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广场舞的学理性透视.docx
《中国广场舞的学理性透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广场舞的学理性透视.docx(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国广场舞的学理性透视 与“中国大妈”紧密相连的广场舞,已经成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的探讨对象,惊动了舞蹈圈内外众多专家学者。这很像一个滑稽故事,但我们面临的对象所涉及的问题却一点也不滑稽,因为大妈们不仅让中国广场舞填满了中国城市适合跳舞和不适合跳舞的公共区域,而且把它们带进了意大利的都灵广场、法国巴黎的卢浮宫广场,让老外瞠目结舌对中国广场舞蹈的基础理论探讨,燃眉之急,同时也是一个非技术性单一视角的论题,很冷峻,我们就谈谈它。 一、中国广场舞的概念与关凝视角 概念的界定是人类相识世界的基础,也是我们探讨问题的基础,否则便成了鲁迅先生所说的“乱谈”。中国广场舞是中国改革开放后以大中城市
2、为引领的城市市民阶层在城市公共区域自发的舞蹈活动。“改革开放”是时间界定:中国广场舞不是汉代广场上的乐舞一百零一戏,不是刚刚解放时革命文艺工作者在街道广场上表演的大秧歌,其时间是11018年以后到当下。“城市公共区域”是空间界定:从公园到社区休闲场所,从立交桥下的空场到社区篮球场,中国广场舞几乎空间无禁忌从实地空间到音响空间,甚至为争夺空间把篮球场上的小伙子们打得头破血流,引发新闻联播也介入其中。由于中国的城市化特殊是大城市的发展过快过猛,城市市民阶层瞬时变得特别困难,原有人口向社区外部迁移,外来人口向城市中心聚集,这就确定了中国广场舞舞者身份的混杂:不同民族的、不同区域的、不同身份的、不同职
3、业的人都来跳舞,非职业舞者的巨大人群中还夹杂着不同舞种的职业舞者,由此,分化出不同人群不同舞蹈类型的广场舞,包括自我区分出的“雅俗之辨”。但无论哪一类人群,哪一类舞蹈,其舞蹈都是在城市区域内自发的生疏人群聚集之舞。它们可能产生聚合力,也可能产生破坏力。 今日,这种力气已经是以原子裂变的方式向外扩散,由中国大中城市扩散到三线小城市,由中国城市扩散到从北美到欧洲的外国城市,有如“洪水猛兽”而引发关注。不久前,山西省临汾西关小学校长张鹏飞(广场舞成员)以中国广场舞的“鬼步舞”取代课间操,成为舆论焦点。在英国有网友就将其描述为:“这位四十多岁的校长,将中国音乐和爵士、街舞舞步相结合,带领学校师生开创了
4、新的课间消遣项目”关注要有视角,学理的视角就是各类一级学科的方法论。无论如何中国广场舞是在用自然的身体跳舞,应当属于舞蹈学范畴;舞蹈学上位概念是艺术学,包括各门类艺术;艺术学的上位概念是文艺学,包含文学与艺术;这一概念的再上位概念是人文科学,包括哲学、文化学、人类学、民族学、宗教学、美学、语言学、伦理学,等等;与人文科学并列的是更接近好用的社会科学,包括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教化学、传播学、管理学、人口学,等等;人文学科与社会科学合起来称为人文社会科学,与其并列的还有自然科学,包括生态学、人种学、生理学、心理学、医学,等等;当然还有交叉科学,像与自然的身体相关的人类学的一支生物人类学,这里就
5、不一一枚举了。这样中国广场舞学理的探讨就“由点而线而面”地扩大开来。如下面所示: 非学科的中国广场舞<舞蹈学<艺术学<文艺学<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及自然科学 二、对主流舞蹈的反动 主流舞蹈又可以稱作艺术舞蹈、职业舞蹈、精英舞蹈、学院派舞蹈,与中国广场舞的生活舞蹈、非职业舞蹈、群众舞蹈、自发舞蹈正好相反。在古今中外的舞蹈中,二者本是互为一体的:楚汉斗争中鸿门宴上的项庄舞剑和乐舞一百零一戏中职业俳优的“跳丸弄剑”是血肉相连的;今日阿根廷街道广场上的探戈和国家探戈舞蹈团是同根共源的;中国青海玉树学校广播体操的“卓”舞和玉树歌舞团的“卓”舞是无甚差别的;法国
6、孩子们学习的芭蕾和芭蕾歌剧院退休演员教授的芭蕾是标准统一的中国大妈们的广场舞可不管这一套,逍遥自在,特立独行,对主流舞蹈视而不见:“拿来”的“水兵舞”“肚皮舞”“交谊舞”,自创的“僵尸舞”“手套舞”,继承的“花棍”、“耍长绸”、汉族伞头秧歌的“唱时不扭,扭时不唱”,等等。此外,还有亦舞蹈亦体育的“健身球舞”“巴山健身舞” 那么,互为一体的主流舞蹈的引领作用何在?答曰:自身尚一头雾水。今日中国主流舞蹈构成大致如下:芭蕾舞,西洋来的;现代舞,西洋来的;国标舞,西洋来的;爵士舞,西洋来的;韩国舞,东洋来的;缅甸长甲舞,南洋来的它们均有舞种属性,有技术套路。相比之下,占据主位主流的中国古典舞始终不清不
7、白,难以成为“国舞”标识。中国民间舞被挂上了概念混乱的“中国民族民间舞”后也是混混沌沌,一会儿要搞职业化的“元素化”创编,把蒙古族贵族古典的顶碗舞搬上舞台;一会儿要北京舞蹈学院的沉香去做“非遗”民间舞节目,让职业民间舞者去复现藏族寺庙的“羌姆”。而今,一个黄河交响乐,芭蕾舞跳,中国古典舞跳,中国民间舞跳(东方红),中国现代舞跳(我们望见了河岸),国标舞跳,街舞也跳(且获得国家“荷花杯”金奖),不知谁是老大?在“中国舞蹈最高学府”的北京舞蹈学院,又成立了“街舞”和“冰舞”研发基地“战罢玉龙三一百零一万,残鳞败甲满天飞”,我们拿什么引领中国大妈们? 于是,非主流舞蹈造反了,起义了,从孩子到老人,五
8、花八门的培训班、舞蹈队、舞蹈竞赛风起云涌你敢三一百零一万“玉龙”,我就敢三一百零一万“土龙”。其中最浩大的一支队伍就是中国广场舞。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广场舞参加人数已达1.5亿之众。这支浩浩荡荡的大军分为两个类型:其一是具有较明确的族群身份或区域身份舞者参加的广场舞,它们多驻足在三线小城市中,像湖北省宜昌市、长阳市广场上的“巴山健身舞”(原型为土家族“撒叶尔荷”),又像山西省临县广场上的“伞头秧歌”。这支队伍的广场舞多以传统舞蹈中的民间舞为基础,舞种属性相对清晰,男女老少均有介入,像临县“伞头秧歌”的“伞头”多为中年男性。其二是无族群身份、无区域身份舞者参加的广场舞,跳在北京、上海、广州、郑州、
9、南京等大中城市。由于人数众多,成分困难,除了“拿来”的舞蹈,这支队伍的广场舞多数没有舞蹈的舞种属性,自编自创、五花八门。我们所面对的中国广场舞主要是这支浩大队伍的载歌载舞。由这两支队伍汇合而成的中国广场舞是一面镜子,反射出舞种属性杂糅的中国主流舞蹈现状的同时,也起先显现出“大路朝天,各走半边”的自我镜像塑造,使主流舞蹈和非主流舞蹈呈现出越来越大的撕裂状态。 放眼世界,广场舞并非中国独有,巴西的桑巴舞、阿根廷的探戈舞、日本“花祭”时跳在广场上的日本民俗舞、匈牙利喜庆场合跳在广场上的匈牙利民间舞它们都保有各自与主流舞蹈对应的舞种属性,用以形成一种身体文化凝合力。与此同时,中国主流舞蹈其实面对一个特
10、别尖锐的命题:我们是否确立了中国舞蹈文化与审美的身体母语,并以此对非主流舞蹈施加影响,以形成主流舞蹈与非主流舞蹈共在于一个多元一体的民族舞蹈语库中?假如不能,中国大妈们就要进行阿Q式的舞蹈革命,在无标识的语境中创建自己的舞蹈。这是舞蹈学领域的问题,是本体的问题。 三、亚艺术与去人文化 假如舞蹈学的问题没有解决好,那么紧接而来的便是艺术学、文艺学、人文科学诸学科的多米诺骨牌效应。像艺术院校的国标舞常常在体育节目中亮相一样,中国广场舞更多得到的是中国体育界的关注,成为全民健身运动的一个着眼点,从而也就失去了其艺术属性,成为挂着“舞蹈”字样的亚艺术。 艺术学的关键词之一是“风格”,它是内容与形式的统
11、一体。当土家族的“撒叶尔荷”被抽去了男性“跳丧”的内容而变异为以中老年女性为主体的“巴山健身舞”时,它便失去了内容;同样,当戏曲中衍生的中国古典舞的“小射燕”和蒙古族的“鸿雁”舞的揉臂重组在一起时,它便失去了形式。至于北京天坛公园祈年殿背景下的“水兵舞”和“交谊舞”,则形成了阿恩海姆所说的“艺术与视知觉”的“分裂”我们可以用车尔尼雪夫斯基的“生活美”来称呼这种亚艺术,但无论如何,它们很难归属“美学”的探讨范畴。 从形而上的哲学来讲,儒家礼乐的身体哲学讲究“不争、不怨、不乖”(礼记乐记)。中国广场舞的大妈们不大理睬这一套,不仅要争夺跳舞的生存空间,而且自身还有“雅俗”之争以及“水兵舞”“健身舞”
12、的争先感。此外,彝族“千人跳菜”广场舞、黎族“千人竹竿舞”广场舞以及一些广场舞大赛,更是显示出“争”之气息。就“怨”而言,中国广场舞在总体上遵循了民间舞的“欢乐原则”,但这种“欢乐”不同于乡土民间舞的欢乐以之获得生存的力气,它还潜藏着某种城市平民与社会结构之间的惊慌感,因而形成非理性表达的泛滥无限的身体空间占有,巨大的音响噪音播放,隐忍的懦弱个人的积怨获得了群体性释放。这其中,也不解除像“僵尸舞”所潜藏的“怨”;另有“手套舞”白花花的视觉冲击,也不是中国传统文化所能接受的。由此,一些舞蹈乖张的形式就凸显出来,它们其实不适于在公共空间表演。从哲学降至文化学,“交谊舞”“肚皮舞”等不属于中国舞蹈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 广场 理性 透视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