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信息化教学设计(10篇).docx
《小学语文信息化教学设计(10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信息化教学设计(10篇).docx(4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小学语文信息化教学设计(通用10篇)小学语文信息化优秀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的】 1、正确读写“蔼、锡、毁”3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地球“漂亮而又渺小”、“资源有限”、“简单破裂”的特点,体会地球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性与唯一性,明白爱护地球生态环境的意义与责任。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培育学生搜集、运用资料的力量,萌发科学探究精神。 5、对地球产生剧烈的感谢、喜爱之情,知道为了人类社会的持续进展要爱惜地球,明白如何以实际行动爱惜地球。 【教学重点】 通过课文的学习,了解地球“漂亮而又渺小”、“资源有限”、“简单破裂”的特点,体会地球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性与唯一性,熟悉爱护地
2、球生态环境的意义与责任,明白如何以实际行动爱惜地球。 【教学难点】 地球漂亮壮丽而又渺小的特点,学生原有的学问建构不够,因而不易理解;尤其是说地球像茫茫宇宙中的一叶扁舟,学生更是很难体验;“生态平衡”、“生态灾难”等科学术语,亦是学生学习中的难点。 【教学预备】 1、布置学生课前从电视上、书本上,有条件的可到网上搜集有关地球的资料。 2、“滥伐森林”投影片和“读一读”录音、备有课文朗读、地球漂亮、地球渺小、地球易碎、爱护地球等内容的cai课件。 【教学理念】 本着“学生是学习和进展的主体”这一理念,本课教学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力求发挥学生主动参加的意识,借助卫星资源优势,使语文教学与媒体运用
3、形成新的整合模式,帮忙学生体会地球的特点,明白爱护地球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实行以读为主、读悟结合的阅读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以读助悟、以悟促读,培育学生的自主学习力量,拓展学生思维空间,表达新课程的三维目标. 【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课 1、同学们,我们有一个共同的家园,她孕育了亿万生灵,并且无私地奉献着。你知道她是谁吗? 2、对,她就是地球。让我们一起跟她打声招呼吧!齐读课题。 3、在茫茫的宇宙海洋里,有几个地球?所以,地球对于我们来说太宝贵了,她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让我们再一次深情地问候她吧!(再读课题) 4、地球母亲特别快乐,正在欢送我们呢!今日,我们就以一颗感恩的心走进地球。(播放课件
4、封页,再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播放课件“课文朗读”,学生边听边观看相关图片。 2、听完之后,请同学们想想:课文介绍了有关地球的哪些学问? 宇航员在太空中看到地球后发出了怎样的感慨? 三、细读课文,探究地球特点及环保的重要性 学生自由读文,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进展探究。 (一)感悟地球的漂亮 1、自由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你从课文的哪些内容体会到地球的得意?把你的感受写下来。 同学们,我国的神舟飞船在太空游览时,拍摄了我们漂亮家园的许多照片,教师有幸从杨利伟叔叔那儿弄到几张,你们想看吗? 2、播放课件:漂亮壮丽、晶莹透亮、裹着水蓝色“纱衣”的地球图片。 同学们,这水蓝色的星球就是
5、我们的地球,喜爱吗?请用自己的话,夸夸我们的地球。 谁能依据课件中所观看到的图片,详细说说地球如何美丽?着重从“晶莹透亮、裹着水蓝色纱衣”来体会地球的漂亮。 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读读第一自然段,将地球的漂亮读出来。 让我们一起来赞美我们的地球母亲吧!齐读描写地球漂亮的局部。 3、地球的漂亮仅仅在于她的外表美吗?你还从文章哪些段落看出她的内在美? 读3、4自然段中有关的语句,理解“无私”“大方”,说说你从中体会到地球母亲的什么品质? 此时此刻,你最想对地球母亲说些什么呢?读3、4自然段中有关语句。 4、导读:理解了课文意思之后,信任大家会读得更好。(谁再读这句话: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
6、,是那样的漂亮壮丽,和气可亲。说说为什么用这种感情去读;我们带着这种感情齐读这句话。) (二)体会地球的渺小与简单破裂 导语:茫茫宇宙,只有地球对人类是大方无私的,她像母亲一样为我们供应了暖和舒适的生活环境。可她又是渺小的、简单破裂的,地球的渺小与简单破裂表现在哪些地方?学生潜心读课文,将自己的阅读理解写在书上。 1、了解地球的渺小。 谁能通过自己的朗读表现出地球的渺小?(课件出示有关文字,提示学生留意红色标记的字最能表达地球渺小,应重读。) 让学生汇报自己搜集到的资料后,播放动画课件,帮忙学生理解“一叶扁舟”体会到地球的渺小。 课件出示说明方法及运用说明方法作用的比拟题,学生在朗读中感悟其作
7、用。 2、明白地球上的资源有限,地球简单破裂。 谁来说说地球上矿产资源的有限性?你从这几个数字:“几百万年、几亿年、二三百年”中感悟到什么? 谁来说说可再生资源的状况又是怎样呢?(课件出示第4自然段文字让学生朗读。)可以结合自己课前搜集到的资料来谈。 过渡语:是呀,人类为了眼前的进展,急功近利、目光短浅、乱挖乱采、过度开发,把我们的地球母亲摧残得遍体鳞伤,体无完肤。她向我们人类发出了严峻的警告。教师收集了有关的资料。想看看人类给地球造成的灾难吗? 展现人类毁坏资源、破坏地球的图片让学生观看。 看完这些令人触目惊心的图片之后,此刻你心情怎么样?带着这种感情再读读第4自然段。 同学们,我仿佛看到了
8、地球在哭泣,你想说点什么吗?此时你又将怎么样读这句话: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漂亮壮丽,和气可亲。(课件出示这句话) (三)领悟地球的唯一性及环保的重要性 1、绽开小小辩论会。 同学们,我们的宇宙飞船已经游览了太空,假设地球上不能居住了,我们可以移居到别的星球,你赞同这种观点吗?同学间相互争论,说出理由。 2、激情召唤。 是呀!同学们,我们只有一个地球!但我们可亲可敬的地球妈妈,正在患病着无情的破坏,我们的家园-这个水蓝色的星球太得意了,同时又太简单破裂了,她需要我们一起去细心爱护她! 课件出示最终一个自然段。请同学们带着对地球母亲的一片爱心,齐读最终一自然段。 看到我们
9、的地球正在患病的灾难,你会想到什么标语呢?想为爱护地球做点什么呢?(课件出示相关标语让学生齐读,展现全国各地爱护地球的宣传图像以及爱护地球的策略供学生观看参考。) 四、拓展延长,升华情感 1、课件出示问题:地球还面临着什么危害?组织学生依据课件拓展资料及自己搜集到的资料绽开争论,积极探讨解决地球危害的方法。 2、课件出示配乐朗读每天,我们的地球有,学生听完之后,引导学生说说感受并将感受送入对诗歌的朗读中。 3、组织学生畅谈学文后的感想,让学生对地球的喜爱之情得到进一步的升华。 4、总结升华:爱护地球,这个观念已日渐深入人心,得到人们的共识。而作为一名少先队员,我们应当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做起,爱
10、惜身边的一草一木,让我们的天更蓝、草更绿、水更清,让地球越来越美,成为一名真正的环保小卫士! 五、反应练习,学以致用 1、课件出示练一练,让学生口头作答。 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读音。 和气可亲(i i) 消灭(hu fi) 薄薄的(bo b) 在( )里填上适宜的关联词。 ( )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 )会造成一系列的生态灾难。 ( )地球适合人类生存,( )我们要细心爱护地球。 说说以下句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这张桌子长1.6米,宽1.2米,高1米,真够气派的。 中午的太阳犹如一个装菜的盘子。 2、出示“查一查”,让学生自主选择: 调查一下我们身边的环境,看看存在着什么问题?如何解决?可以拟
11、出几条环保标语,可以写一封建议书向有关部门反映,有条件的也可以制作环保网页,发出环保建议,发送到网上去。 小学语文信息化优秀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标】: 1.能理清故事的脉络,读懂故事的内容,理解幸福的含义。 2.发觉身边的幸福,感受到自己给别人或者别人给自己带来的幸福,并懂得珍惜幸福。 3.联系生活实际,发挥想象,学写随感,合演课文剧,提高合作探究力量。 【教学重点】: 读懂故事的内容,理解幸福的含义。 【教学难点】: 理解幸福的含义,发觉身边的幸福,感受到自己给别人或者别人给自己带来的幸福,并懂得珍惜幸福。 【课前预备】: ppt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板书
12、“幸福”这个词。 2、你觉得什么是幸福?读课题。 【设计图意:把幸福提出来让学生争论,引发对幸福的思索。这样一开头就把文本的根本点幸福提出来思索,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二、检查初读,把握全文 。 1、(出示生字词)指名读,开火车读、全班齐读。 2、请学生把故事的主要内容讲出来。 【设计意图:四年级的孩子已经有较好的自学力量,通过导读课上的初读和预习,孩子们已根本把握了字词和课文的主要内容。在课上让孩子再读课文,教师作一个简洁的检查,既稳固了预习和初读的成果,发觉当中存在的问题并准时订正,更是让孩子再次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把握全文。】 三、突破难点,理解幸福的含义。 1、幸福是什么?才智
13、姐姐怎呀说的? 2、谁能把“惊诧”换个词。(要求学生整句读,并且读出惊诧的语气) 【设计意图:理解“惊诧”,并通过换词丰富孩子的词汇。】 3、一个孩子说另一个孩子说第三个孩子说(引读) 4、(板书:靠劳动、尽义务,做有益的事)你怎么理解? 【设计意图:找出中心句,围围着中心句去理解课文。】 5、默读课文,看看三位青年是怎样理解的。划出有关的句子,在旁边写上批注。生汇报。 【设计意图:才智姐姐对幸福的诠释中,“义务”一词对孩子来说是比拟抽象,比拟难理解的。突破了这个难点,孩子对这句话的理解就会水到渠成。在这里把难点让孩子提出来,并交给他们解决的方法,有利于下面的阅读。】 6、小结,理解“义务”。
14、(生说自己的理解,出示:义务就是应尽的责任。) 7、医生,你有不同的经受吗?(请其他孩子说)说完读句子。 8、你们是怎样弄明白幸福是什么的?自己选择其中的一个青年,想象一下他做了什么,编一个故事,从而明白幸福的含义的。同桌互说。汇报。 9、你是怎么理解的?(生说) 【设计意图:文章重点写了三个青年的对话,对三个青年人查找幸福的详细过程却省略。这个空白也正是学生的体验所缺乏的,于是我便引导他们去想象这里面详细的故事,从活生生的事例中获得实实在在的感受。学生绽开再想象,编出了很多动人的故事。在他们的脑海里,“义务”“幸福”已不再抽象,而是一些活生生的,可以触摸到的实体。】 10、(出示图画)从那些
15、句子感受到他们的幸福?有感情读有关句子。 【设计意图:长文短教,突出重点、难点。三个孩子疏通泉眼,砌井加盖这局部内容显浅易懂,孩子一读就懂,让他们简洁来讲讲就可以了。并且有了前面对幸福的理解,孩子们更能感受三位青年重回树林后幸福的感觉。】 11、小结: 四、拓展训练,抒写幸福的感受。 1、学生讲让别人得到帮忙的幸福呢? 【设计意图:从实际生活发觉幸福,感受到自己给别人带来的幸福,并懂得珍惜幸福。】 2、不同的人对幸福的理解有不同的答案,(投影小诗)来,一起读。 对于教师来说,幸福是(投影出示有关教师的幸福的小诗,读诗) 你觉得幸福是 (投影出示) 【设计意图:深入拓展对幸福的理解,把生活中的赐
16、予别人的事情或者别人赐予自己的事情写成幸福小诗,让学生明白幸福是多层次,多方面的,不同的人对幸福有不同的诠释。我们应当珍惜幸福,更要付出和赐予,让别人获得幸福自己会更幸福。一方面加深了学生对幸福的深入理解,另一方面也使学生学到了诗歌的写法,仿写诗歌。】 五、布置作业。 任选一题: 1、以幸福为主题写一篇随感,把自己对课文的感悟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2、把课文改编为课文剧,找几个伙伴合作表演。 【设计意图:这个童话的主题是幸福要靠劳动,要尽自己的职责,做对别人有益的事。但事实上幸福确实是多元的,有许多种含义,通过这节课,信任孩子能写出有关幸福的感言。合演课文剧是课后也是本单元的要求,同时也是孩子
17、们喜爱做的实践作业,让他们自由选择,提高了孩子们的积极性和自主性,让作业成为孩子们爱做、乐做的事情。】 六、板书设计。 幸福是什么 劳动 幸福靠 尽义务 做有益的事 小学语文信息化优秀教学设计 篇3 教学目标 1、把握本课生字词。理清课文的表达挨次,学习写景状物要抓住特点。 2、品析景物特点,感受语言美 教学重难点 理清课文的表达挨次,学习写景状物要抓住特点。 了解颐和园的漂亮风光,从中得到陶冶;在观赏、品读养爱美情趣,增加民族骄傲感。 教学预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板书课题 导语:在我国的首都北京西郊,有一个世界闻名的皇家园林。它就是颐和园。 一起看大屏幕。 视频中的风光给你留下了
18、什么样的印象? 齐读课题,留意“颐”字的写法。 二、检查预习状况 出示“我会读”指名领读。去拼音再读。 “我会填”指名答复。图片出示理解“横槛”“画舫”。 三、初读课文 1、出示自学提示: (1)自读课文,看写了颐和园哪些地方的风光? (2)从课文中找出能够表达巡游挨次的句子。 用“”画出。 2、学生按要求读书,教师巡察指导。 3、完成问题。 提问:写了颐和园哪些地方的风光? 学生答复,师相机板书:长廊 万寿山 昆明湖 4、完成自学提示 提问: 哪些句子能够体会的巡游的挨次? 指名答复,师相机出示句子。 从句子中找出写巡游过程的动词,指名上台画一画。 学习移步换景的写作方法。 5、再读课文,理
19、清条理。 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是详细些颐和园的风光的? 给课文分段,明确(总分总)的构造。 三、精读课文,品析景物特点,感受语言美。 1、出示自学指导: (1)、请大家读一读长廊这一局部,找出描写的景物。 (2)、说说长廊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2、学生读书。(大屏幕出示其次自然段) 3、说说描写的景物。 4、这些景物是按什么什么挨次观看的。 5、指名说说长廊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6、学习35自然段 自学指导 1、自读35自然段,说说每个自然段主要描写了什么景物。 2、选择你最喜爱的景物,有感情地多读几遍,想想景物有什么特点。 学生读书。 3、汇报:说说每个自然段主要描写了什么景物。 第三自
20、然段 佛香阁 排云殿 第四自然段 昆明湖 第五自然段 十七孔桥 4、我们先来到万寿山上的佛香阁,谁喜爱“佛香阁”,读读句子 出示句子。说说佛香阁的特点。 5、谁喜爱“排云殿” 读读句子,说说有什么特点? 6、喜爱昆明湖的同学来读读句子,告知我昆明湖有什么特点? 这句话把什么比着什么? 还有哪一句也能看出昆明湖的静? “滑”换成“划”行不行?哪个更能突出昆明湖的静? 7、漂亮的昆明湖上有一座长长的石桥,叫十七孔桥。 喜爱十七孔桥的同学来读读描写十七孔桥的句子,有什么特点。从哪里看出。 狮子多 桥洞多 柱子多 没有哪两只是一样,同样让我们感受到劳动人们的才智和雕刻的技艺超群。 齐读这句话。 四、总
21、结 我们随着将颐和园游完了,那么颐和园中,就这些景观吗? 齐读最终一段。 课后拓展 颐和园还有哪些景点,课后查资料,下节课我们连续沟通。 板书设计 18颐和园 长廊万寿山昆明湖 教学反思: 颐和园是一篇写景的游记。根据巡游的挨次,用生动的语言、精确的词汇描绘了这座古老的皇家园林的漂亮风光。字里行间流露出宠爱之情,是一篇培育学生语感,帮忙学生积存、运用语言的好文章,也是增加学生的民族骄傲感的”好作品。为了让学生感悟课文中介绍的颐和园的景点的形象美,让学生在接近仿真情境中学习,在做课前预备时,我搜集了很多颐和园图片,从而让学生更直观形象地感受颐和园的美。 语文教学应以读为根底,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语文 信息化 教学 设计 10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