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湖南省衡阳重点中学联考高二(下)期中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docx
《2022-2023学年湖南省衡阳重点中学联考高二(下)期中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2023学年湖南省衡阳重点中学联考高二(下)期中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docx(2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2023学年湖南省衡阳重点中学联考高二(下)期中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9小题,共35.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习近平关于劳动教育的重要论述拥有深厚的理论基础,是对马克思主义劳动教育观的继承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围绕劳动与教育展开的精辟论述为其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石。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提高社会生产、推动社会发展的方法。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逐渐形成的 背景下,社会化的劳动生产更加依赖先进的科学技术,并向智能化和科学化的生产劳动转变,这 要求工人要掌握多方面的劳动技能。因而,“为改变一般人的本性,使它获得一定劳动部门的技 能和技巧,成为发达的和专门的劳动力
2、,就要有一定的教育或训练”。只有加强劳动教育,才能 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劳动者,从而提高社会生产力。在列宁看来,教育与生产相脱离会造成 科技文化的落后,阻碍社会的进步。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改造现代社会最强有力的手段。在马克思看来,工人阶级摆脱沦为生产 工具命运的重要手段就是劳动教育。工人阶级的未来决定着人类社会发展的走向,而新一代工人 的成长决定了工人阶级的发展,这充分说明对新一代工人进行劳动教育的重要性。马克思认为, 这里的新一代工人就是儿童,换言之劳动教育的主要对象就是儿童,将劳动与教育相结合,让所 有儿童能够接受到免费的智力、体育和技术方面的公共教育。在综合教育的作用下,无产阶级逐
3、渐具备工人阶级意识,逐渐摆脱消极抵御状态转变为积极斗争,最终实现社会变革,建立社会主 义社会。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全面发展的唯一途径。人的全面发展具体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通过劳动教育,“使年轻人能够很快熟悉整个生产系统,将使他们 能够根据社会需要或者他们自己的爱好,轮流从一个生产部门转到另一个生产部门。因此,教育 将使他们摆脱现在这种分工给每个人造成的片面性”。其次,人的自由个性的全面发展。在资本 主义生产的宰制下,人的劳动被异化,身体被束缚,最终失去自由个性。因而,劳动教育就是要 不断加深人对劳动本质的认知,不断增强人的主体性意识,以此消除违背自身需要的异
4、化劳动, 打碎压迫在自身发展上的枷锁。最后,人的本质的全面发展。人能够有意识地进行自由生产是不 同于动物的主要特征,但在异化劳动的影响下已经消失殆尽,逐步沦为满足人肉体生存的手段,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然而,()。新时代的中国青年应,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少年负壮 气,奋烈自有时。21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22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 得改变原意。23 .请在文中括号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文段语意完整连贯,每处不超过20个字。答案和解析15.【答案】D
5、、A、B、【解析】(1) A.“马克思围绕劳动与教育展开的精辟论述”说法错误,依据原文“马克思主义经 典作家围绕劳动与教育展开的精辟论述为其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石”可知,“马克思”应为“马克 思主义经典作家”。B. “只要,就能”说法错误,原文说的是“只有加强劳动教育,才能培养符合社会发展 需要的劳动者”。C. “家长这一方最为重要”说法错误,依据原文“相较于在其他场所进行的劳动教育,家庭中的 劳动教育具有时间上的优先性、影响上的终身性、内容上的生活性、实施手段的针对性和灵活性” 可知,家庭中的劳动教育只在一些方面具有优势,不能说它最重要。D.正确。故选Do(2)A,“因为教育没有能够与生产劳动相
6、结合,所以工人阶级沦为了生产工具的命运”说法错误, 强加因果,依据原文“在马克思看来,工人阶级摆脱沦为生产工具命运的重要手段就是劳动教育” 可知,“工人阶级沦为生产工具的命运”还有其他更为复杂的原因。故选Ao(3)材料二的观点是小学劳动教育要教师、家长、社会三方各司其职,多进行有效互动,互相走 访、调查参观,并进行交流分享。A.对应的是学校、教师一方的作用。B.该选项谈的是失业危机,不能作为论据支撑材料二观点。C.对应的是父母一方的作用。D.对应的是社会一方的作用。故选B。(4)材料二中的前三段是文章的主体部分,采用了并列式的论证结构。由第一段“小学作为开展劳动教育的基础阶段,此阶段的劳动教育
7、教师应该具有科学的教育理论 体系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可知,第一段是从教师角度进行的论述。其中第一段中又从“一方面, 学校应该注重对基础教育阶段劳动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另一方面,学校应统筹资金,开辟专 业的劳动教育场地”两个并列方面展开了论述。由第二段“父母是孩子的首任教师,相较于在其他场所进行的劳动教育,家庭中的劳动教育具有 时间上的优先性、影响上的终身性、内容上的生活性、实施手段的针对性和灵活性”可知,第二 段是从父母角度进行的论述。由第三段“社会作为一种潜在的教育资源,对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起着促进、拓展、深化的作用” 可知,第三段是从社会角度进行的论述。这种并列式论证结构更便于作者从学校、
8、父母、社会三个角度分点阐述说理,既丰富全面,使论 证广泛展开,又典型精练,使文章严谨有力。(5)由材料一 “换言之劳动教育的主要对象就是儿童,将劳动与教育相结合,让所有儿童能够接 受到免费的智力、体育和技术方面的公共教育”可知,劳动教育能够让学生们接受到免费的智力、 体育和技术方面的公共教育;由材料一 “人的全面发展具体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首先,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可知,劳动教 育能够让学生们的能力获得全面发展;由材料一 “其次,人的自由个性的全面发展”可知,劳动教育能够让学生们的自由个性获得全面 发展;由材料一 “最后,人的本质的全面发展。因而,通过劳动教育来调动人的全部才能,消灭体 脑差距
9、,实现人的身心合一的发展,推动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共同创造”可知,劳动教育能够 让学生们全面发展人的本质,通过劳动教育来调动人的全部才能,消灭体脑差距,实现人的身心 合一的发展。答案:(1) D(2) A(3) B(4)材料二主体采用并列式结构,教师、家长、社区分而论述;第一节从教师角度两方面并列论 述。并列结构更便于从学校、父母、社会三个角度分点阐述说理,丰富全面,使论证广泛展开, 更严谨有力。(5)劳动教育能够让学生们接受到免费的智力、体育和技术方面的公共教育;能够让学生们的能力获得全面发展;能够让学生们的自由个性获得全面发展;能够让学生们全面发展人的本质,通过劳动教育来调动人的全部才能,
10、消灭体脑差距,实现人 的身心合一的发展。(1)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答题时要整体把握材料内容,结合相关语 境分析各个选项表述的正误,作出正确的选择。(2)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说法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答题时要读懂材料,仔细比对各个选项的 说法,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3)本题考查学生对论据和相应观点的关系的辨析能力。答题时要读懂题干涉及的观点,仔细比 对各个选项,正确选择。(4)本题考查学生简析并列式结构在材料二中的运用及其效果的能力。答题时要读懂文本,结合 具体内容进行分析。(5)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答题时要读懂材料内容,结 合具体内容
11、进行分析。选择题干扰项设置常见错误类型:1 .扩大范围。2.偷换概念。3.无中生有。4.已然未然混为一谈。5.强加因果。6.答非所问。7.相互矛 盾。8,张冠李戴。9.过于绝对。10.断章取义。69.【答案】C、C、【解析】(I) C. “因家酿引出假酒和发现假酒窝点,这就是波折了”错误。上文有“书记,屋里 有人”“爹爹,这是我们镇的王书记,今天中秋节特地来看望您”,王书记的来,更像是挨家挨 户看过来;下文有“书记,明天的抓捕行动有变化吗”,可见是来看老人前就有抓捕计划的。体 现情节波折的应是“因家酿引出假酒和明天的帮老人割稻”。故选C。(2) C “可见为了收割,三爹内心还是很焦急的”错误。
12、三爹的内心没有焦急。山中这么冷清, 三爹看电视,自然要把声音调大;新收的花生,自然带着泥土的气息;风吹在三爹身上,像孙娃 的手抚摸着,足见三爹的身心是舒适惬意的。故选C。(3)从情节上看,结合“那小子啊,莫提,没读到书,初中毕业到处打工,说是在跑销售,卖酒”“王 书记接过茅台酒,在灯光下上下左右看,又掏出手机扫了几下,眉头微皱。我老头子命贱,喝 不来,还是喝自家的酒舒服,您呢? ” “唉,他老子酿的酒他不卖,去帮别人卖,说穿了,就 是不想在农村待”“有个七八亩,自家的田,也捡了别家的田。今年天旱,幸好镇上干部帮忙抗 旱,稻谷长得籽实,就等收割了”分析可知,正因为发现了儿子在外卖假酒,老人在山村
13、坚持种 田,王书记才决定帮老人收割。构思儿子这个形象,使情节更加丰富曲折。从人物形象上看,儿子“不想在农村待”,向往城里的生活,“不知道好歹”为赚钱无视法律; 老人感恩政府“今年天旱,幸好镇上干部帮忙抗旱,稻谷长得籽实,就等收割了,勤劳本分“有 个七八亩,自家的田,也捡了别家的田”;二者形成鲜明的对比。从主旨上看,儿子这个形象,在农村青年中极富代表性,他们向往城里的生活,不愿呆在农村, 寄托着作者对新一代农民、农村现状和农村未来的思考和担忧。构思儿子这个形象,使主旨更加 深刻。(4)结合“今年天旱,幸好镇上干部帮忙抗旱,稻谷长得籽实,就等收割了”可知,从平时看, 镇干部帮农民抗旱等举措已经赢得
14、了老人的信任,消除了彼此的陌生感。结合“柴火饭,就当陪我过个节。耽误不了你时间。看三爹眼巴巴的,王书记没推辞。”可 知,书记懂得老人的孤寂,他留下来吃饭抚慰了老人的心。结合“小李要开车,我们也禁止工作期间饮酒王书记说,不过,既然是自家酿的酒, 我还是陪您喝一小杯。”“我老头子命贱,喝不来,还是喝自家的酒舒服,您呢? ”“我也爱 喝家酿的酒”可知,老人和书记都爱喝农家自酿的酒,都爱稻田和农家的红火日子。相通相融的 思想和情感使他们一见如故,“把酒话家园”。答案:(1) C(2) C(3)情节更加丰富曲折。正因为发现了儿子在外卖假酒,老人在山村坚持种田,王书记才决定 帮老人收割。人物形象更加鲜明。
15、儿子的向往城里、为赚钱无视法律和老人的感恩政府、勤劳本分在对比之 中更鲜明且形成一种文学之美。主旨更加深刻。儿子这个形象,在农村青年中极富代表性,寄托着作者对新一代农民、农村现 状和农村未来的思考和担忧。(4)从平时看,镇干部帮农民抗旱等举措已经赢得了老人的信任,消除了彼此的陌生感。从“此时”看,书记懂得老人的孤寂,他留下来吃饭抚慰了老人的心。老人和书记都爱喝农家自酿的酒,都爱稻田和农家的红火日子。相通相融的思想和情感使他们 一见如故,“把酒话家园”。(1)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答题时要整体把握小说内容,结 合相关语境分析各个选项表述的正误,作出正确的选择。(2)
16、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能力。答题时要读懂题干涉及的部分,仔细比对各个选 项,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3)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中相关人物作用的分析能力,答题时要结合该人物在文中的描写以及小 说的情节、主题等方面加以分析。(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小说意蕴的能力。答题时要读懂文本,根据题干的提示,结合具体内容进 行分析。小说结尾的作用:一、出人意料的结尾。内容上,它使平淡的故事情节陡然生出波澜,如石破天惊,猛烈撞击读者的心灵,产生震撼人 心的力量。结构上,与前文的伏笔相照应,使人觉得又在情理之中。二、令人伤感的悲剧结尾。从主题上看,能更好地深化主题。从表现人物性格看,能更好地塑造人物性格这种结
17、局令人感动,令人回味,引人思考。三、令人喜悦的大团圆结尾。从表达效果看,小说喜剧结局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耐人寻味。从阅读者的情感体验看,喜剧性的结尾与主人公、作者的意愿构成和谐的一体,给人以欣慰、 愉悦之感。从主题上看,这样的结局能凸显小说的主题。四、戛然而止,留下空白的结尾。留下了 “空白”给读者想象,让读者进行艺术再创造。1014.【答案】D、B、【解析】(1)句意:黑貂皮大衣穿破了,一百斤黄金也用完了,钱财一点不剩,只得离开秦国, 返回家乡。“黑貂之裘”作主语,“弊”作谓语,其后应断开;“黄金百斤”作主语,“尽”作谓语,其后应断开;“资用”做主语,“乏绝”作谓语,其后应断开;故选
18、EJNo(2) A.逃跑/趋向。句意:想要离开逃到韩国去;/它从骊山向北建筑,再往西转弯,一直走向咸 阳。B.书籍/信。句意:于是半夜找书;/家书难得,一封抵得上万两黄金。C.册封,封授/把当作边邑。句意:封苏秦为武安君;/(现在它)已经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 边境。D.文中的“除”,含义为“除去,清除”。“扶辇下除”的“除”含义为“宫殿的台阶”。句意:收拾房屋,打扫街道;/扶着皇帝的车驾下殿阶。故选Do(3) B. “主要是因为自己回家以后,连妻子、父母都不理解自己”错误,结合“妻不以我为夫, 嫂不以我为叔,父母不以我为子,是皆秦之罪也”分析可知,妻子、父母都不理解自己这只是一 方面的原因,主
19、要原因应该是自己游说秦王失利。故选Bo(4)“故,所以;“东”,让回到东边;“不听”,不听信。译文:所以大王不如让苏 秦回到东面的齐国,秦国一定怀疑齐国而不听信它。“廷”,在朝廷上;“杜”,阻止;“左右”,左右大臣;“莫之能伉”,宾语前置,没有人 能与他匹敌。译文:在朝廷上劝说诸侯王,阻止左右大臣的言论,天下没有人能与他匹敌。(5)结合“期年,揣摩成”分析可知,苏秦成功因为他有坚持不懈的执着精神;结合“乃夜发书,陈箧数十,得太公阴符之谋,伏而诵之,简练以为揣摩”分析可知,苏秦成功 因为他反复钻研的苦读经历;结合“于是乃摩燕乌集阙,见说赵王于华屋之下,抵掌而谈,赵王大悦,封为武安君”分析可知,
20、苏秦成功因为他出类拔萃的游说能力;结合“当此之时,天下之大,万民之众,王侯之威,谋臣之权,皆欲决苏秦之策”分析可知,苏 秦成功因为各国政要的大力支持。答案:(1) EJN(2) D(3) B(4)所以大王不如让苏秦回到东面的齐国,秦国一定怀疑齐国而不听信它。在朝廷上劝说诸侯王,阻止左右大臣的言论,天下没有人能与他匹敌。(5)坚持不懈的执着精神;反复钻研的苦读经历;出类拔萃的游说能力;各国政要的大 力支持。参考译文:材料一:苏秦被扣押在魏国,想要离开逃到韩国去,魏国关闭城门而出不去。齐国派苏厉替他对魏王 说:“齐国请求把宋国的土地分封给泾阳君,可是秦国不接受。有齐国的帮助而得到宋国的土地 对秦国
21、并非不利,然而秦国之所以没有采纳齐国请求的原因,是不相信齐王和苏秦。现在秦国看 到齐国、魏国不和,达到如此厉害的地步,那么齐国一定不欺骗秦国,而秦国也会信任齐国了。 齐、秦联合而泾阳君享有宋国土地,就不是对魏国有利了。所以大王不如让苏秦回到东面的齐国, 秦国一定怀疑齐国而不听信他。齐、秦不和,天下便没有忧虑,讨伐齐国成功了,那么您的土地 就扩大了。” 材料二:劝说秦王的奏折多次呈上,而苏秦的主张仍未实行,黑貂皮大衣穿破了,一百斤黄金也用完 了,钱财一点不剩,只得离开秦国,返回家乡。他缠着绑腿布,穿着草鞋,背着书箱,挑着书橐, 脸上又瘦又黑,一脸羞愧之色。回到家里,妻子不下织机,嫂子不去做饭,父
22、母不与他说话。苏 秦长叹道:“妻子不把我当丈夫,嫂子不把我当小叔,父母不把我当儿子,这都是秦的过错啊!” 于是半夜找书,摆开几十只书箱,找到了姜太公的兵书,埋头诵读,反复选择、熟习、研究、体 会。读到昏昏欲睡时,就拿针刺自己的大腿,鲜血一直流到脚跟,并自言自语:“哪有去游说国 君,而不能让他拿出金玉锦绣,取得卿相之尊的人呢? ”满一年,研究成功,说:“这下真的可 以去游说当代国君了。”于是就登上名为燕乌集的宫阙,在宫殿之下谒见并游说赵王,拍着手掌侃侃而谈,赵王大喜, 封苏秦为武安君。拜受相印,以兵车一百辆,锦绣一千匹,白璧一百对,黄金一万溢,跟在他的 后面,用来联合六国,瓦解连横,抑制强秦,所
23、以苏秦在赵国为相而函谷关交通断绝。在这个时 候,那么大的天下,那么多的百姓,王侯的威望,谋臣的权力,都要取决于苏秦的策略。没有花 费一斗粮,没有烦劳一个兵,一个战士也不作战,一根弓弦也不断绝,一支箭也不弯折,诸侯相 亲,胜过兄弟。贤人在位而天下驯服,一人被用而天下安顺,所以说:应运用德政不应凭借勇力; 应用心于朝廷之内,不应用心于国土之外。在苏秦显赫尊荣之时,黄金万溢被他使用,随从车骑 络绎不绝,一路炫耀,靖山以东各国随风折服,从而使赵国的威望极大地提高了。况且那个苏秦, 只不过是出于穷巷、窑门、桑户、楂枢之中的贫士罢了,但他伏在车轼之上,牵着马的勒头,横 行于天下,在朝廷上劝说诸侯王,阻止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2023 学年 湖南省 衡阳 重点中学 联考 期中 语文试卷 答案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