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下数学括号教学设计11篇(四年级数学括号教学设计).docx
《人教版四下数学括号教学设计11篇(四年级数学括号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四下数学括号教学设计11篇(四年级数学括号教学设计).docx(4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人教版四下数学括号教学设计11篇(四年级数学括号教学设计)人教版四下数学括号教学设计1 中括号教学设计资料 中括号教学设计资料 教学要求 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活动中,了解引入中括号的必要性。 2、能够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 3、让学生经历了“数学符号”产生的过程。体验创造的乐趣。 教学重点 中括号的必要性-改变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 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过程 一、 新课的探究-在游戏中创造。 1、添上适当的数学符号使等式成立。 (1)添上数学运算符号 师:现在请看:1823 6=18。(课件出示) 生:什么意思? 师:什么意思呢?(点击课件出示:添上适当的数学符号使等式成立)
2、 在课堂作业本上创造奇迹吧! 师:哪位同学来说说? 生说,师板书。182+3+6=18; 师:行吗?快速算一算。 生:高兴的喊出,对,对 师:真是一炮打响。 生:还有-18236=18; 生:还有-18236=18。. (2)添上小括号,改变运算顺序。 师:还有很多,那我们就先算到这儿,后面还有更有趣的题目等着大家呢.(出示课件:18 2 36=81) 师:要等于81,九九八十一啊。 生:182(36)=81 师:刚刚这位同学用到了一个小括号,这个小括号有什么用? 生:先算小括号里的运算;或小括号是改变运算顺序。 (3)、探索添上中括号的方法,理解中括号的作用。并揭题. 师:对,小括号的作用在
3、于改变运算顺序。看来我们同学对已经学过的数学知识掌握得非常棒!(又出示:1823 6=1) 生:很简单嘛-刚刚的算式前面等于9,后面也是9,中间乘号改成除号就可以了。就是:182(36)=1. 师:那么,再想一想,除了把刚才的乘号改成除号外,还有没有其他的办法?生写师巡视,把学生不同的方法展示到黑板上。 生:(可能出现的:18(2(36)=1;182(36)=1;182(36)=1;) 师:同意他写的吗? 师:(指着中括号)这是什么? 生:中括号. 师:没学过都知道了?知识面真广!(板书:中括号) 师:中括号有什么用?为什么算式中要加个中括号? 生:中括号也能改变运算顺序,但是应该先用小括号,
4、不够用时才用中括号。 生:我是这样想的,我想先算后面的29的乘积,然后再用1818得到1,小括号用完了,所以,才加个中括号,否则没法算了。所以我想中括号的作用与小括号的作用一样,是改变运算顺序。 师:看来你不但会用,还能把道理说清楚,真棒!你们的意思也是这个?符号不同,意思一样,现在人们都用中括号。小括号与中括号的作用都是一样的,不一样的是什么? 生:中括号里面有个小括号。 师:是啊,里面的事小括号就好像我们里面穿的衬衫,中括号就相当于我们笔挺的西装。你看过有人穿件衬衫,外面再套件衬衫吗? 师:是不是所有的同学都会算这个算式呢?小组内说一说。 生: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的。 师:中括号
5、里面算完了呢? 生:再算中括号外面的。 2、中括号的书写 师:好的,会不会写呢?刚才这位同学已经写过一个中括号了,大家来评一评。 生:(评价,指名板演,书写中括号) 师:写得比刚才漂亮了,大家能不能也写一个漂亮的中括号呢?大家在练习本上写写。 二、 练习 1、 在讨论中理解 师:刚才我们一起玩了个游戏-“添上符号”。在游戏中,我们明白了要改变运算顺序,有时候不但要用到小括号,甚至还可能用到中括号。老师这儿有几道题,看一看,能不能说出运算顺序,再把得数算出来。 901052 90(105)2 90(105)2生练习后,再指名说说运算顺序。 师:刚才我们都能正确计算这些题了,现在算完以后有没有什么
6、想法? (我发现数与运算符号没有变,第一题没有括号,第二题有了小括号,而第三题却有了中括号;我发现得数也不同;我发现因为有了小括号与中括号,所以运算顺序不一样了,计算结果也不一样了。) 2、 在尝试中规范 师:刚才练过了三道题,有同学就说:“呦,这有中括号的题可真好算!”这三道题虽然步骤比较多,不过都可以口算,但是,我们在计算中有时会遇到比较大的数,有的计算比较复杂,那就需要我们有步骤、有层次地把它算出来,怎么办? 生:脱式计算。 师:是这样的!下面这道题-42,脱式计算怎么做?动手试试。(指名板演) 算法一:42算法二:42=78+35 =42(169113) =169113 =4256 =
7、4256 =2352 =2352 算法三:42 =42 =4256 =2352 师:怎么样?谁来评价? 评完第一种做法后,师:这个做法哪个同学来评价? 评价完第二种方法后,师:大多数同学都不同意,看来你的计算能力特别强,所以想跳过去,但是我们要有层次、有步骤地把它表示出来,这一步一般是不能省的。 生评价,都说出了不同的看法。 师:看来同学们说得都挺有道理的,没有小括号就没有中括号,有没有看到哪个人不穿衬衣只穿外套呀? 师:刚才 说了一般不能改变运算符号的,也对,看来都有道理,究竟怎么写呢?习惯上人们一般就是写中括号。 师:这个中括号看起来不怎么舒服,但它表达了更多的信息,表达了什么信息呢?第一
8、层:表示到这一步已经把上面一步的小括号算完了,还表示上面的中括号直接落下来,不容易错。所以,虽然两种写法都对,但是一般都写中括号。 人教版四下数学括号教学设计2 四下鸡兔同笼教学设计 典型例题: 鸡兔同笼,共有30个头,88只脚。笼中鸡兔各有多少只? 方法一: (1)假设它们全是鸡,那么一共有多少只脚? (2)与脚的实际只数相差多少? (3)将一只兔子看成一只鸡,少算了几只脚? (4)有多少只兔子? (5)有多少只鸡? 方法二: (1)假设它们全是兔,那么一共有多少只脚? (2)与脚的实际只数相差多少? (3)将一只鸡看成一只兔,多算了几只脚? (4)有多少只鸡? (5)有多少只兔子? 小结:
9、从方法一可以看出,鸡兔同笼问题的解题思路是:先假设它们全是鸡,算出一共有几只脚。把这样得到的.脚数与题中给出的脚数相比较,看看相差多少只。每差(42)只脚就说明有一只兔子。将所差的脚数除以2,就可以算出一共有多少只兔子,再用鸡兔总数减去兔子的只数就可以得到鸡的只数。 于是我们得到了解鸡兔同笼问题的一个基本公式: 兔数=(实际脚数每只鸡脚数鸡兔总数)(每只兔脚数每只鸡脚数) 鸡数=鸡兔总数兔数 从方法二我们又得到了解鸡兔同笼问题的另一个基本公式: 鸡数=(每只兔脚数鸡兔总数实际脚数)(每只兔脚数每只鸡脚数) 兔数=鸡兔总数鸡数 开心一练: 1、鸡兔同笼,共有头48个,脚132只,鸡和兔各有多少只
10、? 2、一个饲养组一共养鸡、兔28只,共有80只脚,饲养组养鸡和兔子各多少只? 人教版四下数学括号教学设计3 四年级数学下册括号微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在解决问题和相互交流的过程中,体会在一个有括号的算式里,先算括号里的必要性。 过程与方法: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加强小组合作。 情感态度: 灵活运用所学计算方法解决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理解含有括号的四则运算的顺序。 教学难点:掌握含有括号的四则运算的顺序。 教学准备:微视频、微练习题 课前准备: 1、将含括号的四则运算微视频发布到班级群,请家长督促孩子观看学习。 2、根据微视频内容进行学习,并完成微练习题。 课
11、堂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根据对微练习第一题1、2、3小题的讲评复习已学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关内容。 2、在四则混合运算中,为改变运算顺序,需要用到什么符号?(小括号),如果用到了小括号,还是不能达到理想的运算顺序的话,我们就需要引进一个新的数学符号,那就是中括号“ ”。今天我们在大家已自学了括号微视频的基础上来深入学习含括号的四则运算相关知识。(板书课题) 二、新课学习 (一)利用微练习第二题,教学含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1、小组讨论,说说计算顺序 2、学生汇报计算顺序 3、教师小结 4、总结计算顺序 一个算式里,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二)
12、深入学习,根据运算顺序进行计算 1、计算上述算式 2、教师提示: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3、学生小组讨论,计算 4、学生展示 5、师生共同总结 (三)提升训练 根据微练习题第三、四题进行训练,使学生能准确列出文字题的算式,能根据分部算式列出综合算式。 三、课堂作业 四、课堂总结通过学习,谈谈收获。 五、课后作业 通过反复的计算训练,使学生对计算有一个好的热身过程,方便后面的学习。 板书设计: 人教版四下数学括号教学设计4 平均数是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属于统计单元的内容,它是在学生认识条形统计图、并能根据统计图表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之后进行教学的。在统计中,
13、平均数常用于表示统计对象的一般水平,它是描述数据集中程度的一个统计量,可以反映一组数据的一般情况,也可以用它进行不同组数据的比较,以看出整体之间的差别,可见平均数是统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让学生学平均数的知识,不仅是为了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更重要的是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及对生活的作用更显重要。 一、谈话导入,引出课题 课的开始我借助刚刚考试的语文第二单元成绩,比较黄鑫雨小组和张鸣一小组的成绩,看哪个小组的成绩好一些,老师把这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抛向了学生。引发学生思考,此时比总数显然不合理,又由于一组人数多,一组人数少,所以很难对应着进行比较。在学生的认知思维冲突中,在解决问题的需要中,学生请
14、出“平均数”。揭示本节课的课题。接下来通过问学生今天是什么日子,给出一个收集废旧塑料瓶情境,这样自然地导入新课,既使学生感悟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大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也将统计知识渗透到教学当中。“哪个组成绩好?还不知道呢?”学生带着悬念进入下一环节的学习。 二、探究合作、展示点拨 此环节我用了小组合作的模式来教学,在学生请出平均数之后,首先出示简洁明了的学习提示,为学生自主探究指明了方向,让学生结合学习提示先学。然后再小组合作学平均数的求法、意义、特征,达成共识。给学生一个自主学习的空间,教师在辅导过程中能够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后面的交流展示做好准备。学生会画图用圆圈代表塑料瓶,然后
15、用箭头表示移动多的补给另外几个,此时我设问:你能给这种方法取个名字吗?他们就得出:移多补少。接着我又将整个移多补少的过程展示给学生们看,让他们心里更加明确这种方法的意义。接下来学生又交流另一种计算的方法(先合再分),并总结出是计算的方法,根据交流板书:总数除以总份数。 针对平均数的意义,学生在讲解后,我利用超链接转向小明身高140cm,到水深110cm的河里去游泳的题型来引导学生,虽然水深是110cm,但是实际上水最深的地方达到200cm,设问:小明下去游泳会有危险吗?此时很多学生出现困惑了,“这是一个很好的理解平均数的例子,还能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这样让学生明白为什么我们要研究平均数这一概念
16、。这一环节中,通过我的手势学生理解的较好,感知了平均数的范围,使学生对平均数有了一个更高层次的认识。 三、总结反思 整节课着眼于认识、体验、感受平均数的产生,探求平均数的方法,理解平均数的本质意义,感知平均数的范围,关注的是学习过程,让孩子学会思考,学会解题的策略,更加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给孩子提供大量的讨论合作、独立探索的时间和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课堂不只是师生互动,更有生生互动,老师以一个朋友的身份参与到孩子的学习活动中去,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指导者、组织者和合作者。孩子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思维自由发展,不仅学会了知识,形成了能力,同时学会了与人合作,与人交流。注
17、重结合生活实际,让孩子解决身边的、有趣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问题,课后继续回归课始,让学生计算哪个小组的成绩好,学生学得有味道,不枯燥。比如成绩好坏问题、小明会不会有危险,无一不是孩子们熟悉的而感兴趣的问题,孩子们用平均数的知识成功地解决了这些实际问题,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这才是我们的教学目的之所在。 但是本节课教师在学生展示时指导太多,以致于学生展示时太过胆小,思维不够清晰,再有就是时间把握不太好,课末准备回到课前让学生来看看哪个小组成绩好,形成首尾呼应,结果这一任务却没有完成。 人教版四下数学括号教学设计5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会画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掌握画图的方法和步骤
18、:先画出几个关键的对称点,再连线。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能在方格纸上补全一个轴对称图形。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让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进一步增强动手操作能力,发展空间观念,培养审美观念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画图的方法和步骤。 教学难点:能在方格纸上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三、教学准备 方格纸、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教师:同学们,我们昨天认识了轴对称图形,谁能说说它有什么特点? 预设: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 (二)探索新知 1画出轴对称图形。 教师:根据对称轴,补全下面的.轴对称图形。 教师:要想顺利的画出另外一半的图形,你有
19、什么办法呢?根据是什么?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预设: 我们刚刚学习了轴对称图形的对称点的特点,可以利用这个方法来画。 教师:很好,怎样来找点呢,所有的点都找吗? 预设:不用,只要数出关键点到对称轴的距离;在对称轴的另一侧点出关键点的对称点;顺次连接描出的各个点即可。 教师:谁能来展示一下你画出的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 2探究结果汇报。 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预设:在方格纸上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时,先确定对称轴,找出关键点,数出关键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然后点出关键点的对应点,最后依次连接各个对应点,就可以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教师:你能简要概述一下上
20、面画轴对称图形另一半时的步骤吗? 学生:确定对称轴后,一找关键点;二数出距离;三点对应点;四连线。 引导学生思考:补全轴对称图形的方法是这节课的难点,在学生充分的讨论后,通过学生的实践来总结出方法,进行提炼,学生记忆的会更深刻。 (三)知识运用 教师:看来同学们已经找到了画对称图形的方法,那我们来练一练吧。 1动手操作:剪下教材附页上的脸谱,补全到教材第84页第2题的空白处。 2教材第83页做一做。 3教材第84页第4题。 4教材第85页第6题。 注:这题关键点是哪几个点呢?特别是第二题,同学们要注意了。 (四)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对轴对称图形有了哪些新的认识?又有什么收获呢? 人教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 四下 数学 括号 教学 设计 11 四年级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