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第六单元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第18课世界主要国家的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作业部编版选择性必修.docx
《高中历史第六单元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第18课世界主要国家的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作业部编版选择性必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第六单元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第18课世界主要国家的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作业部编版选择性必修.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18课世界主要国家的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一、选择题1 .克利斯提尼改革的内容之一是确定了村社为最基本的政治单位,公民权的认定取决于村 社的登记,所有的政治和军事制度如五百人会议、公民大会、法庭和将领等都以村社为基础 而组织起来。这说明 (c )A.雅典城邦公民范围缩小B.雅典工商业快速发展C.雅典基层治理依靠村社进行D.雅典基层治理存在重大缺陷【解析】材料“克利斯提尼改革的内容之一是确定了村社为最基本的政治单位所有的政 治和军事制度如五百人会议、公民大会、法庭和将领等都以村社为基础而组织起来”说明当 时雅典的各项制度是以村社为基础的,基层治理依靠村社进行,故C项正确;材料并未体现 雅典公民范围
2、的缩小,故A项错误;B项材料没有体现,故排除;D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故 排除。2 .有位于高处、豪华的领主住所;有简陋的农奴茅舍;有包括教堂、水磨房和手工、业者的 库房在内的公共设施;有领主主持的法庭处理领地内部事务;农奴以劳役地租的方式承担义 务。这样的情景最有可能出现在 (A )A.中世纪庄园B.中世纪城市C.东汉豪强地主庄园D.门阀土族辖地【解析】依据材料中“农奴、教堂、水磨房和手工业者的库房在内的公共设施;有领主以及 劳役地租”可知是中世纪西欧的庄园,故A项正确;城市不符合劳役地租的信息,故B项错 误;中国东汉和魏晋时期没有教堂,故C项和D项均错误。3 . 16世纪的伦敦,一百年来(每年
3、选举一次)有24个市长是绸缎、丝绒商,17个是呢绒 商,14个是食品杂货商,其他每个同业联合会都有六、七个人当选过。止匕外,伦敦市政参 事和众议院议员也往往是12个大型同业联合会的成员。对上述材料的解读最深刻的是(A )A.市民通过行会控制市政B.市民通过选举开始参政C.市民与君主开始共施政D.行会是城市经济的灵魂【解析】有24个市长是绸缎、丝绒商,伦敦市政参事和众议院议员也往往是12个大型同业 联合会的成员,说明伦敦市民通过同业联合会即行会参与并控制市政活动,故A正确;材料 信息没有体现选举问题,排除B项;材料也没有涉及君主的信息,排除C项;材料反映行会 对市政的影响,不能说是城市经济的灵魂
4、,D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4.1834年英国济贫法(修正案)将“低于舒适原则”确立为基本原则,即不论家庭大 小和生活支出多少,金钱救济绝对不能超过社区独立劳动者的最低工资水平。它规定,一律 停止对济贫院外所有壮年男子的救济。这些规定反映出英国 (A )A.工业资产阶级掌握政权B.社会矛盾尖锐激化C.形成了完善的法律体系D.救济观念走向人道【解析】材料主旨是不对壮年男子进行救济是迫使工人进行劳动,保证自由劳动力的供应, 这反映了工业革命后随着工业资产阶级统治地位的确立和维护自身利益的要求,故A项正 确;B、C两项材料未体现,故排除;D项与材料主旨相反,故排除。5.18世纪中期,英国用于济贫的开
5、支每年约为70万英镑,18301831年间用于济贫的开 支达680万英镑,其中至少有300万英镑用于救济英格兰东南部地区的农业劳动者。英国用 于济贫的开支日渐剧增说明工业革命期间,英国 (A )A.社会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B.贫困人口总数始终不断增加C.人民生活整体上没有改善D.贫困人口呈现明显地域差别【解析】依据材料可知,工业革命时期,英国用于济贫的开支日渐剧增,这说明此时期社会 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始终”一词表述过于绝对,错误;C选项 错误,工业革命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提高了人民整体生活水平;D选项错误,依据材 料可知,英国贫困者主要是农业劳动者,这体现的是工农业
6、生产的差异造成的社会贫富差距 的拉大,与地区无关。6. 1883年,德意志帝国议会通过了第一部国家社会保障立法疾病保险法,对广大劳动 者进行强制保险,其中工人所交的保险费用很少,只占每天工资的1.5%; 1905年,德国实 行高温工作限制,若超过28 ,每班工作不得超过6小时。这表明统一后的德国(C )A.带有普鲁士专制传统B.君主立宪政体正在逐步建立C.具有其历史的进步性D.统治阶级极力维护自身利益【解析】“对广大劳动者进行强制保险,其中工人所交的保险费用很少,只占每天工资的 1. 5%; 1905年,德国实行高温工作限制,若超过28 ,每班工作不得超过6小时”体现 的是资产阶级的社会保障,
7、社会保障是历史的进步,有利于保护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故选 C项;材料的内容是关于社会保障,普鲁士专制时代没有社会保障的相关立法,排除A项;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确立了德国的君主立宪政体,排除B项;材料的内容是社会保 障制度,体现了对劳动人民的保护,没有涉及统治阶级极力维护自身利益,排除D项。7 .罗斯福新政初期,美国社会失业、流浪人口增多现象严重,一些学者很少担心政府对群 众的衣食供给问题,却十分担心总统能否赋予他们采取措施实施保障的能力。这从侧面反映 出当时的美国 (D )A.政府拥有强大的物质保障8 .以工代赈面临多重挑战C.照搬苏联的计划经济体制D.社会保障急需立法支持【解析】罗斯福
8、新政之前,美国实行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政府并未表现出明显的经济干预 能力,故出现材料中学者的担心,间接反映出,为克服这一问题,当时的美国需要从法律层 面为社会保障提供支持,故选D项;据材料“一些学者很少担心政府对群众的衣食供给问题” 可知,政府拥有强大的物质保障是材料从正面直接反映出的信息,而非侧面,排除A项;以 工代赈是指政府投资建设基础设施工程,受赈济者参加工程建设获得劳务报酬,以此取代直 接救济的一种扶持政策,材料并未提及相关信息,排除B项;美苏两国社会性质不同,美国 不可能照搬苏联的计划经济体制,C选项表述错误,排除C项。8.社会学者薛涌认为:“当一个社会支持你放弃不喜欢的工作而找到称
9、心如意的工作时, 整个社会的效率就会提高。当你知道自己失业后会得到帮助,而不是扛着懒人的恶名时, 你就不会誓死捍卫自己所拥有的已无竞争力的工作,而更愿意冒险去学习新的东西,寻找新 的职业。”材料说明 (C )A.社会保障会导致贫富悬殊8 .福利国家使人失去竞争意识C.社会保障是有效的社会激励机制D.高福利制度会降低工作效率【解析】从题干中关键信息“当你知道自己失业后会得到帮助,而不是扛着懒人的恶名 时,你就不会誓死捍卫自己所拥有的已无竞争力的工作,而更愿意冒险去学习新的东西,寻 找新的职业”,可知社会保障是有效的社会激励机制,故c项正确;社会保障会缩小贫富差 距,A项表述错误,排除;B、D两项
10、与题干意思相反,故排除。9 . 1980年,美国通货膨胀率接近10%,有25%的企业开工不足。里根上台后要求政府、 企业主和雇工三者共同承担社会保障基金来源,并鼓励私人企业投资保障行业,提倡由“福 利国家”过渡为“福利社会”。这表明当时的美国 (C )A.社会阶层贫富分化日益严重B.开创了西方福利制度的先河C.试图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D.加强了政府对经济宏观调控【解析】根据材料“福利国家”,体现了国家的干预;“福利社会”,减少国家的干预,以 应对70年代的经济危机,故选C项;“福利国家”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排除A项;二战 后,资本主义新变化,建立“福利国家”等,创造了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的“黄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历史 第六 单元 基层 治理 社会保障 18 世界 主要 国家 作业 部编版 选择性 必修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92621260.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