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羊补牢》教学设计12篇(亡羊补牢教学过程设计).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亡羊补牢》教学设计12篇(亡羊补牢教学过程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亡羊补牢》教学设计12篇(亡羊补牢教学过程设计).docx(4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亡羊补牢教学设计12篇(亡羊补牢教学过程设计)亡羊补牢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亡、牢”等6个生字。 2、通过多种形式地读,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寓言蕴含的道理。 3、懂得应该听取他人的劝告,及时改正错误的行为。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词语的意思,理解寓言揭示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 1.同学们喜欢听寓言故事吗?为什么? 2.今天,我们接着学习另一则寓言。看老师写课题:亡羊补牢。 3.指名读,齐读。 二、理解题意 1.“亡羊补牢”是个成语,这个成语中有不理解的字吗? 2.指名解疑,并说说是用什么方法理解的。 亡:丢失。 牢:关牲口的圈,在课文中指羊圈。 3.用一句话完整
2、地说说“亡羊补牢”的意思。 4.看了课题,你想提出什么问题?(为什么丢羊?为什么补羊圈?) 5.再读课题,从“补牢”这个词你能猜出丢羊的原因吗? 三、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你的猜想对不对呢?让我们来读课文。注意:读的时候要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开火车读生字词,评选出读得最好的同学。 2.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听,引导评议。 3.养羊人一共丢了几次羊,为什么丢? 4.小结:可见我们的猜测是完全正确的,读书就要这样边读边想,读前要想,读中也要想。 四、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1.课文哪几个小节讲丢羊的? 2.自由读14自然段,思考:养羊人丢了一只羊,为什么还会丢第二只? 3.同桌互议。
3、 4.集体交流: (一)羊圈破了个窟窿。 (1)出示生字卡片“窟窿”,指名读,注意“窿”读轻声。“窟窿”就是(洞)。 (2)齐读这句话。(第三句) (4)第三句讲了丢羊的原因,那前两句讲了什么?引读前两句。 (5)理清这小节三句话之间的联系。 (二)街坊劝告,他不听。 (1)“街坊”就是(邻居),注意“坊”读轻声。 (2)街坊是怎么劝的?指名读,读出劝告的语气。 (3)引导评议,齐读。 (4)可养羊人呢?指名读,评议。(读出他的无所谓,毫不在意) 养羊人是这样说的,你猜他心里会怎样想? (5)你看,好心的街坊情真意切,养羊人却漫不经心,不听劝告。同桌分角色朗读。 (6)指名读,评议。 5.让我
4、们来看看他不听劝告的结果。 (1)指名读第4自然段,评议。 (2)为什么要读好两个“又”字?联系第一节,想一想。 (3)齐读第4自然段。 (4)刚才我们学习的片段,如果用题目中的两个字来概括,就是(亡羊)。 6.指名表演这个片段,注意:可适当增加一些内容,如人物的心理活动可通过语言、动作来表现。 7.第二次丢羊后,养羊人又是怎么想、怎么做的?自由读第5自然段,画出有关句子。 8.讨论交流: (1)养羊人是怎么做的?出示投影,看图说话。 (2)指名读文中句子,评议。 为什么要读好“赶紧”?能否去掉?(改正错误,不能拖延) (3)养羊人为什么会这么做呢?引读描写他心理的句子。 (4)指导读这句话,
5、读出他的后悔之情。 (5)将这句话换一种说法。(要是就如果就) (6)但是他转念一想,现在修还不算晚,为什么? (7)他的想法对不对?从哪儿读出?(从此,他的羊再也没丢过。) (8)“从此”是什么意思?指导学生用“从此”造句。 五、体会寓意 1.再次出示投影,这个人在修补羊圈时,原来劝告过他的街坊刚巧路过,想想街坊又会怎么说?养羊人又会怎么回答? 2.同桌表演后指名上台演,并指导评价。 3.如果这个人再不修羊圈,会出现什么后果? 4.揭示寓意:由此可见,像养羊人这样犯了错误,只要(),就()。 5.在生活中,也常常发生类似的事。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看法。同桌互议,再指名交流。(眼睛近视,沙
6、尘暴,环境污染) 这些都可以用一个词语来概括“亡羊补牢”。 六、总结全文,书写生字。 1.再读课题,理解题意。(本义,引申义) 2.所以,“亡羊补牢”后面往往跟着一句话“未为迟也”。自己读读,理解它的意思。 3.总结学习寓言的一般方法:理解题意理解内容联系实际,体会寓意。 4.老师范写生字,注意提示学生难写字和易错字,学生书空并在课本中描红临写。 亡羊补牢教学设计2 1、讲读第二则寓言亡羊补牢,体会其中寓意:懂得做错了事只要肯接受意见认真改正,就不算晚。 2、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则寓言故事。 3、把握故事内容,结合生活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懂得做错了事要及时改正。 把握故事内容,结合生活
7、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懂得做错了事要及时改正。 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则寓言故事。 1、收集古代的寓言故事。 2、制作动画课件或搜集两则寓言的动画片。 一、复习部分 1、上一课讲了揠苗助长,主要讲的是什么内容? 2、揠苗助长这个寓言故事,你懂得一个什么道理? 二、引入部分 导入:这节课我们学习一则寓言亡羊补牢,(出示课题)老师跟你们一样在课前认真预习了这篇寓言,大概知道这寓言讲的是什么内容,但是老师遇到了一个总想不通的问题:这个养羊人(示意学生看插图),他究竟是一个聪明人,还是一个糊涂人?请同学们和我一起认真学习亡羊补牢这篇寓言,帮老师解决这个别问题 三、讲读悟理部分 1、听课文录音,初步
8、了解寓言故事内容(幻灯出示本课第一个问题:寓言先讲了什么?接着讲什么,最后结果怎样?)目的:培养学生“把一段话说清楚”。 2、看学生表演的哑剧亡羊补牢。 (过渡:听了课文录音,又看了哑剧,可能还有同学们还有不懂的地方,让我们一起找找寓言中有哪些不懂的地方,我们一道解决。) 3、自学课文,通过“出问题考大家”的自学活动共同解难释疑。 课文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丢第一只羊(13段) 第二部分:丢第二只羊(45段) 4、第一部分,估计学生所提的总是如下: 字词方面: 从前是什么意思或它的近义词是什么?(以前) 羊圈(jun)另外一个读音组词 窟;窿(尤其注意除部首外有几画) 街坊是什么意思?(邻居)
9、 与“叼”最相似的字哪个?(叨) 内容理解方面: 羊为什么会被叼走? 街坊是怎样劝他的? 养羊人怎样回答的? 他的回答对吗?(注意:这个问题不必多讲,留下悬念后面解决) 第二部分,学生可能提的问题有: 字词方面: 后悔是什么意思? 劝告意思或近义词? 从此是什么意思?你能想出一个和“此”最相似的形近字? “从此”造句。 内容理解方面: 羊为什么又少了一只? 少了第二只羊后养羊人是怎样想的,怎么做的?结果怎样? 到回第一部分的那个问题(第4小题)接:他对街坊的回答对吗?(展开讨论) 老师引导疏通,让学生懂得亡羊补牢这个成语的意思,帮助学生悟出“亡羊补牢”的道理:做错了事要及时纠正。(师生齐归纳,
10、并板书) 5、到回老师上课前所提的问题: 他是聪明人还是糊涂人?(学生回答可能有两种情况) 糊涂人因为他丢了一只羊又丢了一只,明知道被叼走第一只羊是因为那个破窟窿,他没有去修,真糊涂! 聪明人虽然丢了两只羊,但毕竟他知错了,还能及时改正,羊再没丢过,他知道“亡羊补牢”的道理,他应该是聪明人! 教师引导:甭管他是糊涂人还是聪明人,总之,他的“亡羊补牢”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你们同意我的意见吗?(学生一定齐声回答:对,同意。) 四、联系学习,生活实际,请你举举例子 正面:亡羊补牢。 反面:亡羊不补。 五、教师再次简短小结 六、课外作业 1、背诵亡羊补牢并把故事讲给家人听。 2、小练笔:请你用自己
11、的简短的一段话写写亡羊补牢这个故事。 3、准备开一个故事会,把你们收集的寓言故事讲给大家听。 亡 第一次 少了一只羊 不及时补 羊 第二次 又少了一只羊 后悔 补 现在修还不晚 牢 从此没丢过 亡羊补牢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认识2个生字,掌握2个多音字。 2、通过多种形式地读,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寓言蕴含的道理。 3、懂得应该听取他人的劝告,及时改正错误的行为。 教学重难点:理解词语的意思,理解寓言揭示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引入新课 1、出示课题,这是个成语,让我们一起来读一遍。(学生齐读) 2、这个成语中,你有不理解的字吗? 亡:丢失牢:关牲口的圈,在课文中指羊圈。 3、现
12、在你知道这个成语的意思了吗?(学生尝试解释) 4、从这个课题,你知道了什么?你有什么疑问吗?(学生自由回答、提问) 二、初读课文,扫除障碍 1、教师范读课文,注意听准生字的发音。 2、自由读课文,读后把本课的生字带词读一遍。 3、检查自学效果: (1)选择正确的读音 窟窿(k lng ; k long)废窿(lng long) 街坊(fng fang)坊本(fng fang) 圆圈(qun jun)羊圈(qun jun) 钻研(zun zun) 钻石(zun zun) 重点强调:多音字在意思上的区分 你是怎样来区分的?指名汇报通过查字典区分多音字的不同意思。 (2)强调字形,理解字意 “窟窿”
13、都是穴字头,所以和洞有关。注意“窿”字的“生”上面有一横。 “街坊”:你家有街坊吗?街坊就是邻居的意思。 三、通读课文,理解内容 1、本课的生字、生词我们都弄清楚了,现在你能读课文吗?(指名读课文)大家思考:这篇寓言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用一句话概括) 板书:第一次第二次 2、羊是怎样丢的呢?默读课文的14自然段,思考:第一次丢羊是什么原因?第二次丢羊又是什么原因? 学生结合问题自由回答:第一次丢羊是因为羊圈有个窟窿。 第二次丢羊是因为他没有及时把羊圈修补上。 小结:那么这部分可以用课题中的哪两个字概括?(亡羊)对,这部分告诉我们,养羊人是怎么会丢了两次羊。 3、养羊人又是怎样“补牢”的呢?结
14、果又怎样呢?让我们自由地读一读第5自然段。 结合朗读,自由回答:养羊人后悔了,赶快把羊圈补上了,以后再也没丢羊。 4、练习复述 四、品读评价,体会寓意 1、请你评价评价这位养羊人,你认为他是个怎样的人? 友情提示:我们不能毫无根据地随便评价他人,对养羊人做出的任何一个评价,都要有根有据,理由充分。 (1)自由读课文,动笔画一画。 (2)在小组内交流 2、养羊人由开始的不在乎,到后来的后悔,到把羊圈修得结结实实的。如果你是养羊人,你现在的心情是怎样的呢?是不是有满腹话语想对大家说呢?(奉劝大家,不要像我这样,不听他人的劝告,不能及时地改正错误。我们要虚心接受他人的劝告,发现问题及时地改正。更要记
15、住,只要想改正错误,到任何时候都不晚)“亡羊补牢”这个成语还有后半句,你能根据蕴含的道理补上后半句吗?(亡羊补牢,未为迟也) 五、明确寓意,指导实际 我们这节课学习了寓言亡羊补牢,你都明白了什么道理? 在我们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应该怎样去做呢? 亡羊补牢课文阅读推荐: 古时候有个人,养了几只羊。一天早上,他去放羊,发现少了一只。原来羊圈破了个窟窿,夜里,狼从窟窿钻进去,把羊叼走了。 邻居劝他说:“赶快把羊圈修一修,堵上那个窟窿吧。” 他叹着气说:“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呢?” 第二天早上,他去放羊,发现羊又少了一只。原来狼又从窟窿钻进去,把羊叼走了。 他很后悔没有接受邻居的忠告,心想,现在
16、修还不晚。他赶快堵上那个窟窿,把羊圈修得结结实实的。从此,他的羊再也没丢过。 亡羊补牢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认读“窟窿,叼、劝”4个生字,会写“寓、则、窟窿、狼、叼”等9个生字。 2.联系课文,联系生活实际理解“窟窿、街坊、劝说”和课题“亡羊补牢”的意思。 3.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讲述故事大意。 4.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板书“寓言”,学生齐读,说一说什么是寓言(小故事,大道理) 2、读课题寓言两则,怎么理解“则”(篇,两则就是两篇的意思) 3、齐读第一则寓言题目:亡羊补牢 二、自读课文,生字过关 1、自读课文,提出自读要求 2、生词过
17、关:羊圈 窟窿 叼走 劝说 街坊 后悔 (1)小老师领读,重点关注:窿、坊读轻声,多音字“圈” (2)去掉拼音,小组开火车过关 (3)全班齐读 三、概括大意,总结寓意 能力迁移,运用学习燕子专列的方法,根据起因、经过、结果给课文分段,再圈一圈关键词,加上自己的话概括课文大意 1、起因: (1)指生读第1自然段 板书关键词:“窟窿”(指导书写,注意“窿”中间有“一”,什么是窟窿?根据“穴”理解,破洞) (2)用因为.所以.说话。板书关键词2:“叼走” (3)概括:一个人的羊圈破了窟窿,羊被叼走了。 2、经过: (1)羊叼走了,谁来帮助他了?(街坊,指导朗读,提醒轻声)怎么帮助的?(劝说) 板书关
18、键词::“劝说” 是怎样劝说的? PPT出示:“赶快把羊圈修一修,堵上哪个窟窿吧。”指生朗读(有一点点着急,你比她更着急)齐读。 PPT出示:“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呢?”他的意思是什么?你赞同他的说法吗?(羊已经丢了,不用修羊圈了) 补充板书“不听” (2)PPT出示第3、4自然段,关键字:“又叼走” (3)用上因为所以把经过说清楚(因为不听劝说,所以羊又被叼走了) 3、结果: (1)结果是什么?关键词1:“后悔” PPT出示“他很后悔,不该不接受街坊的劝告。”你能给他换个说法吗? 出示:他很后悔,应该接受街坊的劝告。 男女生读,提问:这两句话意思一样吗? PPT出示红字提醒“双重否定句
19、”“肯定句”。 师:把不字去掉,双重否定句就变成了肯定句,句子的意思是一样的 男女合作读这两句话,相同句型练习。 (2)填空:他很后悔,是因为 。 接受劝告,他堵上了窟窿,羊也 。 (3)关键词:“堵上” 关键词:“没丢” (4)概括全文大意 4、理解“亡”、“牢”的意思 本来“亡”“牢”的意思是什么?那联系课文,你知道他们在文中是什么意思吗?连起来说一说。 5、读了这个故事,懂得了什么道理? 揭示寓意 PPT出示:一个人有错并不要紧,只要能及时纠正,就不算晚。 四、课后延伸 用同样的方法读寓言,再讲给大人听。 亡羊补牢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则寓言。 2、学会本课生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亡羊补牢 教学 设计 12 过程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