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医生事迹材料(8篇).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乡村医生事迹材料(8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乡村医生事迹材料(8篇).docx(3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乡村医生事迹材料(8篇) xxx,1956年诞生,xxx人,初中文化,中共党员,于1978年从事乡村医生工作,是一名在农村医疗防保战线上工作了近30年的老乡村医生,现任xxx市汉留镇京汉社区卫生效劳站站长。三十年如一日,xxx走村串户,悄悄奉献,准时解除患者病痛,被当地群众誉为安康的“爱护神”,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先后4次被xxx市卫生局评为“优秀乡村医生”,连续多年被xxx市汉留镇卫生院评为“年度乡村医生先进个人”,屡次被该镇党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一、情系乡村,扎根基层,无私奉献。 1978年底,由群众全都推举,应村党支部的呼唤,在xxx水利局当通讯员网的他怀着对农村卫
2、生事业的憧憬和喜爱,回到京汉村当了一名赤脚医生,负责合作医疗(村卫生室)筹建工作。毫无医学根底的他,工作热忱虽高,但工作难度可想而知,他也曾经踌躇过、彷徨过,但经过一番剧烈的思想斗争,最终,他选择了坚持,他说绝不能辜负群众的信任和组织的期望。为了尽快把握医药学问和技能,他一边工作,一边在乡卫生院学习中医传统医学并参与临床实践,他购置了大量的医学书籍,利用晚上时间挑灯夜读,舍命地吸取医学学问。功夫不负有心人,1980年他顺当通过市卫生主管部门考核,取得了“赤脚医生证书”,1986年参与江苏省乡村医生统一考试,取得“江苏省乡村保健医生证书”。xxx和许很多多扎根农村的赤脚医生一样,虽然“白手起家”
3、,但是不断自我挑战,虽然条件艰难,但是不断克制困难,渐渐担当起了“乡村医生”这一荣耀而又艰难的重任。 京汉村是xxx市汉留镇最大的行政村,村民分散,居住在32个自然村庄,全村村民近3000人,谁家的人有什么病,谁家的媳妇什么时候到预产期,谁家的孩子什么时候该接种何种疫苗,他的心里都有一本账。近30年来,他的脚印普及京汉村的每一个角落、每条巷道。村民朱留党因患慢性胆囊炎、胃病多年,每次病情发作,都请xxx出诊,他从不厌烦,每次都准时赶到,为病人进展治疗,一等就是几个小时,有时候能等到深夜,直到病人病情稳定,他还要再叮嘱几句,才放心地回家。虽然是屡次出诊效劳,但从未收过出诊费和注射费。病人为了感谢
4、他,给他送去了家禽和鸡蛋,他也总是婉言谢绝。 近30年来,不管春夏秋冬,不管白天黑夜,村民们的病痛是xxx最挂心的,他从不计较个人得失,悄悄地无私地奉献着。哪家有人病了,一个电话过来,他马上上门诊疗,或者载着患者回卫生站救治,有时遇到疑难杂症自己无法救治,他会想方设法帮忙病人转到镇医院。腊月的一个夜晚,村民袁梅红因猛烈腹痛,到卫生站急诊,恰逢xxx值班,病人刚到就消失了休克病症,依据多年行医阅历,他推断可能是异位妊娠引起的内出血。时间就是生命,他当机立断,马上安排病人转镇卫生院治疗,他一边联系镇卫生院做好预备工作,一边联系车辆,并陪护病人一同前往。经上级医生诊断,病人因黄体裂开,出血量达ml,
5、如不准时手术,极有可能有生命危急。经过2个多小时的紧急抢救,病人转危为安,他悬着的一颗心安稳放下,悄悄地离开卫生院,回到家已是凌晨2点多。在医疗工作中,xxx始终把孤寡老人、特困家庭作为重点关注对象。京汉村孙吴组两位五保老人,朱扬开患老慢支、肺心病,老伴张俭英患高血压、脑堵塞,常年无人照看,连根本生活也不能自理,xxx就定期免费送医送药上门,长达5年之久,从无怨言;村民张素珍,多年前因结扎留下了后遗症,身体始终不好,“屋漏偏逢连阴雨”,家境原来就不好的她,82年丈夫又患胃癌不幸去世,留下了两个未成年子女,她几乎丢失了生活的信念,xxx知道状况后,屡次登门劝告、开导,并给孩子和她带去了养分品,鼓
6、舞她重新树起生活的信念,并为她垫付了几千元医药费。说起这样的事情干部群众如数家珍,不胜枚举。多年来,他累计为当地群众减免医疗费用数万元。同时他还坚持对军烈属重点照顾,每逢他们有了病痛,都主动上门,送医送药。他说,人都有个病痛,军属家庭孩子不在身边,我做好他们的保健医生是应当的。 二、立足本职,爱岗敬业,任劳任怨。 除了诊治农村多发病、常见病,xxx还积极协作有关部门,做好预防保健工作,积极应对各类突发大事,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前些年,由于农村居民的文化水平相对落后,预防意识淡薄,导致规划免疫工作在农村开展难度较大,但xxx知难而进,逐门逐户核实做好登记和宣传教育,转变家长们的淡薄观念,使他们能准
7、时带孩子参与规划免疫接种,得到了广阔村民 的理解、信任和支持。对于困难户,他总是大方解囊。有一次,他走访蒋庆同家庭,发动孩子接种疫苗却被家长一口回绝,“又来要钱,没钱”,甚至要把xxx撵出家门,并且说我孩子好好的,为什么还要打什么预防针?经过xxx苦口婆心,急躁解释预防接种的好处,“再穷也不能耽搁了孩子”,xxx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并毫不迟疑地从自己口袋掏出了钱为其垫付,孩子家长感谢不已,最终承受了预防接种。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该村规划免疫工作有了明显的提高,各种疫苗接种率都到达了100%。在规划免疫工作中,xxx还不断开拓,不断创新,领先在社区卫生效劳站建立了新生儿预防接种登记,儿童诞生登记
8、,流淌儿童治理登记本,使规划免疫工作有了新的起色。 就在他日夜为百姓求医问药解除病痛时,一场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又把他推到了“保障人民群众安康和生命安全,众志成城抗击非典”的第一线,在防治“非典”工作中,他负责疫情排查和宣教工作,为了能够在第一时间把握外出返乡人员状况,他走村入户,跟群众沟通了解,宣传非典防治学问,在防治非典的数十个日日夜夜,他没睡过一次平稳觉,不知疲乏地奋斗在一线,xxx消瘦了,累病了,人黑了,但他无怨无悔。他常常与当地群众谈心,积极协作有关职能部门发动村民进展改水改厕,现在京汉村自来水和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5%以上。近几年,他每年都能筛查上报疑似结核病人2至3例,全程督导结核病
9、人12例。在督导病人的过程中,真正做到了“送药到手,看服到口,服后再走”的要求。他尽自己所能,为公共卫生事业倾注了大量心血。 三、勤奋好学,精益求精,德艺双馨。 他在坚持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刻苦钻研,精益求精,多年来参与培训学习达30屡次,并利用业余时间仔细学习基层医生的各类医学书籍,并记了大量笔记,遇到难题更是从不放过。他坚持向镇卫生院资深医师、大医院专家虚心请教,在业务上力求精益求精。1992年他还参与了xxx市卫生局举办的中医学问培训班,并以优异的成绩取得中医结业证书。通过自学和理论联系实践,他的医疗技术水平提高得很快,使一些常见病和多发病的处理得心应手,一般的疾病不用去大医院,在他这里
10、都能得到解决,业务水平和诊疗力量得到了群众的认可和满足,成为了当地群众信得过的好医生。 德艺双馨是xxx的一贯品德。xxx常说:做人要讲人品,行医要重医德。因此他从不为金钱所动,为钱丧德,从医30年来,他从不做违规违纪之事,从不承受吃请,不拿病人“红包”,进药也严格把关,几十年来从未因用药而发生医疗事故。他还积极参加献血等公益活动,几年来,先后无偿献血6次,仅一年就献血2次,可以说,他将自己的一生毫无保存地献给了他所钟爱的事业。 四、思想解放,开拓创新,与时俱进。 近年来,根据中心、省、市、县的有关政策要求,xxx市加强了对村级医疗卫生气构的标准治理和社区卫生效劳功能的拓展,面对新的形势,xx
11、x有创新精神,以不断满意人民群众的医疗需求和让更多的人民群众得到更好的医疗卫生效劳为目标,积极投身于卫生改革中,献计献策,协作上级主管部门,实行乡村卫生效劳治理一体化工作。他领先主动出资5000元给卫生院,帮忙卫生站建立,他的所为,一时让人难以理解,甚至遭到了少数人的反对,认为这是卫生院的事,一体化后还会影响个人利益,而他不但不为所动,反而急躁说服其他乡村医生,“乡村一体化是为了更好地效劳于人民群众,是为了把我们农村卫生事业做优做强,不但群众受益,我们的事业也会越来越有进展啊!”。在他的影响下,其他乡村医生也积极筹资,有力地推动了乡村卫生效劳治理一体化工作的开展。目前,汉留镇的社区卫生效劳工作
12、取得明显成效,为促进乡村卫生事业的安康进展迈出了一大步。 xxx是千千万万乡村医生的缩影,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他悄悄奉献、任劳任怨、辛勤耕耘、艰难创业。虽然他没有豪言壮语,没有惊天动地的业绩,但是,正是他几十年来扎根基层,心系群众疾苦,关怀群众安危,才稳固了农村医疗卫生网络的网底,保障了一方百姓的安康安全。 乡村医生事迹材料 篇二 田径,男,39岁,中共党员,中专文化,毕业于铜仁职业技术学院,系印江自治县缠溪镇方家岭村人。 一、义无反顾立志农村卫生事业 医生这个职业是荣耀而崇高的,不仅是能以肉体上解除人的苦痛,而且在精神上也能给人劝慰,所以选择了这个职业必需全身心的投入,才能全心全意的为人民效
13、劳。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事业心,工作仔细负责,一丝不苟,所在的村卫生室辖区效劳四个行政村,共效劳3000人口,能爱岗敬业,扎根在农村最基层卫生效劳,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严格执行规定的收费标准,坚持从正规渠道进药,药品价格,收费标准公示上墙,不开大处方,不乱收费,让群众花小钱,就能放心就医。医者父母心,对群众热忱,关怀,急躁听取病人描述病情和苦痛。分析他们的需求和意见。时时急病人这所急,痛病人之所痛,上班时严厉仔细,细致诊查每一例病人,慎重用药,严格执行操作常规,避开医疗事故的发生。不管是寒冬还是酷暑,白天还是夜晚,下雨还是下雪,上班时还是下班时,随叫随到,无怨无悔言。有时一晚能出诊数次,一夜都睡上觉
14、,有时刚端上饭碗,吃了一口饭,就被病人叫去,就是大年初一,也没轻闲过,更谈不上平常节假日,曾有人问,这么没日没夜,图的是什么,即没有高的收入,也没有政治地位,答复的是凭一个人的良心,一个医生的道德。 二、顾全大局,完成公共卫生任务 在防控非典,手足口病,h1n1流感等突发公共卫生大事,非典期间早出晚归,成天排查从疫区回归人员,为他们早晚测一次体温,不畏惧随时被感染的可能为辖区内儿童检查手足口病,做好散区儿童的手足口病的防控工作。防控h1n1流感,做到发觉疫情准时上报,仔细筛查辖区内出国回归人员,做好登记,严密防控h1n1流感的发生和流行。 所在村卫生室,治理标准,制度健全,资料齐全,去年被评为
15、镇先进村卫生室,个人被评为先进工,从事乡村医生工作后,屡次被评为先进乡村医生,镇优秀共产党员,缠溪镇第五届、第六届人大代表。 在辖区内常常开展巡诊工作,准时送发防保所下达的各种宣传资料,使防病抗病学问普及到全村各家各户。向村民宣传党的卫生工作方针,宣传新型家村合作医疗的优越性。协作主管部门村委员会开展改水改厕工作,主动参加,当好参谋,向村民宣传改水改厕对人的身体安康的重要性,使人民群众安康意识不断增加,把各种疾病掌握在萌芽状态。常常为60岁以上老人安康体检,听心肺、测血压,建立了村民安康档案,标准治理性高血压、糖尿病慢性病人。定期为他们检查,建议治疗和康复方案。开展35岁以上测血压,准时发觉高
16、血压病人,提出最正确治疗意见。准时通知辖区内孕妇去医院体检,向她们宣传住院分娩的好处。夏秋季产后访视的同时宣传预防产妇中暑。做好儿童保健和规划免疫工作,准时发放预防接种和体检通知单,结核病督导工作一丝不苟,主动与患者达成服药协议,发觉副反响准时报告。 乡村医生事迹材料 篇三 xx,男,1982年10月诞生,中共党员,东坪镇百选村乡村医生。 该技术过硬,口碑极好,周边村的病人都慕名而来。扎实的医学功底,仔细负责的态度,从业至今,未发生过一例医疗事故,从未与病人产生过一例纠纷。患者们都纷纷表示,张医生是学历不高水平高,年龄不大学问大,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好医生。 该常常在辖区内开展巡诊工作,准时送发
17、宣传资料,将防病抗病学问普及到每家每户。他还定时举办安康教育讲座,向村民宣传国家方针政策、防病治病的科学方法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等。在他的努力下,全村建立了居民安康档案,完善了孕产妇花名册,准时通知他们去医院体检,并在产后进展访视。 乡村医生事迹材料 篇四 汪xx是安徽省祁门县祁红乡某某村的一名一般的乡村医生,从医18年来,扎根农村基层,遵守医德,刻苦钻研业务,积极宣传农村病患学问,为农村医疗保健和根本医疗效劳做出了肯定的奉献,受到了当地人民群众的欢送,堪称“乡村卫生学问的传播者,老区人民的守护神”。 一、坚决信念,转变家乡却以少药的现状。 汪xx所在的村,处于我省的最南端,与江西省毗邻,是当
18、年新四军活动的主要区域,新四军军长陈毅同志就在舍会山屡次召开豫皖赣特委会议。6个村民小组,800多人口散住在丛山峻岭之中,村民外出只能靠步行,由于交通闭塞,村民的思想观念、卫生习惯陈旧,加上缺医少药,多少年来,有的村民因难产、意外事故、食物中毒或蛇咬兽伤而得不到准时救治,而圆满地殒命,有的儿童因患麻疹并发症而夭折。 汪xx88年6月以优异成绩初中毕业后,本可以连续升学学习,但由于当时家中兄妹较多,生活困难,他毅然选择了就读县卫生技术学校,毕业后,又自费在县人民医院实习了一年,1991年8月回到了家乡,在村委会所在地组建立医疗室,。受到了全村群众的欢送。 汪xx在工作中边实践边学习,积极参与医疗
19、部门举办的各类学问、技能培训,对疑难病症他一方面利用护送病人到县医院救治的时机,随机学习,有时专程到县医院请教专家,不断地提高医疗水平,1999年顺当通过第一届全国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取得了执业助理医师资格。 从医18年来的乡村行医生涯中,在分散居住的6个村民组中来回奔波,延绵坎坷的山道上留下了他的脚印,心中牵挂着800多村民的安康。在那样艰难的环境中,没有怨言,好几次乡卫生院和县某私立医院聘请他去工作,但他想到大山里的。村民更需要自己,毅然放弃了到好的地方去工作的时机,他笃定;我是大山的儿子,守护老区人民的安康,是我一辈子的职责。 二、严守医德,表达了一个乡村医生的高尚情操。 汪xx,作为一个
20、乡村医生,面对的是农夫群众这样一个弱势群体,每当村民需要时,他从不考虑个人得失,而是想尽一切方法把工作做好,长期以来,他从未收过病人的挂号费和出诊费,对村民中的困难户、孤寡来人等患者,尽量做到少收不收。村民戴某某,是一个80多岁的孤寡老人,多年来患有支气管哮喘病,时有发作,汪xx对老人的诊治是随叫随到,并一有空总要去探望一下,现在老人逢人就说:不是汪医生,我早就没命了。 18年来,在护送危重病人去县、市医院救治中,先后为病人垫付治疗费数万元,至今还有一万多元无法收回,有的危重病人,转院匆忙或临时无力支付,往往面对病人家属无望的眼神,汪xx只能通过同学、朋友或熟人借款为病人支付,使他们得到准时的
21、治疗,2023年8月他护送脑血管病患者汪伟军到黄山市人民医院做核磁共振时,局部小动脉裂开,生命垂危,为使患者能得到准时的治疗,他通过同学借来一万多元垫付了患者的手术费。 1997年除夕夜,天下着鹅毛大雪,正是万家灯火,全家团聚的时刻,年夜饭刚刚上桌,突然门被推开,进来一个雪人,原来,在另一个村民组有个叫方春根的患者大咯血,人已奄奄一息,汪xx只说了一句:“爸妈,你们先吃吧,”转身背起药箱消逝在漫漫雪夜中,冒雪爬行了16里山路,新年的钟声已经敲响,经过救治方春根才从昏迷中清醒过来,当拂晓降临时,山梁上咔嚓咔嚓的树枝断裂声似新年的炮声为他返回而送行。 18年来,在医疗室的一角,总是摆放着一个备用药
22、箱、一把雨伞、一身雨衣、一双雨靴和一双解放鞋,只要听说有病人,汪xx就会背起药箱匆忙赶去,2023年的腊月,大雪封山,全村断电,电话不通,中午一位村民卷着大雪来求救,他52岁的父亲,突然倒地言语不清,汪xx马上推断是脑溢血,马上随来人冒雪去救治,一路上不断传来大雪压断大树的响声,经过初步治疗后,病人病情一旦稳定,他把患者接到了诊所,以便准时观看治疗,大年三十他是陪着患者在诊所度过的。 他的诊所是接待站也是抢救站,它不仅是医护人员也是后勤人员,边缘村组的村民来看病,它不仅要治病救人,还要监护照看病人,还要款待病人家属,在某某村,只要一提起汪某某,村民们都会不假思考的脱口而出:好人呐。这个朴实的字
23、眼,蕴含着村民对汪xx的赞誉。不久前,一位姓陈的老婆婆临终前拉着儿子的手,唯一的嘱托就是不能遗忘汪医生,他是好人,是你的救命恩人。原来老人的小孙子五岁多,玩耍时从一棵柿子树上掉下,当时头部血流如注,正值茶叶季节,村民无人在家,老人的儿子和媳妇在外打工,汪某某快速处理后,一边拨打120,二话没说,抱起老人的小孙子走了20多里山路,翻过一座大山,准时将孩子护送到大路边护送到县医院救治。当孩子的父母闻讯从外地赶到县医院时,孩子已经转危为安,由于抢救准时,挽回了老人唯一的小孙子的生命,汪某某,一个让人临终前都念念不忘的好人,一个18年来以治病救人为己任的好人,他以高尚的医德,赢得了大山深处村民的赞誉。
24、 三、爱岗敬业,做好父老乡亲安康的守护着。 18年来汪xx作为一个乡村医生,在抢救村民的同时,深深感到,很多疾病与当地村民的生活陋俗有关,因此,在他诊所的外墙上有一块水泥黑板,定期出刊向村民宣传卫生防疫学问,每年坚持订阅卫生报刊放在诊所让村民阅读,乙肝、心脑血管疾病原来在该村发病率较高,他熟悉到,这与当地卫生习惯和生活陋俗有关,一方面加强监控,一方面加强宣传,1998年,村小学连续发觉几例乙肝患病儿童,他准时与县疾控中心联系,乡卫生院携带检验设备准时为村民进展肝功能查验,对肝外表抗原阴性者注射了乙肝疫苗,至今,近十一年来,该村乙肝发病者仅一例,使乙肝发病率大大下降。 在规划免疫、非典、甲型H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乡村 医生 事迹材料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