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模拟试卷(4)(Word版含答案).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高考语文模拟试卷(4)(Word版含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模拟试卷(4)(Word版含答案).doc(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考语文模拟试卷一、语言文字应用(共24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拖沓 娇生贯养 伶俐 倜傥不羁B造次 索然寡味 迁徙 惨绝人圜C描摹 幅员辽阔 惶恐 法网恢恢D窥测 慷慨激昂 装祯 提要钩玄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古人中不乏刻苦学习的楷模,悬梁刺股者、秉烛达旦者、闻鸡起舞者,在历史上汗牛充栋。B“崇尚科学文明,反对迷信愚昧”图片展,将伪科学暴露得淋漓尽致,使观众深受教育。C本刊将洗心革面,继续提高稿件的编辑质量,决心向文学刊物的高层次、高水平攀登。D谈起电脑、互联网,这个孩子竟然说得头头是道,左右逢源,使在场的专家也惊叹不已。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2、这次网络短训班的学员,除北大本校人员外,还有来自清华大学等15所高校的教师、学生和科技工作者也参加了学习。B我们的报刊、杂志、电视和一切出版物,更有责任作出表率,杜绝用字不规范的现象,增强使用语言文字的规范意识。C在新的千年里,中华民族这条巨龙一定会昂首腾飞于无垠的天际,创造出令世界惊异的奇迹来。D这家工厂虽然规模不大,但曾两次荣获省科学大会奖,三次被授予省优质产品称号,产品远销全国各地和东南亚地区。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读书原为自己受用,多读不能算是荣誉,少读也不能算是羞耻。_,必能养成深思熟虑的习惯,以至于变化气质;_,譬如漫游“十里洋场”,虽珍奇
3、满目,徒惹得眼花缭乱,空手而归。_,如暴发户炫耀家产,以多为贵。这在治学方面是自欺欺人,在做人方面是趣味低劣。多读如果彻底。 少读如果彻底。多读而不求甚解。 少读而不求甚解。世间许多人读书只为装点门面。 世间许多读书人只为装点门面。ABCD5为使下面画线的语句简洁、顺畅并保持原意,需要删掉一些词语。在删改时哪些词语是必须保留的?将其序号填在横线上。(2分)记得在一次期末考试中,在考完了语文后,我感觉相当不错,兴奋了很长时间。在 一次 期末 考试 中 在 考完 了 语文 后必须保留的词语是: 6下列两个句子都写到“虚伪”。前一句直接表述,言简意赅;后一句连续类比,形象生动。请在“友谊”“勇敢”“
4、信任”中任选一个词,仿写两句话。(4分)虚伪和欺诈产生罪恶。(美爱迪生)蚜虫吃青草,锈吃铁,虚伪吃灵魂。(俄契诃夫) 7根据下列两种情景,以“歌声”为重点,分别扩展成一段话。每段不少于30个字。(6分)情景一:毕业典礼上 同学们 歌声30情景二:考试前夕 我 歌声30二、现代文阅读(共32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811题。(12分)大气里飘散着黑烟,江河里漂浮着秽物,是很直观的环境污染,但人们很少能注意到自己脚下的土地也正遭受着严重污染。有的专家说,看得见的污染不一定是最要命的污染。土壤的物理特性决定土壤极易被污染,而土壤污染是个不断累积的过程,一般不易为人们所觉察。跟
5、大气和水体比较起来,土壤对污染物的容纳能力要大很多,但土壤一旦被污染就很难清除。美国在上个世纪曾经启动了一项超级基金计划,投入200多亿美元净化地下水。计划执行一段时间后,科学家发现,经过净化处理的地下水,水质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标准,原因是土壤中的重金属污染物使净化后的地下水再次受到污染。由此,土壤污染被当作一个重要的环保课题提了出来。许多数据表明,即使被公认为环境质量优良的城市公园,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土壤污染,而在广袤的农村,土壤污染的影响更是早已有所显露。在我国湖南、广西、贵州的某些地区,土壤重金属污染已相当严重,并导致较大范围的健康问题。但到目前为止,科学家对我国农村和城市土壤污染的范围和
6、程度还无法准确回答,也无法告诉公众土壤对污染的承受力到底有多大,何时会达到极限,以及应在什么时候采取相应措施。用切断污染源的办法治理土壤污染,只能阻止污染的进一步恶化,并不能根本解决问题。国际上处理土壤污染,以往用化学溶剂淋洗的办法,但这种办法不仅耗资巨大,还有许多其他弊端。近年来国际上研究的热点是植物修复技术,即选取超富集植物(这类植物对土壤中的污染物具有很高的富集效率),栽种到受污染的土地上,利用植物的根系把土壤中的污染物吸上来,然后收获植物的地上部分,将其焚烧或冶炼,进行二次利用。这类技术成本低,无二次污染,既保护土壤又美化环境。美国已经出现一批研究和推广植物修复技术的公司,有的公司股票
7、已经上市。我国中科院地理科学与环境资源研究所的“环境修复室”,研究这类技术也已有七年之久,还建立了植物修复基地,目前开发的植物修复成套技术,有的已达到国际水平。8. 对第二段文意的分析概括,恰当的一项是A. 在各类环境污染中,土壤污染最应受到重视。B. 治理土壤污染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C. 在环境污染的综合治理中要重视土壤污染问题。D. 美国治理土壤污染的计划没有收到预期效果。9. 根据第三段内容,推断合理的一项是A. 湖南、广西、贵州的土壤污染问题最严重。B. 湖南等省对土壤污染已开始了全面调查。C. 一般来说,城市土壤污染的程度比农村轻。D. 我国对土壤污染危机的应对能力相对滞后。
8、10. 下列理解,与第四段内容相符的一项是A. 用切断污染源的办法治理土壤污染根本无济于事。B. 用化学溶剂淋洗来治理土壤污染的方法已被淘汰。C. 富集植物能够保护土壤,是因为它有发达的根系。D. 我国的植物修复技术实现产业化,已经为期不远。11第一段里“看得见的污染不一定是最要命的污染”一句强调的意思是什么?(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6题。(20分)一 片 树 叶 日本 东山魁夷无论何时,偶遇美景只会有一次。因为自然是活生生的,它在不断地变化。而且,眼望着风景的我们,也在天天变化着。如果樱花常开,我们的生命常在,那么两相邂逅就不会动人情怀了。人和花的生存,在世界上都是短暂的,可他们
9、萍水相逢了,不知不觉中我们会感到无限的欣喜。这不只限于樱花,即使路旁一棵无名小草,不是也同样如此吗?现代文明的急速发展,破坏了人类和自然之间的平衡。人类的妄自尊大给这个世界带来了越来越大的危险性。世界有必要恢复和谐的感觉。自然和我们都连接在一条根上,应当珍视清澄的自然和素朴的人类,要制止人类着了魔一般的贸然的行为。人应当谦虚地看待自然和风景,体会自然给我们的启示。就在我们住地周围,哪怕是庭前的一棵树,一片叶子,只要我们用心观察,也会从中深刻地领悟出生命的涵义。我注视着院子里的树木,更准确地说,是在凝望枝头上的一片树叶。而今,它泛着美丽的绿色,在仲夏的阳光里闪耀着光辉。我想起当它还是幼芽的时候,
10、我所看到的情景。那是去年初冬,就在这片新叶尚未吐露的地方,吊着一片干枯的黄叶,不久就脱离了枝条飘落到地上。就在原来的枝丫上,你那幼小的坚强的嫩芽,生机勃勃地诞生了。任凭寒风猛吹,任凭大雪纷纷,你默默等待着春天,慢慢地在体内积攒着力量。一日清晨,微雨乍晴,我看到树枝上缀满粒粒珍珠,这是枚枚新生的幼芽凝聚着雨水闪闪发光。于是我感到百草都在催芽,春天已经临近了。春天终于来了,万木高高兴兴地吐翠了。然而,散落在地面上的陈叶,早已腐烂化作泥土了。(6)你迅速长成一片嫩叶,在初夏的太阳下浮绿泛金。对于柔弱的绿叶来说,初夏,既是生机旺盛的季节,也是最易遭受害虫侵蚀的季节。幸好,你平安地迎来了暑天,而今正同伙
11、伴们织成浓密的青荫,遮蔽着枝头,任鸣蝉在你的浓荫下长啸。我预测着你的未来。等一场台风袭过,天气也随之凉爽起来。蝉声一断,代之而来的是树根深处秋虫的合唱,这唧唧虫声,确也能为静寂的秋夜增添不少雅趣。你的绿意,不知不觉黯然失色了,终于变成了一片黄叶,在冷雨里垂挂着。夜来,秋风敲窗,第二天早晨起来,树枝上已消失了你的踪影。等到新的幼芽绽放绿意的时候,你早已零落地下,埋在泥土之中了。这就是自然,不光是一片树叶,生活在世界上的万物,都有一个相同的归宿。一叶坠地,决不是毫无意义的。正是这片片黄叶,换来了整个大树的盎然生机。这一片树叶的诞生和消亡,正标志着生命在四季里的不停转化。同样,一个人的死关系着整个人
12、类的生。死,固然是人人所不欢迎的,但是,只要你珍爱自己的生命,同时也珍视他人的生命,那么,当你生命渐尽,行将回归大地的时候,你应当感到安宁。这就是我观察庭院里的一片树叶所得的启示。不,这是那片树叶向我娓娓讲述的关于生命的要谛。12第二段中所说的“人类着了魔一般的贸然的行为”指的是什么?最后一段中“你”的运用,所起的作用是什么?(4分) 13本文结尾,在“这就是我观察庭院里的一片树叶所得的启示”之后,作者又加上一句“不,这是那片树叶向我娓娓讲述的关于生命的要谛”。这样结尾含有什么用意?请试作分析。(4分) 14通观全文,作者是按怎样的季节顺序描述树叶的?回答以下问题。(3分) 15通观全文,作者
13、从一片树叶中作者获得了哪些感悟?请用自己的话概述。(6分) 16通观全文,本文在写法上有何特点?请简要说明。(3分)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721题。(18分)胡质之子威,字伯虎。少有志向,厉操清白。质之为荆州也,威自京都省之。家贫,无车马童仆,威自驱驴单行,拜见父。停厩中十余日,告归。临辞,质赐绢一匹,为道路粮。威跪曰:“大人清白,不审于何得此绢。”质曰:“是吾俸禄之余,故以为汝粮耳。”威受之,辞归。每至客舍,自放驴,取樵炊爨,食毕,复随旅进道,往还如是。质帐下都督,素不相识,先其将归,请假还家,阴资装,百余里要之,因与为伴,每事佐助经
14、营之,又少进饮食,行数百里。威疑之,密诱问,乃知其都督也,因取向所赐绢答谢而遣之。后因他信,具以白质。质杖其都督一百,除吏名。其父子清慎如此。于是名誉著闻,历任宰牧。晋武帝赐见,论边事,语及平生。帝叹其父清,谓威曰:“卿清孰与父清?”威对曰:“臣不如也。”帝曰:“以何为不如?”对曰:“臣父清恐人知,臣清恐人不知,是臣不如者远也。”官至前将军、青州刺史。太康元年卒,追赠镇东将军。1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威自京都省之 省:探望。B不审于何得此绢 审:知道。C自放驴,取樵炊爨 樵:打柴。 D后因他信,具以白质 信:使者。1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A
15、是吾俸禄之余,故以为汝粮耳。见其客朱亥,俾倪,故久立与其客语。B每至客舍,自放驴,取樵炊爨。每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而舞。C后因他信,具以白质。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D晋武帝赐见,论边事,语及平生。烧尽北船,延及岸上营落。19从句式的角度看,对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的部分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大人清白,不审于何得此绢。 于是名誉著闻,历任宰牧。密诱问,乃知其都督也。 质杖其都督一百,除吏名。A与相同,与不同 B与相同,与也相同C与不同,与相同 D与不同,与也不同20下列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胡威自小志向远大,砥砺名节,品格高尚。他在辞父归家时,问明所赐绢的来路后,方肯接受。途中又亲自放驴
16、,料理生活,从无靡费之举。这使他日后得到很高的声誉。B胡威之父胡质身居高位却能恪守清廉。胡威辞别回家时,他仅取绢一匹送作路资。在儿子询问时坦然地表明,此绢为正当所得,并非不义之财。从而赢得了儿子的敬佩。C胡质帐下都督善于逢迎。为博得胡质的好感。他在胡威归家途中曲意巴结,并辗转地让胡质知道此事。岂料弄巧成拙,胡质了解真相后对他严加处罚,并免去他的官职。D晋武帝十分赞赏胡质。他问到胡氏父子的高下,胡威说“臣父清恐人知,臣清恐人不知”,认为自己远远不如。这既说明了胡质品格高尚,又反映了胡威尊崇父亲的心情。21把下面四句话翻译成现代汉语。先其将归,请假还家。(2分) 阴资装,百余里要之。(2分) 因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 语文 模拟 试卷 Word 答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