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抚州市七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卷.docx
《江西省抚州市七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抚州市七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卷.docx(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2023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联考高一语文试卷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L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纸上。2 .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 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 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 (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化景物为情思,这是对艺术中虚实结合的正确定义。以虚为虚,就是完全的虚无;以实 为实,景物就是死的,不能动人;唯有以
2、实为虚,化实为虚,就有无穷的意味,幽远的境界。 清人萱重光画筌说:“实景清而空景现”“真境逼而神境生”“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 境”。清人邹一桂小山画谱说:“实者逼肖,则虚者自出J这些话也是对于虚实结合的 很好说明。艺术通过逼真的形象表现出内在的精神,即用可以描写的东西表达出不可以描写 的东西。我们举一些实例来说明这个问题。三岔口这出京戏,并不熄掉灯光,但夜还是存在的。这里夜并非真实的夜,而是通 过演员的表演在观众心中引起虚构的黑夜,是情感思想中的黑夜。这是一种“化景物为情思”。 梁祝相送可以不用布景,而凭着演员的歌唱、谈话、姿态表现出四周各种多变的景致。 这景致在物理学上不存在,在艺术上却是
3、存在的,这是“无画处皆成妙境: 这不但表现出 景物,更重要的结合着表现了内在的精神。因此就不是照相的真实,而是挖掘得很深的核心 的真实。这又是一种“化景物为情思”。诗经硕人:“手如柔葭,肤如凝脂,领如螭蟒,齿如瓠犀,螺首蛾眉,巧笑倩兮, 美目盼兮。”前五句堆满了形象,非常“实”,是“错彩镂金、雕绩满眼”的工笔画。后二句 是白描,是不可捉摸的笑,是空灵,是“虚”。这二句不用比喻的白描,使前面五句形象活 动起来了。没有这二句,前面五句可以使人感到是一个庙里的观音菩萨像。有了这二句,就 完成了一个如“初发芙蓉,自然可爱”的美人形象。近人王蕴章燃脂余韵载:“女士林热林,福建莆田人,暮春济宁(山东)道上
4、得诗云: 老树深深俯碧泉,隔林依约起炊烟。再添一个黄鹤语,便是江南二月天。有依此绘一便 面(扇面)者,撷林日:画固好,但添个黄鹉,便失我言外之情矣。“在这里,诗的末二句 是由景物所生起之“情思”,得此二句遂能化景物为情思,完成诗境,亦即画境进入诗境。 诗境不能完全画出来,此乃诗与画的区别所在。画实而诗为画中之虚。参考答案及解析1.D解析:“古典诗歌创作者认为诗之所以为诗就在于诗作的空灵性”错误,根据材料二“中 国古代的诗论家认为诗之所以成诗,就在其诗作的空灵性”可知,是“中国古代的诗论家” 的看法,选项张冠李戴。2.B解析:“但若能展现出新美、新境界,其作品就得以流传”错误,根据材料一 “但都
5、要 有新的东西,他的作品才能丰富世界,才有价值,才能流传”,选项错把必要条件当作充分 条件。3 .A解析:“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把“愁”物化为一江向东流的春水, 将多而不绝的愁思形象地表达了出来,这是化虚为实,化情思为景物。4 .材料一首先提出艺术创作中化景物为情思的论题,然后从戏剧、诗歌、绘画等方面举例 分析,最后总结艺术创作要做到化景物为情思,虚实结合。材料二首先介绍对“虚”“实” 内涵的不同理解,然后指出诗歌意境的产生是“虚”“实”相生的过程,最后点明我国古典 诗歌创作构思的基本思路和基本特色是虚实相生。(每点2分)5 .前三句写眼前实景:细雨刚刚停止,天色转为轻阴。虽是
6、白昼,诗人还是懒得去开院门, 在院里坐下观看青苔。最后一句化景物为情思,虚写诗人的幻觉:那青翠的颜色简直要染到 人的衣服上来。诗歌化实为虚,虚实相生,通过雨后深院地碧苔青的实景,巧妙表达了诗 人欣喜的心情和新奇独特的感受,创造了一个宁静而充满生命活力的妙境,令人回味无穷。(每点2分,若答出“诗人借写幻觉,表现出色彩奇妙的运动。通过这仿佛流动于整个空间 的苍苔翠色,反衬出自己空寂的心境”等内容也可酌情给分)6 .D解析:“推动情节发展”错误,称呼的变化在本文中没有这一作用。7 .C解析:“理屈词穷,争吵不过父女二人”分析错误,劳莫夫心脏不好,受到刺激后身体 越来越不舒服,只能先走。8 .丘布考夫
7、没有把邻居来求婚的消息明确地告诉女儿,只是说“去,那儿有个生意人来买 货物”,致使女儿只是把对方当作一个普通来客看待。劳莫夫与丘布考夫父女作为地主都 极度看重田产,自私、算计、贪婪、斤斤计较,只为自己的利益考虑,因此产生冲突是必然。 劳莫夫对娜塔里雅并没有真爱,只是觉得该结婚了,对方是还算不错的结婚对象,娜塔里 雅也没有对劳莫夫表现出特殊的好感,因此互相缺乏包容与理解。(每点2分)9 .劳莫夫本来是来求婚,却与娜塔里雅为一块草地争吵不休,其目的与行为的矛盾冲突使 人觉得夸张、违背常理,富有戏剧性。丘布考夫称呼人时叫得非常亲热,甜蜜无比,内心 却非常无情,“一个子也不借”。劳莫夫身体宽大肥胖,但
8、却心脏不好,脆弱异常,外形与 内心的反差,使人感到滑稽可笑。娜塔里雅对于草地一边说“我一点儿看不上眼”,一边 极力据为己有;一边说“受不了不公道”,一边在抢夺别人的草地。(每点2分,任答三点即 可)10 .C解析:“襄子夜使人杀守堤之吏”,“杀”是谓语,“守堤之吏”是宾语,其后应断开, 排除B、D项;“韩/魏翼而击之”,“韩、魏”是主语,“击”是谓语,“之”是宾语,主谓之 间不能断开;“智伯军救水而乱韩”或“智伯军救水而乱韩、魏”逻辑不通,排除A、D项;“襄子将卒犯其前”中“其前”前省略介词“于”,“于其前”是状语后置,不能同“犯”断 开,排除A、B项。1LC解析:“站在车左负责警卫”错误,应
9、该是:古代乘车时,尊者居左,驾车人居中,骏 乘居右担任警卫。A项“朝济而夕设版焉”中“版”指的是版筑的工事;B项“御”分别 是驾车、治理的意思;D项的“族”分别指家族、筋骨交错聚集的地方。11 .B解析:“看到水漫晋阳的景象,恐惧得手足失措”理解有误。由原文“智伯日:吾乃今 知水可以亡人国也。桓子肘康子,康子履桓子之附”可知,魏桓子在听到智伯的言论后, 用胳膊肘碰了碰韩康子,韩康子也踩了踩魏桓子的脚背,他们两人意识到了唇亡齿寒的危险, 心照不宣互相示意要有所谋划。13 .韩康子、魏桓子两人就秘密与张孟谈商议,约定好行动的日子,然后便送张孟谈回城 了。(“潜”“期” “遣”各1分,句意1分)才与
10、德是不同的,而世俗之人不能分辨它们,一概称之为贤明,这是人们找不到贤人的原 因。(“莫之能辨”宾语前置句、“通”“所以”各1分,句意1分)14 .智伯认为自己不发起灾祸,没人敢兴起灾祸,狂妄自大。智伯水淹晋阳,说“我今 天才知道,水可以灭亡别人的国家”,得意扬扬,无视韩康子、魏桓子的感受。(两点3分) 【参考译文】智襄子当政,(他)与韩康子、魏桓子在蓝台饮宴。(席间)智伯戏弄韩康子,而且侮辱 段规。智国听说此事,就劝谏(智伯)说:“您不防备灾祸,灾祸就一定会到来!”智伯说: “灾祸将由我发起。我不发起灾祸,谁敢兴起灾祸? ”(智伯)没有听从(智国)的话。智 伯向韩康子索要土地,韩康子便派使臣给
11、智伯万家的县邑。智伯很高兴。(智伯)又向魏桓 子索要土地,(魏桓子)便又给了智伯一个万家之邑。(智伯)又向赵襄子索要蔡和皋狼两处 土地,赵襄子不给。智伯大怒,率领韩、魏的军队来进攻赵襄子。赵襄子逃往晋阳。智伯、 韩康子、魏桓子三家围住晋阳,引水灌城,城墙只剩下三版露出水面。锅灶被淹没了,灶中 生出青蛙,但百姓都没有叛变之心。智伯乘车在水中行进,魏桓子为他驾车,韩康子持矛居 右护卫。智伯说:“我今天才知道,水可以灭亡别人的国家。”魏桓子用胳膊肘碰了碰韩康子, 韩康子也踩了踩魏桓子的脚背。这是因为汾水可以灌魏的安邑,而绛水也可以灌韩国都城平 阳啊!幺希疵对智伯说:“韩、魏两家一定会反叛J智伯问道:
12、“你怎么知道?” 疵说:“从人 情事理知道的J第二天,智伯把幺帝疵的话告诉了韩康子、魏桓子。两人走后,幺帝疵进来, 问道:“主公,您为什么把我的话告诉他们二人呢?”智伯说:“你怎么知道的?”(幺帝疵)说:“我看见他俩看我很仔细,然后快步跑开,那是知道我识破他们心思的缘故J智伯对这些 并不后悔。疵便请求出使齐国。赵襄子派遣张孟谈秘密出城见韩康子、魏桓子,(张孟谈) 说:“我听说唇亡则齿寒。现在智伯率领韩、魏两家进攻赵国,(如果)赵国灭亡了,那么韩、 魏两国也要相继灭亡。”韩康子、魏桓子两人就秘密与张孟谈商议,约定好行动的日子,然 后便送张孟谈回城了。赵襄子夜里派人杀死守堤官吏,决开堤口,让大水倒
13、灌智伯军营。智 伯军队为救水淹而大乱,韩、魏军从侧面攻击智伯军,赵襄子带领士兵从正面袭击,大败智 伯的军队,杀了智伯,并把智氏之族全部诛灭。臣司马光认为:智伯的灭亡,在于(他的)才胜过了德。才与德是不同的,而世俗之人不 能分辨它们,一概称之为贤明,这是人们找不到贤人的原因。聪慧明察、刚强坚毅方为才, 正义耿直、公道平和才叫德。才,是德的辅助;德,是才的统师。德才兼备的人称之为圣人, 无德无才的人称之为愚人,德胜过才的人称之为君子,才胜过德的人称之为小人。15 .D解析:“全诗抒发情感都极其委婉含蓄”错误,颔联“忆弟兄”属直接抒情。16 .尾联的意思是诗人听到风吹竹门的声音,联想到可能会有冷雪打
14、落在松窗之上,寒风 已令诗人惆怅,冷雪更令诗人焦虑;诗人担忧弟弟如何度过这寒冷的日子。尾联采用以景结情(借景抒情)、虚实结合的手法,委婉含蓄地表达了对弟弟深切的关怀, 深切感人,回味悠长。(每点3分)17 . (1)(故)不积理步 无以至千里(2分)(2)非曰能之 愿学焉(2分)(3)六朝旧事随流水 但寒烟衰草凝绿(2分)18 .简单易懂(通俗易懂);生动形象(画面感强);含义丰富。(每点1分,意思对即 可)19 .示例:用于人们看到非常壮观的自然景象时,“破防”可以理解成受到了极大的震撼;用 于人们看到强大的竞争对手时,“破防”可以理解成情绪陷入了沮丧。(每句2分,其中句式 1分,内容贴切1
15、分)20 .示例一:我认同。(1分)“破防瞬间”是对过去一年社会正能量的回顾与总结,主流媒体 在新闻标题中运用类似的网络流行词,不但新颖活泼,而且是对优秀文化、价值观的积极倡 导。(3分,言之有理即可,超出字数酌情扣分)示例二:我不认同。(1分)主流媒体有其严肃性、庄重性,需要承担规范使用、传播汉语 的使命,在网络流行词的使用上应当审慎,不应只为吸引眼球在标题中媚俗。(3分,言之 有理即可,超出字数酌情扣分)21 .A微乎其微 B出人意料C无济于事(每处1分,如有其他答案符合语境亦可得分)22 .从而达到减肥的目的 不管喝多少热水而喝了 3的冰水(每处2分,意思对即可)23 .略以上所说化景物
16、为情思、虚实结合,在实质上就是一个艺术创造的问题。艺术是一种创 造,所以要化实为虚,把客观真实化为主观的表现。清代画家方士庶说:“山川草木,造化 自然,此实境也;画家因心造境,以手运心,此虚境也。虚而为实,在笔墨有无间。”这就 是说,艺术家创造的境界尽管也取之于造化自然,但他在笔墨之间表现了山苍木秀、水活石 润,是在天地之外别构一种灵奇,是一个有生命的、活的,世界上所没有的新美、新境界。 凡真正的艺术家都要做到这一点,虽然规模大小不同,但都要有新的东西,他的作品才能丰 富世界,才有价值,才能流传。(摘编自宗白华美学散步)材料二:作为一种艺术表现手法,“虚实”说具有丰富性和灵活性的特点。由于切入
17、角度和论证 背景的不同,人们对其内涵的理解与界定也有所不同。诸如:“艺术家创造的艺术形象是实, 引起读者的联想是虚;由形象而产生的意象境界就是虚实结合。”“强烈的感情直抒是实 写,意象暗示是虚写J笔者认为,古典诗歌中所描述的景象、事件为实,所表达的情 感、理念为虚,二者相融合而形成的意象境界即为诗歌创作中的“虚实相生”。王国维在文学小言中说:“景”与“情”是诗歌艺术生成的“二原质诗歌意境的 产生过程实质上是一个“情”与“景”、“虚”与“实”从表层共存到内层交流再到深层融化 的过程。大凡成功的诗作,往往是情景相融、虚实相间的,既能把一幅幅鲜明、具体、逼真 的画面献诸读者的视听觉,又能将朦胧、抽象
18、、丰富的底蕴留给读者想象,诱发读者创造性 的阅读。情与景、虚与实两者在诗的生成过程中密切相连。然而,比较而言,二者中“情”为主, “景”为从,“实”是基础,“虚”是重心。诗歌的艺术魅力与价值不在于实像本身,而在于 蕴含其中的内在价值。清代诗论家翁方纲说:“唐诗妙处在虚处J中国古代的诗论家认为诗 之所以成诗,就在其诗作的空灵性,在其虚处,在于光明莹洁的空旷境象中,吐露着充实的、 内在的、自由的、无限的生命光辉。以“实”为依托,注重从“实处”入手,向“虚处”生 发,并力图超越“实”的范畴,导向“虚”的领域,以有限的“实”,表现无限的“虚”,这 就是我国古典诗歌创作构思的基本思路和基本特色。(摘编自
19、涂承日中国古典诗歌创作中的“虚实相生”)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梁祝相送可凭演员的歌唱、谈话、姿态等展现出事实上并不存在的景致,这即是以实 为虚,化实为虚。B.有人根据林福林的诗句绘了一幅扇面,林镉林认为他不该真的在扇面上 画出黄鹏,如此反倒失去了诗境。C.由于切人角度、论证背景不同,虚可以是读者的联想,也可以是意象的暗示,还可以是表 达的情感、理念。D.古典诗歌创作者认为诗之所以为诗就在于诗作的空灵性,所以他们力图 以有限的“实”表现无限的“虚4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两句虽简练朴素,却使得前面五
20、句所描绘的形象活动了起来。B.艺术家的创作不能脱离造化自然,但若能展现出新美、新境界,其作品就得以流传。 C.诗境产生时情与景、虚与实紧密相连,它们从表层共存到内层交流,最后深层融化。D.材料一、二运用引证法使论证深刻透彻;材料一运用例证法使论证具体充实。3 .下列选项,不能体现“化景物为情思”的一项是(3分)A.李煜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B.陈陶陇西行: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C.荆轲易水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D.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4 .请简要分析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行文脉络。(4分)5 .请结合材料,从虚实结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江西省 抚州市 2022 2023 学年 一下 学期 期中 联考 语文试卷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