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教学设计方案范文合集七篇(教学设计的八个环节).docx
《【推荐】教学设计方案范文合集七篇(教学设计的八个环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推荐】教学设计方案范文合集七篇(教学设计的八个环节).docx(2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推荐】教学设计方案范文合集七篇(教学设计的八个环节) 教学设计方案 篇1 1、理解重点词句,让学生了解鱼、牛、燕子尾巴的用处和壁虎的尾巴的再生的特点等有关科学常识,并受到文明礼貌教育。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利用课文提供的知识和叙述方式训练学生的说话能力。 一、谜语激趣,引入新课 1、师:四肢短短,身体扁平;墙上爬行,专吃蚊蝇;尾巴易断,断了再生。 2、学生猜出后出示“壁虎”图。 师:今天我们一齐来学习小壁虎借尾巴的故事。 评:根据小壁虎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和生理特点编成谜语,唤起学生头脑中小壁虎的表象。“壁虎”一词用谜语引出,可以避免生硬地介绍有关知识,然后由壁虎自然引出课题
2、。教学环节的衔接流畅有趣,使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开始新课的学习。 3、看看壁虎的外形,再读读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 评:教会学生由题目提出问题,既训练思维,又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学生第1遍读课文: 要求遇到生字看清拼音读准确, 边读边画出文中有几个自然段。 2、第2遍读课文: 指名7个学生,一人读一个自然段,要求把音读准,尽量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读错字。 读后老师正音。 3、第3遍读课文: 要求正确流利,边读边想,提出不理解的词语和问题。 师:我们读3遍课文,每遍的要求一样吗? 评:教师要给学生较多的读书时间,培养学生读书的习惯。此处设计的三读课文,各有要求,
3、而且逐步提高,对一年级学生来说,这是最基本的读书方法的指导。 三、深入学习,读议课文 1、出示图一: 大家先看一看课文中的第一幅插图,思考: 要想知道“小壁虎为什么借尾巴”得从哪几个自然段找答案。 小壁虎为什么要借尾巴? 学生选第1、2自然段,各自轻声读。 出示活动投影片小壁虎挣断尾巴。 读后判断: 小壁虎的尾巴是怎么断的? 小壁虎的尾巴是被蛇咬断的。() 小壁虎的尾巴是被蛇咬住后,自己挣断的。() 假如小壁虎不挣断尾巴,会出现什么情况? 从壁虎挣断尾巴,可以看出小壁虎的尾巴有什么作用? 评:一年级的学生在回答这个问题时,大都是说小壁虎的尾巴是被蛇咬断的。为了培养学生认真读书的习惯,通过投影的
4、动态演示,使学生明白,小壁虎的尾巴是挣断的。并在此基础上讲清了壁虎的尾巴,有保护自己生命的作用。 2、老师范读第2自然段: 要求学生从课文内容及老师读的语气,体会小壁虎当时的心情,说说标点符号“?”所起的作用。 学生练习有感情的朗读。 评:让学生听听,说说,练练,引导他们开动脑筋,认真读书。 3、看图,听第35自然段的课文录音: 思考: 小壁虎向谁去借尾巴? 附图。 用“先然后最后”连起来说一句完整的话。 评:结合看图听读课文,从整体入手,了解课文内容,并使听力与口头表达能力同时得到训练。 4、读议第35自然段: 学习第3自然段: 用引读法让学生理解第3自然段每句话的意思和叙述顺序。 教师引读
5、: 小壁虎爬到哪?看见谁?他怎么说?对方怎么回答? 学生比较下面的句子和标点: 小鱼,你把尾巴借给我! 小鱼姐姐,把您的尾巴借给我行吗? 引导学生理解用上“姐姐、您、行吗”等词语,及询问的语气,说明小壁虎十分有礼貌。 小鱼说:“不行!我要用尾巴拨水。” 小鱼说:“不行啊,我要用尾巴拨水呢。” 引导学生体会加上“氨“呢”这些语气词,可以表现小鱼是友好拒绝,和因不能把尾巴借给小壁虎而为难的心情。 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对话。 评:通过2组对话的比较和反复诵读,引导学生进入角色,带着情感去朗读,这样,既进行了语言文字训练,又进行了文明礼貌教育。 演示活动投影片: 理解“摇着”、“拨水”并让学生做动作演示
6、。 小结: 课文第3段先写小壁虎爬到哪里,看见什么,再写小壁虎怎么说,最后写小鱼怎么答。这样就写清了小壁虎是怎样向小鱼借尾巴的。 评:教“小壁虎向小鱼借尾巴”这一段,采用“扶”的办法,初步引导学生理解句子之间的联系。 半扶半放,教学第4自然段: 学生自读: 说说这一段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体会到第4段与第3段写法相似,只是地点变了,借尾巴的对象变了。 指名学生用手势做“甩”的动作。 用课文中的一句话,说说老黄牛为什么没有把尾巴借给小壁虎。 师生分角色朗读。 以放为主,学生自学第5自然段: 学生自学本段: 想一想1、2两句写什么?3、4两句写什么? 指名学生有感情朗读本段: 让学生找出
7、说明燕子尾巴作用的词语。 (摆、掌握方向) 让学生做手势,帮助理解“摆”,“掌握方向”的意思。 评:对于叙述顺序相似的3、4、5自然段,教师采用教扶放的方法指导,不仅使教学环节避免了重复,而且也培养了学生的自学兴趣与能力。 总结3、4、5自然段: 让学生把3、4、5自然段连起来朗读,用“因为所以”这个句式说说小鱼、黄牛、燕子为什么没把尾巴借给小壁虎。 5、让学生把手当作动物的“尾巴”,演示辨析“冶、“甩”、“摆”三个动词,体会几个词的意思,以及它们之间的差别。 评:让学生用这样的方法理解词语,有很强的直观性,把这几个重点词放在一起,学生自己演示,自己感受,再一次加以领会,效果很好。 6、读议第
8、6、7自然段: 指名读课文: 要求学生找出一组反义词,说说小壁虎心情起先怎么样,后来怎么样。 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 读出从“难过”到“高兴”的心情。 评:通过抓一组反义词,把两个自然段的内容全概括了,教学环节简洁,又抓住了关键。 小壁虎把借尾巴的事告诉了妈妈,谁来扮演小壁虎把借尾巴的经过告诉妈妈,想一想该怎样说? 评:这样等于让学生复述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训练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了“告诉”一词的意思。 四、小结全文,课堂练习 1、说说学了这篇课文你知道了哪些动物尾巴的作用? 2、填空练习: 小鱼(摇)着尾巴,在(河里)游来游去。 黄牛(甩)着尾巴,在(树下)吃草。
9、 (燕子)摆着尾巴,在(空中)飞来飞去。 小鱼用尾巴(拨水),黄牛用尾巴(赶蝇子), 燕子用尾巴(掌握方向),小壁虎的尾巴断了以后,还能(长出来)。 评:总结课文,既要归纳课文,又要进行语言训练。 五、知识延伸,相机进行语言训练 1、阅读短文有趣的尾巴了解文中提到的松鼠、啄木鸟、猴子、响尾蛇等动物尾巴的作用。 2、选择上述短文中提到的一种小动物,照书上第3至第5自然段的顺序,说一说小壁虎怎样向这些动物借尾巴。 评:这样训练学生说话,既拓宽了知识面,又依照课文进行成段说话的训练,将增长知识和有条理地说话训练结合起来。(点评:王秀荣) 教学设计方案 篇2 、通过联想、想像、揣摩“春水”“小树”的隐
10、喻意义。 、诵读积累一些优美语言和富有哲理的句子。 、加强生命体验,丰富人文体验。 一、导入 可以通过一些初生的生命图片(婴儿、新芽、树苗等)或一些激发学生感受生命可贵的语言入手。 自读课文,梳理行文思路。 、开篇揭示话题 、以“一江春水”喻示人的生命历程中的各种状况。 、以“一棵小树”喻示生命的力量。 、点明、深化主题。 二、学生质疑或教师设疑 参考问题: 、文中描述的一些景象的喻意分别是什么? 、两个比喻的含义是否重复,为什么? 、如何理解春水汇入大海,大树回归泥土的心态? 、最能表达课文主题思想的句子是哪一句? 、如何理解最后一句话所揭示的哲理? 三、学生可以通过诵读、讨论来解决问题 四
11、、拓展材料学习,丰富感受 五、畅谈“苦与乐”,写一句或一段最有感触的句子,班级交流或编辑成一个小册子 教学设计方案 篇3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课文,能真正体会“给予是快乐的”这一人生道理。 2 、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一、读题导入 1、 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给予是快乐的。(读课题) 2、 当我们得到别人的帮助,别人的理解,甚至于别人的一个温暖的鼓励,心情就会很快乐,而“给予”就意味着付出、失去,那课题为什么还说给予是快乐的呢?给予是不是真的让人快乐呢?这节课就让我们去读读课文吧。 二、自读初探 老师提出自读要求:这篇课文中谁给予了谁?他感到快乐了吗?为什么? (同学们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可以
12、在书上写一写划一划。学生读文思考,教师在鼓励学生的同时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 三、精读探究 1、指名说说课文中谁给予谁? 2、学生交流,相机理解以下部分 哥哥对保罗的给予(板书:哥哥保罗) 相机出示:“我哥哥送给我的圣诞礼物。” (1)学生自读,体会保罗的心情 (2)保罗哥哥在给予中感到快乐了吗?为什么? (引导体会哥哥给保罗快乐,所以他也快乐) (3)朗读体会体会保罗的快乐的心情。 小男孩对弟弟的给予(板书:小男孩弟弟) 找出相应的句子,相机出示: 但是,那小男孩说接下去说的话却让保罗十分惊讶:“我希望我将来也能像你哥哥那样。” (1)先抓住“为什么保罗会惊讶”?带出第3节(出示),理解
13、吃惊,为什么会吃惊(是吃惊保罗有这样一个好哥哥)读出吃惊的样子。体会保罗认为他希望什么?(相机出示第4节前半段话) (2)然后再来读第5节,现在保罗知道小男孩希望的是什么? (3)在读中想象出他说这句话时的美好心愿。小男孩在给予中感到快乐了吗?为什么? (4)进一步体会保罗吃惊的原因:为小男孩美好的心灵 (5)分角色朗读1-5自然段,感受一下小男孩子看到保罗哥哥送了保罗一辆汽车以后所产生的美好希望以及他说“我希望?”时的快乐的感觉) (过渡:小男孩不但立下了将来给予弟弟新轿车的希望,而且还要把这种希望亲自带给了他的弟弟,课文中还有那些语句表现了他的这种给予。) 相机出示: 不一会儿,他背着相机
14、返回来了。他拿着那些好东西了!” (1)学生读 ,从他的话语中,你感觉到什么?(希望送给弟弟汽车,让他 快乐,美好的愿望) 指导读出自己的感受 (2)从他的举动中你感觉到什么?(对弟弟的的关心和爱) 指导读出自己的感受 (3)他快乐吗?现在你觉得他是为什么而快乐?(板书:给别人关爱) (不仅是许下一个愿望,送轿车,更重要的是他觉得给他残疾的弟弟送去关爱,送去温暖,是最快乐的) (4)读好这一段话。读出小男孩对弟弟的爱和对未来的憧憬。 保罗对小男孩与弟弟的给予(板书:保罗小男孩小弟弟) 过渡 :课文中还有谁给予谁?是怎么做的?引导学生思考,保罗有没有给予谁什么? 相机出示句子:“保罗下了车,?那
15、位小男孩也坐了进去。他们三个人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夜晚。” (1)你认为保罗这时快乐吗?为什么? (2)为什么说这个夜晚对他们来说是难忘的?(讨论) (体会各人心中的快乐) 四、总结深化 1、齐读最后一节 2、联系板书说说课文中的给予及快乐。 3、读了课文你懂得了什么? (帮助别人,关心别人,你就会感到快乐) 4、教师小结:同学们,给予是快乐的,哪怕是给予有困难的人一个温暖的眼神,一句鼓励的话语,都会给别人带来帮助,从而给自己带来快乐。大家还记得这句话吗?(出示: “给”永远比“拿”愉快) 再送给大家巴金爷爷的一句话:人活着,就是要给我们生活的社会添上一点光彩。这样我们的生命之花才会开放。一心为自
16、己,一生安慰自己的人什么也得不到。(出示,读一读) 5、这些话说得多好啊,与给予是快乐的是同一个意思,你能根据你对“给予是快乐的”的理解,也写写你们的格言吗,要注意从你们的语言中体现出给予是快乐的。(配乐,学生在情境中写,交流,实物投影出示,朗读) 6、教师总结,深情地读“给予是快乐的” 五、课外延伸 今天老师布置一个不需要用笔,但需要用心灵去完成的作业,就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体会“给予是快乐的”。 教学设计方案 篇4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感受发现风的大小、探究和判断风的方向,并尝试制造风。 2、初步了解风的利与弊,引导幼儿从小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 活动准备 1、课件:图片蓝天山的风筝 2、
17、物品:吹风机、扇子、风车、棉花等。 活动过程 一、图片导入,激发兴趣。 1.出示图片:蓝天上的风筝 教师:小朋友,你们看看天上飞的是什么?(风筝) 谁能说说怎样才能让风筝飞上天呢? (引导幼儿说出有风的情况下,风筝才能飞上天。) 教师:我们从哪儿可以看出有风呢?你怎么知道有风? (教师用扇子在幼儿的面前扇一扇,感受风。) 二、展开 1、感受发现风力 教师:你们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感觉到了什么? (1)在对微风进行探索的基础上,激发了孩子关注风力变化的积极性。 (2)通过图片感受中级风、大风。 教师:风有风级,不同的风级表示风的大小不同,人的感受也不同。 2、探索判断风向 (1)教师:天气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推荐 教学 设计方案 范文 合集七篇 设计 八个 环节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