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一单元第三节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ppt课件.ppt
《鲁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一单元第三节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鲁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一单元第三节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ppt课件.ppt(8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考考纲纲点点击击地球运地球运动动的地理意的地理意义义。考情播考情播报报1.以国家以国家领导领导人出人出访访、重大天文事件等、重大天文事件等为为背背 景,景,综综合考合考查查昼夜昼夜长长短、正午太阳高度及短、正午太阳高度及 季季节节的判断等。的判断等。2.以以实际实际生活知生活知识识,如楼,如楼间间距、太阳能距、太阳能热热水水 器等器等为为切入点,考切入点,考查查太阳高度的太阳高度的计计算。算。一、地球的公转一、地球的公转1.公转特征公转特征(1)方向:自西向东。方向:自西向东。(2)轨道:近似正圆的椭圆,轨道:近似正圆的椭圆,1月初公转到月初公转到附近,附近,7月初位于月初位于附近。附近。(3
2、)周期:周期:1恒星年,时间为恒星年,时间为。(4)速度:近日点较速度:近日点较,远日点较,远日点较。近日点近日点远日点远日点365日日6时时9分分10秒秒快快慢慢2.黄赤交角及其影响黄赤交角及其影响(1)概念:地球赤道平面与黄道平面的夹角,目前为概念:地球赤道平面与黄道平面的夹角,目前为。(2)影响:引起太阳直射点在影响:引起太阳直射点在之间往返运动。太之间往返运动。太阳直射点移动规律阳直射点移动规律2326南北回归线南北回归线(3)周期:周期:1回归年,时间为回归年,时间为。365日日5时时48分分46秒秒二、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二、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1.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3、(1)随纬度变化规律:从随纬度变化规律:从所在纬度向所在纬度向递减。递减。(2)随季节变化规律随季节变化规律太阳直射点太阳直射点南北两侧南北两侧夏至日夏至日冬至日冬至日春、秋分日:春、秋分日:达一年中最大值,其他地区介于最达一年中最大值,其他地区介于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大值与最小值之间。一年中最大值:一年中最大值:及其以北地区及其以北地区一年中最小值:一年中最小值:各纬度各纬度一年中最大值:一年中最大值:及其以南地区及其以南地区一年中最小值:一年中最小值:各纬度各纬度北回归线北回归线南半球南半球赤道赤道南回归线南回归线北半球北半球2.昼夜长短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1)判断依据:晨昏线将地球上纬
4、线圈分成昼弧和夜弧。判断依据:晨昏线将地球上纬线圈分成昼弧和夜弧。若昼弧长于夜弧,则若昼弧长于夜弧,则;反之,则;反之,则。若昼弧等于夜弧,则若昼弧等于夜弧,则。(2)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昼长夜短昼长夜短昼短夜长昼短夜长昼夜等长昼夜等长时间时间变变化特点化特点北半球夏半年北半球夏半年(至至 )北半球北半球 ,纬纬度越高,度越高,图图b显显示示时间为时间为北半球北半球 ,此,此时时,北,北半球各地昼半球各地昼长长达一年中达一年中 ,北极圈及,北极圈及其以内出其以内出现现 现现象象昼昼长长夜短夜短昼越昼越长长夏至日夏至日最大最大值值极昼极昼春分春分秋分秋分时间时间变变化特点化特点北
5、半球冬半年北半球冬半年(至至 )北半球北半球 ,纬纬度越高,度越高,图图c所示所示为为北半球北半球 ,此,此时时,北半,北半球各地昼球各地昼长长达一年中达一年中 ,北极圈及,北极圈及其以内出其以内出现现 现现象象春、秋分日春、秋分日图图a所示,全球所示,全球 昼短夜昼短夜长长昼越短昼越短冬至日冬至日最小最小值值极夜极夜昼夜等昼夜等长长秋分秋分第二年春分第二年春分3.四季的更替四季的更替(1)原因:一年中,地球上各地原因:一年中,地球上各地和和随随时间变化,导致到达地面的时间变化,导致到达地面的的多少不同。的多少不同。(2)四季的划分:一般四季的划分:一般月为春季,夏、秋、冬季以月为春季,夏、秋
6、、冬季以此类推。此类推。(3)不同纬度地区的季节变化不同纬度地区的季节变化赤道两侧的赤道两侧的地区:全年皆夏,季节更替地区:全年皆夏,季节更替。极地附近的极地附近的地区:全年皆冬,季节更替不明显。地区:全年皆冬,季节更替不明显。中纬度地区:中纬度地区:最明显。最明显。昼夜长短昼夜长短正午太阳高度正午太阳高度太阳辐射能太阳辐射能3、4、5低纬度低纬度不明显不明显高纬度高纬度四季更替四季更替凤凰网凤凰网2009年年11月月10日为期两天的中非合作论坛日为期两天的中非合作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第四届部长级会议9日在埃及海滨城市沙姆沙伊赫落下帷日在埃及海滨城市沙姆沙伊赫落下帷幕,会议通过了两份成果文件,
7、明确了今后三年中非合幕,会议通过了两份成果文件,明确了今后三年中非合作的方向。据此回答作的方向。据此回答12题。题。1.会议进行期间,地球的公转位置位于下图中的会议进行期间,地球的公转位置位于下图中的()A.aB.bC.cD.d2.有关此后有关此后3个月时间内的说法,正确的是个月时间内的说法,正确的是()A.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加快后减慢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加快后减慢B.太阳直射点一直向南移动太阳直射点一直向南移动C.我国的昼长逐渐变长我国的昼长逐渐变长D.我国长城科考站的人员看到的正午太阳高度一直在变大我国长城科考站的人员看到的正午太阳高度一直在变大解析:解析:本题组考查地球公转的特征及有关现象。第
8、本题组考查地球公转的特征及有关现象。第1题,根题,根据地球公转示意图可判断据地球公转示意图可判断11月月10日地球公转位置可能位于日地球公转位置可能位于a点。第点。第2题,此后题,此后3个月已到个月已到2009年年2月初,地球公转速度逐月初,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加快,后减慢;其间渐加快,后减慢;其间12月月22日为冬至日,是太阳直射点日为冬至日,是太阳直射点移动及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的分界点。移动及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的分界点。答案:答案:1.A2.A(2008广东文基广东文基)下图是位于下图是位于120E经线上不同纬度三经线上不同纬度三地夏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角。读图,回答地夏至日的正
9、午太阳高度角。读图,回答34题。题。3.三地的纬度从高到低的排序是三地的纬度从高到低的排序是()A.B.C.D.4.此日昼长时间从短到长的排序是此日昼长时间从短到长的排序是()A.B.C.D.解析:解析:第第3题,据图可以看出,夏至日正午,太阳均位于三题,据图可以看出,夏至日正午,太阳均位于三地天顶以南的天空中,说明三地均位于北回归线以北。结地天顶以南的天空中,说明三地均位于北回归线以北。结合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规律,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合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规律,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所以三地纬度由高到低为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所以三地纬度由高到低为。第。第4题,
10、根据上题分析,结合昼夜长短变化规律,题,根据上题分析,结合昼夜长短变化规律,即可得知此日昼长时间从短到长的顺序为即可得知此日昼长时间从短到长的顺序为。答案:答案:3.A4.C1.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关系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关系地球在自转的同时围绕太阳公转,因此地球的运动是地球在自转的同时围绕太阳公转,因此地球的运动是这两种运动的叠加。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可以用这两种运动的叠加。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可以用赤道平面和黄道平面的关系来表示。赤道平面和黄道平面的关系来表示。(1)黄赤交角的概念:黄赤交角的概念: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夹角叫黄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夹角叫黄赤交角。赤交角。(2)大小:大小:如图所
11、示,赤道平面与黄道平面之间的夹角如图所示,赤道平面与黄道平面之间的夹角为为2326。2.黄赤交角的地理意义黄赤交角的地理意义(1)引起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引起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在公转过程中,引起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在公转过程中,引起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运动。运动。日期日期春分日春分日 夏至日夏至日 秋分日秋分日 冬至日冬至日 春分日春分日太阳太阳直射点直射点赤道赤道北半球北半球 北回北回归线归线 北半球北半球赤道赤道南半球南半球 南回南回归线归线 南半球南半球赤赤道道abcd(2)影响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极昼、极夜、五带的范围影响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极昼、极夜、五带的范围一轴
12、:地轴。二面:黄道面和赤道面。三角:地轴与赤一轴:地轴。二面:黄道面和赤道面。三角:地轴与赤道面夹角、地轴与黄道面夹角、黄道面和赤道面夹角。道面夹角、地轴与黄道面夹角、黄道面和赤道面夹角。南北回归线的度数黄赤交角的度数南北回归线的度数黄赤交角的度数2326;南北极;南北极圈的度数圈的度数90黄赤交角的度数黄赤交角的度数6634。(3)影响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幅度影响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幅度各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幅度与黄赤交角呈正相关,各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幅度与黄赤交角呈正相关,随黄赤交角增大而增大,减小而减小。随黄赤交角增大而增大,减小而减小。3.黄赤交角变化黄赤交角变化黄赤交角变化黄赤
13、交角变化太阳直射点移动范围的变化太阳直射点移动范围的变化五带范围五带范围变化和气压带、风带移动范围的变化变化和气压带、风带移动范围的变化气候分布范围的气候分布范围的变化变化自然带分布范围的变化。如果黄赤交角为自然带分布范围的变化。如果黄赤交角为0,太,太阳直射点一直在赤道上,各地不再有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直射点一直在赤道上,各地不再有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没有四季的更替。如果黄赤交角为阳高度的季节变化,没有四季的更替。如果黄赤交角为90,太阳直射点在南、北两极点之间来回移动,全球都,太阳直射点在南、北两极点之间来回移动,全球都有直射现象。有直射现象。图解黄赤交角的变化带来的影响图解黄
14、赤交角的变化带来的影响1.地球的运动分为自转运动和公转运动,而两种运动之间地球的运动分为自转运动和公转运动,而两种运动之间的关系可以用黄赤交角来表示。据此回答的关系可以用黄赤交角来表示。据此回答(1)(2)题。题。(1)下列地理事物的数值中,与黄赤交角目前的度数相同的下列地理事物的数值中,与黄赤交角目前的度数相同的是是()北寒带所跨纬度数北寒带所跨纬度数晨昏线与纬线相切时,相切纬线的最低度数晨昏线与纬线相切时,相切纬线的最低度数晨昏线与经线圈之间的最大夹角晨昏线与经线圈之间的最大夹角气压带与风带南北移动的纬度范围气压带与风带南北移动的纬度范围A.B.C.D.(2)假如地轴与黄道面相交的角度为假
15、如地轴与黄道面相交的角度为90。那么当地球自转。那么当地球自转和公转时,可能发生的现象是和公转时,可能发生的现象是()A.全球任何地方得到的太阳热量相等全球任何地方得到的太阳热量相等B.沿地球表面做水平运动的物体不存在偏向现象沿地球表面做水平运动的物体不存在偏向现象C.全球任何纬度都昼夜平分全球任何纬度都昼夜平分D.地球上任何地方的正午太阳高度都相等地球上任何地方的正午太阳高度都相等解析:解析:(1)题黄赤交角决定了太阳直射点在地球表面的移动幅题黄赤交角决定了太阳直射点在地球表面的移动幅度,从而决定了热带、寒带的范围,也决定了晨昏圈偏离极度,从而决定了热带、寒带的范围,也决定了晨昏圈偏离极点的
16、程度,但晨昏线与纬线相切的最低纬度与黄赤交角互余;点的程度,但晨昏线与纬线相切的最低纬度与黄赤交角互余;气压带、风带南北移动的幅度远大于黄赤交角。气压带、风带南北移动的幅度远大于黄赤交角。(2)题,如果地轴与黄道面相交的角度为题,如果地轴与黄道面相交的角度为90,即黄赤交角为,即黄赤交角为0,太阳始终直射在赤道上,晨昏圈始终过南、北极点,全球,太阳始终直射在赤道上,晨昏圈始终过南、北极点,全球任何纬度都昼夜平分。任何纬度都昼夜平分。答案:答案:(1)B(2)C由于晨昏线和太阳直射光线垂直,随着太阳直射点由于晨昏线和太阳直射光线垂直,随着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回归运动,晨昏线也在不断移动,
17、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回归运动,晨昏线也在不断移动,从而产生了昼夜长短的时空变化,具体分析如下:从而产生了昼夜长短的时空变化,具体分析如下:1.昼夜长短的纬度分布及变化规律昼夜长短的纬度分布及变化规律时时间间光照光照图图示示昼弧、夜弧的昼弧、夜弧的纬纬度度变变化化昼夜昼夜长长短的短的纬纬度度变变化化特殊特殊节节气气夏夏半半年年北半球各昼弧北半球各昼弧长长于夜弧,随于夜弧,随纬纬度增高,昼度增高,昼弧越弧越长长,夜弧,夜弧越短,北极附越短,北极附近出近出现纬线现纬线全全为为昼弧昼弧现现象;象;南半球反之南半球反之北半球各地北半球各地昼昼长长夜短,夜短,随随纬纬度增高,度增高,昼越昼越长长夜越夜越短,
18、北极附短,北极附近出近出现现极昼极昼现现象;南半象;南半球反之球反之夏至日夏至日时时,北,北半球各地昼弧半球各地昼弧达一年中最达一年中最长长,夜弧最短,极夜弧最短,极昼范昼范围围达最大达最大时间时间光照光照图图示示昼弧、夜弧的昼弧、夜弧的纬纬度度变变化化昼夜昼夜长长短的短的纬纬度度变变化化特殊特殊节节气气春分春分秋分秋分各各纬纬度地区昼度地区昼弧等于夜弧弧等于夜弧全球各全球各纬纬度度昼夜等昼夜等长长时时间间光照光照图图示示昼弧、夜弧的昼弧、夜弧的纬纬度度变变化化昼夜昼夜长长短的短的纬纬度度变变化化特殊特殊节节气气冬冬半半年年北半球各地昼弧北半球各地昼弧短于夜弧,随短于夜弧,随纬纬度增高,昼弧越
19、度增高,昼弧越短,夜弧越短,夜弧越长长,北极附近出北极附近出现纬现纬线线全全为为夜弧夜弧现现象;象;南半球反之南半球反之北半球各地北半球各地昼短夜昼短夜长长,随随纬纬度增高,度增高,昼越短夜越昼越短夜越长长,北极附,北极附近出近出现现极夜极夜现现象;南半象;南半球反之球反之冬至日,北冬至日,北半球各地昼半球各地昼弧达一年中弧达一年中最短,夜弧最短,夜弧最最长长,极夜,极夜范范围围达最大达最大2.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北半球北半球)3.太阳直射点与昼夜长短的关系太阳直射点与昼夜长短的关系(1)太阳直射点所在的半球太阳直射点所在的半球(该半球为夏半年该半球为夏半年)。昼长夜短,。昼
20、长夜短,纬度越高,白昼越长;另一半球纬度越高,白昼越长;另一半球(冬半年冬半年)昼短夜长,昼短夜长,纬度越高,白昼则越短。纬度越高,白昼则越短。(2)直射点的纬度越高,地球上各地昼夜相差越大,出现直射点的纬度越高,地球上各地昼夜相差越大,出现极昼极夜的范围越大。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北半球极昼极夜的范围越大。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北半球各地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而南各地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而南半球则昼最短,夜最长,南极圈内出现极夜现象。太半球则昼最短,夜最长,南极圈内出现极夜现象。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时则相反。阳直射南回归线时则相反。(3)赤道上全年昼夜等长,春秋分日
21、全球昼夜等长。赤道上全年昼夜等长,春秋分日全球昼夜等长。(4)太阳直射的纬线或地区白昼不一定最长。太阳直射的纬线或地区白昼不一定最长。1.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以北半球为例以北半球为例)2.昼夜长短计算的方法昼夜长短计算的方法(1)根据昼弧或夜弧的长度进行计算根据昼弧或夜弧的长度进行计算昼昼(夜夜)长时数昼长时数昼(夜夜)弧度数弧度数/15(2)根据日出或日落时间进行计算根据日出或日落时间进行计算昼长时数昼长时数(12日出时间日出时间)2(日落时间日落时间12)2夜长时数夜长时数(日出时间日出时间0)2(24日落时间日落时间)2(3)根据分布特点进行计算根据分布特点进行计算同纬
22、度各地的昼长相等,夜长相等同纬度各地的昼长相等,夜长相等南北半球纬度数相同的地区昼夜长短对称分布,即北南北半球纬度数相同的地区昼夜长短对称分布,即北半球各地的昼长半球各地的昼长(夜长夜长)与南半球同纬度数的夜长与南半球同纬度数的夜长(昼长昼长)相等。相等。2.(2008四川高考四川高考)右图各线示意不同纬右图各线示意不同纬度度地的白昼长度变化,读图地的白昼长度变化,读图回回答答(1)(2)题。题。(1)若图中若图中地位于北半球,则地位于北半球,则a点时点时刻应为刻应为()A.春分春分B.夏至夏至C.秋分秋分D.冬至冬至(2)图示五地中图示五地中()A.地纬度高于地纬度高于地纬度地纬度B.地位于
23、赤道附近地位于赤道附近C.地、地、地白昼长度变幅最大地白昼长度变幅最大D.地位于极圈之内地位于极圈之内解析:解析:(1)已知已知地位于北半球,从图中可以看出,地位于北半球,从图中可以看出,地地白昼从白昼从4小时至小时至a点延长至点延长至12小时,说明北半球昼短夜长且小时,说明北半球昼短夜长且白昼逐渐变长,由此可知在此时段,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白昼逐渐变长,由此可知在此时段,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并不断向北移动至赤道,因此并不断向北移动至赤道,因此a点时刻应为春分。点时刻应为春分。(2)由图由图中可以看出,中可以看出,两地白昼变化幅度最大,两地白昼变化幅度最大,两地两地变化幅度次之,变化幅度次之,地白
24、昼长度没有变化,由此可以推知地白昼长度没有变化,由此可以推知两地纬度最高,两地纬度最高,地位于赤道。地位于赤道。答案:答案:(1)A(2)C1.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1)纬度变化纬度变化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自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向南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自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向南北两侧递减,具体如下图所示。北两侧递减,具体如下图所示。北回北回归线归线及其以北及其以北北回北回归线归线至赤道至赤道间间赤道赤道赤道至南赤道至南回回归线间归线间南回南回归线归线及其以南及其以南3月月21日日 随随纬纬度增高而降低度增高而降低90随随纬纬度增高而降低度增高而降低3月月21日日至至6月月22日
25、日逐逐渐渐增大增大逐逐渐渐增大增大到到90后逐后逐渐渐减小减小逐逐渐渐减小减小6月月22日日达最大达最大值值,其中北回其中北回归线为归线为90随随纬纬度增度增高而增大高而增大最小最小值值,6634随随纬纬度增高而降低,度增高而降低,达最小达最小值值(2)季节变化季节变化北回北回归归线线及其及其以北以北北回北回归归线线至赤至赤道道间间赤赤道道赤道至南赤道至南回回归线间归线间南回南回归线归线及其以南及其以南6月月22日日至至9月月23日日逐逐渐渐减减小小逐逐渐渐增增大到大到90后逐后逐渐渐减小减小逐逐渐渐增大增大9月月23日日随随纬纬度增高而降度增高而降低低90 随随纬纬度增高而降低度增高而降低9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鲁教版高一 地理 必修 第一 单元 三节 地球 公转 意义 ppt 课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