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河北省沧州市任丘市一中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2022-2023学年河北省沧州市任丘市一中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2023学年河北省沧州市任丘市一中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2023学年河北省沧州市任丘市一中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满分:150分)第I卷(阅读题共70分)一、现代文阅读(共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家国情怀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核心价值理念,是中华民族凝聚力、向心力的根源。家国 情怀中的“家国”有两种用法:一是家和国,一是家国一体。后一种用法突出的是国,以国 为家,凸显的是一种对国的情怀,爱国如爱家。当将“家国”分而论之时,家与国具有互本 性,即国以家为本,民以国为本。国以家为本。中国儒家经典尚书的主题就是国以及国的代表一一君如何看待民,如 何对待民,也就是
2、如何看待家。尚书有一句极为经典的话:“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民 是国家之本,只有得民心了,人民稳定了,国家才能安宁。善待人民,行善政,实质是看重 国家政权,同时也是尊奉天命。善政主要体现为养民。尚书载:“禹曰:德惟善政,政在养民“养民”作为国之 责任,本质上与家之功能是一致的。在中国文化中,国就是放大了的家,君就是家长。家长 的根本职责是养家,将养家扩大并提升,就是国君的核心职责一一养民。国诚然要治民,而 治民的目的是什么?当然是养民,“养民”之“养”,包括物质之养和精神之养。物质之养为 富民;精神之养为德民。尚书将两者统一起来,表述为“正德、利用、厚生、惟和”。“正 德”侧重于德民;“利用”
3、“厚生”侧重于富民;“和”既指善政与养民中诸多措施协调妥当 后的最佳关系,也指善政和养民所要达到的百姓生活的最高质量。大学说“欲治其国者, 先齐其家。这“先”不能只理解为时间之先,而应理解成理论之本。也就是说,治家与治 国在根本道理上是相通的,家在社会结构中处于基础的地位,因此大学曰:“一家仁, 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贪戾,一国作乱。”民以国为本,人类由史前社会进入文明社会,社会组织的最大变化就是国的出现。中国 国家形态出现于何时,尚在研究之中,现在公认的为夏朝。家及族的组合以伦理关系为基础, 国的组合以政治关系为基础,两者本来是不相干的。然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伦理居于主导 性地位,
4、它将政治关系伦理化,本来以政治关系为基础的国被理解成伦理关系的家。于是, 国就成了家,国君成了家长。家庭的利益主要有两种:一是家庭中个人的利益,二是家庭整 体的利益。既然国被理解为最大的家,那么,一方面,国作为诸多家的整体,要充分考虑并 尊重家的利益,以家为本;但另一方面,作为国的有机组成部分的家,要充分考虑并尊重最 高且最大的家国的利益,以国为本。在文明社会,人们为生存、发展而发生的争战更为激烈、残酷。家、族均无力真正保卫 个人的利益,也无法保卫家庭的利益。唯有国才具有这种资格与能力。国家的强大,不仅是 子。而安国君有二十多个儿子。安国君有个非常宠爱的妃子,就把她立为正夫人,称之为华 阳夫人
5、。华阳夫人没有儿子。安国君有个排行居中的儿子名叫子楚,子楚的母亲叫夏姬,不 受宠爱。子楚作为秦国的人质被派到赵国。秦国多次攻打赵国,赵国对子楚不以礼相待。子楚,是秦王庶出的孙子,在赵国当人质,他乘的车马和日常的财用都不富足,生活困 窘,很不得意。吕不韦到邯郸去做生意,见到子楚后非常怜爱他,说“子楚就像一件奇货, 可以囤积待价而沽:于是他就前去拜访子楚,对他游说道:“我能光大你的门庭子楚笑 着说:“你姑且先光大自己的门庭吧,竟然还说什么光大我的门庭!”吕不韦说:“你不懂啊, 我的门庭要等待你的门庭光大了才能光大J子楚心里明白吕不韦说的意思,就拉他坐在一 起深谈。吕不韦说:“秦王已经老了,安国君被
6、立为太子。我私下听说安国君非常宠爱华阳 夫人,华阳夫人没有儿子,能够选立太子的只有华阳夫人。现在你的兄弟有二十多人,你又 排行中间,不太受秦王宠爱,长期被留在诸侯国当人质。假如秦王去世,安国君继位为王, 你也不要指望能够同你长兄和早晚都在秦王身边的其他兄弟们争做太子了。”子楚说:“是这 样。那该怎么办呢?”吕不韦说:“你很穷困,又客居在此,也拿不出什么来献给父母,结交 宾客。我虽然不富有,但愿意拿出千金来为你西去秦国游说,侍奉安国君和华阳夫人,让他 们立你为太子。”子楚于是叩头拜谢道:“如果实现了您的计划,我愿意分秦国的土地和您共 享。”吕不韦于是拿出五百金送给子楚,作为日常生活和交结宾客之用
7、;又拿出五百金买珍奇 玩物,自己带着西去秦国游说,他先拜见华阳夫人的姐姐,把带来的东西献给华阳夫人。趁 此谈及子楚聪明贤能,所结交的诸侯宾客遍及天下,并说子楚常常说“我把夫人看成天一般, 日夜哭泣思念太子和夫人,夫人非常高兴。吕不韦乘机又让华阳夫人姐姐劝说华阳夫人。 华阳夫人听了认为说得对,就趁太子方便的时候,委婉地谈到在赵国做人质的子楚非常有才 能,来往的人都称赞他。接着就哭着说:“我有幸能进了您的后宫,但非常遗憾的是没有儿 子,我希望能立子楚为继承人,以便我日后有个依靠。”安国君答应了,就和夫人刻下玉符, 决定立子楚为继承人。10 .答案:c解析:文言断句要先推知句子大意,本句大意是“子楚
8、,是秦王庶出的孙子, 在赵国当人质,他乘的车马和日常的财用都不富足,生活困窘,很不得意”。之后结合断句 的一般规律,如“子楚”和“秦”相邻,两者均为名词,不能组合成句,因此中间要断开;“车乘”“进用”都是名词,不能独立成句。如此就可以选择正确的答案。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遹嗣指正妻所生的孩子,此处实指王位的继承人。遹,通“嫡工B.在等级分明的中国古代社会,天子死曰薨,诸侯曰崩,大夫曰卒,庶人曰死。C.顿首即叩首,九拜之一,可作平辈之间的拜礼,也可作请罪之辞,还可用于重大的事情请求时。D.符,指古代朝廷封官、传命和调遣兵将的凭证。用铜、玉、竹、 木等
9、制作,上刻文字,分为两半,各执其一,合二为一方生效。答案:B 解析:B项,“天子死曰薨,诸侯曰崩”错误。应该是帝王或王后的死曰崩,诸 侯或大官的死曰薨。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吕不韦是一个非常有经济头脑和战略眼光的人,他以商人的敏感 发现了子楚身上隐含的巨大利益,并由此拉开了以重金对子楚进行政治投 资的序幕。B.子楚一开始并不信任吕不韦,直到吕不韦道出“自己的门庭要等 待子楚的门庭光大了才能光大”的一席话,子楚才感觉到吕不韦不简单, 并与之深入交谈。C.吕不韦非常明了当时秦国的形势,所以能够为子楚指明前进方向, 使子楚叹服并承诺将来共享政治利益。D.吕不韦做
10、事非常讲究策略,为了帮助子楚接近华阳夫人,他先接 近华阳夫人的姐姐,还将自己购买的珍奇玩物都送给了她。答案:D解析:D项,“还将自己购买的珍奇玩物都送给了她”中代词理解错误。按照原文 表述,“求见华阳夫人姊,而皆以其物献华阳夫人”,可见“她”不是指华阳夫人的姐姐,而 是指华阳夫人。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子楚母曰夏姬,毋爱。子楚为秦质子于赵。秦数攻赵,赵不甚礼子楚。(2)子毋几得与长子及诸子旦暮在前者争为太子矣。答案:(1)子楚的母亲叫夏姬,不受宠爱。子楚作为秦国的人质被派到赵国。秦国多次 攻打赵国,赵国对子楚不以礼相待。(2)你也不要指望能够同你长兄和早晚都在
11、秦王身边的其他兄弟们争做太子了。解析:“毋”,没有;“质子”,人质;“礼”,以礼相待。(2) “子”,你;“得”,能够; “诸子旦暮在前者”为定语后置。(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早寒 白居易 黄叶聚墙角,青苔围柱根。 被经霜后薄,镜遇雨来昏。 半卷寒檐幕,斜开暖阁门。迎冬兼送老,只仰酒盈尊。和乐天早寒刘禹锡雨引苔侵壁,风驱叶拥阶。久留闲客话,宿请老僧斋。酒瓮新陈接,书签次第排。倾然自有处,摇落不伤怀。14.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白诗第三句写到被子在经受霜冻后显得单薄,诗人由此感到“寒”。B、白诗以北方初冬时节为背景,抒发了诗人正视现实,关心民生疾苦的心
12、境。C.刘诗颔联写到诗人与客人闲聊,请老僧留宿,生活十分闲适。D、白诗与刘诗首联都写到初冬的“青苔”,这对推断两位诗人所处的地域 有所帮助。14、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赏析能力。C. “请老僧留宿”理解错误。“宿请老僧斋”的意思是“晚上请老和尚吃斋饭二故选Co15、同样是吟咏深秋,刘禹锡的用笔总体上比白居易明朗,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6分)答案:白诗选用黄叶、青苔、薄被、昏镜,寒霜、密雨、“半卷”的帘幕、“斜开”的阁 门等意象,烘托了凄凉、冷落的氛围;“迎冬兼送老”,仅靠饮酒消愁等活动,揭示了诗人内 心的悲凉与凄惶。而刘诗虽然在首联呼应原唱时,也选用骤雨狂风、侵壁苔鲜
13、、满阶黄叶等意象,意境同 样萧瑟,但诗人接下去却以待客、请僧、饮酒、读书等一系列足以怡情逸兴的活动来消解眼 前的枯寂,“脩然自有处”,从容若素。没有悲秋之叹,而是追求闲淡之致。由此可见,刘诗 用笔比白居易明朗。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能力。在白诗中,诗人连用了黄叶、青苔、薄被、昏镜,寒霜、密雨、“半卷”的帘幕、“斜开” 的阁门等意象,这些意象都给读者以阴冷、破败的感觉,营造了凄凉、冷落的氛围,从心理 上给读者一种压抑的感觉。同时,“迎冬兼送老”一句中,是描写诗人仅靠饮酒消愁等活动, 这揭示了诗人内心的悲凉与凄惶。所以,这首诗总体上是压抑和阴冷的基调。与白诗不同,刘诗虽然在首联呼应原唱
14、时,其中的首联“雨引苔侵壁,风驱叶拥阶”中 也选用骤雨狂风、侵壁苔鲜、满阶黄叶等意象,也透露出萧瑟的意境。但诗人并没有一味的 消沉,而是笔锋一转,在接下来写到“久留闲客话,宿请老僧斋。酒瓮新陈接,书签次第排”, 诗人用一系列足以怡情逸兴的活动来消解眼前的枯寂,无论是待客请僧或者饮酒读书,都透 露出诗人闲淡从容之气,与白诗中的情调完全不同。而尾联则更是加强了这一效果,“脩然 自有处,摇落不伤怀”表明诗人完全没有悲秋之叹,而是追求闲淡之致。所以,从诗的感情 基调上,刘诗用笔明显比白居易明朗。(三)名句名篇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在庄子逍遥游中,庄子用“, ”
15、两句说明了大鹏的 飞翔必须借助相应大风的道理。(2)荀子劝学中“, ”两句说明:要达到千里之 遥的目标,必须持之以恒地一步一步地积累。(3)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 两句寄寓 着新事物必然取代旧事物的深刻哲理。16、答案:(1)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2)故不积度步 无以至千里(3)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解析:试题分析: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翼”、“度“至”、“畔”等。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第II卷表达题(共80分)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共3小题,9分)中国画是融中国哲学思想、美学精神、绘画 于一体的民族艺术。
16、20世纪以来,新的文化思潮和艺术观念不断对中国画领域产生冲击,画家们既要突破传统观念推陈出新, 又要继承传统发扬光大中国文化精神。这其中尺度的把握体现着画家对中国文化的不同理解, 也 了当今画坛的各种风格。中华文化作为传统瑰宝,其他画种有着中国画的笔墨纸砚等工具材料和表现方式无法比 拟的特殊性,为历代画家崇尚与传承。其伟大而完整的绘画体系,成就了一代代宗师。然而, 也正是这千百年来逐渐趋于完美的绘画准则,让一些画家“长跪不起”,不敢轻易逾越雷池, 仍在使用今日的笔墨纸张道说古人 的话语。事实上,单凭笔墨功力,是无法成就作品艺术灵魂的。画家凭借自己的生活积累和艺术感觉,(),是新时代美术创作至关
17、重要的艺术法则。新时代的中国画创作者,应该以笔墨激扬时代精神,让中国画在多元共融 的艺术 中保持鲜活的生命力。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oA.理念 成就 程序化 格调B.理念 造就程式化 格局C.观念造就程序化格局D.观念成就程式化格调17、答案:B解析:理念:信念;思想,观念。观念:思想意识;客观事物在人脑里留下的概括的形象(有时指表象)。相对而言,理念是通过理性思维而得到的,是对观念的 一种再认识。应选“理念二造就:培养使有成就;造诣,成就(多指青年人的)。成就:事 业上的成绩;完成(多指事业)。从语境看,应选“造就”。程式化:强调按一定的格式进行。 程序化:强调
18、按先后次序进行。根据语境,应选“程式化”。格局:结构和格式。格调:指 不同作家或不同作品的艺术特点的综合表现;指人的风格或品格。从语境看,应选“格局”。 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oA.中华文化作为传统瑰宝,中国画的笔墨纸砚等工具材料和表现方式有着其他画种无法 比拟的特殊性B.中华文化作为传统瑰宝,中国画的笔墨纸砚等工具材料和表现方式有着无法比拟其他 画种的特殊性C.作为中华文化的传统瑰宝,中国画的笔墨纸砚等工具材料和表现方式有着其他画种无 法比拟的特殊性D.作为中华文化的传统瑰宝,中国画的笔墨纸砚等工具材料和表现方式有着无法比拟其 他画种的特殊性18、答案:C
19、解析:画线句子存在两处语病:一是结构混乱,前半句主语为“中华 文化”,句子还没有结束,后半句又换了主语;二是语序不当,应是“中国画的笔墨纸砚等 工具材料和表现方式有着其他画种无法比拟的特殊性”。据此,C修改最恰当。19、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oA.传统文化内涵及现代人文精神在画面上得到了充分体现B.在画面上让传统文化内涵及现代人文精神得到充分体现C.让传统文化内涵及现代人文精神在画面上得到充分体现D.画面上充分体现出传统文化内涵及现代人文精神19、答案:C 解析:结合语境可知,括号内语句的主语应是“画家”,由此排除A、 D; B语序不当,将介宾短语“在画面上”放在句首
20、,使得语句不太顺畅,且与下文的句式 不够和谐一致。20、每年中央电视台举办的“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都吸引了无数人参与,所评选出来的 人物也感动着整个中国,感动着整个世界。中共中央文明办受此启发,以深情的目光回望我们 这个泱泱大国五千年的文明史,推选出了孔子、屈原、司马迁、李白、辛弃疾、关汉卿、鲁 迅等“感动中国”的人物。请你参照示例,依据高中课本的相关内容和自己对他们的理解, 从上述人物中任选一位,为其拟写一则颁奖词。要求:讲究文采,评价角度准确、得体,100字 左右。(6分)示例:庄子九千里豪情荡漾于三千濮水之上,悲天悯人的赤子之心光耀日月,曳尾涂中,逍遥尘世。他有蛇的冷酷犀利,更有鸽子
21、的温柔宽仁;踌躇满志却似是而非,螳臂当车却又游刃有余。一 部庄子,深邃宏阔,那满纸荒唐言中的一把辛酸泪,那充满血泪的怪诞与孤傲,怎能不令我 们悚然面对,肃然起敬,油然生爱?选择人物:20、颁奖词:答案:示例一:李白一星升起,灿烂了整个盛唐星空。他飘逸,欲上九天揽月;他自信, 天生我材必有用;他狂放,我辈岂是蓬蒿人!他用美酒挥洒自己的性情,用诗歌抒发自己的情 怀!李白,在气势恢宏的大唐景象中舞动着洒脱浪漫、傲岸挺拔的动人身影!示例二:司马迁 身陷囹圄,缘于赤胆忠心;身遭奇辱,在隐忍中默然前行。梦未竟,信念 不倒,意志永存!他用血泪和幽愤,著成“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究天人 之际,通古
22、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他以山的刚毅和正直书写了中国三千年的沧桑。壮哉,伟哉, 中国的“史学之父”司马迁!解析:撰写颁奖词,首先要注意从大处着眼,抓住人物最主要的令人钦敬的事迹,简要概 述,如同画写意画,力求用最简洁的笔墨,勾勒出丰满的笔下之物,人物事迹点到为止,人们自 然心领神会;其次,要通过人物的事迹,引出对人物精神的评价,要体现出人物的闪光心灵、人 格魅力,或是人物的坚强意志、思想品质等,要体现一定的哲理意味。颁奖词一般很简短,这 就要求语言高度浓缩,言简意赅,同时还要求语言自然流畅,音韵铿锵悦耳,富有音乐美。21、下面是一则某校学生会草拟的邀请函,有五处表达不当,请予以改正。(5分)尊敬
23、的*教授:我校定于本月16日下午2点在校图书馆举行民间文学理论报告会。您是著名的民间文 学高手,对民间文学的研究造诣深厚,恭请您就有关民间文学的现状与发展高谈阔论,为莘 莘学子做出认真的指导。希望您务必光临,敬谢不敏。联系人:*2022年3月21、答案: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得体的能力。1、”高手“改专家2 .“高谈阔论”形容漫无边际地大发议论。明显带有贬义,使用不合语境,可以改为“发 表高见”。3 .“认真的”带有要求性口吻,不合语境,可以删掉。4 、. “务必”是命令口吻,语气生硬,删掉;5、“敬谢不敏”,恭敬地表示自己能力不足,不能够接受做某事。多作推辞做某事的婉辞。此处用于邀请对方,明显
24、不合语境,可以删掉。四、作文(共1题;共6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一位年逾五旬的大学老师,为激发学生突破常规和跨越权威的勇气,讲授完“解决问题 的思维与策略”选修课后,俯身趴在教室门口,反复要求学生从他身上跨过去。学生中有 100多人从老师身上跨过去,有的边跨边说“对不起”;还有一些人则从后门离开。此事发 布在网络上后引发广泛议论。面对各方褒贬,该老师表示,自己既然这样做了,就要承受这 一切。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你就老师的行为、在场学生的表现,选择其一,表明你的 态度,阐述你的看法。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完成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2023 学年 河北省 沧州市 任丘市 一中 上学 第二次 月考 语文试题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