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龙海一中高三上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福建省龙海一中高三上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龙海一中高三上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福建省龙海一中高三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总分:150分时间:150分钟)一、名句名篇默写(10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0分)(1) ,此时无声胜有声。(2)艰难苦恨繁霜鬓, 。 (3) ,蓝田日暖玉生烟。(4)小楼昨夜又东风, 。(5)。到黄昏、点点滴滴。(6)人生如梦, 。(7)舞榭歌台, 。(8) ,池鱼思故渊。(9) ,柳暗花明又一村。(10)夕阳西下, 。二、古诗文阅读:(21分)(一)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15分)独 乐 园 记司马光孟子曰:“独乐乐不如与人乐乐,与少乐乐不如与众乐乐。”此王公大人之乐,非贫贱者所及也。孔子曰:“饭蔬(疏)食饮水
2、,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矣。”颜子“一箪食,一瓢饮”,“不改其乐”;此圣贤之乐,非愚者所及也。若夫“鹪鹩巢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各尽其分而安之。此乃迂叟之所乐也。熙宁四年迂叟始家洛,六年,买田二十亩于尊贤坊北关,以为园。其中为堂,聚书出五千卷,命之曰读书堂。堂南有屋一区,引水北流,贯宇下,中央为沼,方深各三尺。疏水为五派,注沼中,若虎爪;自沼北伏流出北阶,悬注庭中,若象鼻;自是分而为二渠,绕庭四隅,会于西北而出,命之曰弄水轩。堂北为沼,中央有岛,岛上植竹,圆若玉玦,围三丈,揽结其杪,如渔人之庐,命之曰钓鱼庵。沼北横屋六楹,厚其墉茨,以御烈日。开户东出,南北轩牖,以延凉飔,前后多植美
3、竹,为清暑之所,命之曰种竹斋。沼东治地为百有二十畦,杂莳草药,辨其名物而揭之。畦北植竹,方若棋局,径一丈,屈其杪,交桐掩以为屋。植竹于其前,夹道如步廊,皆以蔓药覆之,四周植木药为藩援,命之曰采药圃。圃南为六栏,芍药、牡丹、杂花,各居其二,每种止植两本,识其名状而已,不求多也。栏北为亭,命之曰浇花亭。洛城距山不远,而林薄茂密,常若不得见,乃于园中筑台,构屋其上,以望万安、轘辕,至于太室,命之曰见山台。迂叟平日多处堂中读书,上师圣人,下友群贤,窥仁义之源,探礼乐之绪,自未始有形之前,暨四达无穷之外,事物之理,举集目前。所病者,学之未至,夫又何求于人,何待于外哉!志倦体疲,则投竿取鱼,执纴采药,决渠
4、灌花,操斧伐竹,濯热盥手,临高纵目,逍遥相羊,惟意所适。明月时至,清风自来,行无所牵,止无所框,耳目肺肠,悉为己有。踽踽焉,洋洋焉,不知天壤之间复有何乐可以代此也。因合而命之曰独乐园。或咎迂叟曰:“吾闻君子所乐必与人共之,今吾子独取足于己不及人,其可乎?”迂叟谢曰:“叟愚,何得比君子?自乐恐不足,安能及人?况叟之所乐者薄陋鄙野,皆世之所弃也,虽推以与人,人且不取,岂得强之乎?必也有人肯同此乐,则再拜而献之矣,安敢专之哉!【注】鹪鹩(jio lio):一种鸟。“若夫”四句:语出庄子逍遥游。迂叟:作者自称。熙宁四年(公元1071年),作者在政治上失意,便退居洛阳,全力编修资治通鉴。纴(rn):纺织
5、。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熙宁四年迂叟始家洛 家:定居,安家B. 杂莳草药 莳:种植,移植C. 各居其二,每种止植两本居:占,占有D. 而林薄茂密 薄:靠近,迫近3以下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能表现作者“独乐”情趣的一组是( )鹪鹩巢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 开户东出,南北轩牖以延凉飔 志倦体疲,则投竿取鱼,执纴采药 行无所牵,止无所框,耳目肺肠悉为己有 不知天壤之间复有何乐可以代此也 今吾子独取足于己不及人,其可乎A B C D4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引用孟子、孔子、颜子、庄子等人关于乐趣的论述,目的是通过对比,引出下文对独
6、乐园的描写。B作者精心具体地描绘了独乐园的布局及构筑,每一处都突出了他对独乐园的喜爱之情,同时也写了作者置身其内伺花弄草、自得其乐的闲趣。C整篇作品,不论是对独乐园的写景状物还是抒情议论,除作者外,没有提及第二位家人或友人,这一构思符合文章“独乐之趣”的宗旨。D本篇名为叙写作者居住于“独乐园”的种种乐趣,实则表达了作者政治上失意后,退隐洛阳的孤独寂寞、愤世嫉俗、不再出仕的情感。5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所病者,学之未至,夫又何求于人,何待于外哉!吾闻君子所乐必与人共之,今吾子独取足于己不及人,其可乎?(二)古代诗歌阅读(6分)6.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6分)塞外杂咏
7、林则徐天山万笏耸琼瑶,导我西行伴寂寥。我与山灵相对笑,满头晴雪共难消。注释:这是林则徐被遣戍新疆伊犁途中写下的一首诗。笏,古代大臣朝会时所拿的手板,长方形。琼瑶:美玉。(1)请简析首句运用的修辞手法。(2分)(2)简析诗中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情感。(4分)三、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27分)(一)文学名著阅读(15分)7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A. 玛丝洛娃上诉被驳回,是因为枢密官斯科沃罗德尼科大认为聂赫留朵夫出于道德要求决定同卡秋莎结婚的想法,实在可恶之至。最终他以撤销原判理由不足驳回上诉。(复活)B.得知妻子瑞珏在城外难产而死,觉新痛哭流涕地说:“我是杀死她
8、的凶手。不,不单是我,我们这个家庭,这个社会都是凶手!”(家)C.扩大实业规模后,面对资金短缺等各种困难,吴荪甫仍坚信“只要国家像个国家,政府像个政府,中国工业一定有希望的。”(子夜)D.送别夏尔后,欧也妮买了一幅世界地图,钉在镜子旁边。她天天看着地图,好像自己也在船上,跟着堂弟航海去印度。(欧也妮葛朗台)E.伽西莫多递给爱斯梅拉达一只小铁哨,告诉她紧急时就吹响铁哨。爱斯梅拉达珍藏这只铁哨,并靠它免受克洛德的凌辱。(巴黎圣母院)8. 简答题。(10分)(1)却说杜袭引军逃回,见夏侯渊,说黄忠占了对山。渊大怒曰:“黄忠占了对山,不容我不出战。”张颌谏曰:“此乃法正之谍也。将军不可出战,只宜坚守。
9、”随后发生了什么事情?请简述。(三国演义)(5分)(2)“尴尬人难免尴尬事,鸳鸯女誓绝鸳鸯偶”,这是红楼梦第四十六回的回目名,请说出“鸳鸯女”所指何人,并简述“誓绝鸳鸯偶”的经过。(红楼梦)(5分)(二)文化经典阅读(12分)9. 阅读下面孟子和论语相关选段,按要求答题。(6分)(一)孟子谓戴不胜曰:“子欲子之王之善与?我明告子。有楚大夫于此,欲其子之齐语也,则使齐人傅诸?使楚人傅诸?”曰:“使齐人傅之。”曰:“一齐人傅之,众楚人咻之,虽日挞而求其齐也,不可得矣;引而置之庄岳之间数年,虽日挞而求其楚,亦不可得矣。子谓薛居州,善士也,使之居于王所。在于王所者,长幼卑尊皆薛居州也,王谁与为不善?在
10、王所者,长幼卑尊皆非薛居州也,王谁与为善?一薛居州,独如宋王何?”(二)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1)用一个八字成语来概括孔子和孟子的观点。(2分)(2)湖南有一个专家认为三字经中的“孟母三迁”是误导孩子,在今天这个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我们更需要的是去适应环境,你赞同这个观点吗?请结合以上材料谈谈。(4分)10. 阅读下面的论语、孟子选段。回答问题。(6分)(一)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论语颜渊)(二)孟子曰: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11、(孟子离娄下)(1)下列对选段的分析概括,不符合选段观点的一项是 () (3分)A孔子以礼来规定仁,认为克制自己、依礼而行就是仁的根本要求。B孔子认为修养仁德,既在于自己的态度,也在于别人的帮助。C孟子认为君子之所以不同于一般人,是因为他保存在心里的思想不同。D孟子认为君子如能践仁存礼,也就是一个懂得爱与敬的人。(2)结合上面选段,你认为孔子和孟子在“仁”和“礼”的关系上有什么不同的看法?(3分)四、实用类文本阅读 (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3题。马歌东:我崇尚“自讨苦吃”的人生吴 锦2010年5月,上海世博园展示区,人们对着一幅形体修长、圆润飘逸的书法作品惊叹不已:“这是哪种字体?
12、以前从来没见过!”媒体也竞相把镜头对准了创作者学者、书法家马歌东教授。头发灰白、略显疲惫的马歌东依然淡定:“这是马氏中山篆,是我根据河北省平山县出土的2 300多年前的古中山国铭文创补的字体。”恰如粲然耀亮的闪电,这种新字体引起的震撼前所未有:媒体纷纷报道,专家们称其“金招玉式,美不胜收”,“精妙构图,下笔如剑,精气凝于笔端,神法剑入纸背”,是古文字学和书法艺术的完美结合。为此精研26年,几乎耗尽了全部心力的马歌东却无暇停留,完成了一场迁延已久的手术后,他在病床上又开始了“书谱”的修订。一1944年农历5月5日,马歌东出生在河南开封。祖父马振波是当地文化名人,17岁中举,素工声韵,多有著述,后
13、任省文史馆馆员。父亲马可仲曾就读上海美专,尤擅国画。上小学时,马歌东总能看到祖父读书吟咏、改删旧稿,书房摆满了线装佩文韵府资治通鉴及李杜诗集等典籍。浸润在醇厚浓郁的古典文化氛围中,他吸纳着先贤智慧,早早就开始追寻诗意人生。1981年,马歌东在西安留校任教,讲授中国古典文学,撰写论文,崭露头角。然而,他很快发现,这个古老学科研究多年,如果不能开拓新领域、采用新方法,势必陷入困境。偶然一次机会,马歌东遇到了日本汉诗,也就是日本人写的中国古典式诗歌作品。仿佛是命定的宿缘,“我与汉诗相互选中,这是一个知识分子的使命,也出自我心灵深处朝圣的本能。”他自学日语,五年苦读,终能流利地落笔成章。1987年春,
14、马歌东赴日本福井大学讲学。当时国内罕见的诗集日本汉诗二十卷本让他眼界大开,原来日本“曾经有过一个庞大的不能消失的汉诗创作群体和一段辉煌的汉诗兴盛史。这是一片被冷落已久的荒原,它深蕴着世界文明发展史的奇迹”。他不顾一切地扑了上去,确立了日本汉诗溯源比较课题。十数年如一日的翻检,书断线、卷坠页已是常事,甚至不得不“孤芳自赏,我行我素”,面对不合时宜的窘迫。2004年1月,专著问世,被誉为“当今研究日本汉诗最为全面、精致之作”。国内专家赞叹他“耐住了寂寞,越过了坎坷”,日本学者感念他“把日本汉诗介绍到了汉诗的故乡”。二创补“马氏中山篆”新字,则是马歌东人生的另一个高峰。创补新字,关键在于科学严谨。马
15、歌东确立了三原则,即符合古文字结构的发展规律,有古文资料依据,遵循约定俗成法则。他参照“中山三器”铭文特征,确定了414个基准字,结合传统“六书”字体结构,利用说文解字古文字类编金文编等十余部文献,一笔一画地抠。有时本已反复考证,却又被新发现的“铁证”推翻,一些字甚至经过几年摸索才能确定下来。创补新字的过程犹如“补天”,是对人耐力极限的考验。整日埋首书堆,常常是对面小学的陡然寂静提醒他又过去了一星期。马歌东就这样按迹循踪,反复斟酌,创作出了5 000余字,命名为“马氏中山篆”。2008年年底,收录40余幅书法创作的“作品集”先行出版。更为精审繁难的“书谱”四易其稿,即将面世。湮没了2 300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福建省 龙海 一中 高三上 第二次 月考 语文试题 Word 答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