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课件.ppt
《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课件.ppt(14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复习提纲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一)了解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说明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4(二)知道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理解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和原因5(三)了解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5(四)了解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6(五)知道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周期和速度6(六)理解昼夜更替和地方时产生的原因,能够进行简单的区时计算7(七)了解四季更替的现象,解释四季形成的原因8(八)知道地球的圈层结构,了解各圈层的主要特点9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一)了解大气的受热过程;理解大气保温作用的基本原理9(二)结合实例,说明大气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10(三)大气的水平运动10(四)结
2、合实例,说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11(五)理解季风环流的形成原因12(六)结合实例,说明锋面系统的特点及其对天气的影响13(七)结合实例,说明低压、高压系统的特点及其对天气的影响13(八)了解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及其影响14第三章地球上的水(一)了解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结合实例,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14(二)了解洋流的概念及类型(寒流、暖流);归纳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结合实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5(三)结合实例,说明在不同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以水资源为例)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一)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17(二)结合实
3、例,说明流水、风力、冰川等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18(三)知道岩石圈的三大类岩石,了解地壳内部物质循环过程18(四)了解褶皱、断层的特点及其地表形态 18(五)河流地貌19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一)知道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知道自然地理要素(生物)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结合实例,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对人类活动的影响19(二)结合实例,说明地理环境从赤道到两极、从沿海向内陆及垂直地带的地域分异规律;理解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对人类活动的影响20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一)了解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说明地(一)了解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说明地
4、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1.天体系统概念:运动着的天体与天体之间相互吸引、相互绕转而形成的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地球上具有生命的条件及形成这些条件的地球上具有生命的条件及形成这些条件的原因原因1.安全的宇宙环境(1)稳定的太阳光照条件,使生命从低级向高级的演化没有中断;(2)安全的空间运行轨道,九大行星绕日公转方向一致,轨道几乎在同一平面,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2.适宜的自身条件(1)日地距离适中,拥有合适的温度,有利于生命的发生和发展;同时有利于液态水的存在。(2)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能够吸引住可供生物呼吸的大气。(3)地球内部的物质运动,形成了原始海洋,孕育了生命。(4)
5、自转周期不长(二)知道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二)知道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二)知道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二)知道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理解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和原因星,理解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和原因星,理解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和原因星,理解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和原因2.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3.太阳系中的一颗特殊的行星:地球是太阳系中惟一一颗适于生物生存和繁衍的行星。(三)了解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三)了解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1)太阳的主要成分:氢和氦(2)太阳辐射含义:太阳源源不断的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3)太阳辐射能量的来源:太阳
6、内部的核聚变反应(4H-He)(4)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太阳直接为地球提供光热资源,生物生长离不开太阳;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为我们的生产生活提供太阳能、煤、石油等能源(四)了解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四)了解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1.太阳大气层由外到内分层:日冕、色球、光球(用肉眼所看到的是太阳的光球层)2.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黑子、耀斑(1)黑子:发生在光球层,温度比其他地方低;(2)耀斑:生在色球层,色球的某些区域突然出现的大而亮的斑块。(3)黑子、耀斑周期:11年,同步起落,体现太阳活动的整体性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1)扰动电离层,使地球上无线
7、电短波通信受到影响甚至中断;(2)干扰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3)两极地区产生美丽的极光;(4)许多自然灾害发生与太阳活动有关,如地震、水旱灾害。(五)知道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周期和速度(五)知道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周期和速度(六)理解昼夜更替和地方时产生的原因,能够进(六)理解昼夜更替和地方时产生的原因,能够进行简单的区时计算行简单的区时计算地球自转运动的意义地球自转运动的意义1.昼夜交替昼夜交替(1)昼夜产生的原因:地球是一个既不发光也不透明的球体(3)晨昏线(圈)与太阳光线始终垂直。晨昏线的位置在不断向西移动。(4)昼夜交替的周期:24小时,一个太阳日。(5)晨昏线上的时间问题:晨
8、线与赤道交点为6点,昏线与赤道交点为18点.(6)晨昏线一年中只有春分日和秋分日与经线圈重合,其余日期斜交。(7)昼夜交替:地球的自转2.时差时差(1)地方时的产生: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东边地点的时刻总比西边地点的时刻要早。(2)同一条经线上地方时相同,不同经线上地方时不同。经度相差15,地方时相差1小时。(3)区时:全球分为24个时区,各时区都以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本区的区时;相邻两个时区的区时相差1小时。(4)北京时间:东八区的区时,东八区中央经线即东经120上的地方时。(5)日界线-地球上不同的地区会出现两个不同的日期。为了避免日期的紊乱,国际上规定,原则上以180经线作为地球上今天和昨天的
9、分界线,叫做国际日期变更线,简称日界线。(6)简单区时计算:某地的区时=已知时间时区差,东加西减,即所求地点位于已知地点的东侧,用+,所求地点在已知地点西侧,用-。例:已知北京时间为4月9日16时,求纽约(西五区)的区时,莫斯科(东三区)的区时3.产生地转偏向力产生地转偏向力由于地球自转,沿地球表面水平运动物体的方向会发生偏转,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上不发生偏转。(七)了解四季更替的现象,解释四季形(七)了解四季更替的现象,解释四季形成的原因成的原因1.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关系: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关系:地球自转:赤道平面地球公转:黄道平面2.黄赤交角的意义: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黄赤交角的意
10、义: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如图)(如图)太阳直射的范围,最北到达北纬2326,最南到达南纬2326。北半球夏至日(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在北纬2326;北半球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在南纬2326;春秋二分直射赤道。3.昼夜长短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1)在春、秋分日,太阳直射在赤道上,全球各地昼夜平分;(2)自春分日至秋分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北半球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自秋分日至春分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北半球昼短夜长;纬度越高,昼越短。(3)夏至日,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上,北半球昼达一年中最长,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冬至日,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上,北半球
11、昼达一年中最短,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南半球反之。(4)赤道上全年昼夜平分。4.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1)变化规律:同一时刻,不同纬度的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2)特殊日期的太阳高度a.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正午太阳高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b.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此时,北回归线上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南半球各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c.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此时,南回归线上及其以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总的最大值;北半球各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5.四季的更替四季的更替(1)产生原因
12、: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随季节的变化而变化(2)从天文含义看四季,夏季就是一年中白昼最长、太阳高度最高的季节;冬季就是一年中白昼最短、太阳高度最低的季节;春秋二季是冬夏的过度季节。实际四季划分(气候):现在北温带许多国家一般把3、4、5三个月划为春季;6、7、8三个月划为夏季;9、10、11三个月划为秋季;12、1、2三个月划为冬季。(八八)知道地球的圈层结构,了解各圈层的主要特点知道地球的圈层结构,了解各圈层的主要特点3.地球的内部圈层:以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为界,将地地球的内部圈层:以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为界,将地球内部划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圈层。球内部划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圈层。
13、地壳:地面以下,莫霍界面以上部分,由岩石组成。大陆地壳:地面以下,莫霍界面以上部分,由岩石组成。大陆部分的平均厚度为部分的平均厚度为33KM。地幔:莫霍界面以下,古登堡界面以上。在上地幔的上部,地幔:莫霍界面以下,古登堡界面以上。在上地幔的上部,有一个物质呈融熔状态的软流层,一般认为软流层是岩浆有一个物质呈融熔状态的软流层,一般认为软流层是岩浆和地震的发源地。和地震的发源地。地核:外核部分呈液态(因为横波不能通过),内核为固地核:外核部分呈液态(因为横波不能通过),内核为固态。态。岩石圈:软流层以上部分,物质由岩石组成。包含地壳和岩石圈:软流层以上部分,物质由岩石组成。包含地壳和上地幔顶部。上
14、地幔顶部。大气圈:由气体和悬浮物组成,主要成分是氮和氧。水圈: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生物圈:地球表层生物及生存环境的总称,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一)了解大气的受热过程;理解大气保温作用的基本原理1.大气受热过程 结论:地面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热源2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1)吸收作用-具有选择性。(二氧化碳和水汽吸收红外线、臭氧吸收紫外线)(2)反射作用-无选择性。(如白天有云温度不会太高)(3)散射作用-有一定选择性。(如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3大气的保温作用大气的保温作用地球大气对太阳短波辐射吸收得较少,大部
15、分辐射能够透过大气射到地面,使地面增温;而大气对地面长波辐射吸收的都比较多,地面辐射放出的绝大部分热量能够被大气截留下来,并受到大气逆辐射将热量又还给地面,从而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二)结合实例,说明大气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二)结合实例,说明大气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二)结合实例,说明大气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二)结合实例,说明大气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1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太阳辐射能的纬度分布不均,造成高低维度间的温度差异。2热力环流的形成(如图)近地面空气受热或冷却(冷热不均)引起气流的上升或下沉运动(空气的垂直运动是气温差异的结果)导致同一水平面上气压的差异(水平气压梯度是空气垂直运动的结果大气
16、的水平运动(风)。(三)大气的水平运动(三)大气的水平运动(三)大气的水平运动(三)大气的水平运动1形成风的直接原因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水平气压梯度力形成风的根本原因:地表冷热不均2形成风的制约力:形成风的制约力:(1)水平气压梯度力-始终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2)地转偏向力-垂直于大气运动方向,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只改变风的方向,不改变风的大小。(3)摩檫力-方向与风向相反,既改变风的方向也改变风的大小。3不同作用力影响下的风向不同作用力影响下的风向(1)只受水平气压梯度力作用-风向与等压线垂直(理想状态)(2)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作用-风向与等压线平行(高空状况)(3)受
17、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摩擦力作用-风向与等压线成一夹角(近地面状况)【规律总结规律总结】如何在等压线图上确定任一地点的风向?第一步:在等压线图中,按要求画出过该点的切线,画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该切线,由高压指向低压。第二步:确定南北半球后,面向水平气压梯度方向向右(北半球)或向左(南半球)偏转30-45,画出实箭头,即为经过该点的风向。(四)结合实例,说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四)结合实例,说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四)结合实例,说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四)结合实例,说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
18、响1.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规律(1)分布:(如图)(2)移动规律:就北半球而言,大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与太阳直射点移动方向一致)2.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五)理解季风环流的形成原因(五)理解季风环流的形成原因1.定义:大范围地区的盛行风向随季节而有显著变化的现象,称为季风。2.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是形成季风的重要原因;对于南亚季风环流(夏季风),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也是一个原因。4.特点:冬季-偏北风-低温干燥夏季-偏南风-高温、湿润多雨5.典型地区-东亚。原因是东亚地处最大的海与陆之间,海陆热力对比显著,产生的气压梯度力最大,季风最典型。成因:均可回答为受季风环流影响(或
19、受冬夏季风交替控制)(六)结合实例,说明锋面系统的特点及其对天气的影响(六)结合实例,说明锋面系统的特点及其对天气的影响(六)结合实例,说明锋面系统的特点及其对天气的影响(六)结合实例,说明锋面系统的特点及其对天气的影响(七)结合实例,说明低压、高压系统的特点及其(七)结合实例,说明低压、高压系统的特点及其(七)结合实例,说明低压、高压系统的特点及其(七)结合实例,说明低压、高压系统的特点及其对天气的影响对天气的影响对天气的影响对天气的影响(八)了解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及其影响(八)了解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及其影响(八)了解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及其影响(八)了解近百年来全球气
20、候变暖的趋势及其影响1.特点:特点:(1)历史时期全球气温变化呈波动上升趋势(2)近百年全球气候变化的显著特点:气温升高2.原因原因:(1)自然原因:现今正处于地质历史时期的温暖期(2)人为因素:燃烧矿物燃料;毁林,尤其是热带雨林的破坏3.影响影响:(1)海平面上升-冰川融化和海水热膨胀引起海水上涨(2)影响农业生产-就地区而言,低纬度的大部分国家农作物的产量将减产;而高纬度的国家农作物产量有可能增产。(3)影响水循环过程,加剧水资源的不稳定性和供需矛盾。4.适应对策适应对策:(1)减少二氧化碳、甲烷等温室气体的排放;(2)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开发新能源;(3)建设海岸防护堤坝防止海水入侵等;(
21、4)培养新的农作物品种,调整农业生产结构,以适应气候的变化;(5)增加温室气体的吸收:植树造林、固碳技术。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第三章地球上的水(一)了解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结合实例,说明水循(一)了解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结合实例,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环的地理意义1.相互联系的水体相互联系的水体(1)水圈-连续但不规则(2)存在形体:固态(主要在高纬、高山地区)、液态(数量最大)、气态(分布最广)(3)存在空间:海洋水、大气水、陆地水2.河流的补给河流的补给(1)河流补给即指河水来源(2)主要补给形式:雨水补给-河流最主要的补给形式-河流径流变化与降水量变化一致冰雪融水补给-河流径流变化与气
22、温变化有关地下水补给-河流最稳定的补给方式河流水、湖泊水和地下水常形成相互补给关系3.水循环水循环(1)概念: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四大圈层中通过各个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2)主要类型:海陆间大循环、陆地循环、海上内循环4.水循环的地理意义:水循环的地理意义:促进陆地上水资源不断更新维持全球水体的动态平衡调节全球热量平衡不断塑造地表形态。是海陆之间联系的重要纽带。(二)了解洋流的概念及类型(寒流、暖流);归纳世界洋(二)了解洋流的概念及类型(寒流、暖流);归纳世界洋(二)了解洋流的概念及类型(寒流、暖流);归纳世界洋(二)了解洋流的概念及类型(寒流、暖流);归纳世界洋流的分布
23、规律,结合实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流的分布规律,结合实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流的分布规律,结合实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流的分布规律,结合实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定义:定义:海水常年比较稳定的沿着一定的方向作大规模的流动2.性质分类:性质分类:暖流-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水温较高的海区流向水温较低的海区)寒流-较高纬度流向较低纬度(水温较低的海区流向水温较高的海区)3.主要成因主要成因:盛行风是海洋水体运动的主要动力陆地形状的限制和地转偏向力的影响4.分布规律:分布规律:(1)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中低维度):北顺南逆(2)以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中高纬度):北逆南无(
24、3)北印度洋季风洋流:夏顺(自西向东流)冬逆(自东向西流)5.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对气候的影响暖流增温增湿-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形成寒流降温降湿-秘鲁沿岸的荒漠地带(2)对海洋生物的影响-形成著名的四大渔场a.北海道渔场-日本暖流和千岛寒流交汇b.纽芬兰渔场-墨西哥湾暖流和拉布拉多寒流交汇c.北海渔场-北大西洋暖流和北冰洋南下的冷海水交汇d.秘鲁渔场-沿岸上升流的影响(3)对海洋航行的影响a.顺洋流航行可以节约燃料,加快速度;b.寒暖流相遇,往往形成海雾,对航海不利;c.洋流从北极地区携带冰山南下,给海上航运带来较大威胁.(4)对海洋污染物的影响a.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加
25、快净化速度;b.使污染范围扩大。(三)结合实例,说明在不同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的数(三)结合实例,说明在不同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的数(三)结合实例,说明在不同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的数(三)结合实例,说明在不同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以水资源为例)量和质量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以水资源为例)量和质量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以水资源为例)量和质量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以水资源为例)1.水资源水资源(1)定义:广义-水圈内的水体总量狭义-陆地上的淡水资源(2)地区差异:降水量大、水循环活跃的地区,水资源丰富;降水量小、水循环不活跃的地区,水资源贫乏。(3)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地理 学业 水平 测试 课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