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教学设计12篇 司马光教学设计第一课时.docx
《《司马光》教学设计12篇 司马光教学设计第一课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司马光》教学设计12篇 司马光教学设计第一课时.docx(4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司马光教学设计12篇 司马光教学设计第一课时司马光教学设计1 1、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运用加一加、换一换,连字组词的方法,95%的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司、假、缸”等8个生字。 2、通过学生自主观察、教师范写、巡视指导,95%的学生能在田字格中正确、规范地书写“别、到、那、都”等6个字。 3、通过同桌互助互查,教师正音,90%的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4、90%的学生能够随着课文的叙述感受司马光遇事沉着机智的好品质。 1、基于课程标准 目标1、2 识字与写字:小学课程标准指出: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书写规范、端正、整
2、洁。 目标3、4 课程标准中关于阅读的表述: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基于教材特点 本课讲的是司马光小时候的故事。他和几个小伙伴在花园里玩,一个小伙伴不小心掉进了大水缸。遇到这样的突发情况,司马光急中生智,举起大石头,砸破水缸,小伙伴得救了。本文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朗读课文,我们能体会到:遇到困难时,切忌慌张,沉着机智才会想出好办法。 3、基于学生实际 学生普遍喜欢听故事,文中司马光的行为会深深的感动小朋友,学生会在一种好奇的情感中朗读课文;本课中的生字比较难认,学生会感到有些困难,结合读课文,分析比较字形加以区分和记忆。 1、朗读课文。 2、指导识字、写字。 通过朗读第
3、四、五段理解司马光遇事时与别的小朋友反应不同,说明他是个爱动脑筋机智聪明的孩子。 2课时 生字卡片、课件。 1、通过课堂组织字卡游戏及合作学习了解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突破重点。 2、课堂上通过“开火车”的形式检验学生掌握生字的效果,及时查漏补缺。 3、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学习的自主性,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习需求,有利于调动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有利于相互交流、启发、共同提高,从而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 第一课时 1、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运用加一加、换一换,连字组词的方法,95%的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司、假、缸”等8个生字。 2、通过学生自主观察、教师范写、巡视指导,
4、95%的学生能在田字格中正确、规范地书写“别、到、那、都”4个字。 3、通过同桌互助互查,教师正音,90%的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一、揭示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师述:今天,我们认识一位古代的伟人,相机出示挂图。他是谁? 2、生回答,师板书:司马光(齐读课题) 3、师简介司马光。(司马光是宋朝的文学家,司马是复姓,光是名。) 设置悬念:今天我们就是要讲一讲司马光小时候救人的故事,他,为什么要救人,是怎么救人的呢?(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指导看图,初步了解图意。 1、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这个地方有些什么? 2、图上有几个小朋友?他们在干什么?哪个是司马光? 三、初读课文,初
5、步了解课文是怎样写图画上的故事的。 1、提出初读要求: (1)读准每个字音。 (2)画出本课的生字。 (3)标好自然段。 四、识记生字。 1、自由认读生字词。 2、不看拼音,直接认读生字词。 3、看到课后字表里的字,你觉得哪个字最难记住?你有什么好办法? 例如 加一加:别、慌、瞎、救 换一换:虾吓 破坡 叫收 注意词语:使劲、砸破。 多音字:假 4、拿出字卡,做找朋友的游戏 五、指导书写“别、到、那、都”两个生字。 1、自主观察,说一说写好写好这几个字需要注意什么? (1)“别、到”左宽右窄,“那、都”左右宽窄差不多。 (2)右耳朵旁先写横撇弯钩,再写竖。 2、教师范写,学生书空。 3、学生描
6、红、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六、熟读课文 师:生字娃娃回到课文中,比一比谁读的又准确又流利。 1、同桌合作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也不读错字。 2、点名分自然段读。其他同学认真听,如果发现错误请你给他指正。 3、用自己的话简单的说说课文写了一个什么故事。 总结:同学们真了不起,这节课认会了那么多生字,还读会了课文,了解课这个故事,收获真大! 1、把课文读给家长听一听 2、抄写生字, 并听写 3、想一想:如果你是司马光,你会用什么方法救那个孩子? 生字卡片 田字格中的生字 别 到 那 都 听写词语 别人 那个 都是 来到 2、教师写字学生注音 司 缸 慌 使 破 救 第二课时 1
7、、通过小老师领读、开火车的形式,复习本课生字。 2、通过学生自主观察、教师范写、巡视指导,95%的学生能在田字格中正确、规范地书写“吓、叫”2个字。 3、90%的学生能够随着课文的叙述感受司马光遇事沉着机智的好品质。 一、复习生字 1、小老师领读 2、开火车 二、精读一至三自然段。 1.第一自然段。 (1)指名朗读。 (2)出示生字卡片“古时候”,帮助学生理解“古时候”就是很久以前。 (3)让学生说说,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知道这篇课文要写谁的事情。 2.第二自然段。 (1)第二段有几句话,这两句话分别讲了什么? (2)借助图画学习第2句话,弄清缸与假山的位置,看清缸是一口大缸,强调是装满了水的大
8、水缸。 卡片出示:花园里有假山,假山下面有一口大水缸,缸里装满了水。 3.第三自然段。 (1)自读课文,思考: 那个小朋友是怎样掉进缸里的? 掉进缸里的小朋友会出现什么情况? (2)学生回答思考题后,教师略作小结,为突出司马光遇事不慌,聪明果敢作好铺垫。 三、学习四至六自然段课文。 1.第四自然段。 (1)指名朗读课文。 (2)讨论:从哪里看出别的小朋友都慌了? (3)出示卡片:有的吓哭了,有的叫着喊着跑去找大人。 (4)在学生读文想象后,让学生表演第4段的内容。 (5)小结:别的小朋友心里着急,动作忙乱,司马光表现怎么样呢? 2.第五自然段。 (1)要求学生仔细读课文,用笔画出司马光砸缸的动
9、作。 (2)出示卡片:司马光没有慌,他举起一块石头,使劲砸那口缸,几下子就砸破了。 (3)讨论: 司马光没有慌,他是怎样做的呢? “举起”与“拿起”作比较,“举起”说明什么? 指名让学生表演“使劲砸”的动作。 “几下子”告诉了我们什么? (4)再引导学生看图,讨论: 司马光为什么要砸缸? 能用别的办法救出那个掉进缸里的小朋友吗? (5)小结:司马光砸缸救人这件事可看出他是个遇事不慌、聪明、果敢的孩子。 3.第六自然段。 (1)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准“得(d)”的读音。 (2)让学生代得救的小朋友向司马光说一句感谢的话。 四、朗读四至六自然段课文。 五、发散学生思维。 如果你是当时那些小朋友
10、中的一员,你会怎么做呢?司马光是砸破水缸救小朋友的,那么你还有什么办法救小朋友呢? 要求:大胆想象。 学生踊跃讲出自己的办法。 六、小结。 学了司马光砸缸救人,我们懂得了遇到紧急事件,要沉着冷静、动脑筋、想办法。 七、指导学生书写生字:吓、叫 1、自主观察,注意这两个字左窄右宽。 2教师范写,学生书空。 3学生练习书写。 把故事讲给家人听。 书写本课生字。 20 、司马光 都慌了 别的小朋友叫 喊 跑 找 掉进缸里 没慌 得救了 司马光举 砸 (几下子) (遇事不慌机智勇敢) 1、抽读课文。 2、听写词语 吓人 大叫 司马光教学设计2 教学要求: 1.学会10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新词,能读准多
11、音字“得”的另一个读音(de)。 2.理解图意和课文内容,知道司马光是一个聪明勇敢的孩子。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板书课题,简要介绍司马光姓司马,名光,是北宋时期的人,离现在有900多年,是我国古代的历史学家。 2.设置悬念:今天我们就是要讲一讲司马光小时候救人的故事,他是怎么救人的,为什么要救呢?(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指导看图,初步了解图意。 1.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这个地方有些什么? 2.图上有几个小朋友?他们在干什么?哪个是司马光? 三、初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是怎样写图画上的故事的。 1.提出初读要求: (1)读准
12、每个字音。 (2)画出本课的生字。 2.说说课文写了一个什么故事。 四、读讲一至三自然段。 1.第一自然段。 (1)指名朗读。 (2)出示生字卡片“古时候”,帮助学生理解“古时候”就是很久以前。 (3)让学生说说,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知道这篇课文要写谁的事情。 (4)回到课题,是以人物的名字作为课题的。 2.第二自然段。 (1)第二段有几句话,这两句话分别讲了什么? (2)借助图画学习第2句话,弄清缸与假山的位置,看清缸是一口大缸,强调是装满了水的大水缸。 卡片出示:花园里有假山,假山下面有一口大水缸,缸里装满了水。 3.第三自然段。 (1)自读课文,思考: 那个小朋友是怎样掉进缸里的? 掉进缸
13、里的小朋友会出现什么情况? (2)学生回答思考题后,教师略作小结,为突出司马光遇事不慌,聪明果敢作好铺垫。 第二课时 一、学习四至六自然段课文。 1.第四自然段。 (1)指名朗读课文。 (2)讨论:从哪里看出别的小朋友都慌了? (3)出示卡片:有的吓哭了,有的叫着喊着跑去找大人。 (4)在学生读文想象后,让学生表演第4段的内容。 (5)小结:别的小朋友心里着急,动作忙乱,司马光表现怎么样呢? 2.第五自然段。 (1)要求学生仔细读课文,用笔画出司马光的动作。 (2)出示卡片:司马光没有慌,他举起一块石头,使劲砸那口缸,几下子就砸破了。 (3)讨论: 司马光没有慌,他是怎样做的呢? “举起”与“
14、拿起”作比较,“举起”说明什么? 指名让学生表演“使劲砸”的动作。 “几下子”告诉了我们什么? (4)再引导学生看图,讨论: 司马光为什么要砸缸? 能用别的办法救出那个掉进缸里的小朋友吗? (5)小结:司马光救人这件事可看出他是个遇事不慌、聪明、果敢的孩子。 3.第六自然段。 (1)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准“得(d)”的读音。 (2)让学生代得救的小朋友向司马光说一句感谢的话。 二、朗读四至六自然段课文。 第三课时 一、总结全文。 1.指名朗读。 2.看图复述故事。 3.让学生说说司马光是个怎样的孩子。 二、完成课后作业第2题。 1.卡片出示两组句子: (1)他跟几个小朋友玩。他跟几个小朋友
15、在(花园里)玩。 (2)司马光。司马光用(石头)砸缸。 2.要求学生找出每组的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 (1)第1组的第2句写明在什么地方玩,并体会表示地点的词语在句中的作用。 (2)第2组的第2句写清楚了司马光用什么东西砸水缸。 三、指导学生识记字形并书写。 1.让学生自己说说如何识记本课的10个生字。 2.指导书写。 “候”注意右上不要写成“工”字。 “孩”右半边的笔顺是“亠亥”。 “回”是大口套小口,注意大口的最后封口。 “朋”由两个“月”组成。 “跑”“足字旁”,右边是书包的“包”。 司马光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认识司、假”等13个字,会写“别、到”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课
16、文,背诵课文。通过朗读,感悟司马光勇敢、机智的品格。 3能从课文插图中学习仔细观察人物的表情、动作、神态。 教学重点 1认识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朗读,感悟司马光勇敢、机智的品格。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案例(一)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小朋友,你知道司马光吗?你对他了解多少,能对大家说一说吗? (学生根据课前收集的材料说一说) 2(出示司马光人物头像)师介绍:司马光是900多年前一位很有学问的人,他姓司马,名光,司马是复姓,著有资治通鉴。今天我们就学习一篇关于司马光小时候的故事的课文。 板书课题:司马光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播放多媒
17、体课件和课文朗读的录音,学生边看、边听、边思考。 2提问:课文讲了司马光小时候的什么事?(学生概括故事) 3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读一读。标出课文有几小节。 4师检查读文情况。出示词语,指名认读。出示带点字,学生交流识记方法,“开火车”认读。分段读课文,集体评议、订正。 三、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1学习课文第一小节。 (1)引读第一小节。 (2)读了这句话你知道了什么? (3)“古时候”是什么时候?从图上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是古时候? (出示课文插图,学生看图回答) 2学习课文第二小结: (1)自读,标一标有几句话。 (2)指名读,想一想:他是谁? (3)出示
18、句子,比较:这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 他跟几个小朋友玩。 他跟几个小朋友在花园里玩。 (4)读第二句,把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事读清楚。(学生自由读。) (5)花园里有什么?(自由读。) (6)这是一口怎样的水缸?看图,水缸究竟有多在?缸里的水多不多?你从哪看出来的?你能把缸大水多读出来吗?(生练读、评读) 3学习课文第三小节。 (1)这时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学生自由读第三段。 (2)小朋友是怎样掉进大水缸的?什么叫“一不小心”? (3)小朋友掉进水缸里了,着急吗?用着急的语气读读。 (学生练读、评读) 4学习课文第四小节 (1)小朋友们都怎样了?“慌了”是什么意思?学生自由读,用“”画出小朋友表现的
19、句子,圈出表示动作的词语。 (2)交流汇报,师板书:小朋友慌了叫喊跑找(分析字形) (3)如果当时你在场,你会怎么叫,怎么喊?(学生试着叫、喊) (4)读出小朋友慌了的语气。(学生练读,评读) 5学习课文第五小节。 (1)司马光是怎么做的?(自由读) (2)出示句子:哪句话好?为什么?(学生读句子,比较异同) 他拿起一块石头,砸那口缸,砸破了。 他举起一块石头,使劲砸那口缸,几下子就砸破了。 (3)在句子中找出表示动作的词,标出。 板书:司马光没有慌拿起使劲砸 (4)把自己当成司马光,边读边做动作。 6学习课文第六小节。 (1)指名读,想想结果怎样? (2)用轻松愉快的语气读一读。 7有感情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司马光 司马光教学设计12篇 司马光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司马 教学 设计 12 第一 课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