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柳教学设计共11篇(《咏柳》教学设计图).docx
《咏柳教学设计共11篇(《咏柳》教学设计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咏柳教学设计共11篇(《咏柳》教学设计图).docx(4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咏柳教学设计共11篇(咏柳教学设计图)咏柳教学设计共1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2个生字,认识3个生字,了解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领略春天自然景物的美,联系生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生字,熟读、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了解古诗的意思。 教学准备: 教师:教学挂图、生字卡片。 学生:找柳树的叶子或者枝条。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作业,导入新课 1、同学们,上节课老师布置了一样特殊的作业给你们,你们完成了吗? (学生出示收集的柳叶) 2、知道老师为什么要你们完成这样的作业吗?因为,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一首赞美柳树的古诗。(板
2、书:3咏柳) 3、全班齐读课题。 4、我们以前还学过一首古诗,叫咏(学生答:咏鹅) 5、咏鹅就是赞美鹅的意思。那么咏柳是什么意思? 6、(出示课文中的图)你们在图中看到了什么?(诗人正看着柳树,赞美柳树) 7、这首诗的作者是:贺知章(板书:贺知章) 二、初读古诗,认读生字 (一)诗人是怎么赞美柳树的呢?请大家先自己去读一遍古诗,边读边把课后的五个生字划出来,多读几遍,读准音。 (二)学生自由读,认读生字。 (三)检查自读生字情况。 1、指名读,评议。读得好的当老师带读。 2、开火车读。 3、全班读。 (四)再读“咏、妆、绦”三个字。要求学生会读,读准确。 (五)学生再自由读古诗,要求读通顺,读
3、准每个字音。 (六)指名读,请其他学生正音。 (七)全班齐读。 三、指导朗读,了解诗意 (一)指导第一、二句。 1、(放远看柳树的图片) 2、你看到了什么?(柳树)从远处看像什么?倒垂下来的柳枝又像什么?(学生自由发挥) 3、诗人从远处看到柳树,发出了这样的感叹: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他觉得高高的柳树像是碧玉妆饰成的一样。碧玉可是翠绿晶莹的,美极了。而下垂披拂的柳枝就如千万条丝带。你们看诗人比喻得多好呀。如果你是诗人,你会怎么来读这两句以表达对柳树的赞美。 4、指名读。老师相机指导: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一”字读第二声,可读重些。“绿”字也可读重点。 5、全班看着图片
4、吟诵这两句。 (二)自读第三、四句。 1、接下来,诗人又是怎么赞美柳树的呢?请同学们和同桌去读三四句。多读几遍,读出感情。 2、学生自读。 3、指名读,相机提问:你觉得自己读得怎么样?哪里读得好?你为什么这样读。 4、读到第三句的时候,让全班看着采集的柳叶说说柳叶的样子。 5、读到第四句的时候,引导学生理解“诗人通过赞美柳树,也赞美了春的创造力”。 (三)自由诵读,体会感情 多美的柳树呀,多好的春天呀,怎能不让人喜爱?你准备怎样读这首诗,让别人听了确实感到很美。你可以在书上做上记号(轻声、重音) 4、能背的站起来背。 四、指导写字 1、出示要写的五个字。学生观察讨论:哪些字好记好写。 2、学生
5、提出难写难记的字。老师指导。 “垂”的笔顺要多次书空,让学生记牢、写的时候四横的长度不一样。 “裁”字注意笔顺。下面的部件与“衣”字要区别:一捺改成了一点。 “剪”字下面是个“刀”不要写成了“力”。 3、学生自己练习,老师指导。 五、作业设计 1、写生字词。 2、默写古诗。 3、回家找找描写春天的诗歌、散文、对联、童谣、歌曲,写在采集本上。 板书设计: 碧玉一树高 咏柳 万条绿丝绦 细叶谁裁出 春风似剪刀 咏柳教学设计共2 教材说明: 本课是唐代诗人贺知章描写春天的诗,诗中描写了春天柳树吐芽、柳条碧绿的生机勃勃的景象.本课设计力求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诵中生情,在吟中入境,而且
6、通过创设情景,营造氛围,使学生入情入境,充分展开想象,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领略春天自然景物的美,联系生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熟读、背诵古诗,感受古诗。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猜谜激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老师出一个谜语给你们,你们猜出来了吗? (教师描述谜语) 2知道吗?唐朝大诗人贺知章十分喜欢柳树,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一首赞美柳树的古诗。板书课题,指名读课题。 3全班齐读课题。 4(出示课文中的图)你们在图中看到了什么?(诗人正看着柳树,赞美柳树) 二、初读古诗,认读生字 1诗人是怎
7、么赞美柳树的呢?请大家先自己去读一遍古诗,边读边把本课的生字划出来,多读几遍,读准字音。 2学生自由读,认读生字。 3检查自读生字情况。 (1)指名读。读得好的当老师带读。 (2)开火车读。 (3)全班读。 4读“咏、妆、绦”三个字。要求学生会读,读准确。 5学生再自由读古诗,要求读通顺,读准每个字音。 6指名读,请其他学生正音。 7全班齐读。 三、指导朗读,了解诗意 1指导第一、二句。 (1)(放远看柳树的图片) (2)你看到了什么?(柳树)从远处看柳树像什么?倒垂下来的柳枝又像什么?(学生自由发挥) (3)诗人从远处看到柳树,发出了这样的感叹: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出示该句)他
8、觉得高高的柳树像是碧玉妆饰成的一样。碧玉可是翠绿晶莹的,美极了。而轻轻垂下的柳枝就如千万条丝带。你们看诗人比喻得多好呀。如果你是诗人,你会怎么来读这两句以表达对柳树的赞美。 (4)指名读。老师相机指导: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5)全班看着图片吟诵这两句。 2自读第三、四句。 (1)接下来,诗人又是怎么赞美柳树的呢?请同学们和同桌去读三四句。多读几遍,读出感情。 (2)学生自读。 (3)指名读,相机提问:你觉得自己读得怎么样?哪里读得好?你为什么这样读。 (4)读到第四句的时候,引导学生理解“诗人通过赞美柳树,也赞美了春天”。 四、想象意境,美读成诵 1.学生闭上眼睛,一边听老师的朗
9、诵,一边想象诗人描绘的画面。 2.直到有感情的朗读,能背诵的自己背一遍。 五、吟诗会 1诗人用古诗赞美了柳树。你们能用心中的小诗表达感情吗?大家下去和小伙伴们互相说说自己的诗。 2指名说。各种形式表演 板书设计 咏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教学反思: 语文教学,要符合儿童的年龄特征,这是新课标中明确规定的,所以在咏柳这一课的教学中,我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运用生动的形象、鲜艳的色彩、来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语感。在课开始,通过让学生猜谜语,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热情。在教学过程中,我根据诗歌的特点,出示直观的插图,再现诗歌意境,同时指导
10、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在读中感悟春天的美。 在本课的识字教学中,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己观察字的结构,然后小组讨论识记住生字,从中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贯彻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一课标精神。 另外,我让学生在课堂上用当小诗人方式给学生提供展示平台,让学生学会用简短的诗歌来表情达意,从中体会到创作的快乐,进一步提高学习语言文字的兴趣。 咏柳教学设计共3 教学目标: 1、学习咏柳,理解诗句的意思。 2、体会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学会学习古诗的方法。 学情分析: 多数孩子能熟读,甚至背诵这首古诗了,教学本课时,主要应该帮助孩子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诗里的思想感情,并且
11、教给学生学习古诗的方法。学习古诗首先要理解题目,然后读诗,借助解释、插图或工具书,联系上下文及生活实际理解诗意(从不理解的字、词开始理解,再理解句意,最后理解整首诗的意思。)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感情的朗诵古诗,在读的基础上加深理解,最后背诵下来。重点难点: 1、重点:了解诗句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记背诗句。 2、难点:品味诗歌的意境,了解这首诗的写作特点。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同学们,咱们从一年级到现在已经学习了许多古诗了,你们能把自己知道的古诗背给大家听吗?(指名背)同学们背得真好,看来大家都是善于学习善于积累的好孩子。 1、(课件出示:杨柳图)导入:同学们,不知不觉中,
12、春天来了。柳树发芽了,吐绿了,细细的叶子编成柔嫩的柳条,随风轻拂,跳起了婀娜的舞蹈真美呵!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一首描写春天的柳树的古诗。板书题目咏柳,齐读。 2、解题。咏,用诗词的形式描述,这里是歌颂、赞美的意思。我们以前还学过一首古诗,叫咏(学生答:咏鹅),咏鹅就是赞美鹅;(咏华山?就是赞美华山);那么咏柳是什么意思?(赞美柳树) 二、合作探究,学习古诗 (一)朗读引入课文,了解作者。 1、教师范读古诗咏柳。 2、介绍作者。 咏柳是唐代诗人贺知章的作品。他少年时期就以文辞尤佳而出名,晚年与李白交友,善酒后作诗文。 (二)自学反馈,师生交流。 1、前面我们自学了生字,现在老师要检查一下咱们的
13、自学情况,看谁读得又对又好。(课件出示生字,指名读,齐读) 2、交流汇报。 a、出示生字,认读生字。(咏、碧、妆、裁、剪)B听朗诵录音,学生练习读诗,教师抽查并示范朗读节奏。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3、学习理解重点词语。 碧玉:绿色的玉。这里用来比喻嫩绿的柳树枝叶。 妆:打扮。 一树:满树。“一”不表示数量,表示满、全。 绦:用丝编成的带子。 细叶:柳树新萌发出的又细又嫩的叶子。 裁:裁剪。 似:好像。 (三)学习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诗的意境。 1、用自己的话说说每句诗的意思。 a、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意思是:高高的
14、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看上去好像用碧玉装扮的一样。从树上垂下来无数像绿色丝带一样的柳条来。 B、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意思是: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裁剪出来的呢?原来是二月春风这把剪刀裁出来的。 2、全诗中,哪些句子写的是作者看到的实景呢?作者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来写?你觉得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读一读,再回答)。前两行是作者看到的。作者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这样写表现了整棵柳树的颜色、形状及树上的柳条之多,使人感到柳树内在的生命力。 3、诗的后两行写的是什么?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抽读完后回答)写的是作者的想象。这样写使我们感受到柳树的美和它生命力强的样子,同时诗人把对柳树的赞美引向了对
15、春天的赞美,表达出了作者对春天的热爱之情。 4、有感情的朗读全诗(注意把握节奏,停顿,读出诗的韵律)。 三、迁移运用,培养能力 咏柳这首诗描写了柳树迷人的姿态,赞美了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春天,抒发了作者的喜悦之情。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并描写春天的一处景物(如校园、果园、油菜田等),表达自己对春天的赞美和喜爱。 四、小结本文的学习,布置作业。 1、背诵咏柳 2、发挥想象,把诗中的景物画下来。板书设计: 咏柳 写景:碧玉 妆 高 万垂丝绦抒情: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咏柳教学设计共4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是教师以优美的导语创设情境,把学生带到课文的学习中去。 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就
16、是苏醒,就是温暖,就是繁荣,就是希望。春是花的世界,是鸟的天堂,是诗的故乡。春天如此美好,有许多诗人都用优美的诗句赞美春天的可爱,你能背出12首你学过的与“春”有关的诗吗?然后指名背春晓绝句草等诗。学生背完后,教师揭题:今天我们要学的第八课古诗两首也都是描写春天景物的诗。请同学先自由读咏柳一诗。 二、指导预习,划出不懂的字、词。 学生自由读课文,自学生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然后听录音读课文,划出不懂的字、词,接着指名读课文,正音。引导学生质疑,把自己不懂的字、词或问题提出来。 三、回忆以前学习古诗的方法,并按此方法指导学生自学。 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归纳古诗学习的方法:(1)解字词;(2)明
17、诗意;(3)赏意境;(4)诵诗句。 先学习一、二行诗。 以小组为单位学习,先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咏、碧玉、妆、万条、丝绦”的意思,再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意。 小组自学后,进行反馈,检查自学效果,先指名说说以上字词的意思,老师重点点拨:万条不是实指,而是虚指,并让学生再举出类似的例子。如:“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千里江陵一日还”,“危楼高百尺”,“飞流直下三千尺”等,并指出此处用了夸张的手法。在理解诗意时,老师重点点拨一、二行诗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即把嫩绿的柳树比作碧玉,把柳枝比作丝带。 一、二行诗学完后,小结一下学法:先解字词,再明诗意,接着让学生自学三、四行,重点理解“不知、细叶、
18、裁、似”的含义,讨论三、四行诗意。学生自学后,交流自学情况,老师重点点拨“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一句运用了设问、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体会这一问一答,问得新奇,答得有理,充满了生活的情趣,是全诗的妙处所在,也是全诗的画龙点睛之笔,它让人们感受到春天的气息,抒发了诗人对春光赞美的喜悦心情。 理解一至四行的字义、诗意后,老师小结学法。接着就引导学生紧扣字词赏意境并进行讨论:诗中哪些字、词用得好?为什么?在反馈时,老师适时点拨:碧玉写出了柳树的嫩绿,万条写出了柳枝数量多,丝绦写出了柳枝的轻柔美丽,以及把春风比作剪刀写出了春天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景象。引导学生体会诗的意境:作者借柳树来赞美春
19、天,赞美生命的萌发,赞美大自然欣欣向荣、朝气蓬勃的景象。 接着让学生带着感情朗读这首诗,并达到熟读成诵。 四、迁移运用,培养能力。 咏柳这首诗描写了柳树迷人的姿态,赞美了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春天,抒发了作者的喜悦心情。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并描写春天的一处景物(如:稻田、油菜田、荆江大堤等),表达对春天的喜爱。 咏柳教学设计共5 教学要求 1学会6个生字,认读3个新字。 2理解诗句,了解古诗大致内容。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3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指导学生写春天柳树的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教学重难点 1学会生字、朗读并背诵课文是重点。 2理解诗句意思及描写柳树的美的特点是难点。
20、 课前准备 生字卡片;小黑板(田字格);朗读录音磁带;到户外观察柳树。 教学时数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打开挂图(或放幻灯),激发兴趣 放诗歌的朗读录音,在学生对诗歌有所了解的基础上板书课题。 解题。学生试说“咏”的意思。教师小结:“咏”的本义是歌咏,在本课是歌颂、赞美的意思,作者借赞美柳树来赞美春天。 作者简介:贺知章(659744),唐代诗人、书法家,字季真,会稽永兴(今浙江省萧山县人)。少年就以文章出名,公元695年中进士,做过礼部侍郎等职。晚年不拘礼节,酒后作诗文,神采飞扬。今存诗19首,除咏柳外,采莲诗、回乡偶书也很有名。 二、指导看图 图上有些什么?在什么地方?人在干什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咏柳 教学 设计 11 设计图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