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1学案:第一章 4 第三节 第2课时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pdf
《2020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1学案:第一章 4 第三节 第2课时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1学案:第一章 4 第三节 第2课时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pdf(2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0 高考 物理 第 2 课时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学习目标 明目标、知重点 理解昼夜交替现象。理解水平运动物体的偏转现象。在现实生活中会运用时区、区时和国际日期变更线进行有关时间的计算。一、昼夜交替 1成因(1)昼夜现象是基础:地球不发光、不透明,同一时间里太阳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向着太阳的就是昼半球,背着太阳的就是夜半球,昼夜半球的分界线就是晨昏线。(2)地球自转是根源 2周期:1 个太阳日(24 时)。3意义(1)昼夜交替的周期不长,气温的日变化不剧烈,保证了生命有机体的生存和发展。(2)各地温度发生昼夜变化,生物形成昼夜节律(即“生物钟”现象)。4昼夜的分界线晨昏线(圈)概念
2、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圈)构 成 晨线 自西向东,由夜半球到昼半球的分界线,晨线上正值日出 昏线 自西向东,由昼半球到夜半球的分界线,昏线上正值日落 二、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转 1原因:受地球自转偏向力的影响。2规律:在北半球向右偏,在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上不偏转。三、地方时、区时与国际日期变更线 1地方时 2020 高考 物理(1)概念:以一个地方太阳升到最高时的时间为正午 12 时,将连续两个 12 时之间等分为 24小时,这样形成的时间系统,称为地方时。(2)特点:经度相同的地方,地方时相同;反之,地方时不同。位置越靠东的地方,地方时越早,数值越大。(3)地方时换算 全球经度分成 36
3、0,每相差 15,地方时相差 1 小时。每相差 1,地方时相差 4 分钟。2时区和区时(1)时区:国际上规定将全球划分为 24 个时区,每个时区占 15 个经度。(2)区时:把某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整个时区的统一时间,又称标准时。(3)区时换算 同一时区,区时相同;不同时区,采用各自区时;相邻时区的时间相差 1 个小时;同一日期内,东早西晚。3国际日期变更线(1)定义:一条大体沿 180 经线穿行的折线。(2)作用:为了消除因地球是球形而导致的日期换算中的不同结果;为了保持 180 经线上同一行政归属的地方日期相同。180 经线与国际日期变更线并不完全重合,所以日期分界线是国际日期变更线,
4、而不是180 经线。一、判断题 1昼夜现象和昼夜交替现象的成因相同。()2若地球不自转,地球上将无昼夜交替现象。()3经度相同的地区,地方时相同。()4过 180 经线时,日期一定变更。()5180经线以东为东十二区,以西为西十二区。()答案:1.2.3.4.5.二、选择题 6下列有关地球自转地理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是()A如果地球不自转就不会有昼夜交替现象 B南北纬 60 处的地转偏向力比赤道处大 C昼夜交替周期为 23 时 56 分 4 秒 D向西越过日界线日期减一天 2020 高考 物理 答案:B 7同一经线上()A自转线速度相同 B自转角速度相同 C地方时相同 D昼夜长短相同 答案:C
5、8关于“北京时间”的叙述,错误的是()A东八区的区时就是“北京时间”B“北京时间”是指东八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 C北京所在地的地方时就是“北京时间”D东经 120 的地方时就是“北京时间”答案:C 9地球上产生昼夜交替的主要原因是()A地球是个球体 B地球不停地自转 C太阳的东升西落 D黄赤交角的存在 答案:B 10下列河岸中,冲刷严重的是(箭头表示水流方向)()A岸 B岸 C岸 D岸 解析:选 B。解答本题时,可以用左右手定则来判断:南半球用左手,北半球用右手,四指指向水流方向。可以判断出图中四个河岸,只有河岸是水流偏向的河岸,故只有河岸冲刷严重。昼夜交替【合作探究】阅读下图,探究下列问题。2
6、020 高考 物理 (1)晨昏线与太阳光线有何关系?(2)晨昏线什么时间与经线圈重合?(3)晨昏线在地球表面上怎样移动?(4)若地球只公转不自转,有没有昼夜交替现象?若有昼夜交替现象,其周期为多长时间?提示:(1)始终垂直。(2)春、秋分日。(3)自东向西。(4)有。昼夜交替周期为 1 年。【核心归纳】1晨昏线及其特点 晨昏线就是太阳照射地球所形成的昼、夜半球的分界线。它是由晨线和昏线组成的,故又称晨昏圈。如果把地球看作一个正球体,同时不考虑大气对太阳光线的散射作用,那么,地球上昼半球和夜半球的面积相等,也就是说,晨昏圈应为一个圆(切面应通过地心),并始终与太阳光线垂直。如图所示,晨昏线具有以
7、下特点:(1)晨昏线平分地球,是过球心的大圆。(2)晨昏线平面与太阳光线垂直。(3)晨昏线永远平分赤道。(4)晨昏线只有在春、秋分时才与经线圈重合。(5)晨昏线在二至日时与极圈相切。(6)晨昏线自东向西移动(15/h),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2晨线、昏线的判断方法 2020 高考 物理 方法 依据 晨线 昏线 自转法 顺地球自转方向,由夜进入昼的那条线 顺地球自转方向,由昼进入夜的那条线 时间法 与赤道上地方时为 6 时对应的那条昼夜分界线 与赤道上地方时为 18 时对应的那条昼夜分界线 方位法 夜半球东侧或昼半球西侧的界线 昼半球东侧或夜半球西侧的界线【跟踪训练】读下图(A、B、D 在晨昏线上
8、),回答(1)(2)题。(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D 点将进入白昼 BC 在子夜 CD、E 将日落西山 DAB 是昏线(2)下列关于晨昏线的叙述,错误的是()A昼夜半球的分界线 B晨昏线上的各地太阳高度均为 0 C晨昏线在任何时候都等分赤道 D晨昏线在任何时候都与经线圈重合 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直观地看出 AB 是晨线,D 位于晨线上,地方时为 6 时;C 地方时为 2 时;E 位于晨线上,地方时为 10 时。第(2)题,晨昏线只有春、秋分时与经线圈重合。答案:(1)A(2)D 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转【合作探究】阅读材料,探究下列问题。一位学生在家做了一个小实验,他用一根细绳绑住家中
9、洗脸池的活塞,用活塞塞住洗脸2020 高考 物理 池的漏水口,然后往洗脸池中放满水。过了几分钟,他看到池中的水平静了,就抓住绳子迅速向上把活塞拔出,他看见水在下漏的过程中形成了向右旋转的漩涡(如图所示)。(1)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2)该学生的家在南半球还是北半球?提示:(1)地球自转产生的地转偏向力。(2)北半球。【核心归纳】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转 原因 受运动惯性的影响,物体总是力图保持原来的方向和速度,但由于受地球的形状和运动的影响,它们逐渐偏离了原来的运动方向 特点 地转偏向力垂直于物体的运动方向;只影响运动方向,不影响运动速度;纬度越高,地转偏向力越大 规律 北半球向右偏,南
10、半球向左偏,赤道上不偏转 原理应用 对河流沿岸活动的影响:北半球河流冲蚀右岸,在左岸淤积,故港口、防洪堤坝一般建于右岸,聚落、挖沙场地宜选在左岸。具体示意如下图:铁轨轨道的磨损:如京广线上的火车自北京向广州急驶时,受北半球向右偏的地转偏向力的影响,西侧铁轨更易受磨损。根据天气资料图,正确判断风向及其变化。根据风或水流的偏转方向判断南北半球【跟踪训练】下面两幅图分别是两条大河河口图,图中小岛因泥沙不断堆积而扩展,最终将与河流的哪岸相连()2020 高考 物理 甲岸 乙岸 丙岸 丁岸 A B C D 解析:选 D。地转偏向力使水流方向发生偏转,偏转的那一岸水流速度快,水量大,泥沙不易淤积。从图中的
11、纬度大小的变化可以判断,甲、乙在南半球,地转偏向力使水流左偏,乙岸侵蚀,甲岸堆积。丙、丁位于北半球,地转偏向力使水流右偏,丙岸侵蚀,丁岸堆积。由此可确定,最终将与河岸相连的是甲、丁两岸。地方时和区时【合作探究】阅读材料,探究下列问题。材料 有位年轻的孕妇乘坐海轮时于区时 2016 年 12 月 31 日 23 时 30 分,首先生下一个女孩,然后过了 1 个小时,又生下了一个男孩。按照实际日期计算,后生的男孩反而是哥哥,先生的女孩却是妹妹。(1)针对材料中的状况,你知道为什么吗?(2)你能计算出男孩的出生时间吗?(3)当北京时间为 2016 年 12 月 31 日 8 时时,全球处于 2016
12、 年 12 月 31 日的范围大约占全球的几分之几?提示:(1)孕妇生下女孩后自西向东越过国际日期变更线,再生下男孩时,因日期要减去一天从而导致了这种情况的出现。(2)2016 年 12 月 31 日 0 时 30 分。(3)北京时间(120 E 地方时)为 12 月 31 日 8 时时,0经线为 12 月 31 日 0 时,是 0 时所在经线,这是自然日界线,而国际日界线大致是 180 经线,从 0 经线向东到 180 经线为 12月 31 日,从 180 经线向东到 0 经线为 12 月 30 日,两地范围各占全球的 1/2。【核心归纳】1地方时的计算(1)计算依据:地球自转,东早西晚,1
13、 度 4 分,东加西减。(2)计算步骤:一定时,二定向,三定差,四定值。一定时:即确定计算时可作为条件用的已知地方时。光照图中,特殊经线的地方时的确定,以下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为例:2020 高考 物理 a昼半球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 12 时,如 ND。b夜半球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 24 时或 0 时,如 NB。c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的经线的地方时为 6 时,如 NC。d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的经线的地方时为 18 时,如 NA。二定向:即确定所求点与已知时间点的相对东、西方向。若求 E 点的地方时,以 D 点作为已知时间点,则 E 点位于 D 点以东,应“东加”;若求 F 点地方时,以 B 点作为已
14、知时间点,则 F 点位于 B 点以西,应“西减”。三定差:即确定所求点与已知时间点的经度差,以确定时差。如 E 点所在经线与 ND经度相差 45,时差为 3 小时。四定值:即根据前面所确定的条件计算出所求时间,如 E 点地方时为:12:00451515:00,F 点地方时为:24:00451521:00。2时区、时区中央经线及区时的推算或计算 时区的推算 时区中央 经线的推算 区时的计算 公式 X 15 n(X 为已知的某地经度,n为求得的整数,为余数)中央经线n15(n 为已知的某时区数)TmTnm、n 两地的时区差(Tm、Tn为区时)说明 7.5时,时区数为(n1)。X 为东(西)经度则n
15、为东(西)时区 n 为东(西)时区则中央经线为东(西)经度。中央经线经度数分别加、减 7.5 得到时区的经度范围“东加西减”Tm24,则区时减去24,日期加一天。Tm7.5,所以时区数为东七(61)区 西九区中央经线915 135 W,范围为 127.5 W142.5 W 北京时间 8 时时,西五区的区时:T西五区8:00(85)52419:2020 高考 物理 00,日期比北京时间晚一天 3.日期变更线(日界线)(1)两条日期变更线的区别与联系 由于地球自转,地球各地时刻依次推进,日期也随之变更。为了避免日期混乱,国际上人为规定原则上以 180 经线为国际日期变更线,也称为国际日界线。时间自
16、然推进中 0 时(或24 时)所在经线也是两个日期的分界线,其区别与联系如下表所示:国际日界线 自然日界线 界线 大体沿 180 经线,固定不变 不固定,可以是任何一条经线 时间 不固定,从 0 时24 时 固定,0 时或 24 时 日期 日界线的东侧为旧的一天;日界线的西侧为新的一天 日界线的东侧为新的一天;日界线的西侧为旧的一天 示意图 相同点 都是经线,一般情况下,两侧日期都不一样(2)日期范围 新的一天的范围从 0 时所在经线向东到 180 经线,旧的一天的范围是从 0 时所在经线向西到 180 经线。1图示法求时间 即先画出表示全球所有经线的数轴,标出已知经线及其地方时,再标出所求经
17、线,计算出两地经度差后,再将其转化为地方时差。如下图所示:2求差的技巧“同减异加”(1)经度差:两地同在东(西)经度,取两数之差;一地在东经度,另一地在西经度,取两数之和。(2)时区差:两地同在东(西)时区,取两数之差;一地在东时区,另一地在西时区,取两数2020 高考 物理 之和。3判断全球日期(今天和昨天)分界问题的方法(1)一般情况下,从 0 时经线向东到 180 经线为今天的范围;从 0 时经线向西到 180 经线,为昨天的范围。(2)特殊情况下,太阳直射 0 经线,全球处于同一天;太阳直射 180 经线,全球分为两天,且各占一半;当 0 时经线在东经区时,新的一天占全球的一小半,旧的
18、一天占一大半;当 0时经线在西经区时,新的一天占一大半,旧的一天占一小半。(3)180 经线上的地方时(X)就是新的一天的时间范围。例如,180经线的地方时是 12 时,则新的一天的时间范围就是 12 小时。新的一天占全球的比例为X24,旧的一天占全球的比例为1X24。【跟踪训练】1北京时间 2015 年 9 月 20 日 7 时 01 分,我国在太原(112 E)卫星发射中心用全新研制的长征六号运载火箭,成功将 20 颗卫星顺利送入预定轨道,开创了我国一箭多星发射的新纪录。据此回答(1)(2)题。(1)长征六号运载火箭将 20 颗卫星顺利送入预定轨道时,国际标准时(中时区区时)为()A9 月
19、 21 日 0 时 01 分 B9 月 20 日 23 时 01 分 C9 月 20 日 15 时 01 分 D9 月 19 日 23 时 01 分(2)当长征六号运载火箭将 20 颗卫星顺利送入预定轨道时,湛江(110 E)的地方时为()A6 时 21 分 B7 时 41 分 C6 时 37 分 D6 时 53 分 解析:(1)国际标准时(中时区区时)与北京时间的时区差是 8,东边的区时比西边的早,即0 时区区时比北京时间晚 8 小时,为 9 月 19 日 23 时 01 分,D 对。(2)根据材料,当长征六号运载火箭将 20 颗卫星顺利送入预定轨道时,北京时间是 2015 年 9 月 20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0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1学案:第一章 第三节 第2课时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2020 学年 高中地理 湘教版 必修 第一章 三节 课时 地球 自转 地理 意义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