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河南省洛阳市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达标训练历史试题(Word版).docx
《2022-2023学年河南省洛阳市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达标训练历史试题(Word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2023学年河南省洛阳市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达标训练历史试题(Word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2023学年高二上期期末训练历史试题一、单选题(共计30小题,每题1.5分,共计45分)1.1832年、1867年和1884的三次议会改革是英国19世纪民主政治发展进程中的重要事件。其中1832年 改革扩大了工业资产阶级权利,1867年改革使小资产阶级和工人上层获得选举权,1884年改革赋予农业工 人选举权利。据此可知三次议会改革()A.逐步实现了公民的普选权B.增强了工业资产阶级的地位C.适应了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D.是英国政治民主化的核心2 .三公九卿制度的基本结构从秦朝一直沿用,直到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中国古代历史中的中央官制三级 制度才算寿终正寝。“寿终正寝”的标志性事件是()
2、A.汉代设中朝 B.唐代设三省C.宋代设副相D.明代废宰相3 .英国曾于1855年、1870年两次颁布法令,规定由独立于党派之外的文官委员会主持文官考选,文官不 得参与政治活动和盈利性经济活动。1883年的美国文官法也规定:任何公务人员都没有权力利用职权 或个人影响去强迫别人或别的团体采取政治行动。由此可知,当时英美文官制度改革的相同目的是()A.保证公共权力运行的稳定B.完善欧美国家的政党政治C.杜绝官员权力滥用与腐败D.彰显选拔公正与社会公平4 .从中央组织部出台组织人事部门对领导干部提醒、函询和诫勉实施细则印发到2019年3月18日,各级 组织人事部门共开展提醒、函询和诫勉139. 6万
3、人次,其中提醒110. 8万人次,函询16. 9万人次,诫 勉11. 9万人次。这体现了党的()A.严惩腐败原则 B.甄别审查机制 C.党管干部原则D.干部任用改革5 .明清时期统治者构建了严格规范的“圣谕宣讲”制度,以儒家正统观念为核心,以皇帝颁发的“圣谕”为内 容,在乡里定期对所有民众进行宣读与讲解。“圣谕”的内容也由明初的六条扩展到清代的十六条并有详细的 解读。这一现象反映了统治者()A.重视基层治理 B.开始独尊儒术C.注重政令传达D.压制宗族自治6 .“ 一场严肃的祷告,同样可以在草屋中或者猪圈里进行有说话声音的地方,就是上帝的所在只 有在最后一个穷人得到照应后,才能考虑兴建教堂。至
4、于教堂的建造、风格和装饰都无关紧要,材料所反 映的历史事件()A.旨在冲破封建专制制度的束缚B.使人开始摆脱基督教神学的统治C.构筑了未来社会的美好蓝图D.使人获得灵魂得救的自主权7 .羁縻政策起源于战国时期秦灭巴之后,“秦惠王并巴中,以巴氏以蛮夷君长,世尚秦女,其民爵比不更”。 唐高祖时正式确立“怀柔远人,义在羁縻”的民族政策,宋朝进一步笼络少数民族首领,对“其有力者, 还更赐以疆土”。羁縻政策的实施()A.有利于扩大中华民族的统治区域B,形成了中央对地方的直接有效管辖C.维护了多民族国家的团结和稳定D.激化了边远少数民族与中央的矛盾8 .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国在外交领域呈现出“介”字型布局。
5、“撇”指“丝绸之路经济带”,“捺”指21世纪海上 丝绸之路”,两“竖”分别指“中国、巴基斯坦经济走廊”和“中国、印度、缅甸、孟加拉国经济走廊”。这反映 出当代我国外交()A.致力于谋求地区性和平B.侧重与西方国家的沟通C.对不结盟政策有所调整D.凸显经济合作的重要性于20世纪90年代的美国,故D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17 .答案:B解析:从材料内容可以看出,“它”是在夹缝之中蓬勃发展的,这是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特征, 在清朝后期获得了发展,在民国初期迎来了短暂的春天,所以材料中的“它”是指实业救国的思潮,故选B 项;“中体西用”是洋务派的指导思想,主张用西方先进的技术来维持中国君主专
6、制制度和伦理纲常,与材 料不符,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变法图强”,排除C项;“民主共和”不符合夹缝中蓬勃发展,冬天里 创造了春天的到来,排除D项。18 .答案:B解析:仔细研读材料可知,1956年的历史教材对洋务运动的评价带有明显的主观色彩,这与 当时美苏冷战的国际背景及新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有关,而2004年的历史教材对洋务运 动的评价是从近代化的角度,而且更加客观,这与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有关,因此,这反映出 了历史解释的时代性,故选B项;历史事实本身是客观的,而不是主观的,但历史解释会带 有主观性,排除A项;历史评价的结论跟多种因素有关,但并不能因为结论不同就认定其具 有随意性,排除C
7、项;历史观点是因人因时因地而有所不同的,因此并不具有统一性,排除D 项。19 .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国有企业产值占工业产值超过3/4到2000年差不多只剩下了 1/4,大部分产品都是其 他企业在生产”说明我国在经济体制的改革方面取得一定成就,故选B项;材料没有涉及中国与世界的关 系,排除A项;材料只是涉及国有企业产值占工业产值的比重,不能说明国有企业的总产值在下降,故C 项错误;“遭遇到巨大危机”表述错误,故D项排除。20 .答案:A解析:结合材料可知,“交子”这一新生事物在商业领域具有流通和存储的功能,这有利于促进商品经济的 发展,A项正确,由材料信息无法推出B项结论,排除;中国资本主义
8、萌芽出现于明朝中后期,C项与题 中时间不符,排除;材料并未涉及对外贸易,排除D项。21 .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朝奉”本为官名,代表的是政治称呼;“老板”代表的是经济称呼;徽 商虽是商人,但不愿被称为“老板”,而是乐意以政治称呼来称谓,这充分反映了明清政府对商人的歧视和 压制,故排除A, B项正确。世人统称徽商为“徽州朝奉”是受“重农抑商”观念的影响,没有体现徽商已 走上了官商结合之路,排除C。商帮是明清时期出现,与北宋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无关,排除D。22 .答案:C解析:据材料“1853年”“描述伦敦的雾:烟雾从烟囱管帽降下,形成浅黑色的毛毛雨,中间带着煤灰烟 尘并结合所学
9、可知I,作者对工业革命后环境污染现实的描述,属于现实主义,而文学作品具有夸张性和 虚构性是浪漫主义的特点,故A项错误;据材料“烟囱”和“煤灰烟尘”可知是工业而不是农业,故B项 错误;根据材料“烟雾从烟囱管帽降下,形成浅黑色的毛毛雨让人觉得太阳已经死去”可知,是工业 化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相关的环境法制建设亟待加强,故C项正确;科技与环境并不是绝对对立的, 科技的进步可以为环境污染提供一定程度的解决方法,且材料中只涉及环境污染而没有对科技的相应描述, 故D项错误。23 .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鸦片战争后,西方的生活方式在通商口岸传播后,形成一批穿西装、吃西餐的人群, 这说明中国的生活方式
10、受到西方思想观念的影响,选项C正确;选项A表述绝对,排除;选项B与题干无 关,排除;选项D表述绝对,排除。24 .答案:A解析:材料中英国农业文明下悠闲生活方式被取代的主耍原因是18世纪中后期到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的 进行,工厂制加快了人们的生活节奏,需要人们养成守时的观念,因此“时钟成为人们的日常生活用品”, 可见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工业化,故A项正确;信息化出现在20世纪中后期的新科技革命中,电气化出 现在19世纪中后期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中,不是主耍原因,故B、D两项错误;工业化推动城市化,不是主 要原因,故C项错误。25 .答案:C解析:从近代中国人对新式交通工具存在着巨大的心理障碍,担忧
11、“男女混杂”可知,传统观念影响交通 业的发展,故选C项;材料没有反映新式交通工具是为列强侵略扩张服务的,体现不出殖民色彩,排除A 项;从近代中国交通事业的不断发展可知,交通的近代化能够实现,排除B项;材料主要反映了近代中国 人对新式交通工具存在心理障碍,没有反映新式交通工具的弊端,排除D项。26 .答案:D解析:英国交通领域的革命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蒸汽机的使用引发的,与材料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 据材料“英国在全国各地修建了多条主干道”可知,这些措施是在英国本土进行的,不属于对外的殖民扩 张,故B项错误;17-18世纪的“四通八达的水陆交通运输网”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没有内在的逻辑联 系,
12、故C项错误;“四通八达的水陆交通运输网”的形成有利于国内市场的扩大,这为工业革命的产生和发 展创造了条件,故D项正确。27 .答案:C解析:题干没有提及中西贸易问题,故A项错误。通过题干可知,新航路开辟的动因是重新开辟新的贸易 通道,而不是打破奥斯曼帝国的垄断,故B项错误。通过题干可知,奥斯曼土耳其帝国阻断了传统的商路, 引发了商业危机,在这种情况下,西班牙、葡萄牙为了重新开辟新的贸易通道,开始开辟新航路,故C项 正确。工业文明是18世纪中后期才开始出现的,故D项错误。28 .答案:B解析:材料涉及中医方剂名的变化,未涉及理念的变化,故A项错误;据材料由汉代“大小青龙汤、白虎 汤,玄武汤、朱雀
13、汤”到宋代“蕾香正气散、四君子汤等新的方剂名”可知,深受主流思想影响,故B项 正确;迷信思想体现在汉代,不符合宋代,故C项错误;主要关注人的品行体现在宋代,不符合汉代,故 D项错误。29 .答案:B解析:社会福利占据国民经济较大份额,显然不会促进国民经济高速增长,故A项错误;材料中“社会福 利金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14.4%跃升为29. 4%”说明英国对社会福利的投入大大增加,社会福利 投入的增加显然有利于提高民众的生活水平,故B项正确;福利制度从一定程度上会挫伤人们的工作积极 性,故C项错误;福利制度是对资本主义制度的修补,故D项错误。30 .答案:A31、答案:(1)史实:春秋战国时期
14、,诸侯争霸,分封制瓦解,列国陆续出现了郡、县等新的地方行政区 划;秦统一全国后,将郡县制推广到全国;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汉武帝颁布“推恩令”解决藩国问题。 内涵:从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国家管理的制度化和体系化。(2)特点:相权对皇权有制约作用。是真实情况。丞相制度自秦朝建立以来,都是皇帝的副手,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同时赋予宰相制约皇 帝的权利,因此它是真实情况。不是真实情况。宋代设立参知政事、枢密使及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及财权,相权削弱,皇权 加强,这是当时的实际情况。材料中的情形不是宋代君相关系的普遍反映。赵普之所以能那样做,只因宋 太祖信赖他,这是个例,不能以偏概全。(任答一种
15、即可)(3)设计:明确主权在民原则;召开参议会,通过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确立三权分立,实行责任内阁 制。结果:袁世凯和北洋军阀实行专制统治,国会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成为民主共和的象征。(4)近代资产阶级照搬西方的君主立宪、民主共和、三权分立制,都未真正实现政治民主化。新中国实行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既参照了中国古代 政治制度,又参照了近代中国、西方的民主法治,在传承文明、学习西方、立足国情、有所创新的基础上 形成了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解析:(1)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发展变化的认识与理解。回答时注意分析题目的具体要 求,“以郡县制
16、”为例回答,故要抓住古代中国地方行政制度的发展变化进行归纳总结。对于“现代化的内 涵”要从政治体制特点的角度分析。(2)主要考查学生对宋代政治制度的分析与认识。回答第一小问,要 紧扣材料,从材料中分析归纳,材料二中丞相赵普两次推荐宋太祖不喜欢的人,最终皇帝只能同意,就表 明相权对皇权有一定的制约作用。第二小问属于开放式题目,首先要确定观点,然后再结合宋代的相关史 实分析回答。(3)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认识与分析。联系所学及材料可知,通过立法、 制度来进行约束。结合史实回答结果。(4)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解答时首先要明确材料的观点, 材料四认为政治制度必须与本国国情相适应,然
17、后联系近现代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历程来论证。注意,尽 量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论证。32、答案:(1)民族观:民族平等,天下(华夷)一家。措施:设置行政管理机构;加强与各民族文化交 流(通婚或传播文化技术);建立尊孔崇儒的文化传统;构建各族一家的民族意识;确立王朝统治的正统性 和合法性。(2)有利于推动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有利于推动边疆地区的开发;有利于巩固统治、加强中央集权; 有利于中华文化的传承发展;有利于构建民族国家的认同感;有利于国家疆域的扩大。解析:(1)民族观,根据材料一“朕独爱之如一”得出民族平等,天下(华夷)一家。措施,根据材料一“先 后设安西、北庭都护府”得出设置行政管理机构;根
18、据材料一“不断吸纳各民族优秀文化的精华”得出加强与 各民族文化交流(通婚或传播文化技术);根据材料二“康熙帝还专程前往曲阜瞻拜孔庙,重用李光地等儒 臣,乾隆帝时编订出版了汇通各族文字的书籍和词典”得出建立尊孔崇儒的文化传统;根据材料二“自我朝入 主中土,君临天下,并蒙古极边诸部落俱归版图,是中国之疆土开拓广远,乃中国臣民之大幸,何得尚有 华夷中外之分论哉”得出构建各族一家的民族意识,确立王朝统治的正统性和合法性。(2)根据材料和所学, 可从推动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推动边疆地区的开发、巩固统治、加强中央集权、中华文化的传承发展、 构建民族国家的认同感等角度进行分析总结。33 .答案:(1)时间
19、:春秋战国时期。(2)意义: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统一;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 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3)主要特点:官方参与基层管理组织;宗法关系作用重要;经济性质功能明显;三大组织相互关联。(4)性质:新中国农村社会主义基层民主制度。34 .答案:(1)变化:主要贸易路线由陆上转变到海上;贸易中心由地中海区域转移到大西洋沿岸;贸易 范围由地区性贸易转变为世界性贸易(或全球范围的商品市场已经初步形成);贸易发展更为迅速。(2)影响:改变欧洲人的生活习惯;改善欧洲人的生活质量;丰富欧洲市场的商品种类;推动世界市场发 展;引发奴隶贸易;刺激殖民扩张与殖民
20、掠夺。35 .答案:(1)特征:城市的规模大,人口多;专门的消费娱乐场所出现;商业繁荣,经济功能增强;商 业活动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更加自由。原因:政治环境相对稳定;封建经济发展,农业和手工业的发 展。(2)特点:英国城市化进程伴随着工业革命而推进,城市化水平较高;中国城市化在1949-1978年间,曲 折发展,进程缓慢,改革开放后快速发展;中国城市化受制度和政策影响较大,形成了独特的农村城市化 道路。认识: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表现;城市化也带来了一定的社会问题, 应统筹兼顾,科学推动城市化进程。解析:(1)第一小问特征,根据材料一 “何人黄酒青楼晓” “衣冠毕会,商
21、贾云集”“近坊灯火如昼明,十 里东风吹市声大规模的商业区渔盐商贾都来往和所学知识即可概括两宋城市发展的特征。 第二小问原因,可以从政治、经济等角度分析。(2)第一小问特点,据材料二“基本实现了城市化到 1921年,英国城市化水平已达77.2%o可见,英国初步完成城市化用了 90年时间”,据材料三“出现了长 期的曲折停滞1949-1978年而城市化发展却严重滞后形成了中国自己独特的农村城市化道路” 即可概括出中、英两国城市化的特点。第二小问认识,可以从城市化的原因、影响的角度进行分析。36 .答案:(1)特点:“医院”围绕王权的需要而设置;为平民医治的医疗机构相当有限;“家庭”是原始 的医疗单位
22、和护理空间;病人是医疗的主体;学术传承一直恪守着师徒相授的模式。原因:君主专制制度; 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儒家思想的影响。(2)变化:借助科学化的医疗器械和严密的病理分析,促进了医疗的专业化、高效化;政府设置专门的医 疗行政结构,医疗开始呈现社会化、大众化趋势;出现中西医并存的医疗格局,现代医疗制度、公共卫生 事业逐渐确立。影响:冲击了传统的医疗制度与医疗观念;提升了中国人民的生活质量;促进了现代医疗制度和教育的发展。解析:(1)第一小问特点,根据材料一 “在古代中国朝廷医官主要通过选拔医家子弟入宫”“古代医疗 机构相当有限 “家庭是原始的医疗单位和护理空间”“中医的学术传承规模抑或质量都
23、相当有 限”可从古代中国医院的主要服务对象、民间医疗机构的发展状况、家庭在医疗中的作用、医疗主体、学 术传承方式等角度回答。第二小问原因,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小农经济、儒家文化对医疗制 度的影响等角度回答。(2)第一小问变化,根据材料二“在工作效率上使医生的专业化水平大为提高” “在医疗行政方面大众化趋势”“中国出现中西医并存公共卫生事业逐渐确立”可从促进了医疗的 专业化、医疗行政机构对医疗事业的发展、中西医并存医疗格局的出现等角度回答。第二小问影响,可从 冲击了传统医疗制度、促进了现代医疗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等角度回答。9 .西方学者霍布斯鲍姆指出:“对于二战后的国策方针,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2023 学年 河南省 洛阳市 第一 中学 高二上 学期 期末 达标 训练 历史试题 Word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