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防汛抗旱应急预案汇编(15篇)(word可编辑版).docx
《2022年防汛抗旱应急预案汇编(15篇)(word可编辑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防汛抗旱应急预案汇编(15篇)(word可编辑版).docx(37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年防汛抗旱应急预案汇编(15篇)目录1.2022年度XX县XX镇抗旱工作预案12.2022年XX省农业防汛抗旱应急预案113.2022年XX省防汛抗旱应急预案164.2022年XX市农业防汛抗旱工作应急预案795.2022年XX市防汛抗旱应急预案816.XX市应急管理局防汛抗旱应急预案1307.XX市XX区防汛抗旱应急预案(2022年修订)1398.XX县防汛抗旱应急预案1839.XX乡2022年度防汛抗旱救灾应急预案(修订)23010.XX州防汛抗旱应急预案(2022年修订)23911.XX区农业农村局农业防汛抗旱减灾应急处置方案29012.XX乡2022年防汛抗旱应急预案29313
2、.XX县防汛抗旱应急预案30114.XX市防汛抗旱应急预案(2022年修订)32915.XX县2022年抗旱预案3652022年度XX县XX镇抗旱工作预案1总则1.1编制目的为适应新时期抗旱工作需要,增强干旱风险意识,落实抗旱工作各项措施,提高全镇抗旱应变能力和抗旱主动性,减轻因旱灾造成的影响和损失,特制定本预案。1.2工作原则(1)坚持“以防为主、防抗结合”的原则。(2)坚持“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兼顾一般”的原则。(3)坚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原则。(4)坚持依法抗旱的原则。(5)坚持科学、合理、实用、便于操作的原则。1.3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3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4)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1.4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XX镇行政区域内的各村(居)全面抗旱工作。2基本情况2.1自然地理情况2.1.1地理位置、面积我镇位于XX县中部县城所在地,总面积120平方公里。2.1.2我镇地势北高南低,海拔高程在32.526.2m之间。北部为平原岗地占全镇耕地的三分之二,面积约四万多亩,南部为谷河洼地面积约二万多亩。北部陶孜河东西方向穿越我镇冷庙、王庄、双碑、腰庄四行政村(居),中部界南河由西北经县城向东南方向流我镇经赵庄、骆庄、城西、冷寨、淮河、南关、薛集、城南、民安九行政村(居),南部谷河为我镇刘楼、三强、阜西、苗寺、民安、顺河六村(
4、居)与公桥、龙王、王化三乡镇交界河。大部分地势开阔平坦,土地连片,适宜机耕,总体来说存在大平小不平现象。2.1.3我镇地处淮北平原南部,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主要特点:雨热同期,干湿季明显,四季分明。冬季寒冷干燥,雨雪较少;春季回暖迅速,多风干旱;夏季炎热多雨,高温高湿;秋季降温快,气候凉爽。易形成旱灾。从近年来统计资料显示:年平均气温偏高,年降雨量有逐年下降趋势;2009年我镇年降水量为839.6mm,2010年我镇年降水量仅582.5mm,2011年XX镇全年降雨为529.7mm,2012年XX镇全年降雨为759.5mm,而且年际变化大,年内降水分配很不均匀,降水集中在68月份。特别是近几年
5、,干旱时间较长。2020年干旱时间近4个月、2021年干旱时间5个多月。2.2经济社会发展情况2.2.1行政区划与人口全镇共辖12个行政村、居,16个社区居委会。2.2.2经济概况全镇GDP11.8亿元,耕地总面积为60648亩,有效灌溉面积43350亩,播种面积60648亩,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52112亩,经济作物播种面积8536亩,复种指数为1.7。粮食产量为4万吨,经济作物产量1.8万吨。2.3 水资源总量及开发利用现状根据全镇水资源评价,我镇河川径流量即地表水资源量约为92万m3,浅层地下水资源量为56万m3,扣除重复计算量,全镇灌溉可用水资源总量为117万m3。我镇干旱年平均灌溉取
6、水量约为130万m3,用水不足部分靠开采中深层地下水补充。2.4旱灾概况2.4.1旱灾简况、规律和趋势十年九旱、旱涝交替是我镇自然气候的主要特征。从1999年至2012年的13年中,有11年发生不同程度旱情。另外2年,分别是2003年,2007年、2020年发生涝灾。近年来,干旱形势更加严峻。根据历年来气象资料统计,干旱类型大致分为春旱、冬旱两种。冬干春燥、雨雪偏少、十年九旱是基本特点。近年来,由于大量农田水利工程特别是机井的建设,提高了抗旱能力,一般中小旱情已得到控制。2.4.2旱灾影响由于连年干旱少雨,地表水十分有限,造成地下水不断超采,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日渐突出,工农业用水成本攀升,生态环
7、境形势不容乐观。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当地的经济发展,也阻碍了和谐社会建设进程。2.5抗旱能力2.5.1抗旱工程体系针对当地十年九旱、小旱不断、大旱隔几年就发生一次的特点,兴修水利,形成了中北部以井灌为主,南部谷河站灌区以地表水灌溉为主的灌溉体系。(1)、机井。全镇共有井1180多眼,其中机井580眼,小口井600多眼,是我镇主要供水设施,城乡人畜用水、工业用水及农田灌溉绝大部分靠地下水。(2)、灌溉站。全镇现有付庄、后谷、李庄和苗寺四座可用电灌站,站灌区面积为2700亩。2.5.2抗旱非工程体系2008年以来有关各村(居)成立了抗旱服务队,是由群众自愿参加组成的团体,在镇村两级组织的指导下,其职
8、责是:为外出打工户或缺少劳力户采取有偿和义务相结合形式为这部分群众进行抗旱、维修抗旱设备、推广抗旱新技术等。3指挥体系及职责3.1指挥体系为加强对抗旱减灾工作的统一协调指挥,镇成立防汛抗旱指挥部,由县委常委、镇党委书记王振任政委,镇长朱文峰任指挥长,班子其他成员任副指挥长,镇党政办、综治办、财政所、农综站、水利站、民政办、统计站负责人为指挥部成员。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镇农综站。办公室主任由农综站站长赵剑峰兼任。3.2职责3.2.1镇防汛抗旱指挥部职责(1)在镇委、镇政府和上级防汛抗旱指挥部的领导下,贯彻执行相关决定、指令;(2)组织召开抗旱工作应急会议,根据气象预报,安排部署抗旱救灾工
9、作;(3)制定各项抗旱措施,落实抗旱物资和经费;(4)统一指挥全镇的抗旱工作,组织相关部门按本预案规定职责对受灾村(居)进行抗旱救灾。3.2.2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职责(1)贯彻执行国家有关防汛抗旱工作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2)及时了解、掌握旱情、灾情和水利灌溉工程运行状况,发布旱情、灾情简报;(3)及时向指挥部主要领导提出防汛抗旱决策参谋意见并具体实施抗旱工作;(4)传递上级抗旱救灾工作指令,了解救灾工作进展情况,督促检查各项抗旱救灾措施的落实;(5)协调有关部门做好防汛抗旱物资的储备、管理和防汛抗旱资金的分配工作;(6)处理镇防汛抗旱指挥部的日常工作。4预防及预警4.1预防4.1.1旱
10、情信息监测及报告(1)旱情信息监测镇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要及时准确收集旱情信息,加强监测。旱情信息主要包括:干旱发生的时间、地点、程度、受旱范围、涉及人口,以及对工农业生产、城乡生活、生态环境等方面造成的影响。并将结果及时向镇防汛抗旱指挥部主要领导汇报。(2)旱情报告镇防汛抗旱指挥部应按照规定上报受旱情况。遇旱情急剧发展时应及时加报,抗旱信息实行分级上报,归口处理,同级共享。防汛抗旱信息的报送和处理,应快速、准确、详实,重要信息应立即上报,因客观原因一时难以准确掌握的信息,应及时报告基本情况,同时抓紧了解情况,随后补报详情。凡经上级防汛抗旱指挥机构采用和发布的旱灾、工程抢修等信息,镇防汛抗旱指
11、挥部办公室应立即调查,对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切实加以解决。4.1.2预防措施镇防汛抗旱指挥部要明确旱情发生前的防范措施,加强抗旱设施的检查维修,制定抗旱水源调度方案、节水限水方案,在不影响防汛的情况下,利用渠道、坑塘等设施尽可能多地储蓄水量,以作备用,补充抗旱水源不足。加快节水灌溉工程建设步伐,确保工程发挥效益,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大力推行非工程节水措施,减少作物灌溉用水,提高作物产量。建立墒情测报系统,及时准确地了解旱情动态和发展趋势。推广运用具有抗旱增产效果的药剂,提高作物自身抗旱能力。加强抗旱服务组织建设,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化服务组织建设,以防范干旱灾害的发生和蔓
12、延。4.2预警4.2.1干旱预警干旱预警等级主要参考农业旱情旱灾评估标准中的旱情评定指标确定,分为四级:即级预警(特大干旱)、级预警(严重干旱)、级预警(中度干旱)和级预警(轻度干旱)。级预警:全镇作物受旱面积达80%以上,作物生长需水关键期持续无有效降雨日数60天以上,造成饮水困难人数占农业人口10%以上。级预警:全镇作物受旱面积达到60%至80%,作物生长需水关键期持续无有效降雨日数41至60天,造成饮水困难人数占农业人口8%以上。级预警:全镇作物受旱面积达到40%至60%,作物生长需水关键期持续无有效降雨日数26至40天,造成饮水困难人数占农业人口6%以上。级预警:全镇作物受旱面积达到2
13、0%至40%,作物生长需水关键期持续无有效降雨日数15至25天,造成饮水困难人数占农业人口的4%以上。级干旱预警颜色依次采用红色、橙色、黄色、蓝色。5应急响应5.1应急响应的总体要求根据特大干旱、严重干旱、中度干旱和一般干旱的干旱灾害分级,启动相应的级、级、级、级应急响应行动。应急响应等级与干旱预警等级相对应。接到干旱预警,即启动相应等级的应急响应。5.2工作会商镇防汛抗旱指挥部接到旱情、灾情报告后,指挥长主持会商,召开会商会议,指挥部全体成员参加,分析旱灾情发展动态及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视情况立即启动镇抗旱预案,分阶段安排部署抗旱救灾应急工作,并发出抗旱紧急通知,要求各村(居)、各部门及广
14、大群众立即行动起来,投入抗旱救灾工作。5.3工作部署镇防汛抗旱指挥部主持召开抗旱专题会议,部署抗旱工作,根据需要宣布进入不同的抗旱期,下发紧急通知,组织有关部门紧急行动,协助灾区开展抗旱救灾工作。5.4部门联动镇防汛抗旱指挥部加强统一指挥和组织协调,各单位在指挥部的统一部署下,按照要求,全力做好抗旱救灾工作。各单位主要负责人要迅速上岗到位,靠前指挥,加强领导,强化责任,按照预案迅速投入抗旱工作。5.5协调指导镇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统一协调指导抗旱工作。坚持“先生活、后生产,先节水、后调水,先重点、后一般”的原则,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确保生产生活用水,科学合理调配水源,加强水源管理和灌区工程管理
15、,及时配备应急水源工程,因地制宜地搞好调度。为灾区的生活和生产提供水源保障。5.6宣传动员做好抗旱宣传工作,利用广播、手机、短信等载体向农民群众及时通报旱灾发展情况,宣传抗旱救灾先进经验及抗旱救灾工作中所涌现出的先进事迹和先进个人,激发广大群众的抗旱积极性,积极投入到抗旱救灾工作中来,减轻旱灾损失,取得抗旱救灾工作的全面胜利。5.7响应结束当干旱灾害和旱情得到有效控制时,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可视情况宣布响应结束。6后期处置干旱灾害发生后,镇防汛抗旱指挥部应组织有关部门做好灾区生活供给、卫生防疫、救灾物资供应、治安管理、恢复生产等善后工作。7保障措施7.1物资保障镇防汛抗旱指挥部按规定储备一定数量的
16、抗旱物资,以备发生旱情调用,并做好生产流程和生产能力储备的有关工作。7.2应急备用水源准备旱作区主要以开采地下水为主,在灌溉水源有限的情况下,适当减少灌水次数。遇到严重干旱,则采取临时抗旱措施。地下水埋深较浅、开采容易的地方,积极打井抽取地下水,扩大旱田节水型农业;在水资源比较短缺和提水成本较高地区要因地制宜,修筑坑塘等雨水集蓄工程,拦蓄地表水,储备应急抗旱灌溉水源。7.3应急队伍保障在抗旱期间,镇防汛抗旱指挥部应组织动员社会公众力量投入抗旱救灾工作。抗旱服务组织在干旱时期直接为农民提供灌溉、生活用水、机具维修、设备租赁、抗旱物资供应等有关服务。7.4宣传与培训镇防汛抗旱指挥部根据需要统一组织
17、抗旱知识培训。培训范围为参与抗旱的技术人员、有关各村(居)全体干部。培训工作应做到合理规范课程、考核严格、分类指导,保证培训工作质量。主要对节水知识进行宣传普及和抗旱技术进行培训。同时,结合实际,采取多种组织形式,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每年至少组织一次。8附则8.1编制、审查与审批镇抗旱预案由镇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组织编制,报镇人大常务委员会批准执行。经批准的抗旱预案,报县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备案。8.2预案修订抗旱预案启用后,应当根据评估结果及时予以修订、完善。修订后的抗旱预案需按原程序报批。2022年XX省农业防汛抗旱应急预案为做好汛期农业防灾减灾的相关工作,全力以赴夺取全年粮食和农业丰收,特制
18、定本方案。一、气候状况预测根据省农业农村厅和省气象局会商预测,2022年6月至2022年9月,全省农业气候状况总体为一般到偏差等级,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偏多,发生区域性、阶段性的洪涝、干旱等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较高,可能会对全年农业生产产生不利影响。(一)西部地区暴雨洪涝灾害偏重。预计汛期毕节市大部、六盘水市北部气温略低0.11.0,热量条件总体偏差,玉米、大豆等秋收作物成熟收获期可能推迟。毕节市、六盘水市、安顺市西部及黔西南州西部等西部地区降水量在9001200毫米之间,较常年偏多13成,局地洪涝、低温阴雨等气象灾害偏重发生,可能会影响秋收作物的颗粒归仓。马铃薯、玉米、大豆、高粱等秋收作物病害发生风
19、险较高。(二)东、南部地区高温干旱灾害偏重。汛期黔东南州大部、黔南州东北部、铜仁市南部降水量在350600毫米,降水偏少25成,7月中旬后期开始,区域性干旱将逐步发展,其中铜仁市南部、黔东南州及黔南州东部等地有中等略偏重程度的干旱发生,高温(日最高气温35)日数偏多14天,发生水稻高温热害的风险较高,农作物虫害重于病害。(三)北部地区洪涝灾害偏重。汛期铜仁市北部、遵义市北部等省的北部边缘地区降水量在9001200毫米,较常年偏多13成,其中夏季(6月至8月)遵义市大部、贵阳市北部、铜仁市西北部降水偏多25成,局地可能发生极端性强降水,洪涝灾害风险高,田间高湿易诱发水稻、玉米、大豆、辣椒等作物病
20、虫害。二、应急预案(一)监测预警。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要与气象、应急、水利等部门建立稳定畅通的会商机制,第一时间掌握灾害性天气发生变化趋势,根据各地苗情、墒情、灾情的发展动态,认真研判灾害性天气防范的重点区域和措施。及时发布预警信息,适时启动应急响应,组织农推、植保、果蔬、畜牧、渔业等技术专家,深入基层实地指导群众开展防灾减灾。(二)信息发布。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获取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后,要会同气象部门及时通过广播电视、短视频、短信等形式发布预警信息。预警信息内容包括灾害发生类型、预计影响范围、持续时间、警示事项、防范措施等。要将灾害预警信息传达至乡、村及农户,让农民知道防什么、怎么防,提早做好应对准备
21、。(三)灾情调度。汛期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要坚持24小时值班制度,第一时间掌握灾害发生程度、发生区域,逐级上报至省农业农村厅,为科学研判应对措施提供准确参考。(四)响应分级。根据XX省气象灾害预警分级标准及XX省气象灾害应急预案,针对干旱、冰雹、洪涝等气象灾害事件可能对农业生产造成的危害性、紧急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一般由低到高设定为一般(级)、较大(级)、重大(级)和特别重大(级)四个等级。(五)响应措施。1.、级应急响应措施(1)密切关注气象灾害发生发展和灾情。(2)组织技术专家组提出防御意见和方案。(3)检查各项防御措施的落实情况。(4)灾后,及时核查核实受灾情况,并报上级部门;组织技术
22、专家组指导灾区立即开展灾后生产恢复指导。(5)根据灾区需求,调剂、调运救灾物资工作。配合农业保险机构及时进行勘损,确定理赔方案及早拨付理赔资金。2.级应急响应措施(1)省农业农村厅主持会商,部署应急工作,及时将有关情况报告省政府和农业农村部。指导和督促各市(州)农业农村局、各直属单位做好相关防御工作。(2)密切关注气象灾害发生发展,采取24小时值班制,及时掌握灾情变化,组织技术专家组提出防御意见和方案。(3)检查各项防御措施的落实情况。(4)灾后,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及时核查核实受灾情况并立即向上级部门汇报;省农业农村厅、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要组织相关技术专家组针对苗情、灾情、墒情提出相应的灾后生产恢
23、复技术方案,并赴灾区指导参与减灾、救灾工作。(5)根据灾区需求,调剂、调运救灾物资工作。配合农业保险机构及时进行勘损,确定理赔方案及早拨付理赔资金。3.级应急响应行动(1)省农业农村厅主持会商,各处室负责人参加,及时将灾情情况报告省政府和农业农村部,重大问题报请省政府组织协调,有关部门予以支持。指导和督促各市(州)、各直属单位做好防灾减灾相关工作。(2)密切关注气象灾害发生发展动态,采取24小时值班制,加密调度灾情,及时掌握灾情变化。(3)协同相关部门开展农业生产重点产业、区域各项防御措施的检查。(4)灾后,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及时核查核实受灾情况并立即向上级部门汇报;省农业农村厅、各级农业农村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防汛 抗旱 应急 预案 汇编 15 word 编辑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