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连城一中高三高考围题卷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福建省连城一中高三高考围题卷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连城一中高三高考围题卷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福建省连城一中高三高考围题卷语文试题(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往往取酒还独倾。(白居易琵琶行)(2)天街小雨润如酥,。(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3),谣诼谓余以善淫。(屈原离骚(4)箫鼓追随春社近,。(陆游游山西村) (5),善假于物也。(荀子劝学)(6)挟飞仙以遨游,。(苏轼赤壁赋)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二)文言文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一5题。金石录后序李清照余建中辛巳,始归赵氏。时先君作礼部员外郎,丞相作礼部侍郎,侯年二十一,在太学
2、作学生。赵、李族寒,素贫俭。每朔望谒告,出,质衣,取半千钱,步入相国寺,市碑文果实,归,相对展玩咀嚼,自谓葛天氏之民也。后二年,出仕宦,便有饭蔬衣练,穷遐方绝域,尽天下古文奇字之志。日就月将,渐益堆积。丞相居政府,亲旧或在馆阁,多有亡诗逸史、鲁壁汲冢所未见之书。遂尽力传写,浸觉有味,不能自已。后或见古今名人书画,三代奇器,亦复脱衣市易。尝记崇宁间,有人持徐熙牡丹图,求钱二十万。当时虽贵家子弟,求二十万钱,岂易得耶?留信宿,计无所出而还之。夫妇相向惋怅者数日。后屏居乡里十年,仰取俯拾,衣食有余。连守两郡,竭其俸入,以事铅椠。每获一书,即同共勘校,整集签题。得书、画、彝、鼎,亦摩玩舒卷,指摘疵病,
3、夜尽一烛为率。故能纸札精致,字画完整,冠诸收书家。余性偶强记,每饭罢,坐归来堂,烹茶,指堆积书史,言某事在某书某卷第几叶第几行,以中否角胜负,为饮茶先后。中即举杯大笑,至茶倾覆怀中,反不得饮而起。甘心老是乡矣!故虽处忧患志穷而不屈。余性不耐,始谋食去重肉,衣去重采,首无明珠翡翠之饰,室无涂金刺绣之具。与书史百家,字不刓(wn损失)缺,本不讹谬者,辄市之,储作副本。自来家传周易、左氏传,故两家者流,文字最备。于是几案罗列,枕席枕藉,意会心谋,目往神授,乐在声色狗马之上。呜呼,余自少陆机作赋之二年,至过蘧瑗知非之两岁,三十四年之间,忧患得失,何其多也!然有有必有无,有聚必有散,乃理之常。人亡弓,人
4、得之,又胡足道。所以区区记其终始者,亦欲为后世好古博雅者之戒云。绍兴二年、玄黓岁壮月朔甲寅,易安室题。 选自吕无党抄本金石录,参校李文漱玉集(有删节)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穷遐方绝域 绝:独特的 B、亦复脱衣市易 市:购买C、余性不耐 耐:忍耐 D、人亡弓,人得之 得:得到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尽天下古文奇字之志 自谓葛天氏之民也 B、故虽处忧患志穷而不屈 计无所出而还之 C、以中否角胜负 竭其俸入,以事铅椠 D、所以区区记其终始者 忧患得失,何其多也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因有亲朋故友
5、在收藏图书,编修国史的部门任职,李清照和赵明诚夫妇能接触到许多散轶的珍贵图书。 B、作者在三十四年中,经历了无数打击,其间悲痛可想而知,但作者却能平常心看待,着实不易! C、李清照记忆力非常出众,经常以此和丈夫比试来决定喝茶先后。 D、李清照夫妇家庭虽寒贫,但是如果遇到名人的书画或者古董,往往都会买下来,用衣服包裹拿回家赏玩。5.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1)甘心老是乡矣!故虽处忧患志穷而不屈。(3分)译文:(2)然有有必有无,有聚必有散,乃理之常。(3分)译文: (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 6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6分)江亭夜月送别二首(其二)王勃 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寂寞离亭
6、掩,江山此夜寒。(1) 这首诗在写景上有何特点?(3分)(2) 这首诗中可以拈出的透露离情的字眼有多处,请简要分析。(3分)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2分) (一)文学名著阅读(6分) 7下列各项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6分) A宝玉生日,大家做“占花名”的游戏。黛玉掣的是一支牡丹,题着“艳冠群芳”四字,写着“任是无情也动人”。宝钗的是荚蓉,题着“风露清愁”四字,写着“莫怨东风当自嗟”。袭人却取了一枝桃花。B.曹操差夏侯惇引兵十万杀奔新野而来,至博望坡夏侯惇一行身处险境刚猛省便遭孔明火攻加各路拦截而大败;其后,曹仁引军十万又杀向新野,孔明再用火烧新野城之计大败曹军。C.端午过
7、后,吴荪甫和赵伯韬之间的矛盾还没有解决,李玉亭决定当和事老。李玉亭找到赵伯韬,赵伯韬立刻洞悉了李玉亭此行的目的。李玉亭尽自己的努力,可惜最后还是没有成功。(见子夜第10章)D、高老太爷只知道他的命令应该遵守,他的面子应该顾全至于别人的幸福,他是不会顾到的他只知道向觉新要人他时常发脾气,骂了觉新,骂了克明;只有周氏逃过了一劫,觉慧帮助觉民逃婚后,高老太爷闻讯勃然大怒,并说觉民再过半个月不回家,便将他永远赶出去,声称他不是高家的子弟。(见家33回)E、葛朗台遇到要应付、要解决什么生活上或买卖上的难题时,他就搬出四句口诀,像代数公式一样准确,就是:我不知道,我不能够,我不愿意,慢慢瞧吧。(二)文化经
8、典阅读(6分)8.阅读下面的论语和孟子选段,完成后面题目。(6分)子曰:“不愤 不启,不悱 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孟子曰:“羿之教人射,必志于彀 ;学者亦必志于彀。大匠诲人必以规矩,学者亦必以规矩。”(孟子告子上)孟子曰:“教亦多术矣,予不屑之教诲也者,是亦教诲之而已矣。”(孟子告子下)【注】愤: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必志于彀:朱熹集注云:“志犹期也;彀,弓满也。”(1)上面选段的言论,包含对教育者的哪些要求?请简要说明。(3分)(2)作为受教育者,从上面选段的言论中可以得到哪些为学启示?请简要说明。(3分)。(二)文化经典阅读(6分) 8阅读下面的
9、论语和孟子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 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论语里仁) (孟子)曰:“亲之过大而不怨,是愈疏也。愈疏,不孝也。”(孟子告子下) 注几:委婉。见志不从:看到自己的意见没有被父母接受。劳:忧愁。过:过错。 (1)请概括上面两个选段主张的共同之处。(2分) _ (2)上面两个选段主张的不同之处是什么?请简要分析。(4分) _三、现代文阅读(24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1题。中国古人向来尊重自然,形成了“敬天畏天”“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这种思想认为人类与自然合为一体,人类社会是自然这个大生态系统中的子系统。这样
10、的认识已经触及了生态伦理的根本实质,折射出古人的生态智慧。 既然要“以人合天”,人类就不能违反自然的运行规律,而要“顺应天时”。“天时”即四季变化、昼夜长短、作物生长快慢、日月星辰移位等种种规律,人们根据“天时”来安排农业生产、生活节律、社会事务,就叫作“奉天时”。 中国古代有专门记载天时规律的文献,例如礼记月令篇的第一部分,就详述了正月的日月星辰变化、动植物物候特征,由之引申出人们在这个月应当做什么、禁忌做什么。在今天看来,其中不乏迷信的内容,但也有许多合理的成分。比如,为了不影响动植物的繁殖,春天禁止猎杀幼小动物、雌性动物,禁止采伐林木、大兴土木,要掩埋露野的腐尸以防瘟疫传染等等。 汉书货
11、殖传谓:草木未落,斧斤不入于山林;豺獭未祭,罝网不布于野泽。这是要求人们“顺时而取物”,按照四季的循环规律和动植物的生长规律加以采获。 我们还可从种种记载中看到:儒家强调“使民以时”,道家提倡“有法无法,因时为业”,墨家主张“顺四时而行”,阴阳家讲求“顺时而发” 总之,古人十分重视时令变化,统治者还将根据时令变化而形成的生产生活节律纳入其统治方略之中,作为经济可持续发展、国运长久的重要手段。 不仅如此,“敬天畏天”的思想也渗透到古人的政治、文化生活中。如儒家的礼制规定,饮食、舆服、宫室、车旗等须有度有制,不得逾越。其负面作用是阻碍了个人平等、个人自由,但用一定的社会规范限制人们的私欲膨胀,也就
12、在客观上限制了对资源的过度消耗和无限浪费。更何况,儒家“礼尚质”,以少为尊、以素为贵的主张,也在有意识地引导人们崇俭去奢。追求奢侈、铺张浪费被认为是违礼的行为,会受到舆论谴责和礼法惩处。齐相管仲虽有“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伟业,但是他因生活奢侈受到了谴责。唐中宗之女安乐公主生活奢靡,命人用百鸟之羽织成毛裙,又集百兽之毛做成鞯面。此后,“百官之家多效之,江岭奇禽异兽毛羽,采之殆尽”。开元初年,名相姚崇、宋璟屡次进谏,批评这种奢靡之风,“玄宗悉命宫中出奇服,焚之于殿廷,不许士庶服锦绣珠翠之服”,渐渐改变了采捕珍禽异兽的恶习。 这种崇俭去奢的观念,在后世也得到了继承和发扬。朱子治家格言中的“一粥一饭
13、,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成为了中国民间妇孺皆知的生活信条。这样的生活观念,客观上减少了物质资源的浪费性消耗,保护了生态平衡。 (选自走进古人的生态智慧) 1.下列说法符合文意、推断合理的一项是()(3分)A礼记月令和汉书货殖传都是中国古人专门记载天时的重要文献。B儒家、道家、墨家等学派都十分重视时令变化,将“顺应天时”作为治国方略。C儒家提倡的严格礼制,维护了等级制度,客观上也限制了资源的过度消耗和浪费。D现代人只要汲取古人的生态智慧,就能够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缓解生态危机。2.“敬天畏天”“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折射出古人怎样的生态智慧?请根据文意分条概括。(3分)答:_3.
14、文章第段中古人的哪些举措对限制当今中国的“三公”消费有借鉴意义?(3分)答:_(二)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选考)(15分) 本题为选做题,请从甲乙两类题目中选定一类作答,不得再做另一类的题目。 (甲)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4题。 清洁天使佚 名不久前,我到一个城市去拜访一个老朋友。中午,他开车把我带到很远的一个餐厅吃饭。这家餐厅并不豪华,也没什么特色。朋友领着我径直直到一张临街的桌前坐下。他点菜的时候,我透过的玻璃窗观望这座新兴城市的街景。这里大概是市中心,高楼林立,车水马龙,四处涌动着一股现代文明焦灼的气息,和我到过的第一座城市的市中心一样。但这座城市却出奇地
15、干净,街道规划井然有序,街面十分清洁,我不禁暗暗称奇。扎啤端上来了,朋友沉静的话语连同清凉的啤酒一起涌到我的心头。“我给你永无休止故事吧。”我点点头,把目光从街边那位撑着绿色太阳伞的中年妇女那里收了回来。“两年前的这个时候,我极偶然地走进这家餐馆,也是坐在这个位子上,那天我的心情糟透了,只想一醉方休。“我一边漫不经心地看着街景,一边一杯接一杯地喝着啤酒。这时,我看到一对母女走了过来。年轻的妈妈虽然不是异常美丽,但她的娴雅的气质和异常的微笑吸引了我这就是一个母亲的美吧!还有她的小女儿,大约三四岁,穿着一套白纱裙,头上扎着两个蝴蝶结,打扮得跟天使一般。她一只手里拿着一支冰淇淋,一只手被妈妈牵着,一
16、蹦一跳的。我真羡慕她们的快乐。“忽然,她们停下了。女孩把吃完的冰鸿雁淋的包装纸扔在了地上。年轻的妈妈指着地上,跟女儿讲着什么。小女孩把包装纸捡了起来。随后她们开始四处张望,我知道她们在找垃圾箱。“这时,小女孩指着马路的对面,她发现那里有个垃圾箱。我想,其实年轻的妈妈早就看到了,但她想在这边找到,不想让女儿过马路,可是这边没有。我看她犹豫了一下,然后指着对面的垃圾箱,想让女儿把包装纸扔到那里面。“小女孩拿着包装纸,活蹦乱跳地穿过马路。突然,一辆轿车像幽灵一样疾驰过来,随着一阵急促的刹车声,我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女孩飞了起来,然后就倒在一片血泊里。”朋友的眼里盈满了泪水,“有谁能想到,女孩横穿马路,
17、仅仅是想往垃圾箱里扔一张废纸!”“那”我用纸巾拭拭眼角,“女孩的妈妈一定很痛苦了。”朋友的手往窗外一指,“她在那儿”我揉揉眼睛,顺着朋友手指的方向,又看到了那把太阳伞,那个女人还保持着原来的姿势一动不动地坐着,痴痴地望着街头。朋友继续说:“女儿死后,她疯了,就在这里捡废纸,捡树叶,然后扔到垃圾箱里去。后来,人们都知道了,都不再乱扔垃圾,还帮她捡拾我们都很感激她和她的女儿,是她们使我们这座城市干净起来了。”我默不作声。朋友说:“我们都把她当天使,她飞翔在这座城市的上空,飞翔在每一个人的心里!”12.下列对小说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小女孩拿着包装纸,活蹦乱跳地穿过马路”的描写
18、,突出“活蹦乱跳”是要将小女孩所焕发的勃勃生机,与死亡的冰凉形成强烈地对比,强调了小女孩为了这座城市的容貌所付出的沉重代价。 B.“那个女人还保持着原来的姿势一动不动地坐着,痴痴地望着街头”的描写,前半句强化了人们对她所遭受的心灵创伤的感受,后半句凸显了年轻母亲的执着一念清洁这座城市。C. 小说开头写朋友“开车把我带到很远的一个餐厅吃饭”,显然朋友的目的是要让我好好的享受这座新兴城市的地方风味,只是不经意地让我看到了那位撑着绿色太阳伞的中年妇女,于是就讲了那个故事。D.当作者的朋友讲完那个故事后,眼里盈满了泪水,是因为这个故事特别令人感动,也特别令人感伤。作者记录下这个故事就是要让这样的故事传
19、扬,让读者们牢牢地记住这“清洁天使”。E.文章第二段写这座城市“四处涌动着一股现代文明焦灼的气息”,是要反衬年轻母亲娴雅的气质,因为正是她这种娴雅的气质透射出居住此地的人们已经净化了的心灵。13. 本文运用了什么叙述方式讲述这个令人心酸故事?在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收到哪些效果?(4分)答:14.读完这篇文章后,有人认为标题“清洁天使”指的是为清洁这座城市而失去生命的小女孩,有人认为“清洁天使”指的是为清洁这座城市而失去女儿的妈妈,你的看法呢?为什么?(6分)答: (乙)实用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4题。 叶圣陶在四川 1940年初夏,叶圣陶来到成都,在四川省教育厅教育科
20、学馆工作。他白天去办公,晚上教儿女们写写文章。常常在晚饭之后,把油灯移到桌子中央,至善、至美、至诚就凑着光亮,认真地听父亲讲解。有时候,儿女们也和父亲热烈讨论。他们每人每星期交一篇文章。叶圣陶一向主张作文要说自己的话,要写自己的真情实感,对儿女们的作文,他也从来不出题目,随他们写去。这也是他们一天中最感兴味的时刻。叶圣陶一边看他们的文章,一边问:“这儿多了些什么?这儿少了些什么?能不能换一个比较恰当的词儿?把词儿调动一下,把句式改变一下,是不是好些?”遇到看不明白的地方,他就问孩子们:“原来是怎么想的?到底想清楚了没有?为什么表达不出来?怎样才能把要说的意思说明白?”他问得十分仔细,简直就是严
21、格的考试,同时也是生动活泼的考试。孩子们都乐意参加这样的考试。 但是,对于叶圣陶,到了成都以后,使他格外高兴的事,却要算和朱自清的朝夕相见了。几十年来,这两位作家亲似手足。朱自清曾写过我所见的叶圣陶叶圣陶的短篇小说等文章。1931年8月,朱自清由北平动身访问欧洲,就是在叶圣陶鼓动下,才写出了欧游杂记的。朱自清在这本书的“自序”里,曾提到叶圣陶帮助“设计”、“题字”、“校对”等。叶圣陶曾写过与佩弦的散文,讲述他们之间的友情: 促膝谈心,随兴趣之所至,时而上天,时而入地;时而论书,时而评画;时而纵谈时局,品鉴人伦;时而剖析玄理,密诉衷曲可谓随意之极致了。这当儿,名誉之心是没有的,利益的心是没有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福建省 连城 一中 三高 考围题卷 语文试题 Word 答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