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辽宁省阜新市高级中学高二下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2023学年辽宁省阜新市高级中学高二下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2023学年辽宁省阜新市高级中学高二下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辽宁省阜新市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检测 语文试题学校:姓名:班级:考号: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新诗,在许多人眼里是从外国来的撒旦。它从出现到现在一直挣扎在襁褓之中。大 家都认为,连新诗人自己也承认,这是从外国搬来的。激烈的人甚至说,这是用中文写 的外国诗。最初的倡导者胡适说:“新诗出现是因为新内容要求有新形式。”其实他说 的“新内容”只是从外国来的旧东西,“新形式”也只是旧有的白话。两者并不真新, 只是在当时显得新。重要的是提倡(新诗)的人要(用它)完全代替旧的,将现存的全 换掉,这才引起所谓新旧的激烈冲突。这不是真正新旧的冲突,也未必完全是传统
2、和外 来的文化之争。不妨看看新诗孙猴子是不是跳出了中国民俗心态老佛爷的手掌心。初期的新诗人都是从旧圈子里往外跳的,越着急想跳得远,反而越出不了那个怪圈 子。不作旧诗而念外国书的也不是从外国跳进来的。当时还是大学生的冰心有一首小诗: 黄昏了。/湖波欲睡了。/走不尽的长廊啊!稍一排列组合便可成为:湖波欲睡黄昏至(湖 水倦黄昏),不尽长廊缓缓行(长廊行不尽)。词意一样,这两句旧诗七言句(或五言句) 很平常,但是变成三行白话诗就很不错了。这是不是由于白话有了三个虚词显出神气呢? 这首新诗连音律也是旧的。三行诗是三、五、七字排列。每行以轻声的虚字落尾,等于 同韵。三行的平仄排列整齐,一念就知道。这好像是
3、两句旧体诗三行口语句,只能说这 是用白话分行停顿说出两句文言诗的意思。湖边,黄昏,走不完的路,这是中国从古到 今读书人和作诗人常有的情怀。这属于中国一部分人或一个群体的言行习惯。据说中国 新诗没有翻译的外国新诗销路大。要选择新,看外国诗;要选择旧,念旧诗。又新又旧, 不新不旧,不一定曲高,一定和寡。实际上,这些有“文”的文化人所表达出来的是无“文”的文化人的习惯心态。识 字的人可以和不识字的人在形象上相差很远,但是心有相通之处。这就是在民俗心态上。 无文的力量比有“文”的力量往往还大些,因为他们的心态是从更多的人、更广泛 的民俗中产生出来的。无“文”的民俗心态可以进入有“文”的圈子而表现出来。
4、所以, 连号称从外国搬进来的新诗也免不了。这个如来佛的手掌心是跳不出去的。“欧化”的 新诗和旧诗的异同不仅在于语言形式,更在于内含心态和所发挥的语言符号意义。这可 以说是有“文”的文化和无“文”的文化的一个交会点。看来,绝不相干的实际上有着 考生通过阅读分析,可知本段选文从三方面写了少平的情感变化:1-8段通过“他无法忍 受陌生人用异样的目光看他和身边两个漂亮的妹妹”那道可怕的伤疤从额头的发榜起 斜劈过右眼角,一直拉过源骨直至脸颊,活像调皮孩子在公厕墙上写了一句骂人话后所 划下的惊叹号”等描写写出少平的心理是:因脸上的伤疤内心痛苦,无法忍受别人的眼 光;9-16段通过“两个女孩子像演戏一样,大
5、声说笑着,甚至有点咋咋咙,在桌子上铺 开了块干净的白布,然后把那些罐头、啤酒、果子露、牛肉、面包等等吃的东西都摆好”“现 在,他行走在这人流如潮的大街上,不管有多少含义复杂的目光在他脸上扫射,他也坦 然如常”等描写写出少平的心理是:和妹妹交谈后,行走在街上,变得坦然甚至亢奋起 来;17段通过“当天晚上,他静静地坐在小旅店的房间里,分别给妹妹、仲平和金秀写 了两封信”“他说他也许一辈子可能和煤炭打交道”等描写写出少平的心理是:晚上给妹 妹写信的时候,内心已平静下来。9.本题考查理解文章标题含义和主旨的能力。从小说“在给兰香和仲平的信中,他向他们阐述了他为什么现在不想来大城市工作的想 法。他说他也
6、许一辈子可能和煤炭打交道”可知,标题“平凡的世界”在文本中指孙少平 选择回到煤矿过平凡的生活;从前文对少平脸上的疤以及疤对少平的心理影响的描述中 可知,“平凡的世界”还指以孙少平为代表的的平凡的人们,要战胜生活中的艰辛,追求 属于自己的幸福。从两个妹妹对少平的招待,少平对待伤疤的态度以及少平对待灾难的 描写中可知,平凡之中蕴含着不平凡,不平凡之后又归于平凡,两者对立又统一,这正 是平凡世界里很多人的生活状态。【点睛】小说标题作用可从以下几方面分析:(1)以时间、地点、环境为题:点名时间、地点、环境,创设背景,渲染氛围。突出 小说主题。线索作用、设置悬念作用(2)以物件为题:结构线索,文章结构严
7、谨,设置悬念,引发联想。概括故事情节, 寄托作者情感,揭示主题,隐含比喻象征(3)以人物为标题:突出人物形象,暗示故事情节,紧扣中心,突出主题。(4)以形象特征为标题:铺开情节,呼应细节,对比讽刺,强化效果(5)以事件为标题:突出主要故事情节,紧扣中心,突出主题。(6)以问题为标题:设置是念,引发思考。四、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诏武奉一太牢谒武帝园庙。拜为典属国,秩中二千石;赐 试卷第10页,共20页 钱二百万,公田二顷,宅一区。常惠、徐圣、赵终根皆拜为中郎,赐帛各二百匹。其余 六人老,归家,赐钱人十万,复终身。武留匈奴凡十九岁,始以强壮出,及还,须发
8、尽 白。武来归明年,上官桀、子安与桑弘羊及燕王、盖主谋反,武子男元与安有谋,坐死。 初桀、安与大将军霍光争权,数疏光过失予燕王,令上书告之。又言苏武使匈奴二十年, 不降,还乃为典属国。大将军长史无功劳,为搜粟都尉,光颛权自恣。及燕王等反诛, 穷治党与,武素与桀、弘羊有旧,数为燕王所讼,子又在谋中,廷尉奏请逮捕武。霍光 寝其奏,免武官。数年,昭帝崩。武以故二千石与计谋立宣帝,赐爵关内侯,食邑三百户。久之,卫 将军张安世荐武明习故事,奉使不辱命,先帝以为遗言。宣帝即时召武待诏宦者署。数 进见,复为右曹典属国。以武著节老臣,令朝朔望,号称祭酒,甚优宠之。武所得赏赐, 尽以施予昆弟故人,家不余财。皇后
9、父平恩侯、帝舅平昌侯、乐昌侯、车骑将军韩增、 丞相魏相、御史大夫丙吉,皆敬重武。武年老,子前坐事死,上闵之。问左右:“武在匈奴久,岂有子乎? ”武因平恩侯 *自白:前发匈奴时胡妇适产一子通国有声问来愿因使者致金吊赎之上许焉后通国随使者 至上以为郎又以武弟子为右曹武年八十余,神爵二年病卒。甘露三年,单于始入朝。上思股肱之美,乃图画其人于麒麟阁,法其形貌,署其官 爵、姓名。典属国苏武,有功德,知名当世,是以表而扬之。(节选自汉书苏武传)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前发匈奴时/胡妇适产一子通国/有声问来/愿因使者致金帛赎之/上许焉/后通国随使者 至/上以为郎/又以武弟子为
10、右曹/B.前发匈奴时/胡妇适产/一子通国有声问来/愿因使者致金帛赎之/上许焉/后通国随使者 至/上以为郎/又以武弟子为右曹C.前发匈奴时/胡妇适产/一子通国有声问来/愿因使者致金帛赎之/上许焉后/通国随使者 至/上以为郎/又以武弟子为右曹/D.前发匈奴时/胡妇适产一子通国/有声问来/愿因使者致金帛赎之/上许焉后/通国随使者 至/上以为郎/又以武弟子为右曹/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太牢”指古代帝王祭祀时用的牛、羊、猪三牲,只用羊、猪二牲为“少牢”。B. “朔望”指朔日和望日,即农历每月初一和十五。文中指每逢朔望居家休养。C. “武因平恩侯自白”与“
11、君因我降”(苏武传)两句中的“因”字含义相同。D. “法其形貌”与“内立法度”(过秦论)两句中的“法”字含义不同。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苏武及其属官回到京城后,都被赐予高官厚禄,苏武把赏赐的财物全部施送给兄弟 和过去的朋友,自己家中不留一点财物。B.苏武的儿子因参与上官安的阴谋,而被处死。廷尉上书请求逮捕苏武。霍光把廷尉 的奏章搁置起来,只免去了苏武的官职。C.苏武以从前任二千石官的身份参与了谋立宣帝的计划,赐封关内侯;宣帝召来苏武 在宦者令的衙门听候宣召,非常优宠他。D.宣帝思念那些辅佐大臣的美德,便令人把他们的形体相貌画在麒麟阁上,苏武也因 功勋卓著,品德
12、高尚,为当世人所熟知。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及燕王等反诛,穷治党与,武素与桀、弘羊有旧。 卫将军张安世荐武明习故事,奉使不辱命,先帝以为遗言。【答案】10.A 11. B 12. A 13. 等到燕王等人谋反被杀,追查处治同谋的人, 苏武一向与上官桀、桑弘羊有旧交。 卫将军张安世推荐说苏武通达熟悉朝章典故,出使不辱君命,昭帝遗言曾提到苏武这 些。【解析】10.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以前在匈奴发配时,娶的匈奴妇人正好生了一个儿子,名字叫通国,有消息传 来,想通过汉使者送去金银、丝绸,把男孩赎回来。“皇帝答应了。后来通国随汉使者 回到了汉朝,皇帝让他做了郎官。又
13、让苏武弟弟的儿子做了右曹。“一子通国”作“产”的宾语,后面断开,排除BC;“上许焉”主谓宾结构,句意完整,单独成句,后面断开;“后”此处为时间状语,放在句 首,前面断开。排除D。故选Ao11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含义及识记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A.正确。B.“文中指每逢朔望居家休养”说法错误,令朝朔望”应是只令他每月的初一和十五两日 入朝。C.都是介词“通过二 句意:苏武通过平恩侯向宣帝陈述。/你通过我投降。试卷第12页,共20页D.画;法令。句意:把他们的形体相貌画在麒麟阁上。/对内确立法令制度。故选B。12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A.”苏武及其属官回到京城后,都被赐予高官厚禄”
14、说法错误,原文说“其余六人老,归 家,赐钱人十万”。故选Ao13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反诛”,谋反被杀,“穷治”,追查处治;“党与”,同谋的人;“素”,一向;旧”,旧 交。“明习”,通达熟悉;“故事”,朝章典故;“以为”,“以之为”的省略,指把“武明习故事, 奉使不辱命”作为(遗言),此处引申为“提到”。参考译文:苏武在汉昭帝始元六年春回到长安。昭帝下令让苏武带祭品去拜谒武帝的陵园祠庙。 任命苏武做典属国,俸禄中二千石;赐钱二百万,官田二顷,住宅一处。常惠、徐圣、 赵终根都任命为皇帝的侍卫官,赐给丝绸各二百匹。其余六人,年纪大了,回家,赐钱 每人十万,终身免除徭役。苏武被
15、扣在匈奴共十九年,当初壮年出使,等到回来,胡须 头发全都白了。苏武归汉第二年,上官桀、儿子上官安与桑弘羊及燕王、盖主谋反,苏武的儿子苏 元因参与上官安的阴谋,而被处死。起初,上官桀、上官安与大将军霍光争权,上官桀 父子屡次把霍光的过失记下交给燕王,使燕王上书给皇帝,告发霍光。又说苏武出使匈 奴二十年,不投降,回到汉廷后,只做典属国。而大将军属下的长史官并无功劳,却被 提升为搜粟都尉,霍光专权放肆。等到燕王等人谋反被杀,追查处治同谋的人,苏武一 向与上官架、桑弘羊有旧交,又被燕王多次上书抱不平,他的儿子又参与了谋反,主管 刑狱的官员上书请求逮捕苏武。霍光把刑狱官的奏章搁置起来,只免去了苏武的官职
16、。过了几年,昭帝死了。苏武以从前任二千石官的身份,参与了谋立宣帝的计划,赐 封爵位关内侯,食邑三百户。过了很久,卫将军张安世推荐说苏武通达熟悉朝章典故, 出使不辱君命,昭帝遗言曾提到苏武这些。宣帝召来苏武在宦者令的衙门听候宣召。多 次进见,又做了右曹典属国。因苏武是节操显著的老臣,只令他每月的初一和十五两日 入朝,尊称他为德高望重的“祭酒”,非常优宠他。苏武把所得的赏赐,全部施送给弟 弟苏贤和过去的邻里朋友,自己家中不留一点财物。皇后的父亲平恩侯、宣帝的舅舅平 昌侯和乐昌侯、车骑将军韩增、丞相魏相、御史大夫丙吉,都很敬重苏武。苏武年老了,他的儿子以前被处死,皇帝怜悯他。问左右的人:“苏武在匈奴
17、很久, 有儿子吗? ”苏武通过平恩侯向宣帝陈述:“以前在匈奴发配时,娶的匈奴妇人正好生 了一个儿子,名字叫通国,有消息传来,想通过汉使者送去金银、丝绸,把男孩赎回来。” 皇帝答应了。后来通国随汉使者回到了汉朝,皇帝让他做了郎官。又让苏武弟弟的儿子 做了右曹。苏武活到八十多岁,汉宣帝神爵二年病亡。宣帝甘露三年,单于开始入塞朝拜汉朝皇帝。宣帝思念那些辅佐自己的大臣的美德, 便令人把他们的形体相貌画在麒麟阁上,并注明他们各自的官职、爵位和姓名。典属国 苏武,有卓著功勋和高尚品德,被当世人熟知,因此画名臣图来表彰他们。五、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哭刘司户黄李商隐路有论冤谪,言皆在中
18、兴。空闻迁贾谊,不待相孙弘。江阔惟回首,天高但抚膺。去年相送地,春雪满黄陵。注作者当时在长安,闻好友刘簧客死异乡,写下此诗。口指刘应试所作的对策。贾谊:贾谊曾被贬长沙,后汉文帝召他回京问政。孙弘:即公孙弘,才学卓越,汉 武帝时一度免归,后受重用,官至丞相。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不但表现了人们对刘黄的同情和敬重,也从侧面反映了他们对朝廷软弱昏庸的 、巾.妲贡。B.颔联写刘黄客死异乡,未及受到重用。“空闻”“不待”二语,透出诗人的痛惜之情。C.颈联紧扣题目,描写了诗人因友人去逝而隔江回首,对空抚膺,异常悲伤的痛哭情 状。D.诗歌前四句全是记叙,写刘黄含冤而死;后四句
19、都是抒情,集中表现诗人悲痛欲绝 的心境。15 .请简要分析尾联的妙处。【答案】14. D 15. 口以景结情。通过描绘天空阴暗、春雪凄寒的景象,烘托了诗人 与友人离别时的伤感苦痛,意蕴无穷。以虚写实。通过回忆去年让人痛苦不堪的离别, 可让读者想象到今日的阴阳相隔令诗人悲痛欲绝。虚实相生,更增其哀。试卷第14页,共20页【分析】14.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表达技巧和情感的能力。D.“诗歌前四句全是记叙,后四句都是抒胃错误。前四句全是叙述、议论,但叙述 中含着很强的抒情色彩;后四句抒情,而尾联于抒情中又含有叙述成分。故选D。15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炼句的能力。以景结情。尾联是说想起去年我和您
20、依依惜别之地,那时候纷飞的春雪正泗满黄陵。诗 句通过描绘天空阴暗、春雪凄寒的景象收束全篇,不但烘托着二人相别时的悲凄心情, 且与诗人写此诗时悲痛欲绝的心境亦融为一体,留下不尽的哀思。以虚写实。诗人回想起一年前与刘在黄陵相别的最后一面,让人痛苦不堪的离别。诗 人视刘黄为“师友”,而他竟死于冤屈,不能不使诗人伤心痛哭。刘黄最后似死在沼阳, 诗人是在长安作此诗的。遥隔大江,只有频频回首南望,望空洒泪;天高难问,沉冤难 诉,死不复生,惟有捶胸痛哭。长恸之后,痛定思痛,可让读者想象到今日的阴阳相隔 令诗人悲痛欲绝。虚实相生,更增其哀。六、情景默写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诗经氓中“, ”
21、两句,写女子登上倒塌 的墙,对着心上人的家乡远远地痴望,形象鲜明,情意动人。(2)在诗经氓中以“桑”比喻女子青春年华,以叶子新鲜润泽类比女主人年青时候 漂亮可人的句子是“,:(3)从诗经氓最后一节中的“, ”两句来 看,男女主人公年少时关系非常融洽。【答案】乘彼境垣 以望复关 桑之未落 其叶沃若 总角之宴 言笑晏晏【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易错字词:境垣、沃若、宴、晏晏。七、选择题组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冰川雪岭与戈壁瀚海共生,明镜般的高山湖泊映衬着一望无垠 的林海;既有一泻千里的河流、犹如万顷碧波的草原,又有光怪陆离的戈壁幻景、神 秘莫测的大漠
22、奇观。(),把新疆分成南疆、北疆两大部分。新疆南部有中国最大的盆地塔里木盆地,它的中心是浩瀚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 大自然的沧桑变化虽然给这里留下严峻的一页,却也孕育了丰富的宝藏。盆地中星罗 祺布的文化遗址、历史古迹,标志着中华民族的祖先几千年前即在这里生息,并创造 了令人嘱目的文明。塔里木盆地周围群山环抱,北面有天山山脉,西面有“世界屋脊”帕米尔高原,南 面和西南面是昆仑山、喀拉昆仑山和阿尔金山。高山上巨大的冰川雪岭是天然水库,不 仅养育了森林草原和种类繁多的动植物,而且也为塔里木提供了生命的源泉。新疆,有着无比宽广的胸怀,美丽娇娇的神韵,热烈奔放的风情,她张开怀抱,迎 接来自全国和世界各地的
23、朋友。17 .下列词语可以替换文中的加点词而不改变原意的一项是()A. 一览无余奇异斑斓但作息B.匚广袤无垠五光十色竞生活C. 一览无余五光十色竟口作息D. 广袤无垠口奇异斑斓但生活18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从东到西横亘在中部的天山山脉重峦叠嶂、气势雄伟B.从东到西横亘在中部、重峦叠嶂、气势雄伟的天山山脉C.重峦叠嶂、气势雄伟、从东到西横亘在中部的天山山脉D.重峦叠嶂、气势雄伟的天山山脉从东到西横亘在中部19 .关于这段文字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A.比喻 排比 对偶 夸张B.比喻 比拟 对偶 排比C.对比夸张借代引用D.对比排比借代引用【答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2023 学年 辽宁省 阜新市 高级中学 下学 开学 检测 语文试题 解析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