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十三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含解析.pdf
《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十三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含解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十三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含解析.pdf(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单元提升练(十三)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25 小题,共计 50 分)1.(2017 湖南长沙模拟)希波战争时代的希罗多德在记述几场重大战斗时始终未提神的干预和帮助,同荷马笔下的特洛伊战争恰成鲜明对比。这一历史变化体现了()A.人文精神的兴起 B.工商贸易的繁荣 C.民主政治的形成 D.历史叙述的科学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可得出希波战争时代即公元前 5 世纪,战争记载中没有神的干预和帮助,与荷马时代成鲜明对比,由此可知公元前 5 世纪的希腊否定神,肯定人,即人文精神的兴起,故 A 项正确;工商贸易的繁荣与民主政治的形成均为人文精神兴起的背景,故 B、C 错误;材料仅体现战争记载中没有
2、神话色彩,与历史叙述科学性无关,故 D 项错误。答案 A 2.(2017 陕西安康调研)苏格拉底认为,“对于自然的真理的追求是无穷无尽的;感觉世界常变,因而得来的知识也是不确定的。要追求一种不变的、确定的、永恒的真理,这就不能求诸自然外界,而要返求于己,研究自我”。据此可知,苏格拉底主张()A.知识即美德 B.拯救人类心灵 C.认识你自己 D.追求生命价值 解析 知识即美德强调人的内心是有善性存在的,但是要通过学习知识才能体现,这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 A 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涉及心灵的信息,故 B 项错误;“反求于己,研究自我”表明了主张理性地看待自己,故 C 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对真理的追求,
3、不是对生命价值的追求,故 D 项错误。答案 C 3.(2017 山东潍坊调研)苏格拉底在被处死前说:“好人无论是生前死后都不至于吃亏,神总是关怀他分手的时候到了,我去死,你们去活,谁的去路好,唯有神知道。”材料()A.表明了坚定不移的宗教信仰 B.反映了对道德和生命的思考 C.说明了雅典民主政治的衰落 D.体现了追求永生的终极目标 解析 材料“好人无论是生前死后都不至于吃亏,神总是关怀他”表明苏格拉底重视道德,材料“分手的时候到了,我去死,你们去活,谁的去路好,唯有神知道”表明他对死亡的超然态度,苏格拉底把道德(好人)与死亡连接了起来,故 B 项正确。答案 B 4.(2016 河南洛阳三模)古
4、希腊哲学家普罗泰格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苏格拉底提出“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而柏拉图则提出“有正义感和理性的贤人统治国家”。其共同点是()A.重新建立人们的道德价值观 B.突出了理性主义的观念 C.动摇神学统治树立人的尊严 D.促进了人文精神的觉醒 解析 依据材料,三位思想家都突出强调了“人”的作用,即促进了人文精神的觉醒,故 D 项正确。答案 D 5.(2016 湖南雅礼中学模拟)战国时期中国的纵横家善于游说,使国君采纳建议;古希腊的智者学派却善于演讲和辩论,使大众接受自己的主张。这种修辞差异()A.由地理环境决定 B.与两者不同的政治制度有关 C.由经济形态决定 D.与两者文明程
5、度的高低有关 解析 从“中国的纵横家善于游说,使国君采纳建议”,可知是中国实行等级制度君主掌握政权的体现,“智者学派却善于演讲和辩论,使大众接受自己的主张”,可知体现的是古希腊实行民主制度,民众参与政权,故 B 项正确。答案 B 6.(2016 河北河南摸底)薄伽丘认为,即便是马夫同国王相比也毫不逊色。十日谈中也有不少故事叙述了很多出身微贱的人以自己的智慧、毅力战胜封建主和贵族。这些都反映出()A.封建贵族压制个人的奋斗 B.人文主义者鼓动推翻君主制 C.薄伽丘思想充满理性色彩 D.人文主义者对封建特权不满 解析 从材料“即便是马夫同国王相比也毫不逊色”可知,薄伽丘宣扬个人奋斗,反对封建特权,
6、故 D 项正确。答案 D 7.(2017 江西宜春调研)16 世纪,意大利人马基雅维利在其君主论中主张:“要不择手段加强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建立民族国家。”该主张()A.体现了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的要求 B.是罗马教廷的政治诉求 C.反映了地主阶级反教会压迫的愿望 D.是宗教改革的核心内容 解析 材料“不择手段加强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建立民族国家”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为发展资本主义要求国家统一的政治诉求,故 A 正确;材料“要不择手段加强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建立民族国家”反映的是封建君主的政治诉求,故 B 项错误;16 世纪,意大利人马基雅维利所反映的是资产阶级的愿望,故 C 项错误;宗教改革的核
7、心是人文主义的宗教观,故 D 项错误。答案 A 8.(2016 山西晋中名校联合)某一时期的艺术“用古希腊罗马的方法展现人体美和自然美,突破了宗教对人体的禁忌,以世俗人物的形象刻画宗教人物,以市民阶级的审美标准来诠释世界”。可见这一时期的艺术()A.标志着人文精神的起源 B.披着宗教的外衣反专制 C.以宗教形式宣扬人文思想 D.摆脱了宗教和专制束缚 解析 人文精神的起源于古希腊,与宗教无关,故 A 项错误;依据材料推断其为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与披着宗教的外衣反专制的宗教改革无关,故 B 项错误;这一时期的艺术以宗教形式宣传“人体美和自然美”“世俗人物的形象”,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故 C 项正确
8、;材料反映出这一时期的艺术没有摆脱宗教的影响,故 D 项错误。答案 C 9.(2017 海南海口模拟)“中世纪基督教所谓的生活是为来生做准备的人类形象,已经不再适用。人们把目光放到了此生,把人推向科学和艺术关注的中心。作为先决条件,就是要普及以古希腊罗马为榜样的教育。”这一新思想的实质是()A.否定神的意志和权威 B.反对迷信强调自由 C.宣传资产阶级的文化 D.否定一切外在权威 解析 材料“人们把目光放到了此生”“以古希腊罗马为榜样”,反映出这一新思想是近代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A 项属于古希腊人文主义思想,故 A 项错误;B 项属于启蒙运动主张,故 B 项错误;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思
9、想的实质是宣传资产阶级的文化,故 C 项正确;D项属于启蒙运动主张,故 D 项错误。答案 C 10.(2016 湖北武汉模拟)“我们人类的骨肉都是用同样的物质造成的,我们的灵魂都是天主赐给的,具有同样的机能和一样的效用。我们人类是天生一律平等的,只有品德才是区分人类的 标准。”这段话主要体现了()A.古代希腊智者学派的观点 B.文艺复兴中人文主义的主张 C.宗教改革中王权至上的思想 D.启蒙运动中的理性主义精神 解析 材料中“我们人类是天生一律平等的,只有品德才是区分人类的标准”,肯定了人的作用和价值,体现了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故 B 项正确。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忽视道德,故 A 项错误;王权至上
10、的思想与材料中“我们人类是天生一律平等的”不符,故 C 项错误;启蒙运动中的理性主义精神是指人自己思考,运用自己的智力去认识、判断和理解事物,与材料中“只有品德才是区分人类的标准”不符,故 D 项错误。答案 B 11.(2017 福建莆田模拟)宗教改革早期,路德不赞成在学校中教授德语。但此后,他一改原有的主张,积极推行用德语传教,并亲自把圣经翻译成德文。这一变化()A.彰显反专制和求民主的时代精神 B.消除教会神权对世俗领域的禁锢 C.激起德意志民族反天主教会风潮 D.否定圣经地位和上帝的存在 解析 宗教改革主要反对天主教会、教皇的特权统治,没有涉及到反封建专制制度和寻求民主,故 A 项错误;
11、材料中用德语传教,把圣经翻译成德文,可冲击天主教会的统治,但起不到“消除教会神权对世俗领域的禁锢”的作用,与材料不符,故 B 项错误;用德语传教,把圣经翻译成德文可激发德意志民族的团结,有利于德意志人民反抗天主教会的腐朽统治,故 C项正确;从“并亲自把圣经翻译成德文”,可知没有否定圣经地位和上帝的存在,与史实不符,故 D 项错误。答案 C 12.(2017 安徽江南十校模拟)马丁 路德说过,“除非圣经或理由清楚地说服我,我受所引用的圣经约束,我的良心受神的话捆绑。我不能,也不愿收回任何的意见,因为违背良心既不安全,也不正当。我不能那样做。这是我的立场,求神帮助我。”由此可知马丁 路德()A.主
12、张信仰即可得救 B.反对信仰基督教 C.主张人是自由和独立的 D.认为人人都可直接阅读圣经 解析 材料中没有体现马丁 路德信仰方面改革,故 A 项错误;宗教改革只是改变信仰方式,不是反对基督教,故 B 项错误;材料中“我不能,也不愿收回任何的意见”说明思想自由的主张,故 C 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提及宗教改革内容,故 D 项错误。答案 C 13.(2016 辽宁沈阳模拟)马克思 韦伯认为:宗教改革并不意味着解除教会对日常生活的控制,相反却只是用一种新型的控制取代先前的控制。这里“新型的控制”指的是()A.虔诚的信仰 B.教会的仪式 C.真诚的善行 D.神父的指引 解析 如马丁路德改革强调只需虔诚的
13、信仰,就能获得灵魂得救,无需购买赎罪券,故 A 项正确;马丁 路德主张简化宗教仪式,所以不符合材料中的“控制”,故 B 项错误;真诚的善行并非新型控制形式,故 C 项错误;神父的指引亦看不出新型控制,故 D 项错误。答案 A 14.(2017 山西太原调研)宗教改革家加尔文提出“先定论”,主张信徒不仅要信仰上帝,还要做荣耀上帝的“善功”(对职业劳动和简朴生活的热爱)。这一思想的提出()A.巩固了民众对宗教的信仰 B.扩大了路德教的社会影响 C.强化了天主教的禁欲思想 D.拉近了宗教与世俗的距离 解析 巩固了民众对宗教的信仰确实能够发挥作用但是与材料强调的主旨不符,故 A 项错误;加尔文思想影响
14、下宗教派别是加尔文宗,故 B 项错误;强化了天主教的禁欲思想与材料中“还要做荣耀上帝的善功(对职业劳动和简朴生活的热爱)”相左,故 C 项错误;材料中对于上帝的信仰(即宗教)与对职业劳动和简朴生活的热爱(世俗生活)相提并论,故 D 项正确。答案 D 15.(2016 广东五校联考)德意志宗教改革期间,路德创建德意志独立的教会组织并领导开展反对罗马天主教的斗争,这却得到了信仰天主教的法国国王的支持。由此可见()A.法国天主教不受罗马教廷管辖 B.法国国王更加关注现实政治利益 C.法国国王是一个不够虔诚的天主教徒 D.法国国王代表资产阶级利益 解析 本题考查宗教改革。宗教改革前,欧洲教会权力高于世
15、俗王权;宗教改革时期,路德等人宣传王权应高于教权,故取得部分世俗国王的支持,题干即属于此种状况,故选择 B 项。A项不符合史实,故排除;C 项过于表面,排除;法国国王代表封建专制势力的利益,排除 D 项。答案 B 16.(2017 河南洛阳模拟)1555 年,欧洲奉行新旧教两派的国家签订奥斯堡和约,协议由各国统治者全权决定该国人民所信仰的教派,不能接受者只有迁居他国。由此可知,这一和约()A.界定了新旧教派的势力范围 B.有利于欧洲民族国家的发展 C.进一步推动了欧洲宗教改革 D.促成欧洲世俗权力高于教权 解析 材料中并没有对势力范围的界定,故 A 项错误;材料中“协议由各国统治者全权决定该国
16、人民所信仰的教派”说明奥斯堡和约有利于民族国家的形成,故 B 项正确;欧洲宗教改革已经开始,故 C 项错误;材料中体现不出世俗权力高于教权信息,故 D 项错误。答案 B 17.(2016 广东珠海调研)1655 年法国科学家帕斯卡写道:“人只不过是一株芦苇,本质上是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株会思考的芦苇所以我们所有的尊严都在于思考通过思考,我们理解世界。”这一思想反映了()A.文艺复兴中的人文主义 B.宗教改革中的“因信称义”说 C.启蒙运动中的理性主义 D.工业革命后的空想社会主义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启蒙运动中人文精神内涵的理解。据关键信息“所有的尊严都在于思考通过思考,我们理解世界”可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高考 历史 一轮 十三 西方 人文精神 起源 及其 发展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