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教案2.docx
《中班教案教案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班教案教案2.docx(3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中班教案教案中班教案教案1 活动目标 1、理解儿歌内容,感受小动物们见面后的生动、得意的形象。 2、有表情地朗读儿歌、形象地表演儿歌。 3、积极思索,大胆想象,体验同伴合作的欢乐。 4、引导幼儿在故事和嬉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5、鼓舞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活动预备 1、小狗,小鸭,娃娃的套手指卡纸教具各两个; 2、幼儿已有见面时打招呼方式的生活阅历。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小朋友,你们有好朋友吗?你的好朋友是谁? 2、你看到好朋友时会怎么说,怎么做? 3、师小结幼儿所说的:“每个小朋友都有自己的好朋友,并且都有不同的交友方式, 那么你们知道小动物们见了面是怎么做的吗?让我们竖起
2、来小耳朵一起来听听看!“ 二、观赏儿歌,理解儿歌内容 1、教师演示教具,朗读儿歌 教师:儿歌中消失了哪些小动物? 2、教师再一次演示教具,朗读儿歌 (1)儿歌中两只小鸭见了面是怎么做的? (2)小狗见了面又是怎么做的? (3)那两个娃娃见了面又是怎么做的呀? 3、引导幼儿说出儿歌名。 三、学习朗读儿歌 1、教师:现在我们一起来学一学这首儿歌,好吗? 请幼儿进展集体跟诵。 2、引导幼儿用好看的动作表演儿歌,再次熟识儿歌内容。 教师:小朋友们能不能用好看的动作把这首儿歌表现出来呢? 四、儿歌表演 请幼儿找到自己的好朋友一起表演儿歌。 (幼儿面对面进展表演) 中班教案教案2 大伞和小伞 活动目标及重
3、难点: 1、运用多种形式理解故事,体会身材大小和伞的大小之间的关系。(重点) 2、 感受故事中雨天美丽的意境,能大胆的学说句子:把你的伞收起来吧,到我的伞下来,有了大伞就不用小伞了。(重点) 3、体验小动物在雨天一起合伞的欢乐和情趣。(难点) 活动预备: 教学课件、人手一份操作性的教具(小动物、伞等) 活动过程: 一、引出主题 1、出示中伞:这是什么?什么时候用的?这会是谁的伞呢? 2、出示小伞和大伞:这两把会是谁的伞? 二、分段观赏故事前三段 1、下雨天,小老鼠怎么出门去?路上他遇到了谁?发生了什么好玩的事情?接着呢?(他们又遇到了谁?三个人怎么一起走的?) 2、小刺猬为什么要请小老鼠到它的
4、伞下来?小狗呢? 3、三个朋友还会遇幼儿到谁?(发散后再连续观赏) 三、完整观赏、争论理解故事 1、为什么有了大伞就不用小伞了呢? 2、假如它们四个在一起合伞的时候是小老鼠的伞会是怎么样的状况呢? 3、为什么一起撑一把大伞会觉得快乐呢? 四、听故事比拟故事 1、试一试:请幼儿根据故事里小动物出场的先后挨次给它们排队,并个小动物送上相应的伞。(每人一份操作材料) 2、摆一摆:播放录音故事,请幼儿按故事情节,动态摆放伞和动物,从中体验伞的大小与多少的关系。 3、说一说:学者说一说故事中动物的对话,体会动物之间的礼貌与友情。 4、想一想:你喜爱下雨吗?假如下雨时你没有带伞怎么办?同伴没有伞你会怎么办
5、? 五、延长:表演故事 根据自己喜爱的角色扮演一边听录音,表演故事。 附故事:大伞和小伞 下雨了,小老鼠撑着伞走在路上,雨水打在小老鼠的伞上发出“噼啪、噼啪”的声音。 走着走着,小老鼠遇到了小刺猬。“刺猬哥哥你好!”小老鼠有礼貌的说。小刺猬说“小老鼠,快把你的伞收起来吧,到我的伞下来,有了大伞就不用小伞了!”于是,小老鼠和小刺猬合撑一把大伞往前走,雨水打在小刺猬的伞上发出“噼啪、噼啪”的声音。 走着走着,小老鼠、小刺猬遇到了小黄狗。“小黄狗你好!”小老鼠、小刺猬有礼貌的说。小黄狗说“小老鼠、小刺猬快把你们的伞收起来吧,到我的伞下来,有了大伞就不用小伞了!”于是,小老鼠、小刺猬、小黄狗合撑一把大
6、伞往前走,雨水打在小黄狗的伞上发出“噼啪、噼啪”的声音。 走着走着,小老鼠、小刺猬、小黄狗遇到了黑熊。“黑熊大哥你好!”小老鼠、小刺猬、小黄狗有礼貌的说。黑熊说“小老鼠、小刺猬、小黄狗快把你们的伞收起来吧,到我的伞下来,有了大伞就不用小伞了!”于是,小老鼠、小刺猬、小黄狗、黑熊合撑一把大伞往前走,雨水打在黑熊的伞上发出“噼啪、噼啪”的声音。 它们四个往前走,不一会儿雨停了,太阳出来了。黑熊把大伞收了起来,大家你看我,我看你,快乐的笑了起来! 中班教案教案3 活动目标: 1、 引导幼儿了解种子的传播方法。 2、 了解树宝宝生长过程,熟悉树木成林、树木成材要经受多年,来之不易,激发幼儿参加种植活动
7、的愿望。 3、 培育幼儿学做小试验的兴趣和力量。 活动预备: 1、 种子发芽到长成树苗的图片一套(5张),树宝宝、风、鸟、飞机、人的卡片各一张; 2、 电脑、投影仪、种子传播方式的动画软件,音乐磁带(风声、轻音乐) 3、幼儿种植教具每人一套(贴有标记的小花盆、冰棍枝、种子若干) 活动过程: 第一、 了解种子的发芽成长过程 1、 教师扮“风伯伯”随音乐跑动(“看,我是谁?”)边跑边撒图片。 2、 提问:“谁来了?它吹来了什么?”让幼儿根据相片上数字的挨次排列好后,整体观看并说出相片上拍的什么内容(种子发芽长成小树苗。) 3、 幼儿依次说出每张的内容,教师分别总结出一句话(1)小种子埋地下(2)喝
8、足水发了芽(3)发了芽钻泥巴(4)钻出两片小芽芽(5)再长变成嫩枝丫。 4、 幼儿随教师用身体动作表现出一粒种子发芽长成小树苗。 过渡语:小朋友都有自己的妈妈,小树苗有没有妈妈呢?看了相片,我们知道:小树苗原来是妈妈的种子发芽后慢慢长大的,这些相片是谁的呢? 二、学习种子的传播 1、(出示树宝宝图片),为了感谢小朋友帮它捡回相片,树宝宝请我们到它的家乡做客,它的家乡在很远的地方,请树宝宝带路,我们开着小飞机,动身! 2、小椅子,观看大屏幕(谁出来迎接我们啦?)树宝宝有这么多伙伴啊!树宝宝告知教师:很多年以前这里是一片荒山。那时,它和它的伙伴们都是妈妈的种子,它们的家在四周八方,后来才被别人带到
9、这里生根发芽,变成一片漂亮的树林,是谁把种子带到这里的?(幼儿猜测发言) 3、 观看动画树妈妈和树宝宝第一遍 提问:谁传播了种子?(幼儿答复)人和飞机的传播就是“人工传播”;风和动物的传播就是“自然传播”;。风、动物、人、飞机,它们是怎样传播种子的? 观看其次遍 幼儿答复:(1)人工传播有哪两种?(幼儿找出卡片贴出),它们是怎样传播种子的?(幼儿答复)(2)自然传播有哪两种?(幼儿找出卡片贴出)它们是怎样传播种子的?(幼儿答复)(3)一粒种子长成一棵大树要经过多长时间?对,很多年,所以我们要爱惜树木,多种植树木。 过渡语:树宝宝和它的伙伴真快乐,我们学会了这么多学问。时间不早了,我们也要回去了
10、。(开飞机飞回) 三、幼儿动手种植种子 1、 树木是人类的朋友,每年的3月12日是我国的植树节。这一天,大人们都到山上、路边植树。今日,你们想不想在幼儿园里亲自种下一粒种子?看!教师种的绿豆种子已发芽!(出示教师种植发芽的种子。) 2、(幼儿自己动手种植。教师指导并提示幼儿留意卫生并收好种植工具。)小朋友都记住自己花盆上的标记,下课后,我们把它放到自然角,每天浇水,看看谁的种子先发出芽来。 四、嬉戏:小树苗快长大 (幼儿依据教师的口令,发挥想象自编动作。) 教师播种,摸到谁的头谁就变成“种子”。教师浇水,“种子”喝水、发芽、钻泥巴、变成两片小芽芽,再长成嫩枝丫。(刚长出的小树苗又嫩又小,应当怎
11、样爱护它?)小树苗长出了叶子。经过很多年,“小树苗”背靠背变成“大树”,教师到“大树”底下乘凉。大风来了,“小树苗”手拉手变成“树墙”出去阻挡大风。 活动延长:将小花盆放到自然角,每天浇水观看种子的发芽状况。 中班教案教案4 活动目标: 1观赏作品,感受作品抽象、变形的绘画风格。 2尝试用变形、装饰的手法表现自画像,感受其中的乐趣。 3大胆尝试绘画,并用对称的方法进展装饰。 4引导幼儿能用帮助材料丰富作品,培育他们大胆创新力量。 5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制造的力量。 活动预备: 幼儿用书、美工 活动过程: 一、教师导入谈话,引发幼儿对作品的兴趣 师:什么是画像?小朋友寻常看到过的画像是什么样的
12、? 二、初步感受作品夸大、变形的表现风格。 师:这幅画和你平常看到的画有什么不同?人物脸部的五官是怎么样安排的?看了这幅画,你的感觉是怎样的? 三、进一步引导幼儿从作品的线条、颜色等方面进展分析,感受作品的主题。 师:你感觉这幅画最吸引你的地方在哪里?画家是怎样表现的?(重点引导幼儿感受画面,尤其是人物脸部线条的装饰特点) 四、创作自画像 鼓舞幼儿用夸大、变形的方法为自己画一幅肖像。 五、作品展现。 展现幼儿的作品,引导幼儿共同观赏,说说自己最喜爱谁的作品以及为什么。 中班教案教案5 活动目标 1乐于与同伴合作,感受集体合作胜利的喜悦之情。借助对音乐构造的了解和教师的言语提示,幼儿能够合着音乐
13、做动作 并准时调整自己动作和方位。 活动预备 1每位幼儿短棒1对。多媒体资源:旺豆点读笔、点读参考(本次活动中视频) 活动过程 一、开头局部: 教师引导幼儿有序地进展热身活动,为创编律动操做预备。 活动用语指导:请小朋友根据头部运动上肢运动体侧运动腹背运动跳动运动整理运动的挨次来活动活动身体吧。 二、根本局部: 1教师以铁铁还是很苦恼棒操竞赛的形式,引导幼儿集体观赏音乐,了解音乐的乐句和乐段。活动用语指导:小朋友,你们还记得上节课我们为铁铁创编的棒操吗?铁铁说特别感谢我们,可是参与棒操竞赛不只是按操节内容来,还需要协作音乐来表演竞赛。所以,今日要把我们创编好棒操协作着音乐的乐句和节奏再来试一试
14、。 2教师引导集体幼儿跟着音乐节奏做操节的头部运动、上肢运动、体侧运动前半局部动作。 3教师点击点读教参功能区播放伴奏音乐,引导幼儿倾听音乐,依据音乐的节奏和乐句做前半局部操节动作。 4教师引导集体幼儿跟着音乐节奏做操节的腹背运动、跳动运动、整理运动后半局部动作。 5教师点击点读教参功能区播放伴奏音乐,引导幼儿倾听音乐,并依据音乐的节奏和乐句做后半局部操节。 6教师点击点读教参功能区播放伴奏音乐,引导幼儿依据音乐的节奏和乐句做整套棒操律动。 7教师点击点读教参功能区视频局部播放动画视频,引导幼儿观看观赏动画,争论局部双人动作、集体队形等形式内容。 三、完毕局部 1.教师以铁铁感谢大家帮助的形式
15、,引导幼儿感受集体合作胜利的喜悦之情。 2.教师引导幼儿集体玩“我是”嬉戏,仿照动物,放松身体各部位。 活动延长 1教师引导幼儿组织棒操小组竞赛。 2引导幼儿和家长利用其它资源制作相应的器械,并编排动作。活动建议活动中,争论双人动作和集体队形时,教师应赐予适当的引导和提示。 中班教案教案6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观赏风筝感受风筝的艺术美。 2、幼儿能说出风筝的主要构造及其作用。 3、幼儿能运用自己的想象用拓印的方法设计风筝不同的图案,并尝试自己动手制作风筝。 活动重点: 幼儿通过观赏风筝感受风筝的美,并了解其主要构造和作用。 活动难点: 幼儿大胆尝试运用拓印方法自己动手设计,制作简易风筝。
16、活动预备: 课件(幼儿放风筝)、自制风筝多个、分组操作材料(颜料三盘、骨架、胶带、纸盘)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出课题,观看课件。 小朋友们今日教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段视频,让我们来看一看春天里他们在户外做什么? 二、观赏、观看风筝,了解其主要构造及作用。 1、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观赏风筝感受风筝的艺术美,幼儿能用自己的语言说出风筝的外部特征。 2、幼儿观看风筝,。能说出风筝的主要构造和作用。 竹子骨架:用来支撑整个风筝。 线:用来牵住风筝。 面:它可以把风兜住,产生向上飞的力气。 三、制作风筝。 1、教师出示以做好的风筝,激发幼儿的兴趣。 2、教师示范制作风筝的过程。 第一步:贴骨架。 其次步:用
17、纸球拓印图案。 3、教师讲制作要求。 4、幼儿动手制作简易风筝,教师巡回指导。 5、幼儿讲评作品。 四、区域活动。 1、美工区:幼儿制作无骨风筝和软体风筝。 2、科学观看区:有活的蚂蚁、蚯蚓、蝴蝶,还有蝴蝶、青蛙、蜜蜂生长过程的标本等着你们去观看。 3、数学区:有小蝌蚪找妈妈、燕子妈妈的小宝宝、找数字等嬉戏。 4、图书资源区:有各种图书和电脑供你们查看有关风筝、花、蝴蝶等资料。 活动延长:幼儿到户外放风筝。 教学反思: 幼儿学习兴趣高,师生互动较融洽,完成了此次教学目标。 幼儿在动手制作风筝的时候,教师没有关注到个别动手力量较弱的幼儿。 中班教案教案7 中班歌曲:春雨沙沙 中班歌曲:春雨沙沙
18、活动目标: 1、在音乐中尝试两人合作编配简洁的节奏型,感受音乐节奏活动的好玩和欢乐。 2、反复感受音乐,用小乐器伴奏表达对春雨的宠爱。 活动重难点:两人合作编配简洁的节奏 活动预备: 材料预备:歌曲录音春雨、各种节奏型卡片。 认知预备:会简洁的节奏型 活动过程: 一、复习赶着羊儿过小河 二、春雨飘飘 提:天气变暖了,什么季节来了?(随讲)是谁告知我们春天来到了? 小结:天气变暖了,小燕子回来了,小动物从冬眠中醒来了春天真的来了。 过渡:你们听什么声音? 1、观赏音乐 提:在这段音乐中是什么在告知我们春天的消息呀? 对呀,春雨落下来了,似乎在告知种子,快长大吧,似乎在告知小燕子,快回来吧让我们用
19、好看的动作来做做小种子一起和春雨姐姐好吗? 师幼律动 小结:小种子喝到甜甜的雨水,伸伸懒腰从泥土里钻了出来这段音乐小种子会说话的,究竟它在说什么事情听一听。 2、观赏歌曲 提:这段音乐中春雨使怎么唱歌的?(随讲)那么小种子讲什么事情? 重点练习:种子说话 三、小乐器伴奏 1、设计节奏 提:春雨唱歌时声音是不同,他可能怎么唱歌? (引导幼儿用不同的节奏表示春雨的声音) 两人合作设计节奏 2、看指挥指导: 1、教师出示节奏卡,幼儿看着节奏型卡片, 12 34 | 四、隐延长活动 可以在区角中进展设计 中班教案教案8 一、活动目标: 培育动作灵敏性。 二、活动预备:儿歌爆米花 三、活动玩法: 若干幼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班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