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中语文 第2单元 4.喜看稻菽千重浪 夯基提能作业 部编版必修上册.docx
《2023年高中语文 第2单元 4.喜看稻菽千重浪 夯基提能作业 部编版必修上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高中语文 第2单元 4.喜看稻菽千重浪 夯基提能作业 部编版必修上册.docx(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4.喜看稻菽千重浪一一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 “探界者”钟扬。基础巩固练一、语言文字应用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投入杂交水稻的研究,“90后”袁隆平让中国人的饭碗牢牢地 端在了自己的手中。“与大地贴得更近,看天空才会更远。”这是袁隆平的名言。半个世纪 以来,袁隆平一身泥、一身水,奋斗在田间,被称为“中国最著名的农民二他发明了 “三 系法”釉型杂交水稻,成功研究出“二系法”杂交水稻,创建了超级杂交稻技术体系,使我 国杂交水稻研究始终居于世界领先地位。他也曾多次赴印度、越南等国,传授的杂交水稻技 术以帮助这些国家克服粮食短缺和饥饿问题。他
2、为确保我国粮食安全和世界粮食供给做出了 卓越贡献,荣获“国家最高科技奖”等多项荣誉。袁隆平表示,水稻是,世界上一半以上的人口以稻米为主食,因此, 对保 证粮食安全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每一次挑战,都是对初心的坚守;每一次攀登,都是对意志的考验;每一次前行,都是 对目标的追赶。多年坚持下田的袁隆平,早早披上了 “下田黑”,那是紫外线照射后的作品。 有人感叹:袁隆平长得比农民还农民。如今,袁隆平虽已功成名就,但依然奔走在田间,为 他的“禾下乘凉梦”和“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而努力。他的团队在内蒙古兴安盟1 000 亩盐碱地水稻基地完成试种测产。该基地pH接近9,盐度高于0.6%,属于不毛之地。现在,
3、这里不仅长出了水稻,试种结果还远远超过了预期。1 .下列语句中的引号,表示特殊含义的一项是(A )A. “90后”袁隆平让中国人的饭碗牢牢地端在了自己的手中。B. “与大地贴得更近,看天空才会更远。”这是袁隆平的名言。C.他发明了 “三系法”釉型杂交水稻。D.他为确保我国粮食安全和世界粮食供给做出了卓越贡献,荣获“国家最高科技奖” 等多项荣誉。【解析】A项,引号的作用是表示特殊含义,这里是指90岁以上。B项,引号的作用 是表示直接引用。C项,引号的作用是表示特定称谓。D项,引号的作用是表示强调。故选Ao2 .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B )A.反复比拟借代C.排比夸张顶真B.引用排比比拟D.引用
4、顶真夸张【解析】“与大地贴得更近,看天空才会更远”等运用了引用的修辞手法;“每一次18 .请理解材料二画线句子的丰富意蕴。答:(1)交代人们送别袁隆平时的天气情况。(2)科研工作者关注杂交水稻生长的条件, 决心把杂交水稻事业干好。(3)体现了人们对袁隆平深切的怀念和崇敬之情。19 .假如你是报刊编辑,欲推荐材料三参加中国青年报2021年度优秀新闻作品评 选,请阐述推荐理由。答:(1)内容:细节突出,事件典型;内容完整,主题鲜明。(2)结构:采用纵式结构, 按照时间顺序叙述事件,脉络清晰,层次分明。(3)表达方式:融叙述、说明、议论、抒情 等多种表达方式为一体,富有感情色彩。(4)语言:运用比喻
5、、引用等修辞手法,文章生动 形象,富有文采。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五一”国际劳动节,是全世界劳动人民共同的节日。这个光辉的节日来之不易。一 百多年前,处在受压迫、被剥削地位的工人阶级高唱“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 为争取自身权利进行了不屈的抗争,最终获得了工人阶级具有伟大象征意义的胜利。如今的 世界,大大不同于百年前的世界;如今的中国,更大大不同于百年前的中国。“是谁创造了人类世界?是我们劳动群众!”斗转星移间,劳动这一人类独有的改变 世界的社会活动,也在发生着乍看浑然不觉、细看非同小可的变化。然而,无论时代条件如 何变化,无论技术进步和知识更新达到什么样的程度,无
6、论经济社会发展达到什么样的水平, 劳动始终是文明进步的重要源泉,劳动者的创造始终是历史前进的根本动力。当前,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就业难、失业率高是世界上很多国家所面临的共同挑战。 解决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的种种难题,更需要依靠广大劳动者的艰苦努力。中国工人阶级以独立姿态登上历史舞台后,便将自己的命运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紧密 相连。在求独立、求解放的战争年代,在谋幸福、谋富强的和平建设时期,中国的工人阶级, 作为主力军,以鲜血和汗水,书写了一个又一个传奇。当前,中国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但 无论经济社会面貌如何改变,无论科技进步和知识更新达到何种程度,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 群众依然是经济社会发展、维护社会
7、安定团结的根本力量。如果说过去是劳动者用自己的双 手推动中国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赢得举足轻重的国际地位,那么在世情国情发生深刻 变化的今天,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的奉献与奋斗,更关系到国家目标的实现,关系到中 国未来的发展,关系到亿万中国人民的光荣与梦想。回首过去,中国几千年来就是靠劳动书写辉煌,改革开放也是靠劳动拼出来的;“中 国奇迹”的创造、“中国震撼”的交响,无不凝聚着广大劳动者的智慧和汗水。着眼当下, 在新常态下更要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精神攻坚克难,继续弘扬劳动精神,树立劳动 光荣的理念,为践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强大正能量。时代在这里回响,“中国梦
8、”与“世界梦”在这里交汇。铭记历史,为了开创未来。站在历史的新起点,中国和世界各国的劳动人民将一起携手,共同缔造一个更加和谐美好的 新时代。(摘编自辛俭强见证劳动创造历史的时代力量)材料二:劳动是一切成功的必经之路。中国奇迹,靠劳动抒写。经济学家科斯曾感叹:中国人的勤奋令世界惊叹和汗颜。正 是这样的勤奋,使中国取得了天翻地覆的成就,创造了举世罕见的奇迹。“道虽迩,不行不 至;事虽小,不为不成”,中国的美好未来不会从天而降。脱贫攻坚、深化改革的实践,绿 色中国、制造强国的愿景,都得靠劳动的双手来托举。社会进步,靠劳动驱动。工厂车间里毫米、微米级的精细打磨,基层岗位数十年如一 日的坚守,实验室里更
9、高更快更精的刻苦攻坚,无不是劳模精神的现实写照。石油精神、红 旗渠精神、奥运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劳动者为中国人点亮了灵魂的灯塔。在科技发展一 日千里的当下,从城乡面貌,到衣食住行,知识与创新将成为“臂非加长而见者远”“声非 加疾而闻者彰”的重要力量。精神为劳动注入灵魂,知识为劳动提高品质,劳动者队伍的素 质越来越高,社会发展的脚步将愈发从容坚定。个体的梦想,靠劳动实现。时下,有人把“躺着挣钱”“天上掉馅饼”当作人生愿望。 殊不知,没有劳动,就没有价值,更没有经济增长与财富积累;而脱离了劳动的人,只会失 去活力,失去与社会的联系。有人说,幸福不是唾手可得,但也不是可望而不可即。而劳动 的汗水,是浇
10、灌出幸福硕果的必要前提。当然,号召辛勤劳动,不等于容忍无所顾忌地加班;鼓励奋斗拼搏,不等于容许肆无 忌惮地侵犯休息、健康权益。维护劳动群众合法权益,构建劳动光荣的社会氛围,让劳动者 得实惠、享荣光,让劳动者的生活更有保障、更有尊严,劳动的创造力才会充分涌流。时下 的我们,使命在肩,心怀梦想,唯有以劳动作为人生的基调,方能唱响新时代的壮丽乐曲。(摘编自田卜拉中国奇迹,靠劳动抒写)20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A. 一百多年前,工人阶级为争取自身权利进行了不屈的抗争并取得胜利,这个胜利为 工人阶级成为国家主人奠定了基础。B.人类所有的进步成果都是通过劳动获得的,无论
11、时代如何变化,科技如何进步,劳 动始终是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C.中国工人阶级将自己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在战争年代、和平建设时期, 都是主力军,书写了时代的传奇。D.当前我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中国劳动者的艰苦奋斗,关系到“中国梦”的 实现,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解析】“这个胜利为工人阶级成为国家主人奠定了基础”错误。结合“五一国 际劳动节,是全世界劳动人民共同的节日。这个光辉的节日来之不易”分析,“这个胜利” 指将“五一”定为国际劳动节,这个胜利并不能为工人阶级成为国家主人奠定基础。21.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C )A.中国的劳动者创造了中国奇迹,为人类历史书写
12、了当今世界上最为传奇的篇章。B.劳模的精益求精、刻苦攻坚、奉献牺牲的精神,是中国前进的灯塔,也是动力。C.将个体的追求与国家发展紧密相连,个体的劳动更具价值,个体的梦想更具意义。D.号召辛勤劳动,鼓励奋斗拼搏,不是要求劳动者无私奉献,而是将利益最大化。【解析】A项“当今世界上最为传奇”于文无据。原文只是说“中国奇迹,靠劳动抒 写”。B项“是中国前进的灯塔”错误。结合“劳动者为中国人点亮了灵魂的灯塔”分析, 劳模的精神为中国人点亮了灵魂的灯塔,不能理解为“是中国前进的灯塔”。D项“而是将 利益最大化”错误。结合号召辛勤劳动,不等于容忍无所顾忌地加班让劳动者的生活 更有保障、更有尊严,劳动的创造力
13、才会充分涌流”分析,我们号召辛勤劳动,鼓励奋斗拼 搏,是为了完成使命,而不是将利益最大化。22 .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最能支持“劳动创造历史”观点的一项是(D )A.在中国封建社会里,只有这种农民的阶级斗争、农民的起义和农民的战争,才是历 史发展的真正动力。B.劳动者素质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至关重要。劳动者的知识和才能积累越多, 创造能力就越大。C. 1957年,安东机械厂是一个小修理厂,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都很低。工人们土法上 马,失败一次再试一次,终于成功研制30马力单缸轮式拖拉机。D.人类历史就是人类不断用自身劳动创造社会价值的奋斗史,智力劳动创造精神文明, 体力劳动创造物质文明。
14、一旦停止劳动,人类文明将被终结。【解析】A项说的是“农民创造历史”。B项说的是劳动者的素质。C项说的是劳动 者的坚持与创造。D项强调劳动创造世界,停止劳动,文明就会消失。23 .把下面的事例作为材料二的事实论据,你认为放在哪一段合适?请简述理由。以“金融扶贫”帮助老区百姓致富的李二国,深耕计量检定领域30多年、专利超百项 的黄金娟,与“挤揉刮甩”的抹灰工艺较劲、技冠全国的许纪平,他们之所以受到表彰,就 是因为个人价值与国家发展紧密相连,以劳动定义人生的坐标。答: 放在第段合适,第段论证的观点是“个体的梦想,靠劳动实现”。事例举出 了李二国、黄金娟、许纪平的例子,论证了他们受到表彰,就是因为个人
15、价值与国家发展紧 密相连,以劳动定义人生的坐标,这与第段的论点相吻合。24 .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思路。答: 文章以工人阶级地位的变化为话题,引出“劳动是创造世界的动力”的观点:接 着从当前世界所面临的难题进一步肯定“只有依靠劳动者才能摆脱困境”;然后以中国工人 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后取得的成就再次肯定“劳动是创造历史的力量”。挑战,都是对初心的坚守;每一次攀登,都是对意志的考验;每一次前行,都是对目标的追 赶”等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早早披上了 下田黑,那是紫外线照射后的作品”等运 用了比拟的修辞手法。文中没有使用夸张、反复、借代、顶真的修辞手法。3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
16、当的一项是(C )A.他也曾多次赴印度、越南等国,传授的杂交水稻技术以帮助这些国家解决粮食短缺和饥饿问题。B.他也曾多次赴印度、越南等国,传授杂交水稻技术以帮助这些国家克服粮食短缺和饥饿问题。C.他也曾多次赴印度、越南等国,传授杂交水稻技术以帮助这些国家解决粮食短缺和饥饿问题。D.他也曾多次赴印度、越南等国,传授的杂交水稻技术以帮助这些国家攻克粮食短缺和饥饿问题。【解析】C项,画波浪线的句子存在两处语病:一是结构混乱,可将“的”字删去,排除A、D两项;二是搭配不当,可将“克服”改为“解决”或“攻克”,排除B项。只有 C项完全修改正确。4 .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
17、,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答:最主要的粮食作物提高水稻产量5 .当记者询问袁隆平的“禾下乘凉梦”具体是怎样的时,他激动地说:“我做过一个梦,梦见杂交水稻的茎秆像高粱一样高,穗子像扫帚一样大,稻谷像葡萄一样结得一串串J 请以袁隆平的话为参照,以“我做过一个梦”为开头,另选对象,再仿写一组句子。答:我做过一个梦,梦见故乡的城市像花园一样美,居民像鸟儿一样自由,楼房像森 林一样错落有致。6 .下面是一幅赞美袁隆平的对联的下联,请根据材料的具体内容,拟写出上联。上联: 埋头几十年,成就杂稻之父下联:造福亿万众,充盈口粮之仓7 .请结合材料内容,为袁隆平拟写一则颁奖词。要求:不少于60字
18、。答: 他潜心研究数十年,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他名满天下万人赞,却仍只专注 于田畴;淡泊名利,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喜看稻 菽千重浪,最是风流袁隆平!8,请根据下面文字创设的情境,结合你的感触写一副对联。要求:对仗工整,语言浑 成,音韵和谐。默哀! 5月22日下午1点07分,“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袁隆平一生致力于杂交水稻的研究和推广工作。他几十年如一日,不辞辛苦,婵精竭虑, 终于实现了杂交水稻技术的历史性突破。杂交水稻大范围的推广,不仅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 益和经济效益,还为中国乃至全世界人的吃饭
19、问题作出了巨大贡献。袁隆平曾经说过,他有 过两个梦想:一个是禾下乘凉的梦,一个是杂交水稻引进到全球各地的梦。这不仅仅是一个 科学家的梦,也是中华民族伟大的复兴之梦。那一片片稻田,那一阵阵稻香,就是他留下的足迹!上联:耕耘数载心系苍生只为百姓腹饱体健下联:朴素一生率先垂范换得万户库满粮丰9.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 过60个字。近日,“时代楷模”钟扬同志先进事迹在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特别是知识分子、科研工作 者和高校教师、青年学子中引起强烈反响,网上也掀起学习钟扬热潮。据统计,截至4月1 日,人民日报微博、微信、客户端关于钟扬报道的阅读量已达2 837
20、万、点赞9. 4万个、留言7 441条(若加上秒拍、腾讯等渠道,合计阅读量达4 500万)。大家表示,钟扬同志先进事迹感人至深,我们要以钟扬同志为榜样,坚持国家至上、民 族至上、人民至上,刻苦钻研、勤奋工作,立德树人、爱国奉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铸牢实现中国梦的初心和梦想,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贡献智慧和力量。答:my近日,线上线下掀起了学习钟扬热潮,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表示要以钟扬同志为榜样,为国家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二、拓展阅读训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20世纪60年代,在中国“绿色革命”的大潮中,涌现出了一位攻下“杂交水稻”难题 的科技新星
21、,他就是被外国人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袁隆平高中毕业后,考什么大学,学什么专业,成了全家议论的焦点。父亲希望他通过 上大学能升官发财,光宗耀祖。袁隆平自己却在中学阶段就对大自然的蓬勃生机、春华秋实 的自然规律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母亲尊重袁隆平的选择,经过协商最后决定让他自己做主, 于是袁隆平义无反顾地报考了重庆一所学院的农学系,高高兴兴地跳进了 “农门”。大学毕业后,袁隆平到湖南安江农技任教。袁隆平教学十分认真,教一门,钻一门,爱 一门。在教普通植物学时,他下苦功夫,为了能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壁、细胞质、细胞核的 微观构造,他刻苦磨炼徒手切片技术。几百次,上千次直到能在显微镜下得到满意的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年高中语文 第2单元 4.喜看稻菽千重浪 夯基提能作业 部编版必修上册 2023 年高 语文 单元 喜看稻菽千重浪 夯基提能 作业 部编版 必修 上册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