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视域下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的当代启示.docx
《“工匠精神”视域下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的当代启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匠精神”视域下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的当代启示.docx(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工匠精神”视域下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的当代启示 摘 要 大国须要工匠,当前,各行各业都在大力宣扬和弘扬“工匠精神”,职业教化也将传承和弘扬“工匠精神”作为自身发展的重要使命。黄炎培作为近代闻名的职业教化家,提出职业教化应当手脑并用、做学合一,理论与实践并行,学问与技能并重,这些思想对今日弘扬“工匠精神”、培育大国工匠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关 键 词 高职生;工匠精神;学问型工匠;乐业工匠;工匠人格 中图分类号 G731 文献标记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08-0108-02 改革开放的40年来,中国毫无疑问地成為制造业大国,但同世界先进制造业国家相比差距依旧很大。从“中国
2、制造”到“中国智造”的转变,关键在于质量,核心在于我们能否培育出具有“工匠精神”的制造业人才,大国制造须要大国工匠,作为培育大国工匠的基地,高等职业教化必需将“工匠精神”作为人才培育的重要内容。 一、“工匠精神”的内涵及要素 “工匠精神”是一种对待职业的价值取向与行为表现,即从业者对职业的敬畏与执着的追求、对产品与服务质量的精益求精和不断创新的过程。美国闻名社会学家理查德桑内特曾指出,“工匠精神就是为了把事情做好而把事情做好的欲望。”可以说,工匠精神就是一种极致的职业素养,它是深深扎根于从业者内心的职业人格。 弘扬“工匠精神”并非只是泛泛而谈的口号、标语,而应当落实在高等职业教化教学的过程中,
3、反映在每一个高职生的思想和行动上。高职院校在培育“工匠精神”的过程中必需首先明确“工匠精神”的基本要素,才能够有的放矢地涵养学生的“工匠人格”,塑造大国工匠。笔者认为“工匠精神”的基本要素包括以下三个层面:(1)职业道德层面。职业道德是工匠精神的核心要义,职业道德层面的“工匠精神”表现为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和恪尽职守、尽职尽责的责随意识;(2)职业技术层面。对技术技能的不懈追求是“工匠精神”的本质所系,职业技术行为层面的“工匠精神”表现为专注于细微环节的钻研精神和勇于创新、大胆突破的创新意识;(3)职业认同层面。对职业的认同与酷爱是“工匠精神”的初心所在,职业认同层面的工匠精神表现为对
4、职业的深度认同与精益求精、追求极致的职业信仰。 二、当代高职生“工匠精神”现状 在全世界寿命超过200年的企业中日本有3146家、德国有837家、荷兰有222家、法国有196家,它们的长寿秘诀正是代代相传的“工匠精神”。反观中国制造却被贴上了“廉价”和“低质”的标签,中国企业生产的产品不仅难以占据世界主流市场,甚至许多国人也起先不买“中国制造”的账而加入“海带”大军。在普遍的心浮气躁,追求即时利益的不良社会氛围影响下,当代高职生普遍缺乏“工匠精神”,对“工匠精神”的意义与内涵严峻认知不足、对将来职业缺乏认同感、职业信仰缺失显著。 (一)对“工匠精神”的认知不足 依据相关调查结果显示,当代高职生
5、对“工匠精神”的认知存在明显不足。大部分学生对“工匠精神”的认知仅仅停留在知道、听说过、很重要等基本层面,对“工匠精神”的详细内涵却不甚了解,往往将“工匠精神”具化为高端奢饰品品牌和高端技术品牌,缺乏理性相识。 培育“工匠精神”、塑造大国工匠,已成为当前职业教化的共识,但由于受到现代工具理性思想的影响,当代职业教化片面地强调对学生职业技术技能的培育而缺乏对职业技术文化,即“工匠精神”的培育,尚未形成有效的“工匠精神”培育机制,往往停留在对“工匠精神”的口号式宣扬,这正是当代高职生对“工匠精神”缺乏理性认知的重要缘由之一。因此,完善“工匠精神”培育机制,将“工匠精神”培育贯穿于职业教化教学改革的
6、全过程,是当前高等职业教化改革的重要着力点。 (二)职业认同感偏低 高度的职业认同是培育“工匠精神”的基础,然而,由于受到“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传统观念影响,当代中国社会轻视技术技能型人才,甚至高职学生及其家长也将其自归为“底层”,普遍缺乏职业认同感。 笔者在与学生的接触过程中发觉,大部分学生认为上了职业院校就意味着当工人,是没有前途的,不过是为了混个工作干而已;有的学生来到高职是因为一时没有考好,来到这里也并不是为了学技术,而是为了过渡升本;有的学生即使毕业后去了一线,也只是把这个工作当作短暂的跳板,将来有机会还是要去当“白领”的。 “蓝领”与“白领”的划分,固化了人们对“劳力者治于
7、人”的思维定式,同时也强化了高职生对其自身定位及其将来发展的不自信,使其缺乏对将来职业的认同感。工匠精神一书的作者亚力克福奇在其书中指出:“只要有好点子,并努力把它实现的人都可以称之为工匠。工匠并不单指传统意义的手艺人,还包括运用现代技术工具,利用创新精神解决各种问题的发觉者和独创家。”加强职业认同教化,帮助高职生及其家长跳脱出“劳力者治于人”的思维定式是高职院校弘扬“工匠精神”的题中应有之义。 (三)职业信仰缺失 “工匠精神”源于从业者对自身事业的酷爱之心,对事业的酷爱和热忱是工匠们精益求精、不断进行技术创新的内在动力,这颗心正是工匠们的“职业信仰”。当前,社会整体氛围趋于浮躁,“一夜暴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工匠 精神 视域 下黄炎培 职业教育 思想 的当 启示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