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区棚户区改造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城区棚户区改造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区棚户区改造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7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目 录第一章 总 论51.1项目简述51.2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依据、原则和内容51.3项目建设概况61.4结论简述12第二章 项目背景及运作模式132.1项目提出的背景132.2棚户区现状概况142.3项目运作模式15第三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73.1项目建设对构建和谐社会意义重大17 3.3项目建设是建立和谐的生态人居环境的需要18 3.3项目建设是建立和谐的生态人居环境的需要18第四章 需求分析及拟建规模194.1需求分析194.2拟建规模20第五章 建设地点及建设条件215.1建设地点215.2建设条件21第六章 项目规划及建设内容256.1项目规划256.2建设规模266.3建设内容
2、276.4主要技术指标及参数27第七章 建筑工程297.1设计依据297.2建筑设计297.3交通系统32第八章 公用工程348.1 给、排水348.2 供配电368.3 空调及通风398.4安防工程39第九章 环保、节能节水、绿化及消防429.1 环境保护429.2 节能469.3 绿化489.4 消防48第十章 项目建设组织管理5110.1建设管理机构5110.2实施项目法人负责制5110.3加强资金管理5110.4项目实施进度5110.5项目招标52第十一章 投资估算及资金来源5511.1投资估算的内容及依据5511.2 投资估算5611.3资金筹措57 11.4还款来源 57第十二章
3、社会效益评价5912.1社会影响分析5912.2负面影响分析5912.3社会评价结论60第十三章 风险分析6113.1 内部风险分析6113.2 外部风险分析6513.3防范与降低风险的对策67第十四章 结论与建议6814.1 结论6814.2 建议69 附表1.总投资估算表2.建设期利息估算表3.项目总投资使用计划与资金筹措表4.借款还本付息表附图1.平面布置图 4第一章 总 论1.1项目简述项目名称:*市*城区棚户区改造工程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市*投资公司建设性质:新建建设地点:*市*城区*乡家属院、*河(老*)、*路*东和*。建 设 期:2年建设规模:规划总征地面积59831.7 m2(
4、折合89.74亩),用地面积33582.8 m2(折合50.37亩),代征26246.9m2(折合39.37亩)。工程总建筑面积67461.4m2,其中住宅建筑面积53103m2,商业建筑面积14358.4m2。项目总投资:人民币16500万元。1.2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依据、原则和内容1.2.1 编制的依据*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市城市总体规划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省工程建设造价信息*省颁布的相关定额和费用指标建设单位提供的相关资料1.2.2 编制的原则1.2.2.1执行国家对小区住宅建设的有关规定和技术要求,实施高起点规划、高水平设
5、计、高质量施工、高标准管理,促进社区住宅建设可持续发展;1.2.2.2坚持整体与局部相协调的原则。按照*城市总体规划,小区整体设计与分期建设工程的局部设计相协调,各项基础设施与服务设施相配套,风格特色与城市环境相一致,营造现代人文与艺术于一体的时代空间,建设人与自然高度和谐的居住环境;1.2.2.3坚持建设与适用相结合的原则。尤其在安全、消防、通讯及现代科技成果的应用等方面,使其既是一个多功能、适用性的住宅小区,又是地域文化和精神风貌集中体现的窗口;1.2.2.4采用先进科学的技术手段,对小区的设计、设备、材料、要做到先进、可靠、经济、合理。1.2.3 可行性研究的内容项目研究的主要内容为:项
6、目建设的必要性,需求分析及建设规模,建设地址及条件分析,总体规划,建设方案,配套工程,环境保护及消防、安全,建设管理与组织机构,项目实施进度,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财务分析等。1.3项目建设概况1.3.1项目概况*城区棚户区改造主要范围为*乡家属院、*河(老*)、*路*东和*棚户区。*乡家属院棚户区位于*城区三环路北中段,属*街道办事处红石坡社区管辖,东临水岸星城小区,西与宝利来城市印象小区相邻,北面与宝应路相连。根据初步统计,需要拆迁户数共有36户,拆迁占地面积9209.5平方米, 拆迁建筑面积6213平方米,家庭结构以三代同住为主,趋老龄化。院内道路狭窄,车辆无法进入,只能人行,房屋大多是八
7、十年代所建的砖混、砖木结构房,建筑密度大,房屋低矮破旧、阴暗潮湿,不适合居住。特别是2004年三环路建成通车后,路面大大抬高,高出家属院一米多,家属院变成了积水区,每逢下雨,院内积水成河,渍水严重。2010年7月17日的一场洪水,将这里所有的房屋淹没,人民的生命财产受到严重的威胁,棚户区改造迫在眉睫。*河路(老*)棚户区占地面积10212平方米,建筑面积19714平方米,位于*城区*河北侧,俗称老*。北临繁华东大街,西与刘店路相邻,现有32户居民。该棚户区绝大部分房屋是七十年代的砖瓦房,还有少部分是二十年代的木楼,机瓦、布瓦、石棉瓦比比皆是,排水通道不畅,污水横流,环境卫生差,蚊蝇满天,残垣断
8、壁随处可见,小区道路狭窄,没有消防通道,安全隐患大。再加上该地段位于*河旁,地势低洼,洪水期这里便是一片汪洋,居民深受其害,改造势在必行。*路*东棚户区位于*市疾控中心*东侧、紧邻*路,占地面积22062.2平方米,拆迁面积8500平方米,现有130户居民,区内道路狭窄,车辆人行道路不畅,大多是上世纪四五年代的砖木结构瓦房,年久失修,无排水系统,与*路有五米的落差,每逢雨季来临,区内房屋多数淹没,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巨大威胁。*棚户区位于繁华的东大街和广安路之间,现有居民200户,占地面积18348平方米,拆迁面积12705平方米。*曾经是解放前最繁华的商业街,是一条宽不足4米的百老年老街,
9、房屋建筑密度大,没有排水设施,无消防通道,房屋结构老化,时刻威胁着居民的生命安全,脏乱差现象十分突出,严重影响市容,与打造和谐社会十分不符。1.3.2指导思想1、坚持城市自然、人文特色动态延续小区规划以尊重原地区历史文脉和居民生活模式为前提,规划重视建筑体量、色彩及空间关系与周围环境的协调,充分结合原有自然景观资源和区位,创造出一个良好居住环境。2、坚持以人为本和生态环境保护坚持以人为本,创造舒适、优美、卫生、安宁的生活环境。规划的用地布局及空间组织以人的需求为依据,充分考虑居民的人口比例,生活习惯等客观要求,考虑配套设施的可达性、便捷性及舒适性,做到以人为本。在满足日照、采光和通风的基础上,
10、着重进行绿地系统规划,使居民最大程度接近自然、享受自然,保证居民的身心健康。3、坚持可持续发展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动态体系进行规划。注意采用具有灵活性和可改性的技术处理方法,在建设中留有发展余地,在道路、停车位等方面作前瞻性的策略布置,使规划具有弹性,做到宏观可控,微观可调。1.3.3主要建设规模和内容1、建设规模:*市棚户区改造工程建设项目总投资为16500万元(含建设期利息),总建筑面积67461.4平方米。2、建设内容:建设住宅53103平方米,住宅楼为16层,框架结构;商铺12层14358.4平方米;水、电、气、道路、绿化等配套基础设施。1.3.4项目建设单位1.3.5 项目总投资
11、及资金来源1.3.5.1项目总投资项目总投资为16500万元,其中建设投资估算为15829.65万元(建筑安装工程费用和小区配套工程费用11884.7万元;工程其他费用3258.2万元;基本预备费686.75万元),流动资金万元,建设期利息670.35万元。1.3.5.2资金来源本项目总投资16500万元,拟申请银行贷款9500万元,企业资本金7000万元。1.3.6 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本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表1-1。表1-1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汇总表序号指 标 名 称单位数据备 注1地上总建筑面积m267461.41.1住宅建筑面积m2531031.2商业建筑面积m214358.42项目总
12、投资万元165002.1建筑安装及配套工程费用万元11884.72.2其他费用万元3258.22.3基本预备费万元686.752.4建设期利息万元670.352.5流动资金万元03总投资资金来源万元165003.1申请银行贷款万元95003.2企业自筹万元70004项目建设期年25还款来源万元13163.495.1拍卖土地收益万元3149.65.2财政拨款万元10013.891.4结论简述本项目以科学发展观总揽棚户区改造工作,以棚户区改造为载体,把保障性住房建设与棚户区、危旧房改造有机结合起来。合理规划城区建设用地,打造城市生态框架,建造康居工程,是反映社会文明和进步的重要标志。本项目贯彻“统
13、一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方针,是提高住宅建设的整体效益,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满足长期使用要求的一项重要举措。项目建设规模适度,能满足居民安置住房的需要。项目规划设计方案系统完整,具有示范性;采用的技术方案先进、适用、经济、安全,技术上是可行的。项目建设体现了建设与适用相结合的原则,投资合理。建设中所选用的新材料、新设备等遵从设计的整体要求,达到为住户提供舒适、安全、便利的人性化居住环境的目的。第二章 项目背景及运作模式2.1项目提出的背景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2009年8月在哈尔滨出席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工作座谈会并讲话,他强调指出,要按照党中央、
14、国务院的要求,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力度,有序推进棚户区改造,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会议上,有关省(区、市)负责同志就棚户区改造工作交流了经验做法。李克强指出,棚户区基本上是我国工业化初期形成的简易住宅区,房屋破旧,环境很差。住在这里的职工群众多数是产业工人,长期以来为国家建设作出了贡献,但目前收入仍然较低。推进棚户区改造,是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住有所居目标的重要举措,对于增投资扩消费、保增长惠民生都具有重要作用。为使城市居民“住有所居”,近年来,*市大胆探索、积极创新,大力实施棚户区改造,努力加快廉租房建设,多措并举提高城市居民住房保障水平,取得了可
15、喜的成绩。*市政府明确提出要用3年时间,全面完成棚户区改造工程。成立了市长任组长,市直各部门和*街道办事处负责人任成员的棚户区改造领导小组。同时,每个棚户区改造项目都成立指挥部,切实推进棚户区改造进程。*乡家属院、*河(老*)、*路*东和*位于城区中心,交通方便,资源环境优越。交通区位优势明显,是商家普遍看好的地块。进行房地产开发,具有很好的场前景。项目选址方圆1000米内,有学校、医院农贸场等多家单位,绿色健康的生活环境在这里触手可及,是民居住、商贸的理想选择地。由于本工程规模和所处地段的特殊性,*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已核发的规划设计要求,进行棚户区项目改造建设。原区域与周围的整体环境极不协调
16、,反差很大,影响了居住区的整体观瞻和城的形象。为更好地配合城区的开发建设,市政府决定用于改造工程经济适用房项目。这对于*市形成布局合理、设施配套、交通便利、环境优美、具有现代化园林特色的新城,具有积极面现实的意义。2.2棚户区现状概况*城区是*市委、市政府所在地,也是全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其前身是*县*镇,素有“*北重镇”之美誉,国土面积24.3平方公里,人口9.4万,辖12个社区,4个行政村。*街道办事处历史悠久,交通便利,商贸活跃,经济发达,有两条省级公路穿境而过,距107、316国道、京珠高速公路、*铁路均不到30公里。历史上一直是*边区的物资集散贸易中心,交通便利,商贸活跃。由于历
17、史等多种原因,形成了集中连片、平房密度大、贫困人口居多、建设使用年限久、结构简易、人均居住面积小、居住条件恶劣、基础设施不齐全、道路狭窄、治安消防隐患较大、卫生环境脏乱差的棚户区。*乡家属院、*河(老*)、*路*东和*位于*城区红石坡、东关、南关和*四个社区。居民房屋多建于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私房建设杂乱无序,间距狭窄,无基础设施和公共配套设施,脏、乱、差现象严重,消防、治安等安全隐患突出,是*市最典型、最具代表性的棚户区,也是近年来,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当地居民要求改造呼声最强烈的棚户区。2.3项目运作模式2.3.1运作模式*投资公司作为融资平台,集中筹措资金,统筹使用棚户区改造建设资金,着
18、力解决棚户区改造资金瓶颈问题。棚户区居民的拆迁安置实行集中安置、产权置换安置为主。把*城区*乡家属院、*河(老*)、*路*东和*就地征地改造,集中安置,统一规划、统一建设,计划2011年7月份开工,2013年6月份建成。2.3.2相关政策及保障1、住房面积保障:*乡家属院、*河(老*)、*路*东和*产权一层按11.5比例置换,二层及以上按1:1比例置换。产权调换的房屋每户不足30的,调换后不少于30。原建筑面积不足40的,安置房面积控制在60左右,原建筑面积4060的,安置房控制在85左右,原建筑面积60以上的,自主挑选一套安置房。超面积部分按成本价购买。2、鉴于公私房临时搭建并形成实际居住面
19、积的历史事实,对在规定的时限内签订拆迁协议的,且临时搭建的住宅用房搭建年限、层高符合相关规定的,视同有效面积予以货币补偿。3、有无权证的区别:有合法权证的房屋,后不承担相关办证费用,无合法权证的房屋后,自行承担相关办证费用。第三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3.1项目建设对构建和谐社会意义重大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要求,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力度,有序推进棚户区改造,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市棚户房大多建于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最早的建于解放前。随着城人口的增加,人口密度不断加大,住房日渐紧张,大房接小房,小房接窝棚。久而久之,棚户区就形成了规模。棚户区建筑密度大,多数家庭几代人生活
20、在一起。棚户区内巷道狭窄,基础设施落后;没有排水设施,水流倒灌,屋内常年阴暗潮湿。垃圾点少,公厕数量少,环境卫生状况差。棚户区内居住人员成分复杂,生活水平低,社会治安管理十分困难。近年来,旧城改造建设步伐逐年加快,大大改善了城镇居民的居住条件,完善了城基础设施,改变了城面貌,提升了城建设和管理水平。但是,仍存在一定数量建设时间较长、设施不配套、抗震能力严重不足、存在安全隐患的砖(木)结构、砖混结构等房屋,这些严重影响了城镇居民居住安全和居住环境。为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重大战略决策部署,坚持扩大内需保增长,坚持以人为本重民生,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依据城
21、总体规划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通过政府引导,政策支持,社会参与,发挥场机制作用,加快推进棚户区的改造,促进和谐社会构建,改善城镇居民居住条件,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增长。项目的建设对解决棚户区居民、城市低收入家庭和住房困难家庭的居住问题意义重大。3.2 项目的实施是提升居民生活水平进程的需要项目所在地属于*城区人口较多地区,棚户区、城中村、危旧房改造后,大量市场租赁房屋消失,将进一步加剧对住房的市场需求,此项目的实施可以推进项目区域的城化进程,从本项目的实际情况看,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各种消费需求也越来越迫切。本项目的实施将有利于美化环境,完善城功能,该工程的实施,是按照城总体规
22、划要求,加快城中心地段城化建设步伐的有力举措,具有综合的社会经济效益。3.3项目建设是建立和谐的生态人居环境的需要根据*市城市总体规划要求,*市正加快现代化城市进程,努力把*市营造成山水园林式的城市环境。成片开发的住宅小区建设是住宅建设的重点,本项目为经济适用房开发建设,价格合理,主要为针对上述地段的棚户区改造工程,主要对象为现有住房难、收入低的人群。项目建成后既可以满足低收入居民家庭的住房需求,扩大住房消费,还可以改善住房供应结构,有效平抑房价,防止产生房地产“泡沫”。综上所述,本项目建设具有较好的经济意义和社会意义,因此,项目建设是可行的,也是十分必要的。第四章 需求分析及拟建规模4.1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城区 棚户区 改造 工程 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 报告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