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重庆市第八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
《2022-2023学年重庆市第八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2023学年重庆市第八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重庆八中2022-2023学年度(上)期期中考试高二年级语文试题L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2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3 .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4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5分)(-)现代文阅读I (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政治的本质,说到底就是协调群体之中的人际关系(这里的“人际关系”的概念是广义 的,既指个人与
2、个人之间的关系,也指集团与集团之间的关系)。人是社会性的存在,而不 是孤立的存在。人与人之间既需相互依靠,又有利害冲突。协调诸如此类的问题,便是政治 的任务。既然中国文化不相信神而只相信人,那么在中国文化中头等重要的大事,便自然是 协调群体之中的人际关系,而不是天人之际的人神关系了。这就是为什么中国文化更重视政 治的原因,也就是为什么中国产生并盛行儒家思想的原因。中国文化这种重视政治、薄于宗教的特征,当然会给中国文学以很大影响。在中国文学 的各种体裁中,诗歌是最早被要求与政治发生密切关系的文体。根据传统的文学观点,诗歌 虽然就其本质而言是抒发个人感情的,但因为个人是生活于群体之中的,而政治的作
3、用也无 非就是协调群体之中的人际关系,因而诗歌与政治自然而然地就发生了密切的关系。毛诗 大序之所以一下子从诗歌的抒情功用谈到政治功用,便是因为作者的意识深处存在着上述 思路之故。类似中国诗歌与政治的这种密切关系,在其他诗歌传统中是非常罕见的,可以说是中国 诗歌的基本特征之一。正如松浦友久指出的:“在比较诗学上,一般认为,诗与政治的 课题引起人们的关注始于近代。但在中国诗史上,这却是自古以来诗学上最为关切的问题之 一。并且其中表现的诗与政治的关联,综合包括理念与实践两个层次,而其传统又一直 延续到今天一一这都是无与类比的特殊情况。”(摘编自邵毅平诗歌:智慧的水珠)材料二:唐代诗歌与政治的关系,体
4、现出某种带规律性的表征。中国诗史上的一些高潮期,也莫C.多姿多彩相辅相成带领别树一帜D.丰富多彩相得益彰带领别出心裁19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而种菜、做饭被安排为基层学校的“开学第一课”,B.而基层学校安排种菜、做饭的“开学第一课”,C.而种菜、做饭是基层学校安排的“开学第一课”,D.而基层学校安排了种菜、做饭作为“开学第一课”,20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今年央视的开学第一课围绕“奋斗成就梦想”主题,分为“砥砺奋斗、接续奋 斗、团结奋斗”三个篇章依序展开B.今年央视的开学第一课围绕“奋斗成就梦想”主题,组成“砥砺奋斗、接续奋 斗、
5、团结奋斗”三个篇章C.今年央视的开学第一课以“奋斗成就梦想”为主题,“砥砺奋斗、接续奋斗、 团结奋斗”三个篇章依序展开D.今年央视的开学第一课以“奋斗成就梦想”为主题,分为“砥砺奋斗、接续奋 斗、团结奋斗”三个篇章苏扇主要包括折扇、檀香扇和绢宫扇三大类,因其造型风雅娟秀,统称“苏州雅扇”。 在各类苏扇中,有“扇在香存”之誉、“扇中之王”之称。檀香 扇是从折扇演化发展而来的扇种,它以檀香木制扇,可以散发出天然的香味,加之画面 精美,极受爱扇人士推崇。檀香扇:盛夏时节,用它扇风,可以祛 暑清心;入秋后,将它藏于柜中,有香袭衣衫、防虫防蛀等功效。但, 需完成选料、锯片、造型、拉花、烫花、雕花等多道工
6、序。其中,拉花工艺非常考验制 作者的手艺。制作者要将二至六根扇片四边对齐,按预先设计好的图案,在扇骨上依次 拉出整洁、光滑的孔眼。成千上万个孔眼组成的图案有的似飞燕轻舞,有的似天女散 花,有的似万马奔腾,给人以玲珑剔透、纤丽华美的感觉。而完成一把檀香扇的拉花 工艺,通常需要两个月的时间。21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 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22 .请指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并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四、写作(60分)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颦上串一座更高的也第步便呈斐下山要求:结合材料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
7、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 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参考答案:1. B 2. A 3.D4 .整体而言,采诗官所采之诗可以为政治服务。汉书艺文志认为帝王通过采诗官 采诗可以观察民俗风情,了解自己的得失,自我考察与纠正/补察时政、纠正不足,这表明 采诗可以为政治服务。这与材料一中认为中国诗歌不仅具有单纯的抒情功用,还具有政治功 用的观点相符。具体而言,采诗官所采之诗对于政治的影响体现在理念与实践两个层面。材料一认为“诗 与政治”的关联综合包括理念与实践两个层次,与汉书艺文志“王者所以观风俗,知 得失,自考正” 一致。5 .材料一从政治的本质谈起,着重探讨了政治影响诗歌的原因/
8、政治如何影响诗歌,强调 了诗歌与政治关系密切的中国诗歌传统。材料二先提出唐代诗歌与政治关系具有规律性的表 征,再分别从独特的政治背景、政治的推动力、政治的活力这三个方面分析唐诗创作辉煌的 原因,从而论述了政治对唐代诗歌产生的巨大影响。材料一侧重从理论的宏观视角对中国诗歌与政治的关系进行考察,材料二侧重于从唐诗发 展这一具体的现象入手分析政治对于诗歌的影响。6 . A 7.C8 .丰富环哥的形象,形成人物对比,突出差异:突出环哥顽皮,逞能,略有骄傲感。以此 情节突出生长乡间的环哥自由少拘束,而生长在城里的表弟的不自由受拘束,突出人物形象 的特点。为后文做铺垫:环哥打枣的情节,既揭示着环哥母子寄人
9、篱下的原因,也为后文其母带其 离开姨家做了铺垫。暗示悲剧性结局:环哥打枣本是孩子间最普通的玩乐,但此处的枣树却是人情世故的工具, 孩童的天真与成人的复杂世界形成巨大反差,这也是文章的悲剧性体现。9 .借儿童的视角,展现孩童世界与成人世界的区别:环哥天真、不谙世故,而姨父即使是 亲人也难有真情,虚伪且冷漠,突显孩童世界的单纯与成人世界的复杂。借儿童的视角,突出城乡差异:以“环哥”的观察和遭遇展现城市与乡村的不同,引起读 者对上世纪三十年代城乡之别的思考。借儿童视角,增加了故事的悲剧意味:小说借环哥的视角和遭遇展示出天真孩童看不懂复 杂的人情,不知晓城乡的差别,全然不知自己的悲剧性处境,增强了小说
10、的悲剧性。10 . B 11. C 12. B13.1)献土地给齐国吧,土地是用来帮人安身的。因为吝惜土地而不为父亲送葬,这是不道 义的。(2)(我已动员了)从小孩到六十岁的老人,全部入伍共三十多万人,虽然我们的铠甲破 旧武器鲁钝,即使处于下风,我们也甘愿承受。14. 子良的计策:可让楚国不失信义;昭常的计策:坚守国土,为立国之基;景鲤的计策: 巧借外力,利用外交手段。15. A16. 作者惭愧多年未报皇恩,不知前路如何遥远漫长,表现作者对自己被搁置多年、才华 难申的郁闷和对前途的迷茫。看到秋雁从万里之外的家乡飞来,夕阳映照群山离旧友和家乡越来越远,表达作者对家乡 旧友的思念。作者跋涉于深山,
11、天天露水沾湿衣衫,写出作者风餐露宿、旅途劳顿的悲凉辛苦。17. (1) 土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2)为之于未有 治之于未乱(3)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18. D 19. B 20. D21 .檀香扇最为出名在不同的时节有不同的功效其制作工艺较为复杂22 .比喻。将孔眼组成的图案比作飞燕轻舞、天女散花和万马奔腾,生动形象地展现了图 案的逼真、典雅、华美和精巧,进而展现了制作者的技艺高超。排比。此处巧用排比,有 助于展现图案造型的丰富,同时使语句朗朗上口,增强语势,令读者印象深刻。不有它独特的政治背景。战国时,楚面临强秦的威胁,进步爱国力量与腐朽卖国势力的斗争, 推动屈原的创作,而屈
12、原所经历的高层政治体验,则赋予他崇高的历史使命感和献身精神。建安时期,曹操政治集团以其进步的政治路线和“唯才是举”的用人方式,把在党锢之祸中 遭受压抑冷落的土人重新推向政治舞台,激起他们强烈的功业思想和英雄意识。“雅好慷慨” 的建安诗歌,正是得力于这种正面推动。继唐诗而起的宋诗,发展到北宋中叶,又出现一个 繁荣的局面。而其时从仁宗朝庆历新政,一直到神宗朝王安石变法前后,王朝内部政治斗争 的焦点是要克服“累世因循末俗之弊”,挽救长期和平发展中潜伏的危机。诗歌界欧、王、 苏、黄等大家,都是在一连串起伏动荡的政治变革中卷入得很深的人物。考察诗歌高潮来自政治的推动力,有助于进一步探索文学繁荣发展所需的
13、社会条件。作 为中国封建时代正统文学样式的诗歌,它注定要与封建政治发生密切联系。政治影响于诗人 创作,可以有四种情况:(一)挤占了诗人创作的时间和精力;(二)给诗人以正面鼓舞或 推动;(三)打击压抑,导致怨俳;(四)诗人被迫害致死,或彻底沉默。(一)和(四) 两种情况只能使创作受损。(二)和(三)两种情况虽有分别,但对于某些诗人,又常常集 于一身。如李白、杜甫之入宫廷,便是始而受激励,继而遭压抑。一般说来,封建时代的土人,总是先由政治给予某种参与的机会,在参与中有所不遂, 才会引起怨俳。导致“长吟哦”的“起且僵”(崛起而后困顿),“起”往往在先,由政治 直接给予拨动,“僵”伴随于后。“起”与“
14、僵”或是单纯从某一侧面作用于诗歌创作,或 是交糅在一起,产生更复杂的影响;或是比较直接地表现为正值,或是要经过创作活动的一 番消化转换,才表现为积极有益的效应。能够给诗歌创作以强大推动的政治,不在于它有多 么清明或稳定,而在于它要能强烈地牵动人心,让人不断地感奋起来,发之于吟咏。封建王 朝初期,一般号称盛世,而文学人才可能尚未积累到最丰沛的程度。同时稳定和繁荣不免缓 解了土人要求干政的迫切感,诗歌颂美居多,缺乏对政治的深刻介入,艺术上也缺乏由深广 内容带来的要求变革创新的推动力量。封建王朝末世,往往陷入大动乱。斗争残酷,兵祸连 结,文教停顿,人才短缺,土人对世乱恐惧回避,诗歌也相应衰敝。东汉末
15、(灵帝朝)、隋 末、唐末的情况大体如此。一般性地排除了王朝开国期和衰乱期,再结合诗歌史上几个兴盛 阶段来看,中国诗歌高潮,总是出现在社会政治比较有活力,能够吸引人才,并多方面推动 土人为较高理想积极追求的时期,而盛唐则是演出了中国历史上这种时期的最为辉煌的一 幕。(摘编自余恕诚唐诗风貌)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政治的本质是协调群体中的人际关系,既协调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关系,也协调集团 与集团之间的关系。B.中国产生并盛行儒家思想的原因在于中国文化协调的是群体之中的人际关系而非天 人之际的人神关系。C.建安时期,在曹操政治集团的推动下,受党锢之祸打击的士人重新走上政
16、治舞台, 这激起他们的功业思想和英雄意识。D.庆历新政与王安石变法,意在克服各种弊端、挽救潜在危机,当时的几位诗坛大家 都深深卷入激烈的政治变革之中。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诗歌与政治关系密切,但仍能抒发个人情感,这是由“诗与政治”的传统决定 的。B.战国时期楚国出现了屈原这样的大诗人,这与楚国当时复杂的政治形势有很大的关 系。C.封建王朝初期,文人积累可能未达最丰,社会繁荣稳定,士人参与政治的愿望不强 烈。1).封建王朝末世往往天下大乱,文教停顿,士人恐惧回避,这对诗歌的发展大为不利。3.下列各项中,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A.论语:“为政以德,譬如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2023 学年 重庆市 第八 中学 上学 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