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广东省江门市二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2022-2023学年广东省江门市二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2023学年广东省江门市二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年级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 .试卷共21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2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试室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3 .用2B铅笔将考生号及选择题答案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4 .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 (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材料一:知识付费目前主要指知识的接收者为所阅览的知识付出资金的现象,即知识拥有者将知识进 行筛选和系统整理之后,通过平台向受众传播,而知识接收者则通过支付资金获得知识。作为适应文化市 场需
2、要而出现的文化现象,知识付费更符合移动生产和消费的模式,是媒介技术的发展、用户的知识焦虑、 资本对新领域的寻找等“多方合力”的结果。知识付费在当前知识经济的大背景中营造了全民学习的氛围, 一个知识共同体正在形成。知识传授可转化为市场行为并按市场逻辑进行交易,很显然,这种功利色彩的 运作有悖于传统知识生产、传播、接受的逻辑。就碎片化的知识传授、分享模式来说,也很难与传统模式 相媲美。从本质上说,知识付费就是消费社会中资本操弄的一种商业现象。它成功地吸引了传统出版机构、 新媒体、各大网络平台纷纷涌入这片红海,激烈厮杀。(摘编自陈龙作为文化奇观的知识付费)材料二:大数据分析报告指出,超过五成的网民有
3、过不同形式的知识付费行为。一些人在报刊上撰文 疾呼,“不管你是否接受,知识付费时代已经到来”。实际上,知识付费时代的到来是一个伪命题。将为获得知识而付出费用视为一种新的现象,显然是经 不起考量的。人们为获得知识而付出费用,有着悠久的历史与传统。论语述而曾这样记载:“子日: 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如果有人主动送给孔子十条干肉的,他就愿意收做学生。这里的干 肉就可以视为弟子为获得知识而向孔子支付的费用。至于在现实生活中,为了获得知识而上学,参加培训、 课程、讲座,以及购买图书、报刊资料、音像制品等等,无不属于知识付费的范畴。因此,付费下载论文、 付费参加线下和线上培训,只不过是现实生活中的
4、知识消费的网络延续而已。忽视了这一基本事实,将现 实生活中长期存在的知识付费实践当作新媒体兴起之后的新事物,显然有悖于历史真相与现实经验。在新媒体崭露头角的时代,它们为了在眼球经济时代分一杯羹,往往不惜为了获得关注而制造噱头、迎合受众,甚至不惜为了吸引注意力而制造新闻。新媒体新闻的报道者、信息的提供者如只为付费受众提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 挺者,口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跋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 而见者远;顺风而呼
5、,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土步,无以 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莺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 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鳗 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10.下面加点字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 以为轮通煤,用火烘烤木材使之弯曲B.善假于物也借助C.而绝江河横渡D.锲而不舍舍得11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不正确的一项是()A.荀子,名况
6、,字卿,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B.劝学中“非能水也,而绝江河”的“河”指的是黄河。C.荀子发展了古代的唯物主义思想。他反对天命、鬼神的迷信之说,主张“人之初,性本善”的思想,强 调教育和后天学习的重要性。D.劝学中“鸳马十驾” 一句中的“鸳马”指的是:十匹劣马。12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人要想改造成为“知明而行无过”的君子,就要“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学习可以提高自己,改变自己, 意义十分重大。B.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表明君子不仅天赋高于常人,而且后天逐步积累,坚持不懈,不断弥补 自己的不足。C.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和“积水成渊,蛟龙
7、生焉”是比喻,“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才 是正意。“积善”要达到了 “成德”的境界,才能改变气质,具备圣人的思想感情。D.劝学一文句式整齐,读时琅琅上口,作者再对偶中适当改进散句,使文气流畅而不呆滞。13.翻译下面的句子。(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2)故不积度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3)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答案】10.D11. C 12. B13.君子广博地学习,并且每天检验对自己反省,那么他就会智慧明理并且行为没有过错了。所以不积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没有办法达到千里之远;不积累细小的流水,就没有办法汇成江河大
8、海。蚯蚓没有锐利的爪子和牙齿,强健的筋骨,却能向上吃到泥土,向下可以喝到土壤里的水,这是由于它 用心专一啊。【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D. “舍”,停止,舍弃。句意:(如果)不停地刻下去。故选D。【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C.“荀子主张人之初,性本善”错误,荀子提出了 “性恶”的思想;“性本善”是孟子的思想。故选C。【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B. “表明君子不仅天赋高于常人”错误,文中说“君子生非异也”,君子的本性同一般人没有什么差别。 故选Bo【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翻译文言文句子
9、的能力。“博学广博地学习;“日”,每天;“参省”,检验反省;“过”,过错。“故”,所以;“无以”,没有办法来;“至”,至“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定语后置,锐利的爪子和牙齿,强健的筋骨;“上”“下”,向上,向下; “黄泉”,地下水;“用心”,因为心思;“一”,专一。参考译文:君子说:学习不可以半途而止。靛青是从蓼蓝草里提炼出来的,却比蓼蓝草还要青;冰是由水凝结而成的,却比水还要寒冷。木材直 得符合拉直的墨线,用煤的工艺把它制成车轮,那么木材的弯度就合乎圆的标准了。即使又被风吹日晒而 干枯了,木材也不会再挺直,是因为经过加工使它成为这样的。所以木材用墨线量过再经辅具加工就能取 直,刀剑在磨刀石上
10、磨过就能变得锋利,君子广博地学习并且每天检验反省自己,那么他就会智慧明达而 且行为没有过失了。我曾经整天思索,却不如片刻学到的知识多;我曾经踮起脚远望,却不如登到高处看得广阔。登到高 处招手,胳膊没有加长,可是别人在远处也能看见;顺着风呼叫,声音没有变得洪亮,可是听的人在远处 也能听得很清楚。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脚走得快,却可以达到千里之外;借助舟船的人,并不善于游泳, 却可以横渡江河。君子的资质秉性跟一般人没有不同,只是君子善于借助外物罢了。堆积土石成了高山,风雨从这里兴起;汇积水流成为深渊,蛟龙从这儿产生;积累善行养成高尚的道 德,精神得到提升,圣人的心境由此具备。所以不积累一步半步的行程
11、,就没有办法达到千里之远;不积 累细小的流水,就没有办法汇成江河大海。骏马一跨跃,也不足十步远;劣马连走十天,它的成功在于不 停止。如果刻几下就停下来了,那么腐朽的木头也刻不断。如果不停地刻下去,那么金石也能雕刻成功。 蚯蚓没有锐利的爪子和牙齿,强健的筋骨,却能向上吃到泥土,向下喝到地下的泉水,这是由于它用心专 一。螃蟹有六条腿,两个蟹钳,但是没有蛇、鳍的洞穴它就无处藏身,这是因为它用心浮躁。(二)(9 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玉蝴蝶望处雨收云断柳永望处雨收云断,凭阑悄悄,目送秋光。晚景萧疏,堪动宋玉悲凉。水风轻、苹花渐老,月露冷、梧叶 飘黄。遣情伤。故人何在,烟水茫茫。难忘。文期
12、酒会,几孤风月,屡变星霜。海阔山遥,未知何处是潇湘!念双燕、难凭远信,指暮天、 空识归航。黯相望。断鸿声里,立尽斜阳。【注】孤:通“辜”,辜负。星霜:星一年一周天,霜每年而降,因称一年为一星霜,亦以之喻年月 也。14.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望处”三句是写即目所见之远景,疏朗的清秋之景中流露出独自倚阑远望的忧思。B. “晚景”两句,意思是人到晚年,眼中景色萧瑟凄凉,真让人兴发宋玉悲秋的感叹。C “故人”两句,情与景交织在一起,既承上启下,又统摄全篇,可看作全词的主旨。D. “难忘”二字唤起对往事的回忆,“海阔山遥” 一句表明又从回忆转到眼前的思念。15.请结合意象的
13、运用,赏析“水风轻、苹花渐老,月露冷、梧叶飘黄”两句的意境。【答案】14.B15.词人捕捉了最典型的水风、苹花、月露、梧叶等秋日景物,用“轻”“老”“冷”“黄”四字烘托,交织成一幅冷清孤寂的秋光景物图。只见秋风轻轻地吹拂着水面,白苹花渐渐老了,秋天月 寒露冷的时节,梧桐叶变黄了,正一叶叶地轻轻飘下。词人借助这些意象营造出萧疏衰飒、凄清沉寂的 意境氛围。【解析】【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能力。B. “人到晚年”错,词中“晚景”意思是傍晚之景,不是人生暮年。故选B。【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意境的能力。“水风轻、苹花渐老,月露冷、梧叶飘黄”两句
14、,似乎是用特写镜头摄下的一幅很有诗意的画面:只见秋 风轻轻地吹拂着水面,白苹花渐渐老了,秋天月寒露冷的时节,梧桐叶变黄了,正一叶叶地轻轻飘下。萧 疏衰飒的秋夜,自然使人产生凄清沉寂之感。“轻”“冷,二字,正写出了清秋季节的这种感受。“苹花渐老”,既是写眼前所见景物,也寄寓着词人 寄迹江湖、华发渐增的感慨。“梧叶飘黄”的“黄”字用得好,突出了梧叶飘落的形象。“飘”者有声,“黄”者有色,“飘黄”二字,写得有声有色,“黄”字渲染了气氛,点缀了秋景。作者捕捉了最典型的 水风、苹花、月露、梧叶等秋日景物,用“轻”、“老”、“冷”、“黄”四字烘托,交织成一幅冷清孤 寂的秋光景物图,为下文抒情作了充分的铺垫
15、。作者描绘典型意象,水风、苹花、月露、梧叶,渲染出秋日的萧索凄凉,为下文抒发思念之情做铺垫。(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共15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曹操短歌行中借用典故表达了诗人礼贤下士,统一大业的雄心壮志的句子是“,(2)归园田居中用比喻的手法表明自己厌倦官场,向往自由世界的对偶句是“(3)中国是一个有着尊师传统的国家,韩愈在师说中指出教师作用或职能的一句是“师者,(4)师说中,对于为子择师自己却耻于学习这种现象,韩愈最后的评价是“(5)静女中“, ”是说,并不是茅草本身美,而是因为爱人送的才美,这是爱人及物、移情于物的手法。(6)涉江采芙蓉中抒发了主人公担忧此生
16、无缘相聚的忧伤,又表达出自己对爱情的忠贞的诗句是(7)李煜虞美人一词中,词人感慨时光消逝,直接抒发亡国之痛的句子是“, _(8)秦观在鹊桥仙中表明爱情天长地久,不在一朝一夕的依恋的句子是“【答案】 .周公吐哺 .天下归心 .羁鸟恋旧林 .池鱼思故渊 .所以传道受业 解惑也 .小学而大遗 .吾未见其明也 .匪女之为美 .美人之贻 .同心而离 居 忧伤以终老 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两情若是久长时 又岂在朝朝暮暮【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易错字有:“哺“羁” “渊” “受” “匪” “贻”“堪”三、语言文字运用(13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阅读下面的文字,完
17、成下面小题。中国古建筑是中华民族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其材、质、色在世界建筑史上 o绘制于这些古建 筑之上的彩画是建筑物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也是建筑物真实性和完整性的重要标识。中国古建筑彩画分 为官式彩画与地方彩画,它们各具特色,既是中国建筑文化 的体现,也是区别于世界其他地区建筑文化的主要特征之一。中国古建筑彩画的修缮保护仍沿用传统的人工修复方式,建筑彩画的技艺都是彩画艺匠师徒之间的口 传心授来传承,但由于彩画传统材料及传统技艺的逐渐缺少,古建筑彩画遗存濒临消亡,古建筑彩画遗存 的科学保护与传承已 o近年来,专家们把数字技术应用于文物的数字存档,这既可对文物进行虚拟修复,又可对文物进行虚拟展示
18、。龙门石窟三维数字化工程、各大博物馆开发的数字博物馆正是成功应用 的 o运用数字技术完整记录、整理、修复、存储古建筑彩画遗存信息,(),搭建新的学习平台。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独树一帜多样性刻不容缓案例B.自成一家普遍性事不宜迟案例C.自成一家多样性刻不容缓个例D.独树一帜普遍性事不宜迟个例18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建筑彩画的技艺传承都是彩画艺匠师徒之间的口传心授,但由于逐渐缺少彩画传统材料及传统技艺,古 建筑彩画遗存濒临灭亡B.建筑彩画的技艺传承都是彩画艺匠师徒之间的口传心授,但由于彩画传统材料及传统技艺的逐渐缺失, 古建筑彩画遗
19、存濒临灭亡C.建筑彩画的技艺都是通过彩画艺匠师徒之间的口传心授来传承,但由于逐渐缺少彩画传统材料及传统技 艺,古建筑彩画遗存濒临消亡D.建筑彩画的技艺都是通过彩画艺匠师徒之间的口传心授来传承,但由于彩画传统材料及传统技艺的逐渐 缺失,古建筑彩画遗存濒临消亡19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拾当的一项是A.既能拓展彩画艺术的展示时空,又能为教育提供更加便捷、直观的教学方式,还能为古建筑彩画的永久 保存和科学修缮提供系统的数字化资料B.既能拓展彩画艺术的展示时空,又能为古建筑彩画的永久保存和科学修缮提供系统的数字化资料,还能 为教育提供更加便捷、直观的教学方式C.既能为古建筑彩画的科学修缮和
20、永久保存提供系统的数字化资料,又能拓展彩画艺术的展示时空,还能 为教育提供更加便捷、直观的教学方式D.既能为古建筑彩画的科学修缮和永久保存提供系统的数字化资料,又能为教育提供更加便捷、直观的教 学方式,还能拓展彩画艺术的展示时空【答案】17.A18. D 19. C【解析】【17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的关键在于两点:一是仔细审查该词语的 语言环境,二是注意对近义成语的分析辨别。辨析近义成语的关键就是要仔细分辨它们的细微差别。首先 阅读语境,把握语境含义,然后抓住相异语素,分析其意义差异,同时可联系日常习惯用语,推断词语意 义及用法。“独树-帜”比喻与众
21、不同,自成一格;“自成一家”指在某一方面的学问或技术有独到的见解或独特的做 法,能自成体系。语境说的是“中国建筑文化” “材、质、色在世界建筑史上”有自己的特色,应选“独 树一帜”。“普遍性”指普遍的性质或状态;“多样性”指多种样式的状态。语境是说“中国古建筑彩画”是“中国 古建筑文化”的特色,体现的是“中国古建筑文化”的丰富多彩,应选“多样性”。“事不宜迟”指谓事情急迫,须抓紧快做;“刻不容缓”形容情势十分紧迫,一刻也不容耽搁。语境说“古 建筑彩画遗存濒临消亡,古建筑彩画遗存的科学保护与传承”很紧迫,应选“刻不容缓”。“个例”指个别的、特殊的事例;“案例”是人们在生产生活当中所经历的典型的富
22、有多种意义的事件陈 述。语境说“龙门石窟三维数字化工程、各大博物馆开发的数字博物馆正是成功应用的 一个例子,值得 借鉴,应选“案例”。故选Ao【18题详解】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此类试题答题时应先浏览选项,排除有明显错误标志的句子,然后按照 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原句两处错误:一 成分残缺,可在“彩画艺匠”前加“通过,排除AB项;第二个分句搭配不当,可将 “缺少”改为“缺失”,排除C项。故选D。【19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重点考查语言的连贯能力。此类试 题解答时,最重要的方法就
23、是根据上下文意进行推断。命题者在题干所给文段中挖掉一句话,然后设计四 个内容差不多、但句式各异的句子,选出最恰当的一项。选项都有一定的干扰性,难度适中。语句衔接补 写,主要考虑上下文语境和语段的中心思想。“能为古建筑彩画的科学修缮和永久保存提供系统的数字化资料”和“能拓展彩画艺术的展示时空”分别 照应前文“既可进行文物的虚拟修复,又可进行文物的虚拟展示”;“为教育提供更加便捷、直观的教学 方式”与后文“搭建新的学习平台”紧密衔接。故选C。【点睛】正确运用成语,要弄清楚一下几种类型的错误:一、看成语含义与前后文的修饰限制成分是否协 调;二、看成语意思与所处的语境是否吻合,是否造成大词小用或小词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2023 学年 广东省 江门市 中高 学期 期中 语文试题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