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语文蝙蝠和雷达教案(17篇).docx
《四年级上册语文蝙蝠和雷达教案(17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上册语文蝙蝠和雷达教案(17篇).docx(7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四年级上册语文蝙蝠和雷达教案(通用17篇)四年级上册语文蝙蝠和雷达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懂得课文中总起句的作用,学习先提出问题再逐步解决问题的写作方法。 2、练习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 3、了解飞机夜间能够安全飞行是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的启发。引导学生平常留意观看事物,并从中也得到启发。激发学生从小爱科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1.弄清飞机夜里安全飞行,从蝙蝠身上得到什么启发。 2.练习归纳段落大意,学习用抓住重点句来归纳段意的方法。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弄清蝙蝠夜间飞行和飞机夜航之间的联系。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多媒体出示蝙蝠图: 问: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依据答复板书:
2、蝙蝠) 你从课外资料中知道蝙蝠是一种怎样的动物? (学生介绍课外搜集的资料) 师述:无论何种蝙蝠,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夜间都能安全地飞行。(板书:夜间飞行) 二、接下来,请大家翻开书本,自读第3节,看看你能读懂什么?不理解的地方,请在书上做个标记。 1、学生自学。 2、检查:多媒体出示第3节。 A沟通你读懂了什么?(相机板书:灵活) (飞行特点) b你从哪些词语看出来的。(依据学生答复圈出:还能、无论、即使也) C这段话该如何把它读好呢?谁来试试,这样吧,我们先练练,待会儿我们来竞赛。 师述:对呀,这时,我们都会想:教师指末句,生齐读。 三、为了弄清这个问题,一百多年前,意大利科学家斯兰瑞
3、尼已经做了许多试验,接下来,请同学们分学习小组依据表格自学第4、5小节,同时用大圈圈出科学家讨论的对象,用“” 划出试验方法,用“”划出试验结果,再想一想,这个试验证明白什么?请一、二组的学生自学第4节,三、四组的同学自学 第5节。 (多媒体出示表格) 1、学生分小组学习。 2、检查:假设你就是意大利的闻名科学家,现在请你来介绍一下你的试验过程。 学生代表沟通学习状况。 (我是科学家-,我在第-次试验中是这样做的-) 3、小结:三次试验证明-(多媒体出示,学生读) “蝙蝠探路的工具不是眼睛,而是嘴和耳朵。” 请大家把书上的这句话用双横线划出来,然后认真地读读。边读边想想你还想知道什么? 4、学
4、生自读后提问。 四、引导学生探究蝙蝠的嘴和耳朵究竟是怎样探路的? 1、同桌一起自学第六节,找出有关蝙蝠飞行的隐秘的句子,闭上眼睛想一想,你能理解它吗? 2、同桌自学第六节 3、检查:沟通蝙蝠夜间飞行的隐秘是什么? 多媒体出示第六小节。 A、教师依据答复划出2、4两句。 B、请大家自读这两句话,看看你能自个儿读懂它吗? C、学生介绍读懂的地方,板书:嘴超声波障碍物耳朵 D、教师操作课件示意图 E、请学生上黑板标出超声波传播方向。(生板演,生简评) 4、师生分读第6节。师1、3生2、4。 5、问:这一节告知我们什么? 6、赏读:好,那我们再一起来当一回讨论胜利的科学家,向在座的教师介绍一下蝙蝠探路
5、的隐秘吧。(齐读第六节) 五、过渡:科学家揭开了蝙蝠夜间飞行的隐秘后,就仿照它来创造了雷达(板书:雷达)那么雷达是怎样探路的呢?请用同样的方法自读第7节,同时也帮教师设计一个雷达探路示意图的板书。 1、学生自学。 2、检查沟通自学体会。 3、多媒体出示课后第三道填空。(口答) 4、出示设计示意图并介绍设计意图,生评并上黑板板书:天线无线电波荧光屏 5、集体朗读第7节。 六、总结: 同学们,蝙蝠和雷达之间有什么联系呀?(板书:和)像这种人们通过讨论生物的构造、功能来制造创造东西,为人类造福,这门学科叫仿生学(卡片出示:“仿生学”)人类仿生创造的东西许多许多,你能再举些例子来吗? 固然,大自然中还
6、有很多生物的隐秘还未发觉,很多地方值得人类利用它来制造创造,为子孙后代造福,这个重任我盼望大家能挑起它,有信念吗? 七、作业: 表演题:想象假设有一天,蝙蝠在夜间飞行时偶儿遇到了夜行的飞机,它特别惊异,就和飞机说起话来,同学们,它们会怎么说呀? 1、同桌练习,配以动作。 2、请一生上台表演 四年级上册语文蝙蝠和雷达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把握本课的生字新词,正确书写12个生字和“蝙蝠”等词。 2、理清文章脉络,了解课文大意。 3、激发学生熟悉和探究自然科学神秘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了解蝙蝠夜行探路的本事 一:以图为媒,引入新课 1、(依次出示蝙蝠和雷达的图片)同学们,你们熟悉它们吗?请说
7、一说你对它们的了解。 2、蝙蝠是一种动物,雷达是一种探测装置,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呢?今日,我们一起学习一篇新课文蝙蝠和雷达。板书课题,齐读。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目标:通过自学,把握本课的生字新词,了解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操作步骤: 1、自学生字新词 (1)自由朗读课文两遍,难读句子多读几遍,标出自然段序号,画诞生字词,读准字音。 (2)两人一组轮番读课文,相互认读生字词。 (3)出示写有生字词的小黑板,指名开火车从读生字词,提示学生留意形声字和“蝙、荧”等字的读音。 2、默读课文,归纳大意 (1)课文主要讲什么?请大家默读全文,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2)指名说,教师依据说的状况,小结归纳主
8、要内容的方法,如:有的同学是抓住课题联系课文归纳的,有的同学是把课文各局部意思连起来归纳的。 三:填表助学,自主阅读 目标:通过自主阅读,理解蝙蝠在夜里飞行的隐秘是怎样探究出来的,是如何发觉了这个谜,又是如何解开这个谜。 操作步骤: 1、指名朗读第三自然段,找一找: 含有关联词的句子,如“即使也”,想想说明白什么;文中提出什么疑问?请读出疑问的语气。 2、默读四、五、六自然段,填写下表: 试验挨次 试验方式 试验结果 试验结论 第一次 把蝙蝠眼睛蒙上,让它在拉有很多绳子系有铃铛的屋子里飞。 铃铛一个也没响,绳子一根也碰着。 蝙蝠夜间飞行,靠的不是眼睛,而是嘴和耳朵协作起来探路的。 其次次 把蝙
9、蝠的耳朵塞上。 蝙蝠处处乱撞,锒铛响个不停。 第三次 把蝙蝠的嘴巴封住。 蝙蝠处处乱撞,锒铛响个不停。 3、沟通:先在小组,再在班上沟通填与表格的状况。 4、读读课文,同桌相互看图表,科学家是怎样揭开蝙蝠探路之谜的。再指名上台介绍。 5、小结: 出示句子“科学家经过反复讨论,最终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隐秘”,说说从句子中体会到什么?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蝙蝠夜间飞行,靠的不是眼睛,而是嘴和耳朵协作起来探路的。那雷达与蝙蝠有什么联系?下节课我们再来阅读探究这些问题。 五:练习书写,完成作业 目标:稳固词语 操作步骤: 教师示范难写的生字,如“避、揭”等,引导学生留意本课生
10、字大多是左右构造的字,左边部首只占三分之一,右边占三分之二,字要写得均匀干净。 教学反思: 1.本人的上课流程太快,思路不清楚,根底学问和全文脉络的分析不明确; 2根底学问和根本技能把握,对绝大多数同学来说,还是比拟好的,但极少数同学还是比拟差。对于敏捷性较强的问题,解题力量较差,学问的综合运用力量欠缺。 四年级上册语文蝙蝠和雷达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品尝精炼精确的语言。 2、理解飞机夜间安全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 3、激发学生喜爱科学,乐于阅读科普文章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感悟和体验三次科学试验的过程。 2、理解蝙蝠夜间探路和雷达工作的原理。 教学预备:
11、三次试验表、仿生学小资料。 课时设计: 2课时。本节为其次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你知道课文的主要内容吗? 课文主要叙述了科学家通过(),解开了蝙蝠隐秘,并从中受到启发,给飞机装上(),解决了飞机()的问题。 二、细读第三段,体会蝙蝠灵活的飞行本事。 过渡语:同学们,连那么先进的飞机都是从蝙蝠的身上得到启发,才解决了夜间安全飞行的问题,那蝙蝠的本事肯定很厉害吧! 1自由读第三自然段,画出写蝙蝠飞行本事超群的句子。 2、蝙蝠在夜间是怎样飞行的?(指生汇报) 3、边边说明什么?你能说个句子吗? 4、即使一根极细的电线,蝙蝠也能灵活地避开。这里用到即使也,你知道它强调了
12、什么吗?你能试着说一句话吗?在说完之后同学们说一说它强调了什么。 (蝙蝠在夜里飞行,还能捕获飞蛾和蚊子,而且无论怎么飞,从来没见过它跟什么东西相撞,即使一根极细的电线,它也能灵活地避开。) 5、指导朗读。 蝙蝠夜行的本事真厉害!我们读的时候,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呢?(鄙视、佩服)全班齐读 6、读到这里,你心里产生什么疑问了吗? (生说)莫非他的眼睛特殊敏锐,能在漆黑的夜里看清晰全部的东西吗? 三、小组合作,解密科学家的试验 过渡:是呀!蝙蝠真是太厉害了!蝙蝠毕竟是靠什么来探路的呢?大家拿出上节课的预习作业,把你填好的试验报告单在小组内沟通一下,有问题的地方大家再讨论。 1小组争论并填表(小组自
13、主、合作、探究争论完成) 试验次数 试验方式 试验结果 试验结论 3汇报沟通。 (l)第一次试验是如何做的?结果怎样?证明白什么?(用一段连贯的话说一说) (2)其次次、第三次科学家是怎样做试验的? (3)依据表格说一段完整的话,说清晰科学家是如何进展三次试验的。 (4)师:三次不同的试验证明白什么? 生:三次不同的试验证明,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它是用嘴和耳朵协作起来探路的。 (5)仅仅这三次试验能证明这个结论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6)教师稍稍地修改了一下这个结论,你们发觉少了什么? 你能说出协作在字典中的意思吗?在这里去掉行吗?为什么? “协作起来”强调了嘴和耳朵是分工合作的,缺
14、一不行的。 四、学习第七自然段,解决蝙蝠探路的隐秘 过渡语:现在,我们明白了,蝙蝠是用嘴和耳朵协作起来探路的,究竟它们是怎样协作呢?下面我们带着这个疑问齐读第7自然段。 1生齐读第7段。 2现在知道了吧,究竟蝙蝠的嘴和耳朵是怎样协作的?哪位同学来说说。 3、提问,学生边答复,教师边板书: 4、哦,原来蝙蝠夜间飞行的隐秘就是用嘴和耳朵协作,通过发出和接收超声波来飞行的。为了解开这个隐秘,科学家简单吗?(不简单)文段的哪一句让你体会到这一点的? A指名答。你的答复很精彩,我们看看这两个句子: B比拟句子: 科学家经过讨论,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隐秘。 科学家经过反复讨论,最终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
15、行的隐秘。 C从“反复、最终”你感受到什么? 5那我们一起来读一下,用语言来把科学家的艰辛读出来啊。 五、学习第八自然段,解决二者联系。 过渡:科学家发觉了蝙蝠飞行的隐秘,并仿照它,给飞机装了什么?(雷达)那么,雷达毕竟是怎样工作的,它与蝙蝠之间究竟有什么联系呢?我们来学习第八自然段。 1请同学们根据前面的学习方法自学课文第8自然段,(课件出示自学提示) (1)、边默读课文第8自然段,边用“”划出重点语句。 (2)、仿照板书上的蝙蝠探路图,画一画雷达工作的原理图,并口头说出雷达的工作原理。 2、他画得对吗?那请你说一说雷达是怎么工作的? 3、比照两个示意图,得出蝙蝠和雷达之间的联系。 我们来比
16、照一下两个示意图,进展一次脱口秀的嬉戏,看看你能不能得出蝙蝠和雷达的联系。 雷达的天线就像是蝙蝠的() 雷达发出的无线电波就像是蝙蝠() 雷达的荧光屏就像是蝙蝠的() 师:同学们太聪慧了!看来,同学们对蝙蝠和雷达的关系一目了然。学到这儿,你们想说些什么?谈谈你的收获或者提出你的疑问? 六、总结升华,激趣拓展 1、学习蝙蝠和雷达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 2、同学们,由蝙蝠获得启发创造雷达解决了飞机在夜间飞行安全的问题,这就是属于近代的一门科学仿生学。在我们现代生活中,还有许多由动物身上获得启发而进展的小创造,你们搜集到了吗? 介绍自己知道的有关仿生学的资料。 用“人们从()身上得到启发,创造了(
17、)。”的句式来说。 我从()身上得到启发,想创造()。 七:作业布置: 师:回忆全文,科学家发觉问题(第1、2段),提出疑问(第3段),在经过试验解决问题(第4、5、6段),最终得出两种事物的联系(第7、8段),让读者一目了然就知道了这篇文章写的是什么。课下仿照蝙蝠和雷达的写法,写写自己从动、植物身上得到什么启发,设计出来的小创造。 教学反思 依据新的教学设计我又在两个班进展讲课,效果显著。尤其是在小组合作时,小组成员积极争论填写的试验报告单,由于报告单由三次试验的三行改成四行,学生争论更是热闹,而且大都能说出教师为何又设计了四行。小组活动有序、省时,为下面的学习留有充分的时间,学生在说、画、
18、讲蝙蝠和雷达的关系时也显得简单多了。 四年级上册语文蝙蝠和雷达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学习要求把握的生字和词语,了解其意义和用法,能正确运用。 2、学习“无论也”、“为了”、“先后”的用法,能够正确运用。 3、理解课文内容,弄清飞机在夜间安全飞行与蝙蝠的联系。 4、激发学生观看生活的兴趣,培育他们熟悉事物的力量,教育他们爱科学,学科学。 教学重难点: 1、生字和词语的学习和运用。 2、把握文章内容。 教学规划: 这是一篇讲科学学问的课文,在教学中除了重点讲解字词以外,还应当抓住蝙蝠夜间探路和飞机夜航之间的联系,使学生懂得人类可以从其他生物得到科学的启发。激发学生观看生活的兴趣,培育他们熟悉
19、事物的力量,教育他们爱科学,学科学。 规划4课时。 课型: 讲读课文;科普说明文。 课文感知: 人们经常在夏天的晚上看到一种在天空中飞行的类似鸟类的动物,它们一边飞,一边发出吱吱的叫声,这就是蝙蝠。蝙蝠的视力极差,但是在将要遇到物体时就会转变方向飞行,绝不与任何物体相撞,这是由于它能用超声波定位。蝙蝠的这种奇怪现象使它身价百倍,成为现代仿生学讨论的对象。飞机能在天空中安全飞行,正是受到蝙蝠能用超声波定位的启发。本文以这一好玩现象为背景,介绍了科学家通过对蝙蝠飞行状况的讨论,找出了它顺当飞行的缘由,并从中得到启发,给飞机装上雷达,保证飞机夜航的安全。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熟读课文疏通字词)。
20、1、导入教学: 2、自读课文,划出不熟悉的字词。 3、备注生字: 蝙蝠(binf)漆(q)黑,捕(b)捉,飞蛾(),蚊(wn)子,撞(zhung)上,敏锐(ru),铃铛(dng),探(tn)路,障碍(zhngi)。 4、范读课文,识记生字。 5、区分形近字: (1)辨形,注音,组词。 探(tn),捕(b),蚊(wn),深(shn),铺(p),纹(wn)。 章(zhng),撞(zhung),碍(i),障(zhng),童(tng),得(d)。 蝙(bin),蛾(),锐(ru),编(bin),饿(),悦(yu),遍(bin),鹅(),说(shu),骗(pin)。 偏(pin)。 (2)选字组词。 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四年级 上册 语文 蝙蝠 雷达 教案 17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