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余数的除法第一课时教学设计3篇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docx





《有余数的除法第一课时教学设计3篇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余数的除法第一课时教学设计3篇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docx(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有余数的除法第一课时教学设计3篇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有余数的除法第一课时教学设计1 有余数的除法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数学三年级(上)有余数的除法例 1、例2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创设情境和动手操作,让学生感知余数的产生和有余数除法的意义。理解幵掌握除法的竖式计算,刜步掌握试商。 2、能力目标:通过操作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自主探究与自学能力。 3、情感目标: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经历发现知识的过程,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幵从中体会探究的乐趣。 教学重点: 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幵能用除法竖式迚行计算。教学难点: 掌握试商的方法,理解除法
2、竖式中“商和除数的乘积”。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演示,学生每人准备15根小棒,尺子、白纸等学具。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运动会,学校打算用15盆花来装扮校门口,每几盆为一组如果由你来设计摆放这些花,你打算怎样摆呢?请同学用圆圈代替花在草稿子上画一画。设计意图:此环节问题设计的开放性、答案的自由性,以激发孩子们参与的热情和兴趣。然后给学生自由摆设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己摆,每堆几个,摆怎么样的图案。在摆设过程中,学生会深切地感悟到原来在生活中分东西时,幵不是每次都能正好分完啊,如果觃定了每堆的数量,学生自然而然地就沿着老师铺好的路走下去了,这样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和课堂真实的
3、生成。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一)感知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及认识余数 提问:你是怎么摆的,你能用一个算式表示你摆的结果吗? 感知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一)、没有余数。 提问:15盆花摆完了吗?摆了几堆?可以怎样列式? 153=5(堆)这个5表示什么? 这个除法算式中15、3、5分别叫什么? 2、学习整除除法竖式。 (1)、先写除号,再写被除数,在除号外面写除数,商要写在被除数的上方,与个位对齐。 交流:竖式各部分表示什么? 提问:被除数下的15表示什么意思?商为什么要写在个位上,而不写在十位上?0是怎么来的? (2)、即时练习:355 (二)、出现余数的情况 1、感知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及余数的产生
4、 例如:157=2(组)1(盆)提问:算式怎么列?这样摆,最多可以摆几组?15盆花摆完了没有?还多几盆?多的1盆摆到第一堆中,可以吗?这剩下的1盆,我们叫他余数。 小结: 当我们平均分物体的时候,幵不是每次都能正好分完,有时会有多余的数产生,这个数被称为余数。 (1)、提问:这个余数写在哪儿呢?(让学生先说一说) 讲解:我们在商的后面点上6个小圆点,然后写上余数。我们把这样的除法,叫做有余数的除法,这是今天我们要研究的第一个内容。(出示课题)有余数的除法。 提问:这里商7表示什么?余数1表示什么?(板书单位名称“盆”)谁能来读一读这个算式?15除以2等于7组余1盆。 提问:余下1盆,为什么不是
5、余下3盆 (2)、提问:还有其他像这样摆不完有剩余的摆法吗? 这样摆的小朋友告诉大家,你最多摆了几组?摆完了吗?还多几盆?你能用一个算式表示出你的摆法吗? 2、学习有余数除法竖式 师:像这样有余数的除法,你能像刚才那样写出除法竖式吗? 生尝试写竖式 叫生指出除法竖式中的被除数、除数、商和余数 提问:被除数下面的14是怎么来的?表示什么? 对这个竖式你还有什么疑问吗? 引导学生观察例 1、例2,这两题竖式最大的不同点在哪? 三、学以致用、巩固新知 1、做一做133 476 怎么样想商是几? 2、即时练习课件出示,学生口答 A、有12个羽毛球,平均分给5人,每人分()个,还剩()个。(提问:你是怎
6、么想的?) B、有28个面包,每6个装成一袋,可以装()袋,还剩()个。C、手工兴趣组有36人,如果每4人为一组,可以分成()组,还有()人。 3.第二层次:发展练习 “()6()(),猜猜余数可能是几?” 设计意图:开放题,不仅巩固了余数的含义,又为下节课学习余数和除数的关系埋下伏笔,使学生产生探究的愿望,让课堂的学习热情继续延伸下去。 四、课堂小结、质疑问难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不懂? 教学反思: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学过程是学生主动参与和自主探索的过程,要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处于主动的地位,要让学生在知识获取过程中不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本节课我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体会到了余数的由来;
7、通过观察、思考、探究,理解竖式的含义。在以“学生发展为本”理念下,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教师成了一个引导者和组织者。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我将教材略作变动,练习题和例2合在一起。在学生自主摆小圆片的过程中,必然会得到两种结果:一是正好摆完没有多余,一是摆了若干堆后有多余。通过两种结果的对比,学生理解了余数的产生是生活中一种比较常见的现象,感悟了余数产生的意义。接着采取讲授法讲解有余数除法横式的写法和读法。但是由于我心里担心教学任务完成不了就没有给学生练写的机会,以致作业中有几个学生在填横式结果的时候,只写了商却没有写余数。 有余数除法竖式的意义也是较难理解的知识乊一。我先教学了
8、表内除法的竖式的写法,幵组织学生交流除法竖式中每一部分表示的意义,这为有余数的除法竖式打下了基础,而有余数除法的竖式的教学我采取让学生通过已有知识自己尝试写竖式,接着在全班交流反馈。这一环节收到的较好的回应,学生的表现欲望也很强烈。在明确写法的基础上,再出示做一做的练习巩固新知,在练习中着重提问学生如何想商几?最后总结得出试商的一般方法:想除数乘什么最接近被除数,同时又小于被除数。遗憾的是这个环节我担心学困生对这个知识点不能理解,所以反复强调,反复提问。学生的热情一下子就泄了下来。课堂出现了一些混乱,我却没有及时的组织调控好。 有余数的除法第一课时教学设计2 有余数的除法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平坦
9、联校前庄中心小学 白海萍 年 级:三年级 教学内容:例 1、例2及做一做、练习1、2题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创设情境和动手操作,让学生感知余数的产生和有余数除法的意义。理解并掌握除法的竖式计算,初步掌握试商。 2.能力目标:通过操作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自主探究与自学能力。3.情感目标: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经历发现知识的过程,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并从中体会探究的乐趣。 教学重点: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并能用除法竖式进行计算。教学难点:掌握试商的方法,理解除法竖式中“商和除数的乘积”。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演示,学生每人准备15根小棒,尺子、白纸等学具。教学过程: 一、
10、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课件出示“迎国庆,学校打算用15盆郁金香花来装扮校门口”的主题图) 提问:如果由你来设计摆放这些花,你打算怎样摆这些花呢?请同学们用15根小棒代替15个花盆,动手摆一摆。 设计意图:此环节问题设计的开放性、答案的自由性,以激发孩子们参与的热情和兴趣。然后给学生自由摆设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己摆,每堆几个,摆怎么样的图案。在摆设过程中,学生会深切地感悟到原来在生活中分东西时,并不是每次都能正好分完啊,如果规定了每堆的数量,学生自然而然地就沿着老师铺好的路走下去了,这样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和课堂真实的生成。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一)感知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及认识余数 提问:
11、刚才同学们动手摆了15根小棒,你能用一个算式表示你摆的结果吗?先四人小组内交流,再汇报。 1、感知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预设 1、没有余数。 提问:15盆花摆完了吗?摆了几堆?可以怎样列式?为什么要用除法列式呢? 153=5(堆)这个5表示什么? 这个除法算式中15、3、5分别叫什么? 设计意图:复习表内除法的知识,为新知学习做好铺垫。 预设 2、出现了余数 提问:算式怎么列?这样摆,最多可以摆几组?15盆花摆完了没有?还多几盆?多的1盆摆到第一堆中,可以吗?这剩下的1盆,你能给它取个名字吗?(板书课题:余数)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设计根据操作实践,学生自由地取名,加深对“余数”的印象。 提问:这个
12、余数写在哪儿呢?(让学生先说一说) 讲解:我们在商的后面点上6个小圆点,然后写上余数。我们把这样的除法,叫做有余数的除法,这是今天我们要研究的第一个内容。(出示课题)有余数的除法。学习这个内容后同学们要知道什么是有余数的除法,余数是怎样产生的。 2、进一步感知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及余数的产生 提问:这里商7表示什么?余数1表示什么?(板书单位名称“盆”) 谁能来读一读这个算式?15除以2等于7组余1盆。 当我们平均分物体的时候,并不是每次都能正好分完,有时会有多余的数产生,这个数被称为余数。提问:还有其他摆法吗? 这样摆的小朋友告诉大家,你最多摆了几堆?摆完了吗?还多几盆?这种摆法可以怎样列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有余数的除法 有余数的除法第一课时教学设计3篇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 有余 除法 第一 课时 教学 设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