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吉林省长春市十一高中高一上学期期末(第三学程)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2022-2023学年吉林省长春市十一高中高一上学期期末(第三学程)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2023学年吉林省长春市十一高中高一上学期期末(第三学程)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长春市十一高中2022-2023学年度高一上学期第三学程考试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第I卷(共70分)一、现代文阅读(29分)(一)现代文阅读I (本题共4小题,1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现代人看古代经典,有两种看似很不相同的态度。一种表现在一般的读者中,以为经典很玄奥。一些 比较专业的人士则认为,如果经典说的都是大白话,那不读也罢。这两种立场预设了一个共同的观点,就 是经典必定很深奥。其实,人类文明中,有些伟大的经典,内容就很平实,例如论语。如果我们承认儒学是中国文化主流,而孔子是儒家宗师,那记录孔子言行的论语,就是中国文化中 的第一经典。其内容平实
2、的程度,从宋儒朱熹的评论可见一斑:“夫子教人,零零星星,说来说去,合来 合去,合成一个大物事。”而黑格尔态度却不一样:“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们谈话的论语,所讲的是一 种常识道德,在他那里思辨的哲学是一点也没有的。”黑格尔刻薄的说法,实际上就是上述专业人士意见 的原始版本。表面上,这是对同一经典的对立评价,而实情是,黑格尔对经典概念的理解有失偏颇。不过,这一对 立提示我们,经典是应分为实践和理论两类的。实践应当平实,理论则可深奥。论语是关于实践的,黑 格尔则期待它是理论的,阅读方式错位了。但黑格尔式的思路,今日在哲学专业人士中仍大有市场。现代人读论语,很容易认为自己与论语处于同一水平。可是他并未细
3、想,我们的这些观念究竟 是从哪里来的。它们是从文化中传承来的,而经典正是塑造我们文化的思想资源。中国文化中引经据典的 套语是“子曰” “诗云,子曰的内容绝大部分便引自论语。如果对比论语以前的典籍就能发现, 中国人关于道德人格的基本观念,是在论语中成形的。它由于在文化中的渗透性,变成社会生活的价 值坐标,结果才“百姓日用而不知”。说论语内容平实,是因为它是孔子与学生以及相关政治人物问 答的记录,是片段式的日常叙事。这是一本生活的教科书,它提供的是孔门道德实践的各式案例。同时, 这种教化的基本形式也符合人类道德生活的普遍经验。人的道德意识与道德觉悟不是靠读伦理学理论,而 是在教化中获取与提高的。一
4、般道德经脸的形成都从童年开始,亲友与老师则是道德启蒙者,而教的重要 方式之一,就是讲述各种道德典范的故事,以及教育者通过行为示范即言传身教,从而慢慢让儿童形成应 该或不应做某类事情的意识。在这一意义上,论语是实践的,而非理论的。当然,儒家经典并非只有平实故事一个类型,也有很深奥很哲学的文本,除易夕卜,如宋儒极重视天授/非人力也/D.上笑曰/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信曰/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且陛下所谓天授/非人力也/10.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A.部署已定,待痛报 *B.相国绐信曰C.秦之纲绝而维弛D.高祖使案其客不正确的一项是()报:报告绐:欺骗弛:松懈案:查办11.
5、下列句中加点的字,用法与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子可与言乎B.人言公之畔 *C.且喜且怜之D.陈端以宾客盛客亦知夫水与月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若属皆且为所虏私见张良,具告以事12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且天下锐精持锋欲为陛下所为者甚众,顾力不能耳。(2)虽赦诸徒奴,合而使之,未易部勒也。13 .冯班认为“史公依汉廷狱案,叙入传中,而其冤自现”,请说明选文(一)中哪些地方能看出韩信的“冤”。【答案】9.A10. A 11. B12 .况且天下磨利兵器、手执利刃想要做陛下所做的事情的人很多,只是力量不能达到而已。即使赦免了各位囚徒和奴隶,聚合一起驱使他们造反,也不容易统领约束啊。
6、13 .韩信与陈新辟人挈手之语,无人听闻,说明是诬告;韩信诈诏赦诸官徒奴来攻袭吕后、太子,不合 情理,表明韩信可能有冤;韩信被斩时的后悔,说明他没有造反之心;高祖“且喜且怜之”的心理, 暗示韩信可能被冤;蒯通痛骂韩信不用自己的计策导致被诛,表明韩信没有造反之意。【解析】【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皇上笑着说:“您越多越好,为什么还被我俘虏了? ”韩信说:“陛下不能带兵,却善于驾驭将领,这就是我被陛下俘虏的原因。况且陛下权力是上天赐予的,不是人力能做到的。”“善将”的意思是“普于带领”,应带有宾语,在“善将将”后断开,排除B;“此也”表判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C;“何为”正常
7、语序为“为何”,与后面“为我禽相连,构成一个完整的疑问句,意思是“多多更好,为 什么被我擒住,排除D。故选Ao【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含义的能力。A.报:回复。句意:部署已定,等待陈辘的消息。故选Ao【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A.介词,和、同/连词,和、同。句意:你可以和我谈谈吗? /你可也知道这水与月?B.都是助词,取独。句意:如果有人说你反叛。/古代从师学习的风尚不流传已经很久了。C.连词,又/副词,将。句意:又高兴又怜惜。/你们这些人都将要被俘虏。D.连词,因为/介词,拿。句意:陈辘因为宾客众多。/秘密地见了张良,把事情都告诉了他。故选
8、Bo【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且”,况且;“所为”,所字结构,所做的事情;“顾”,只是。“虽”,即使;“合”聚合;“使”,驱使;“部勒”,统领约束。【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信息能力。“淮阴侯挈其手,辟左右与之步于庭”,韩信与陈新辟人挈手之语,无人听闻,说明是诬告;“信乃谋与家臣夜诈诏赦诸官徒奴,欲发以袭吕后、太子”,韩信诈诏赦诸官徒奴来攻袭吕后、太子,不 合情理,表明韩信可能有冤;“吾悔不用蒯通之计,乃为儿女子所诈,岂非天哉”,韩信被斩时 后悔,说明他没有造反之心;“高祖已从辘军来,至,见信死,且喜且怜之,高祖”且喜且怜之”的心理,暗示韩信可能被冤;“竖
9、子不用臣之策,故令自夷于此.如彼竖子用臣之计,陛下安得而夷之乎”,蒯通痛骂韩信不用自己的计 策导致被诛,表明韩信没有造反之意。参考译文:(一)高祖曾经随口和韩信议论将军们的才能高下,(韩信对他们的评论)各有不同。高祖问韩信:“像我能 统率多少兵? ”韩信说:“陛下不过能统率十万。”高祖说:“你怎么样? ”回答说:“我是越多越好。” 高祖笑着说:“既然越多越好,为什么还被我抓住了? ”韩信说:“陛下不能带兵,却善于驾驭将领,这 就是我被陛下抓住的原因。况且陛下(的权力)是上天授予的,不是人力所能达到的。”陈稀被任命为钳鹿郡守,向淮阴侯辞行。淮阴侯拉着他的手,避开了左右随从人员和他在庭院里散步,
10、仰天叹气说:“你可以和我谈谈吗?我有些话想和你谈谈。”陈稀说:“将军只管吩咐。”淮阴侯说:“你 所管辖的地方,是天下精兵聚集之处,而你,是陛下亲信宠幸的臣子,如果有人说你反叛,陛下一定不会 相信;第二次有人去告你,陛下就会产生怀疑;第三次有人去告你,陛下一定会愤怒地亲自率兵来讨伐你. 我为你从这里起兵响应,就可以夺得天下。”陈稀一向知道韩信的才能,也相信他的计谋,说:“一定听 从你的指教! ”汉十年,陈稀果然起兵反叛.高祖亲自带兵前往讨伐,韩信称病没有随从出征。韩信偷偷派 人到陈稀的住处说:“你只管起兵,我在这里协助你。”韩信于是和家臣谋划,乘黑夜假传诏书赦免在官 府服劳役的罪人和奴隶,要发动
11、他们去袭击吕后、太子。部署已定,等待陈稀的消息。他的门客得罪了韩 信,韩信把他关了起来,打算把他杀掉。那个门客的弟弟上书吕后,告发了韩信准备反叛的情况。吕后打 算召韩信来,又怕他的党羽不肯就范,就和萧相国合谋,派一个人假装从高祖那里来,说陈稀已被杀死, 列侯群臣都来庆贺。萧相国欺骗韩信说:“虽然你有病,但还是要勉强去庆贺一下。”韩信进了宫,吕后 派武士把韩信捆绑起来,在长乐宫钟室里杀了他。韩信临斩时说:“我后悔没有采纳蒯通的计策,竟被妇 人小子所欺骗,这岂不是天意么! ”于是诛灭了韩信三族。高祖从平定陈缔的战场回来,到都城,看到韩信已经死了,又高兴又怜惜,问:“韩信死时说了些什 么?”吕后说:
12、“韩信说他后悔没采纳蒯通的计策。高祖说:此人是齐国的辩士。”于是诏令齐国缉拿 蒯通。蒯通被抓来,高祖说:“是你教唆淮阴侯反叛的吗?蒯通回答说:“是的,我的确教他反叛,小子 没用我的计策,所以才自取灭亡。假如那小于采纳我的计策,陛下怎么能杀得了他呢?”高祖很生气地说:“烹杀他。”蒯通说:“哎呀,烹杀我冤枉啊!”高祖说:“你教韩信反叛,有什么冤枉的?蒯通回答说: “秦王朝法度废弛而政权瓦解,山东六国大乱,各诸侯国纷纷自立,英雄豪杰像乌鸦一样纷纷聚集,秦王 朝失去了统治权,天下的人都来追逐帝位,于是才能高行动快的人才能抢先得到,盗跖的狗对着尧狂叫, 并非尧不仁,狗因为他不是自己的主人而叫。那个时候,
13、我只知道韩信,并不知道陛下。况且天下拿着兵 器想要做陛下所做的事业的人很多,只是他们能力不够罢了。难道你可以把他们全部烹杀光吗?”高帝说:“放了他。”于是赦免了蒯通的罪过。(二)陈稀因为宾客众多,被周昌所怀疑。高祖派人查办他的宾客,他才谋反的。未必平素就有谋反之心。 韩信身处嫌疑之地,轻易地和陈稀从口中说出要谋反,这也不符合人之常情。韩信以淮阴侯的身份居家, 即使赦免了各位囚徒和奴隶,聚合一起驱使他们造反,也不容易统领约束啊。皇上亲自出兵,尽管关中形 势虚弱,但完全不做准备,这也不可信,主张者却没有谈到这一点太史公根据汉廷狱案依据,将其冤 屈写入传言中,他的冤情自然就呈现出来了。(二)古代诗歌
14、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面小题。酬刘柴桑陶渊明穷居寡人用,时忘四运周。空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新葵郁北墉,嘉穆养南畴。今我不为乐,知有来岁不? 命室携童弱,良日登远游。注此诗写于409年,陶渊明约44岁。四运:即春、夏、秋、冬四时。秘 同“穗”。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一、二句诗人告诉朋友刘柴桑自己的居所鲜有人事应酬,自己时而会忘记四季变迁。B.三、四句和陋室铭中的“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一样,写出了居所的清幽娴雅。C七、八句写诗人看见新葵、嘉穗心生感慨,不知道来年是否还能看见像这样的盛景。D.全诗有多处矛盾之处,如“时忘四运”与叶
15、落知秋,精微地传达出诗人的多重人生感慨。15.明代黄文焕陶诗析义中评此诗“知苦趣乃益添乐趣”,请结合全诗谈对这句评论的理解。【答案】14.B15.“苦趣”是穷居的孤寂落寞和岁月流逝的慨叹。“乐趣”是生命繁盛的欣喜和良日远游的达观。体味苦趣,并不意味着被苦压倒,而是超越苦趣,获得生命的达观之乐。【解析】【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内容和表达技巧的能力。B. “清幽娴雅”错误。三、四句“空庭多落叶,慨然知己秋”写庭院里到处都是树木的落叶,看到落叶不 禁发出感叹,才知道原来已是金秋了。这两句写出了居所的萧瑟凄凉,显然与陋室铭中的“苔痕上阶 绿,草色入帘青”的意境不同。故选Bo【15题详
16、解】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情感的能力。(1)前两句“穷居寡人用,时忘四运周”是说没有什么人与他来往,所以他有时竟然忘了四季的节序变化。 三、四句“空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写巷子里、庭院里到处都是树木的落叶,看到落叶不禁发出感叹, 才知道原来已是金秋了。诗的前四句由忘时乃知穷居孤寂落寞;而枝头飘然而至的落叶,乃知秋天的到来,生命的秋天亦在浑然不 觉中悄悄来临,写出了诗人的“苦趣”,那就是他穷居的孤寂落寞和岁月流逝的慨叹。(2)体味“苦趣”,并不意味着被苦压倒,而是超越苦趣,获得生命的达观之乐。事实上,诗人正是在知 与不知中感受生命的“乐趣”。“新葵郁北墉,嘉穗养南畴”,意为北墙下新生的冬
17、葵生长得郁郁葱葱,田地里将要收割的稻子也金黄饱 满。墙角的新葵、南畴的嘉穗,虽暂时茂盛繁荣却犹似生命的晚钟难得长久,从而暗示生命的荣盛行将不 再。因此诗人在穷居忘时之际又察其生命飞逝,择良日作此远游折射出生命的亮色。“今我不为乐,知有来岁不”,意为如今我要及时享受快乐,因为不知道明年此时我是否还活在世上。诗 人没有对来岁未知的恐怖,但有尽享今朝的胸襟。诗人情绪的宛转之变与物的荣悴之态,不能忘世的感慨 之忧与对生命的达观之乐,交织成多层次的意义。“命室携童弱,良日登远游”意为吩咐妻子快带上孩子们,乘这美好的时光我们一道去登高远游。所以, 诗的后六句写出了诗人的“乐趣”就是对生命繁盛的欣喜和良日远
18、游的达观。(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10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游园皂罗袍中“,两句,化用谢灵运的“天下良辰、美景、 赏心、乐事,四者难并”句意,写出杜丽娘联想到自己的身世、遭遇后,从胸中涌出的无限哀怨。屈原用“香草美人”象征理想,抒发政治感慨。苏轼赤壁赋中“,”两句也运用了类似的写法。(3)登泰山记中“, ”描写了太阳将出时的景色,在天地 相接的地方,有一线云层,显现出奇异的颜色,霎时间变得五彩缤纷,为喷薄欲出的太阳蓄了势。(4)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表现孔子不以年长自居,循循善诱,使弟子毫无顾忌地说出各 自志向的句子是“, (5)桂枝香金陵怀古中,描写
19、词人登高望远所见金陵城江山的景物特征的句子是“,【答案】 .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注意重点字词的写法,如“辰”“渺”“予”“采”“毋”“簇”等。第II卷(共80分)三、语言文字应用(20分)(一)课内基础(10分)17 .下列对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为国以礼,其言不让谦让C.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置办、准备B.因人之力而敝之依靠D.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陷害*【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含义
20、的能力。c置:放弃,丢下。句意:刘邦就放弃车辆和随从人马,独自骑马脱身。故选Co18 .下列对加点字的活用分类正确的一项是()风乎舞零赤也为之小三子者出,曾皙后是以君子远庖厨 良庖岁更刀五亩之宅,树之以桑而刀刃者无厚 夜缱而出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A./B./C./D./【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中的词类活用现象的理解能力。“风”,名词作动词,吹风。句意:到舞雪台上吹吹风。“小”,形容词作名词,小相。句意:公西华只能替诸侯做小相。“后”,名词作动词,走在后面。句意:子路、冉有、公西华都出去了,曾皙最后走。“远”,形容词作动词,远离。句意:因此君子要把厨房安在离自己较远的地
21、方。“岁”,名词作状语,每年。句意:厨工每年换一把刀。“树”,名词作动词,种植。句意:五亩大的住宅场地,种上桑树。“厚”,形容词作名词,厚度。句意:刀口却薄得像没有厚度。“夜”,名词作状语,在夜里。句意:夜里烛之武缱绳而出。“老”,形容词做动词,尊敬、敬爱。句意:敬爱自家的老人,从而推广到(敬爱)别人家的老人。名词作动词/形容词作名词/形容词作动词/名词作状语。故选Ao19 .下列句子中,句式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夫晋,何厌之有 B.沛公安在C.不吾知也D.吾属今为之虏矣【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A.宾语前置,正常语序是“有何厌”。句意
22、:晋国,哪里有满足的时候呢?B.宾语前置,正常语序是“沛公在安”。句意:沛公在哪里。C宾语前置,正常语序是“不知吾也”。句意:不了解我啊。D.被动句,“为”表被动。句意:我们都要被他俘虏了。故选Do20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行李之往来B.依乎天理C.吾不忍其毂解 D.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 也【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古今异义现象的理解能力。A.古今异义,古义,出行人;今义,指出门所带的包裹、箱子等。句意:出使的人来来往往。B.古今异义,古义,生理上的天然结构;今义,天然的道理。句意:顺着牛体天然的结构。C古今同义,指恐惧得发抖,恐惧颤抖的
23、样子。句意:我不忍心看它惊惧哆嗦的样子。D.古今异义,古义,意外的变故;今义,副词,十分,极。句意:是为了防备其他盗贼进来和意外的变故。故选C。21.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烛之武退秦师中的晋侯、秦伯分别代指晋文公、秦穆公。B.左传全称春秋左氏传,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其作者相传是鲁国史官左丘明。C.孝弟,孝,指还报父母的爱;弟,同“悌”,指敬爱兄长。谈孝悌,“父慈子孝,兄友弟恭”都是相对 的,并不只是单方面的顺从、尊敬。D.孔子整理过的古籍有诗书礼易乐春秋,也就是古人称的“六经”。【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2023 学年 吉林省 长春市 十一 高中 高一上 学期 期末 第三 语文试题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