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教学设计6篇 八年级人教版物理教案.docx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教学设计6篇 八年级人教版物理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教学设计6篇 八年级人教版物理教案.docx(7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教学设计6篇 八年级人教版物理教案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教学设计1 篇1: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新课标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 课题、电压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初步认识电压,知道电压的作用,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知道电压的单位:伏、千伏、毫伏。 会连接电压表,会读电压表。 2、过程和方法 通过观察小灯泡亮度的变化,获得电路中电流的强弱的信息。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学生正确使用电压表技能的训练,使学生会阅读说明书,并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 重、难点: 会使用电压表,会读数。 能正确知道电压的含义及作用。 教学器材: 电脑平台、小灯泡、开关、电源、导线、
2、电压表 教学课时:2时(1复习电路及学电压表的使用,2读数及实验) 教学过程: 一、前提测评: 复习电流、电路知识,为新课做准备 二、导学达标: 引入课题:电荷的运动是靠什么做动力的呢??电压 进行新课: 1、电压:电压的作用就是使电荷做定向运动。 产生电流的两个因素是:有电源 电路必须闭合其中电源的作用就是提供电压:导体要产生电流,它的两端就要有电压,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 (1)、符号:u(2)、单位:伏特,符号v,还有千伏(kv)、毫伏(mv)1kv1000v 1v1000mv 例:u=220vkv= mv 2、电压的测量:用电压表,符号v (1)、电压表的结构:接线柱、量程、示数、分度
3、值 (2)、电压表的使用: 1电压表必须和用电器并联(等于一断开的开关)。2电压必须红接线柱接正极,黑接线柱接负极。3选择合适的量程(如不知道量程,应该选较大的量程,并进行试触。)。边讲边演示一遍 (3)、读数: 1确定量程?选择 2确定分度值? 3读数,写上单位 例:投影图片?让学生读数 练:给出图片?让学生读数 3、动手做: (1)、让学生连一电路,并连上电压表测电压。 (2)、读出电压的大小。 4、达标练习:课本后7页“想想做做”、“动手动脑学物理” 完成物理套餐中的本节内容。 小 结:根据板书,总结本节内容,明确重、难点。 课后活动: 完成物理套餐中课堂未完成的内容。 课本后练习。 教
4、学后记: 二、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训练连接电路和使用电压表的技能。 2、过程和方法 科学探究全过程的切身体验,领会科学研究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严谨的科学态度与协作精神。 重、难点: 连接串联、并联电路,作出电路图。 能用电压表测出各导体两端的电压,找出规律。 教学器材: 小灯泡、开关、电源、导线、电压表 教学课时:2时(1串联,2并联) 教学过程: 一、前提测评:画出由两个灯泡组成的串、并联电路的电路图。 二、导学达标: 引入课题: 1、在串联电路中(如上图),a、b、两用电器及 电源两端的电压有什么关系? 2、
5、在并联电路中(如上图),a、b、两用电器及 电源两端的电压有什么关系? 进行新课: 1、探究:串联电路中的电压关系 (1)、学生猜想: ua=ub=u总 uaub=u总(2)、设计实验:把电压表分别接入a、b、电源两端,测量出两端的电压,就可以找出规律。 (3)、作出对应的电路图(共三个) (4)、进行实验:把结果记录在下表(5)、分析实验结果,寻求规律: 教师总结:串联电路中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的电压之和。 即u总u1u2?(6)、讨论结果,你还能得到什么结论? (串联电路的电压分配规律) 2、探究:并联电路中的电压关系 (1)、学生猜想: u=u1u2 uu1u2(2)、设计实验:把电压
6、表分别接入a、b、电源两端,测量出两端的电压,就可以找出规律。 (3)、作出对应的电路图(共三个) (4(5)、分析实验结果,寻求规律: 教师总结:在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 即u1=u2=u3 =?(6)、讨论结果,你还能得到什么结论? 3、实例:上两规律在实际中的应用 三、达标练习:完成物理套餐中的本节内容。 小 结:根据板书,总结本节内容,明确重、难点。 课后活动: 完成物理套餐中课堂未完成的内容。 课本后练习。 教学后记: 三、电阻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知道电阻及其单位。 知道滑动变阻器的构造,会使用滑动变阻器。 2、过程和方法 通过观察试验、对比等方法,学习利用滑动变
7、阻器来改变电流、电压。 3、情感、态度、价值观 了解电阻在现代科学技术中的应用。 重、难点: 电阻的大小因素。 滑动变阻器的使用。 教学器材: 小灯泡、开关、电源、导线、电阻丝 教学课时: 2时 教学过程: 一、前提测评: 导体? 绝缘体? 二、导学达标: 引入课题: 试验:课本13页图示 结果:不同的电阻丝,灯泡的亮度不同。 进行新课: 1、电阻: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1)符号:r 单位:欧姆(欧)()其他单位:千欧(k)兆欧(m)61k1000 1m10 例: (2)、一种元件:电阻器,符号 2、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学生讨论: 教师总结: a、材料 b、长度:长度越长,电阻越大 c、
8、横截面积: 学生阅读:13页表格,了解电阻的属性。 学生阅读: 半导体、超导现象(教师可进行一定解释) 3、变阻器: 电位器、滑动变阻器 滑动变阻器:符号 (1)、结构:实物观察 (2)、原理:改变电阻丝的长度改变电阻(3)、作用: (4)、使用: 学生试验:利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灯泡的亮度 注意问题:滑动变阻器的连接? 电阻的大小如何判断? 三、达标练习:完成物理套餐中的本节内容。 小 结:根据板书,总结本节内容,明确重、难点。 课后活动: 完成物理套餐中课堂未完成的内容。 课本后练习。 教学后记: 四、欧姆定律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通过实验探究电压、电流和电阻的关系。理解欧姆定律,并能
9、进行简单计算。使学生同时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和其中的电流。会用滑动变阻器改变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 2、过程和方法 使学生感悟用“控制变量”来研究物理问题的科学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重视学生对物理规律的客观性、普遍性、科学性的认识。 重、难点: 利用实验探究出欧姆定律。 能利用欧姆定律进行计算和解释有关现象。 教学器材: 小灯泡、开关、电源、导线、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 教学课时:3时 教学过程: 一、前提测评: 通过讲解上一节课的练习纸复习前面所学知识。 二、导学达标: 引入课题:电阻变化,电流变化;电压改变,电流改变。电 流、电压、电阻之间有什么关系? 进行
10、新课: 1、探究:电阻上的电流和电压的关系(1课时) 猜想或假设:?学生完成设计实验:要测量的物理量 需要器材 设计电路,画出电路图 篇2:最新整理新人教版中学物理八年级下册教案 人教版中学物理八年级下册教案 第七章 人教版中学物理八年级下册教案 第七章 篇3:最新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全集 八年级物理下册人教版新课标教案 第七章 力 教材内容及课时安排 第一节、力(1课时) 第二节、弹力(1课时) 第三节、重力(1课时) 单元复习(1课时) 第一节、力 教学目的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力的概念和力的单位。(2)知道力的作用效果。 (3)知道力的三要素,会用示意图表示力。(4)知道物体间力的作
11、用是相互的。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活动和生活经验感受力的作用效果。 (2)了解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能解释有关现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观察体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2)从力用三要素表示的事例中认识科学方法的价值。 教学重点 力的概念和力的单位。 力的三要素,用示意图表示力。 教学难点 力的概念 认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解释有关现象。 教学方法 实验法:通过学生实验观察物体运动状态及形状的改变,感受力的作用效果 探究法:通过学生积极的探究活动,得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结论 教具准备 磁铁、小铁球、铁块、小车两辆、旱冰鞋、弹簧、钢尺(或钢锯片)、投影
12、仪等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投影图片:少数民族体育项目押加。 教师讲解:押加又称为大象拔河,比赛中两个人通过腿、腰、肩和颈用“力”拖动布袋互拉,以决胜负,引出力的概念。力是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常用的一个概念。也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这一节我们就来探究有关力的一些知识。 二、新课教学 (一)、力 1、力的概念 学生阅读课本,了解生活中与力有关的实例: 人推车,人用了力,车受到了力; 双手拉弹簧,人用了力,弹簧受到了力; 推土机推土,推土机对土施力; 磁铁吸引铁定时,磁铁对铁钉施力。 归纳: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发生作用的两个物体,一个是施力物体,两一个是受力物体。 2、
13、分析实例: 人推车人是施力物体,车是受力物体 双手拉弹簧人是施力物体,弹簧是受力物体 推土机推土推土机是施力物体,土是受力物体; 磁铁吸引铁定磁铁是施力物体,铁钉是受力物体。 3、力的单位 教师介绍: 为了描述力的大小,在物理学中对力的单位作了规定: 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是n。 力的符号:f 托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是1n.(二)、力的作用效果 “力”这个字大家太熟悉了,在物理学中,“力”又是什么呢? 我们可以通过力的作用效果来感受它。 1、演示 (1)、甲图用力捏橡皮泥,观察橡皮泥的形状有什么变化; (2)、乙图用力拉和压弹簧,看看弹簧的形状(长度)发生了 什么变化。
14、 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用力捏橡皮泥时,橡皮泥的形状发生 了变化,在拉力的作用下,弹簧的长度伸长;在压力的作用下,弹簧的长度缩短。 让学生再举些例子然后自己根据上述事件概括力作用的效果。 例如: 1、射箭运动员拉弓射箭。(弓被拉开了,弓的形状发生了变化) 2、用力捏充过气的气球。(气球形状发生了变化) 结论: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2、演示图所示的实验:小铁球受到磁体 的作用 分析实验现象并回答问题。 引导学生分析归纳: 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静止是一种 特殊的运动状态。无论物体是从静止到运动,还是运动速度或者方向发生变化,都可以认为 是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 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指物体的
15、运动速度或方向发生了变化。 由此得出结论: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三)、力的三要素和力的示意图 1、力的三要素 (1)、提出问题:力作用的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2)、让学生提出猜想:可能与力作用的大小有关;可能与力作用的方向有关;可能与力 作用的位置有关。 (3)、探究:引导学生根据前面观察力作用效果的实验结合课文 图示以及学生生活的经验进行论证。 拉弹簧时,所用的力越大,弹簧被拉得越长;也就是力越大,力 作用的效果越明显。 我们要把螺母拧紧,一般来说应该向顺时针方向用力,如果沿着 逆时针方向用力只能将螺母拧松。 这些事例说明了力作用的效果与力的方向有关。 关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位
16、置是否有关用实验探究: 推门实验:用的力推门,每次手的位置距离门轴远近不同。体会 手在不同位置时施力的不同效果。 可见,力的作用点也影响力的效果。 让学生总结:力所产生的效果跟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有关。 所以,我们把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叫力的三要素。 2、力的示意图 画力的示意图的要领:确定受力物体、力的作用点和力的方 向,从力的作用点沿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在线段的末端画一个 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在同一 图中,力越大,线段应越长。 还可以在力的示意图旁边用数值和单位标出力的大小,把力的三要素都表示出来。 (四)、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1、探究:力的作用是相互的(1
17、)演示:用一个气球去压另一个相同的气球,让学生观察:两个气球都变扁了。(2)学生实验:伸出手去,让一个 同学打你的手,你感到疼吗? 打你的同学也感到疼吗? 引导学生分析。 2、想想做做: 引导学生分析想想做做。概括以上分析,得到结论:一个 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力时,也同时 受到后者对它的作用力。物体间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三、小结:小结本节内容,明确目标,强调重、难点 四、达标练习: 完成物理套餐中本节内容,因内容较多,可以留一部分作课外练习。 五、作业布置: 练习:物理课本的部分内容。 作业:p5页 1、2、3、4题。 六、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三要素和力的示
18、意图。力的作用效果演示实验一定要做好让学生有直观的认识,力的示意图画图时要强调先确定力的作用点、再画力的方向、最后标出力的大小,掌握这些学生才能更好的理解本节课内容。 第二节 弹力 教学目的1、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弹力,弹力产生的条件(2)能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3)知道形变越大,弹力越大 2、过程和方法 (1)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弹簧测力计的结构 (2)通过自制弹簧测力计以及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掌握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 通过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和使用,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爱动手动脑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弹簧测力计的正确使用 教学难点 弹力的概念及产生条件 教学方法 实验法、
19、演示法、分析法、归纳法 教具准备 橡皮条、钢尺、弹簧、弹簧测力计、钩码等。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投影图片:撑杆跳、拉弓射箭等体育活动图片,引导学生分析以上 动作的完成有一个共同特点:弯曲时都产生了一种作用力,引出 弹力。 二、新课教学 (一)、弹力 1、弹性和塑性 学生实验,注意观察所发生的现象: (1)将一把直尺的两端分别靠在书上,轻压使它发生形变,体验手感,撤去压力,直尺恢复原状; (2)取一条橡皮筋,把橡皮筋拉长,体验手感,松手后,橡皮筋会恢复原来的长度。(3)取一块橡皮泥,用手捏,使其变形,手放开,橡皮泥保持变形后的形状。(4)取一张纸,将纸揉成一团再展开,纸不会
20、恢复原来形状。 让学生交流实验观察到的现象上,并对这些实验现象进行分类,说明按什么分类,并要求各类再举些类似的例子。(按物体受力变形后能否恢复原来的形状这一特性进行分类)直尺、橡皮筋等受力会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物体的这种特性叫做弹性;橡皮泥、纸等变形后不能自动恢复原来的形状,物体的这种特性叫做塑性。 2、弹力 我们在压尺子、拉橡皮筋时,感受到它们对于有力的作用,这种力在物理学上叫做弹力。弹力是物体由于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弹力也是一种很常见的力。并且任何物体只要发生弹性形变就一定会产生弹力。而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支持物的压力、绳的拉力等,实质上都是弹力。 3、弹性限度 弹簧的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教学设计6篇 八年级人教版物理教案 人教版八 年级 物理 教学 设计 人教版 物理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