状地形。河流阶地主要由阶地面和阶地斜坡(坡坎)两个形态要素组成(如图)。构造运动的稳定期河流以侧蚀作用为主,造成宽阔的谷底或平原。构造运动的上升期河流下切,原来的谷底或平原被抬升成为阶地面。如果这一过程多次反复,在河谷的横剖面上便可出现多级阶地。完成141
8、5 题。14(综合思维)关于构造运动形成阶地的叙述,正确的是()A构造运动的稳定期河流以下蚀作用为主 B构造运动的稳定期河流以侧蚀和堆积作用为主 C构造运动的上升期河流以侧蚀和堆积作用为主 D构造运动的上升期河流首先在上游快速下切形成阶地 答案 B 解析 构造运动的稳定期河流以侧蚀作用为主,造成宽阔的谷底或平原,构造运动的上升期河流下切,原来的谷底或平原被抬升成为阶地面。如果这一过程多次反复,在河谷的横剖面上便可出现多级阶地。故选B 项。15(综合思维)气候变化影响河流的水量和含沙量,从而导致河水对河床产生的作用力不一样,这种因气候变化而形成的阶地称为气候阶地。在气候十分寒冷或干旱时期,流域内
9、植被稀疏,风化强烈,碎屑物质丰富;在气候转为温暖湿润时期,流域内植被茂密。则()A在气候十分寒冷或干旱时期,河流以侵蚀作用为主 B在气候十分寒冷或干旱时期,河流易形成坡坎 C在气候转为温暖湿润时期,河床以下切侵蚀为主 D在气候转为温暖湿润时期,河流不易形成阶地 答案 C 解析 气候干燥,植被稀疏,河流含沙量增大,多泥沙沉积,以堆积作用为主;温暖期,植被茂密,河流含沙量减小,堆积少,以侵蚀作用为主,寒冷或干旱时期与温暖湿润时期交替,易形成气候阶地。故选 C 项。二、综合题(共 2 小题,共 40 分)16读某河流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24 分)(1)判断河流在 A、B、C 三处对应的剖面图(甲
10、、乙、丙)以及流水作用方式。(12 分)A 处:_,以流水_作用为主;B 处:_,以流水_作用为主;C 处:_,以流水_作用为主。(2)A 处河段特征:河床_,落差_,水能资源_。(6分)(3)C 处河段特征:流速_,江面_,在入海口常形成_地貌。(6 分)答案(1)乙 侵蚀 甲 侵蚀 丙 堆积(2)深窄 大 丰富(3)慢 宽广 三角洲 解析 第(1)题,读图可知,A 处位于河流上游,B 处位于河流中游,C 处位于河流下游。河流从上游到下游,河床变宽。河流中上游地貌以流水侵蚀作用为主,下游地区以流水堆积作用为主。第(2)题,上游河床深而窄,流速快,水能资源丰富。第(3)题,下游河床宽而浅,流速
11、慢,河流入海口常形成三角洲。17读黄淮海平原地形图和地形图中 A、B 两点间冲积扇剖面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16 分)(1)黄淮海平原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为_。(2 分)(2)简述冲积扇的形成过程。(8 分)(3)描述黄河冲积扇沉积颗粒物的空间分布特征。(6 分)答案(1)流水堆积(2)河流挟带泥沙流出山口,坡度变缓,流速减慢,河水搬运能力下降,泥沙不断堆积,形成冲积扇。(3)分布特征:自西向东颗粒逐渐变小,自西向东沉积厚度逐渐变小。解析 第(1)题,黄淮海平原为河流带来的泥沙堆积而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为流水堆积作用。第(2)题,冲积扇形成过程可以从地形对流速、挟带泥沙能力的影响角度
12、进行分析。第(3)题,由图二可以得到答案。时间:45 分钟 满分:100 分 探究点 题号 成因和危害 1、2、3、4、5、6、7、8、9、11、12、16、17(1)(2)防灾减灾 10、13、14、15、17(3)一、选择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6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综合思维)泥石流和滑坡发生的不同条件是()A地势起伏大 B具有丰富的松散物质 C植被覆盖较差 D短时间内有大量水流 答案 D 解析 滑坡可以是土和水的混合体运动,如暴雨诱发的山体滑坡,也可以是单独的土体运动,不需要水的参与,如地震诱发的滑坡;泥石流必须有水的参与,即泥石流必须是由土体和水
13、混合的运动过程。地势起伏大、具有丰富的松散物质、植被覆盖较差是共同条件。2(区域认知)下面四个城市中,发生滑坡可能性最小的是()A武汉 B重庆 C贵阳 D兰州 答案 A 解析 武汉地处平原地区,发生滑坡的可能性最小。重庆、贵阳、兰州地处山区,发生滑坡的可能性较大。3(综合思维)关于易发生滑坡地区的地理特征的叙述,可能的是()地形崎岖 全年降水丰富,年际变化大 地表基岩广布 地表岩石破碎,松散碎屑物质多 A B C D 答案 C 解析 易发生滑坡的地区,其自然地理环境是地形崎岖不平,地表岩石破碎,松散碎屑物质多。右图示意某高中地理研学实践小组在野外考察时拍摄到的某种类型灾害现场景观。完成45 题
14、。4(综合思维)图示灾害类型最可能是()A干旱 B泥石流 C滑坡 D地面沉降 答案 C 解析 图示斜坡上的土体或者岩体,受一些因素影响,在重力作用下,沿着软弱面或者软弱带,整体地或者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即滑坡,C 项正确。5(人地协调观)该类型灾害()A多发生在平原地区 B多发生于我国冬季 C成因与人类活动无关 D发生过程具有突发性 答案 D 解析 滑坡多发生在山区;多发生于我国夏季、雨季;滑坡是受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雨水浸泡、地震及人工切坡等因素影响形成的,成因与人类活动有关,如破坏植被;滑坡发生过程具有突发性,D 项正确。冻融泥石流是冻土地区重要的物质运移和地貌作用过程之一。一般发生在十
15、余度的斜坡上。当冻土层上部解冻时,融水使主要由细粒土组成的表层物质,达成饱和或过饱和状态,从而使上层土层具有一定的可塑性,在重力作用下,沿着冻融界面向下缓慢移动,形成冻融泥石流。下图为冻融泥石流形成示意图。完成67 题。6(综合思维)冻融泥石流与降雨泥石流相比所具有的特点是()A移动速度慢 B形成规模大 C破坏力极强 D多为突发性 答案 A 解析 由材料“沿着冻融界面向下缓慢移动”可知,冻融泥石流的特点是移动速度慢,A 项正确。7(综合思维)与冻融泥石流形成关系最密切的因素是()A地形 B降水 C气温 D植被 答案 C 解析 冻融泥石流形成的条件是冻土融化,气温升高使冻土融化,故与冻融泥石流关
16、系最密切的是气温,C 项正确。携带大量泥沙和石块的特殊洪流在山区沟口堆积形成的扇状地貌称为泥石流扇。右图示意云南境内怒江北段地区泥石流扇分布。近年来,随着人口增长,当地聚落向泥石流扇拓展。完成810 题。8(综合思维)图示地区泥石流扇广布的物质条件是()A岩体破碎 B地形险峻 C河流众多 D降水集中 答案 A 解析 据材料可知,携带大量泥沙和石块的特殊洪流在山区沟口堆积形成的扇状地貌称为泥石流扇,因此泥石流扇广布的物质条件是岩体破碎,有大量泥沙和石块,A 项正确。9(人地协调观)当地聚落向泥石流扇拓展的主要原因是()A地形平缓 B降水丰沛 C河网稠密 D土壤肥沃 答案 A 解析 据材料可知,该
17、区域地处云南境内怒江北段地区,山高谷深,地形崎岖,而山区沟口处,地势变平缓,携带大量泥沙和石块的洪流流速减慢,大量泥沙和石块在山谷口堆积,形成泥石流扇,因此泥石流扇处地形平坦,利于聚落的形成,所以当地聚落向泥石流扇拓展的主要原因是地形平缓,A 项正确。10(人地协调观)下列泥石流防范措施,正确的是()提高小流域植被覆盖率 在冲沟中堆放弃土弃渣 发生时尽快向谷内躲避 在沟道两侧修筑防护堤 A B C D 答案 C 解析 提高小流域植被覆盖率,可以保持水土,减轻水土流失,正确;在沟道两侧修筑防护堤,可以挡水挡土,减轻水土流失,正确;在冲沟中堆放弃土弃渣增加了泥石流形成的物质,增加泥石流灾害发生的几
18、率,错误;泥石流发生时应该尽快向沟谷两侧高地躲避,错误。滑坡是我国山区常发生的一种地质灾害。图甲为某滑坡区域坡度面积频率分布图,图乙为某滑坡区域土质分布图。完成 1113 题。11(综合思维)图甲显示()A坡度越大滑坡发生的频率越高 B滑坡发生频率与坡度呈反相关 C坡度 15 左右滑坡发生的可能性最大 D40 以上的陡坡不会发生滑坡 答案 C 解析 读图可知,坡度 15 左右滑坡发生的可能性最大。12(综合思维)从图乙可知()A滑坡发生频率与土质无相关性 B土质颗粒越大,发生滑坡的可能性越大 C土质颗粒越小,发生滑坡的可能性越大 D砂质土壤发生滑坡的可能性最大 答案 D 解析 读图可知,滑坡与
19、土质具有相关性,砂质土壤发生滑坡的可能性最大。13(人地协调观)人类的哪些活动可以降低滑坡灾害的发生频率()A水库建设 B陡坡开辟梯田 C山区采石 D封山育林 答案 D 解析 水库建设会提高水位,可能加剧滑坡的发生,A 项错误;陡坡开荒和开山采石都会破坏坡面的植被等,导致滑坡多发,B、C 两项错误。封山育林有利于防止滑坡发生,D 项正确。在山区公路和铁路道旁经常可以看到如下图所示的具有蜂巢结构的水泥防护工程。完成1415 题。14(地理实践力)图中防护工程所能防御的自然灾害是()A台风 B海啸 C滑坡 D干旱 答案 C 解析 图中的水泥结构可以抑制坡面破坏和水土流失,有效地防止崩塌、滑坡等自然
20、灾害的发生。15(人地协调观)边坡上具有蜂巢结构的水泥防护装置防灾减灾功能是()可以保护植被生长条件,防止台风的危害 加固山体坡面,具有稳定边坡的作用 可以有效地保证地下水的下渗和自由排泄 可抑制坡面破坏和土地荒漠化 A B C D 答案 B 解析 图中的水泥结构可以抑制原裸露山体遭受的风化剥蚀,加固山体坡面,具有稳定边坡的作用;蜂巢结构的水泥排水边沟可以保证地表水的下渗和自由排泄,避免了由于地下水压力的升高而引起的边坡失稳问题。二、综合题(共 2 小题,共40 分)16下图为云南五年(20012005 年)累计滑坡、泥石流灾害发生次数分布图(单位:次)。完成下列问题。(16 分)(1)简述云
21、南滑坡、泥石流的空间分布特征。(4 分)(2)指出云南滑坡、泥石流多发的季节,并分析其形成原因。(6 分)(3)我国滑坡、泥石流多发的主要地形区还有_高原、_高原和_盆地。(6 分)答案(1)云南滑坡、泥石流灾害分布广泛;总趋势是西多东少。(2)夏季。夏季,云南省多暴雨,降水量多,降水强度大,致使滑坡、泥石流多发。(3)青藏 黄土 四川 解析 第(1)题,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特征,先从整体上来描述,如分布广泛或分布不均等;再描述其变化趋势,如西多东少或从东向西增加等。第(2)题,结合降水条件分析。第(3)题,我国四大高原中,只有内蒙古高原不易发生滑坡泥石流;我国四大盆地中,只有四川盆地滑坡、泥石
22、流多发。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4 分)材料一 红层地貌是地质历史时期红色沙砾岩等岩层上发育的侵蚀地貌,多陡崖,岩性具有软硬互层特点。多断裂、岩层破碎。下图示意中国某区域红层地貌的分布。材料二 地质灾害示意图。(1)指出图示红层地貌区由外力作用引起的主要地质灾害类型,并说明该类灾害形成的自然原因。(10 分)(2)简述红层地貌区地质灾害的主要危害。(6 分)(3)为减轻红层地貌区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列举当地应采取的措施。(8分)答案(1)崩塌、滑坡、泥石流。断裂发育,岩石破碎;多河谷,地形坡度大;气候湿热,多暴雨。(2)加速地表侵蚀,造成水土流水(生态破坏);破坏农田、城镇与村庄、工
23、矿企业、道路等;造成人畜伤亡。(3)加强宣传,提高居民对泥石流灾害的认识;加强政府职能部门对灾害监控能力,完善预警系统;加快减轻或防避泥石流工程措施的建设;恢复植被,提高植被覆盖率。解析 第(1)题,根据图文材料可知,图示红层地貌区断裂发育,岩石破碎,多河谷,地形坡度大;气候湿热,多暴雨,容易引起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第(2)题,崩塌、滑坡、泥石流的主要危害:加速地表侵蚀,造成水土流失;破坏、冲毁农田、城镇与村庄、工矿企业、道路等,破坏基础设施;造成人 畜伤亡。第(3)题,防治滑坡、泥石流最重要的措施有生物措施、工程措施以及预防监测的技术应用。时间:45 分钟 满分:100 分 探究点
24、 题号 风蚀地貌 1、2、3、5、7、8、16(1)(2)风积地貌 4、6、9、10、11、16(3)风沙活动的危害与防治 12、13、14、15、17 一、选择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6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右图是我国某地景观照片。完成 13 题。1(综合思维)关于该地貌特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岩石坚硬 B地表植被覆盖少 C季节变化明显 D形态独特 答案 C 解析 据图分析,该地貌主要位于干旱、半干旱地区,是受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的风蚀地貌,岩石比较坚硬;植被覆盖差;季节变化不明显;地貌形态独特。2(综合思维)与该地貌的形成及特点最密切相关的自然因素是()A
25、植被 B土壤 C地形 D气候 答案 D 解析 据图分析,该地貌主要位于干旱、半干旱气候区,风力作用显著,受风力的侵蚀作用而形成独特的风蚀地貌。3(区域认知)该地最可能位于()A黄土高原 B云贵高原 C柴达木盆地 D四川盆地 答案 C 解析 风蚀地貌主要分布于干旱、半干旱地区。读地貌景观图,完成 46 题。4(区域认知)属于风积地貌的是()A B C D 答案 B 解析 读图可知,是风蚀蘑菇,属于风力侵蚀地貌;是沙丘,属于风力沉积地貌;属于海岸侵蚀地貌;属于流水侵蚀地貌。5(综合思维)图地貌的形成原因是()A微风吹过,蘑菇拔地而起 B潺潺流水,缓慢沉积而成 C风蚀作用上小下大 D风蚀作用上大下小
26、 答案 C 解析 图中地貌是风蚀蘑菇,是由风力侵蚀作用形成。风蚀作用上小下大,下部不断变细。6(综合思维)图所示地区主导风向为西北风,下列四幅等高线(单位:米)地形图中,能正确示意景观图的是()答案 A 解析 图中的主导风向为西北风,沙丘的迎风坡缓,等高线稀疏,因此西北坡等高线稀疏,A 项正确。埃及费拉菲拉沙漠区有一片屹立在坚实土层之上、仿佛沙雕一样的巨大的蘑菇群岩层,被当地人称作“蘑菇沙漠”。完成 78 题。7(综合思维)下列地貌中与“蘑菇沙漠”成因相同的是()A雅丹地貌 BV 形谷地 C牛轭湖 D崇明岛 答案 A 解析 由图中地貌类型分析,图中为风蚀蘑菇,一般出现在干旱地区,为风力侵蚀形成
27、。雅丹地貌为干旱地区形成的风蚀地貌;V 形谷地为河流侵蚀地貌;牛轭湖为河流侵蚀地貌;崇明岛为河口处河流堆积地貌。8(区域认知)“蘑菇沙漠”最可能分布的地区是()A湿润地区 B半湿润地区 C半干旱地区 D干旱地区 答案 D 解析“蘑菇沙漠”一般出现在干旱地区,为风力侵蚀形成,D 项正确。雅鲁藏布大峡谷中的丹娘沙丘,位于高原半湿润季风区。它背倚葱茏青山,面临蓝绿色的雅鲁藏布江,连绵的沙丘构成了波涛起伏的沙海。图一为丹娘沙丘附近等高线示意图,图二为丹娘沙丘景观图。完成 911 题。9(综合思维)丹娘沙丘的成因主要是()A流水堆积 B风力堆积 C冰川堆积 D海浪堆积 答案 B 解析 丹娘沙丘位于大峡谷
28、中,不可能是海浪堆积、冰川堆积,故 C、D 两项错误;流水沉积往往形成平原,故 A 项错误;该地的沙丘主要是在风力作用下由沙粒聚成的沙堆,故 B 项正确。10(区域认知)该沙丘的沙源主要是()A印度洋海滩 B沿岸疏松的土壤 C塔克拉玛干沙漠 D附近沙洲和河漫滩 答案 D 解析 形成该地沙丘的外力作用为风力沉积作用,其沙源主要来自附近沙洲和河漫滩,故 D 项正确。11(综合思维)丹娘沙丘增长速度最小的季节是()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答案 B 解析 沙丘是在风力作用下形成的,冬春季节时,河流进入枯水期,沙洲、河漫滩裸露,风力较大,有利于沙丘的增长;夏季风力较小,降水较多,大部分沙洲、河漫
29、滩被淹没,沙丘增长速度最小,故 B 项正确。我国北方地区为风沙活动多发区。下图是河西走廊某次风沙活动发生时的平均风速(米/秒)示意图。完成 1213 题。12(区域认知)青海湖地区受此次风沙活动影响小,主要影响因素是()A地形 B植被 C气候 D水文 答案 A 解析 读图可知,青海湖位于祁连山南侧,受祁连山的阻挡,此次风沙活动对青海湖地区的影响小。13(区域认知)此次风沙活动()A最可能发生在夏季 B大风从印度洋吹来 C沙尘来自黄土高原 D影响人们外出活动 答案 D 解析 此次沙尘暴最可能发生在冬春季节,A 项错误;远离印度洋,受山脉重重阻挡,大风很难从印度洋吹来,B 项错误;沙尘来自西北部地
30、区,C 项错误;风沙活动影响人们外出活动,D 项正确。下图示意一固定沙丘某年 59 月土壤水分含量(%)随深度的变化。该沙丘位于毛乌素沙漠的南缘,无人为扰动,多年保持稳定。完成1415 题。14(综合思维)该固定沙丘()浅层土壤含水量低 深层土壤含水量低 68 月土壤含水量低 68 月土壤含水量高 A B C D 答案 C 解析 读图,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沙丘深度,曲线代表土壤含水量百分比。从空间分布上看,随着沙丘深度增加,土壤含水量逐渐增加,说明浅层土壤含水量较低,深层土壤含水量高,正确,错误。从时间分布上看,5 月和 9 月土壤含水量较高;68 月土壤含水量多在 4%以下,含水量较低
31、,正确,错误。故选 C 项。15(人地协调观)为维护生态安全,毛乌素沙漠的南缘适合()A植树 B种草 C栽灌木 D自然演化 答案 D 解析 由材料“该沙丘位于毛乌素沙漠的南缘,无人为扰动,多年保持稳定”可知,其受人类活动干扰很小,因此维护该地区生态安全的最佳办法是顺应自然,让其自然演化,无需人为干预。故 D 项正确。二、综合题(共 2 小题,共 40 分)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0 分)材料一 下图为一组风沙地貌景观示意图。材料二 雅鲁藏布江发源于喜马拉雅山北麓的冰川,冬春季节河谷地带盛行强劲的西风。在中游宽阔的河谷中水流分叉成辫状,出现心滩、沙洲广布以及沙丘连绵起伏等奇特的景象。(1
32、)判断材料一中地貌的名称。(8 分)甲是_,乙是_,丙是_,丁是_。(2)完成材料二中沙洲的形成过程。(6 分)流域内的山地由于冰川侵蚀、风化作用覆盖有一层厚厚的风化壳;雨季通过流水_、搬运作用把泥沙带到雅鲁藏布江,在中游宽阔的河谷中,河流流速_,泥沙_形成沙洲。(3)完成材料二中沙丘的形成过程。(6 分)在冬半年少雨季节,宽谷中泥沙沉积物出露水面,强劲的西风影响下泥沙被_;随着风力_,泥沙在河流沿岸和山坡上_,形成奇特的沙丘景观。答案(1)风蚀蘑菇 风蚀柱 雅丹 风蚀城堡(2)侵蚀 减缓 淤积(3)搬移 减弱 沉积 解析 第(1)题,根据地貌景观图即可判断风成地貌名称。第(2)题,河流携带的
33、泥沙在河谷中沉积形成沙洲。第(3)题,沙洲在枯水季节裸露,在风力吹拂下,在两岸山麓沉积,形成沙丘。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0 分)诗经记载,西周时期库布齐草原上出现了朔方古城。目前库布齐沙漠是中国第七大沙漠,新中国成立初期,库布齐沙漠每年向黄河推进数十米,泥沙进入黄河 1 6 亿吨。从 1988 年开始,库布齐沙漠实施沙棘生态建设工程,采用“农户基地龙头企业”的林沙产业发展模式,大力发展沙棘产业,实现了生态生计兼顾、治沙致富共赢。这种“库布齐模式”获得了联合国大奖。沙棘喜光,抗严寒和风沙,耐干旱和高温,根系发达,对土壤适应性强。沙棘果具有较高的药 用价值和保健功效,沙棘叶富含蛋白质。下
34、图示意库布齐沙漠位置及区域降水分布。(1)库布齐沙漠地区风沙活动频繁,分析该地风沙活动频繁的自然原因。(6分)(2)说明库布齐沙漠地区风沙活动对黄河的影响。(6 分)(3)分析沙棘成为库布齐沙漠风沙治理首选树种的原因。(8 分)答案(1)位于西北内陆,年降水量在 400 mm 以下,气候干旱;靠近冬季风发源地,冬春季节风力强劲;邻近阴山洪积扇,靠近黄河,松散物多,沙源丰富。(2)风力和流水作用将泥沙带入黄河,该河段水流较平稳,使得泥沙沉积、河床抬升,堵塞河道。(风力作用将沙尘携入黄河,含沙量增加,泥沙沉积导致河床抬升;暴雨冲刷泥沙进入黄河,阻塞河道。)(3)沙棘环境适应性强,易于存活,适合干旱
35、地区栽种;沙棘根系发达,能够防风固沙、保持水土;沙棘的果实、叶子营养丰富,经济价值高。解析 第(1)题,风沙活动的自然原因从降水、大气和沙源等方面分析。第(2)题,据材料可知,风力和流水作用将泥沙带入黄河,该河段水流较为平稳,使得泥沙沉积、河床抬升,堵塞河道。第(3)题,沙棘成为库布齐沙漠治理首选树种的原因应从沙棘的生长习性和特点分析。时间:45 分钟 满分:100 分 探究点 题号 喀斯特地貌 1、2、3、4、5、6、16 海岸地貌 7、8、9、10、11、12、13、17 冰川地貌 14、15 一、选择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6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综
36、合思维)徐霞客在徐霞客游记中记载某地的地貌景观为:“乱峰叠出,十百为群,横见侧出,不可指屈”。下图为地貌示意图。符合上述景观描述的地点为()A B C D 答案 A 解析“乱峰叠出,十百为群,横见侧出,不可指屈”所描写的是峰林、峰丛景观,对应处。右图为第五套人民币 20 元背面图,该版面景观为桂林山水,有“山青、水秀、洞奇、石美”的特点,闻名海内外。完成 23 题。2(区域认知)该版面景观所表示的地貌是()A海岸地貌 B喀斯特地貌 C冰川地貌 D风沙地貌 答案 B 解析 读图可知,图示景观为桂林山水。桂林山水属于喀斯特地貌。3(综合思维)关于该地貌的说法,正确的是()岩石的透水性越好,该地貌发
37、育越典型 气温越高,越有利于该地貌的发育 降水越多,越有利于该地貌的发育 该地貌的形成与生物活动没有关系 A B C D 答案 C 解析 喀斯特地貌的形成与流水的作用、岩石的透水性密切相关,高温有利于喀斯特地貌的形成,故正确;一般情况下,喀斯特地貌与生物活动的关系不大,但个别地方也可能有生物活动的参与,故排除。读某地貌景观图,完成 46 题。4(区域认知)该地貌类型是()A海岸地貌 B喀斯特地貌 C河流地貌 D风沙地貌 答案 B 解析 图中显示,该地貌地下多溶洞、地下河,地上多漏斗、竖井、岩溶槽谷、干谷等,岩石类型主要是石灰岩,由此判断,该地貌为喀斯特地貌,B 项正确。5(综合思维)该地貌的地
38、表形态有()沙丘 峰林 洼地 冲积平原 A B C D 答案 C 解析 喀斯特地貌地表除了漏斗、竖井、岩溶槽谷、干谷等形态之外,还有峰林和岩溶洼地等典型地貌,符合题意。6(区域认知)下列地形区中,该地貌主要分布在()A云贵高原 B四川盆地 C长江中下游平原 D青藏高原 答案 A 解析 我国的喀斯特地貌主要分布在石灰岩广布、地势较高的云贵高原,A项正确。右图是鼓浪屿西南沙滩上屹立着的一块巨岩,中间有一个大岩洞,潮涨潮落,海浪拍打这个岩洞时,发出咚咚声响,俨如击鼓,人们称它为“鼓浪石”。完成78 题。7(综合思维)形成鼓浪石的地质作用,主要是()A海浪侵蚀 B风化 C冰川侵蚀 D流水侵蚀 答案 A
39、 解析 据材料可知,鼓浪石是海浪侵蚀形成的,A 项正确。8(综合思维)上图中由海水作用形成的堆积地貌是()A岩洞 B岩礁 C沙滩 D海岸 答案 C 解析 据材料可知,岩洞是海浪侵蚀作用形成的,排除 A 项;岩礁位于或近于水面,是海浪侵蚀作用形成的,排除 B 项;沿海沙滩是海水的堆积作用形成的,C 项正确;海岸是海洋和陆地相互接触和相互作用的地带,主要以侵蚀作用为主,排除 D 项。读某大陆海岸变迁示意图,完成 911 题。9(综合思维)引起海岸变迁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海浪侵蚀 B流水沉积 C风力沉积 D冰川侵蚀 答案 B 解析 根据图示判断河流入海口地区的面积不断扩大,故可判断为河流入海口地区
40、泥沙淤积而导致了海岸线向海洋一侧推移。10(区域认知)图中海岸地带一般不易形成的地貌是()A三角洲 B海滩 C沙丘 D沙洲 答案 C 解析 结合上题分析可知,该地区应位于河口三角洲附近,故可能形成三角洲、海滩和沙洲等地貌,而沙丘地貌一般分布于干旱地区。11(综合思维)下列海岸地貌中不属于海积地貌的是()A水下堆积沙地 B海蚀崖 C水下沙坝 D离岸堤 答案 B 解析 海蚀崖是由海浪侵蚀形成的。送别角是位于(40 30S,172 41E)的一处似象鼻山造型的岩礁,这里是新西兰南岛的最北端。右图示意送别角地貌景观。完成1213 题。12(综合思维)送别角地貌形成的地质基础条件是()A岩石硬度较大 B
41、层理构造显著 C断裂构造发育 D以花岗岩为主 答案 A 解析 送别角地貌形成的地质基础条件是岩石硬度较大,不易被侵蚀得以保留下来,形成送别角地貌,A 项正确。13(综合思维)塑造送别角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风力侵蚀 B物理风化 C冻融风化 D海浪侵蚀 答案 D 解析 该地貌位于沿海,海浪侵蚀作用是形成送别角的主要外力作用,D 项正确。终碛堤是冰川携带物堆积在冰川末端形成的堤状堆积体。当冰川融水流过终碛堤后,流水携带的大量碎屑物质堆积成扇形堆积体,称为冰水扇。下图示意终碛堤及冰水扇。完成 1415 题。14(综合思维)终碛堤堆积物具有的特点是()A大小均匀 B层状结构 C棱角明显 D磨圆度好 答
42、案 C 解析 终碛堤是冰川携带物堆积在冰川末端形成的堤状堆积体。冰川受重力作用由高处向低处运动,对沿途山体进行侵蚀;当运动到山下时,随着温度上升,前端冰川融化,其所携带的物质在山下堆积下来,形成终碛堤,是杂乱无章、棱角分明的堆积物。15(综合思维)冰水扇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过程是()A流水堆积、流水侵蚀、冰川侵蚀、冰川堆积 B冰川堆积、冰川侵蚀、流水侵蚀、流水堆积 C冰川侵蚀、冰川堆积、流水堆积、流水侵蚀 D冰川侵蚀、冰川堆积、流水侵蚀、流水堆积 答案 D 解析 当冰川融水流过终碛堤后,冰水携带大量碎屑物质堆积成扇形堆积体,称为冰水扇。即是先有冰川侵蚀,再经冰川搬运、冰川融化、冰川堆积形成终碛堤
43、;流水侵蚀、流水搬运破坏终碛堤,在下游较低的地方堆积形成冰水扇。故 D 项正确。二、综合题(共 2 小题,共 40 分)16读我国某区域喀斯特地貌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20 分)(1)写出图示区域内喀斯特地貌所占比例最高的三个省区的名称。(6 分)(2)喀斯特地貌形成的自然条件有哪些?(6 分)(3)简述喀斯特地貌区的土壤和地下水特征。(8 分)答案(1)云南、贵州、广西。(2)可溶性岩层(石灰岩)分布;气候温暖湿润(气温高,降水量丰富)。(3)土层薄,酸性土壤,肥力低;地下水储存条件差,地下水埋藏深(多地下河、湖,下渗严重)。解析 第(1)题,读图可知,喀斯特地貌广布的省区主要有云南、贵州
44、、广西。第(2)题,喀斯特地貌形成的自然条件主要与岩石类型和气候等有关。第(3)题,喀斯特地貌不利于土壤发育,有利于地下水的形成。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0 分)材料一 一位到澳大利亚旅游的游客在日记中写道:这里的十二使徒岩(下图),仿如哨兵一样站立在陡峭的石灰岩悬崖之前,守卫着澳大利亚大陆。其实它们是海边一组十二块各自独立的岩石,其数量及形态恰巧酷似耶稣十二使徒,因此就以圣经故事里的这“十二门徒”命名。这些宛如“十二使徒”的石柱群,是大自然造就出的“海岸雕塑”。年复一年,日复一日,随着岁月的洗礼,原来的十二使徒现在只余下八个 材料二 广西北海银滩是我国著名的旅游景区,被称为“天下第一
45、滩”,素有“南方北戴河”之称。下图为银滩景观图。(1)使用下面关键词的序号,完成对“十二使徒岩”的形成过程的阐述(每项限填一次)。(8 分)石灰岩 岩体 拱门 洞穴“十二使徒岩”形成于海浪的侵蚀作用,在过去的 1 000 万2 000 万年中,来自南部大洋的风暴和大风卷起的巨浪,不断地侵蚀于相对松软的_悬崖,并在其上形成了许多_,其面积不断变大,以致发展成_,并最终倒塌。结果就是今天所看到的这些形状各异、最高达 45 米的岩石从海岸_分离出去。(2)推测随着时间的推移,“十二使徒岩”景区未来将会发生的变化。(6 分)(3)根据材料二简要说明北海银滩的地貌特点。(6 分)答案(1)(2)由于“十二使徒岩”继续受海水的侵蚀,导致“使徒岩”仍会倒塌(数量减少),被海水搬运;同时,海水不断侵蚀石灰岩海岸,使其后退的过程中,又有新的“使徒岩”形成。(3)地表平坦,沙质细腻、洁白、柔软。解析 第(1)题,这一地区是由石灰岩组成的悬崖,经过海浪侵蚀形成洞穴,洞穴不断加深形成拱门,拱门最终倒塌与海岸岩体分离。第(2)题,海水会继续侵蚀海岸,“十二使徒岩”仍会倒塌。同时,海水不断侵蚀石灰岩海岸,使其后 退的过程中,又有新的“使徒岩”形成。第(3)题,根据景观图和地貌名称即可判断景观特点。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