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共8篇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普学网.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共8篇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普学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共8篇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普学网.docx(5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共8篇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普学网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共1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学会十个生字,正确读写“遥望、晶莹、资源、矿物、恩赐、节制、枯竭、滥用、威胁、指望、设想、移民、破碎、目睹、和蔼可亲”等词语。 2体会说明文用词的准确、严谨,学习说明的方法。 3感受说明方法的表达效果。 过程与方法: 1默读课文,画、批说明方法。 2借助列表,理清说明顺序。 3阅读图表资料进行拓写练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 2增强爱护环境、保护地球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明白人类的生存依托于“只有一个地球”,懂得要珍惜资源、保护地球的生态环
2、境。 教学难点: 通过联系实际思考问题,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提倡学生将保护地球的意识付诸行动。 三、教学策略 1借助资料、结合说明方法感受只有一个地球。 2通过读、思、议等教学方式,使学生知道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大家要精心保护它,初步感受保护环境的教育。 3通过理解重点词句,联系实际,让学生了解作者是如何布局谋篇写出保护地球的重要性。 四、教学过程 (一)图片引入,认识说明对象 出示课件地球图片:在浩瀚的宇宙间,有这样一颗星球,它有明媚的阳光,清新的空气,充足的水分;有茂盛的大树,美丽的鲜花,碧绿的草地;有动物们在大自然的怀抱里,自由自在地玩耍、嬉戏;有人们在蓝天下愉快的生活,丰衣足食,安居乐业,
3、载歌载舞,一代又一代的繁衍生息。它就是?这篇课文要说明的对象是谁?(地球)对,读课文要先从题目入手,把握文章的主旨。 利用多媒体创设情景,在学生与文本对话之前,展现了地球带给人们的美好生活,激发学生对课文阅读的兴趣,对地球母亲的感激之情实现了导入新课的有效对话。 (二)学习词语,发现书写规律 1听写词语。 矿物、恩赐、枯竭、威胁、目睹。 2发现规律。 这几个字:矿、赐、竭、胁、睹。都是我们这课的生字,发现他们有什么共同特点了吗?规律:左右结构的字要左低右高、左窄右宽。 高年级指导书写,要帮助学生总结规律,能够举一反三。 (三)发现写法,整体感知结构 1快速浏览课文,作者从几方面介绍了地球?外观
4、、体积、资源、移居。 2作者从这几方面要说明地球的什么特点呢?又是怎样说明的呢? 3默读画批:细细品读课文,用曲线画出地球的特点,读读作者是用什么方法说明的,批注在旁边并想想作者这样运用的好处。 为了衔接初中说明文教学,给学生渗透相应的阅读方法,要明确说明的对象,借助说明方法感知说明的特点,体会到说明方法的表达效果,感受说明文语言的魅力。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借助多媒体,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要一个地球”的道理,增强保护环境的自觉性。 3产生保护地球的意识,从我做起,从身边力所能及的事做起,争做小小宣传员。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在自主阅读的过程中领悟“只要一个地
5、球”的道理,明白“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1.地球资源枯竭了 多媒体课件2.伤痕累累的地球,人们不安全了 多媒体课件3.地球的自述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我们生活在地球上,地球跟我们朝夕相处,你了解地球吗?谈谈你对地球的了解。 生回答。 师总结:是呀,人类时代在地球上繁衍生息,把地球称为人类的母亲,生命的摇篮。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只要一个地球(出示课题) 二、解题,初步明理 生读课题,思考;你从课题中明白了什么? 三、尝读课文,读中自悟 1.生通读课文,思考: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说明“只有一个地球”的?边读边用笔做上
6、记号。 2.生再细读课文,进一步弄清“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说明只有一个地球的”?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讨论这个问题。 四、师生共悟,深层理解 小组选定代表汇报“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说明只有一个地球的?”师根据学生汇报,相机指导朗读,借助多媒体课件,理解重点语句,弄清楚一下知识点: 1.地球渺小 重点语句:但是,地球又是一个半径只有6300多公里的星球,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就像一叶扁舟。 地球表面的面积是亿平方公里,而人类生活的陆地大约只占其中的五分之有一。 2.自然资源是有限的 (1)师简单讲解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 (2)展示课件1:图配合解说词,学生视听后感受到不加节制地开采资源,会造成资源的
7、枯竭,知道地球上的资源是有限的。 要求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从生活用煤价格的不断上涨了解资源的有限性。 (3)展示课件2;图配合解说词,学生视听后感受到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的滥用化学品,会造成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严重的威胁。 请学生列举生活中的“生态灾难”。 (4)回到课文,感情朗读3、4自然段。师问:你从这两自然段中明白了什么? (5)展示课件3:“地球的自述”,在画面解说中,让学生感受到满目疮疼、伤痕累累的地球,已经不再永久造福于人类了。用“我虽已伤痕累累,但人类还会治好我的。”作结尾。 3.无法移居 师讲述“40万亿公里”需航天飞机以每小时20xx公里的速度,估算要飞行20万年
8、。 生在朗读中体会“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 再读全文,谈谈你对“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的理解。五、情感形成,读写结合 师问:面队这个可爱而又易碎的地球,我们该怎么办? 1.学生各抒己见,适当展示自行搜集的有关开发新能源的知识。 突现保护地球,开发新能源,做好身边事,做好小宣传员的思想。 2.指导学生多形式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 3.学生写出保护地球的倡导语,要求简短明了。 六、总结全文,写法指导 师:这是一篇说明性文章,再浏览课文,看课文采用什么手段把知识讲清楚的? 生回答。 师点拨总结,要求学生将这些方法运用到自己的写作实践中去。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共2 教学目
9、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热爱地球、关爱地球、感激地球的情感,体会“只有一个地球”的含义;初步树立环境忧患意识、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逐步形成保护地球,珍惜资源的好习惯,主动参与力所能及的环境保护活动。 能力:了解并关注家乡的生态环境,初步学会开展社会调查、撰写调查报告的基本方法。 知识:认识到地球为人类提供了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条件;初步了解环境恶化、人口急剧增长、资源匮乏是当今地球所面临的重大问题,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重要性。 学情分析 从学生的心理特点与认知程度来看,六年级学生通过低年级相同主题内容的学习和生活经验的积累,已经能从自己的亲身感受中,看到环境与生活的关系,对环境问题有一定的
10、关注意识,抱有能在好的环境中生活的愿望。但是由于生活范围的狭小,生活圈的闭塞,他们对环境恶化、人口急剧增长、资源匮乏得环境问题还缺乏了解与认识,更不懂得从全球的角度看待世界性的问题。本课的教学要达到的就是让学生从富有震撼力的事例中,感悟环境与人类生存的关系,形成对全球环境的忧患意识,并能实践之于日常行动中。 从学生的社会环境与生活基础来看,社会在发展,人类在进步,我们的生活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这些都是可喜的,但在喜悦之余,又让人想到了悲伤之处,那就是环境的日益恶化。城市如此,农村亦是如此。如今,在农村广袤的土地上,也在发生着让人忧心的变化。工厂建起来了,但是,排出的污水使河水变浑了,排出的浓
11、烟使天空变灰了;漂亮的房子建起来了,但是耕地被占用了。经济发展了,但是化肥农药的使用让土地盐碱化;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老思想让人们乱砍乱伐,过度开发,造成森林资源在减少,土地沙漠化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学生们正悄然经历着这些变化。 因此,本课针对以上的学情分析,确定的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热爱地球、关心地球、感激地球的情感,体会“只有一个地球”的含义;初步了解环境恶化、人口急剧增长、资源匮乏是当今地球所面临的重大问题。教学难点是让学生理解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重要性,初步树立环境忧患意识。 针对学生实际,要想突破重难点,让学生在探究、思考的过程中有感悟、有启发,教师就要从生活中入手,将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
12、紧密联系。学习“地球的奉献”,从生存环境、资源、空间等方面展开,让学生认识到地球为人类提供了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条件。学习“我们唯一的家园”,从比较的角度,让学生认识到地球是唯一的家园,懂得地球对人类的生存十分重要。学习“重负的大地”,从人口、资源、环境这三大问题引导学生展开讨论,用数据来说明,用实例打动人,让学生认识到这些严重的环境问题不能再继续下去,否则会严重影响人类的生存质量。通过搜集和调查家乡的环境问题,让学生了解资源污染给生产生活带来的影响和危害,让学生了解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共处的重要性,初步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保护好我们共同生活的空间地球。 教学重点 培养热爱
13、地球、关心地球、感激地球的情感,体会“只有一个地球”的含义;初步了解环境恶化、人口急剧增长、资源匮乏是当今地球所面临的重大问题。 教学难点 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重要性,初步树立环境忧患意识。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搜集有关其他星球基本概况(温度、水分、氧气)的资料;搜集关于“人口”、“环境”、“资源”现状的相关资料;制作;了解本地的环境现状、原因、危害以及采取的措施。 学生准备:搜集有关其他星球基本概况(温度、水分、氧气)的资料。分小组搜集有关“人口”、“环境”、“资源”现状的相关资料。分小组通过看、听、问、查等多种方法和途径调查了解本地的环境现状、原因、危害以及采取的措施。 课时安排 2课时
14、。 第1课时完成话题“地球的奉献”“我们唯一的家园”的教材内容。 第2课时完成话题“重负的大地”“我们家乡的环境”的教材内容。 第2课时 活动一 地球变挤了 1研讨活动:阅读教材中的漫画,思考并交流:(1)漫画中有些什么?当你第一眼看到这幅漫画时,你有什么感受?(2)漫画的主题是什么?漫画中表现的问题是什么?请为漫画取一个名字。(3)凭借你的想象,给漫画中的“地球”和“人”各配上一句台词,并加以解释。 2播放视频:地球变挤了 引导学生围绕情境进行讨论:世界总人口和中国人口现状如何?人口增长过快造成了哪些社会问题?(板书:重负的大地 拥挤人口增长过快) 活动二 地球变穷了 播放视频:贫瘠的地球
15、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讨论:自然资源日益减少,会给人类带来什么后果?是什么原因使地球变“穷”了? 小结:在这唯一的地球上,资源是有限的。森林被破坏、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人类的生存将受到严重影响。(板书:贫瘠资源日益匮乏) 活动三 地球变脏了 1出示图片:肮脏的地球 引导学生围绕情境进行讨论: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中,你有哪些不同的感受? 谈谈当前环境受污染的状况、原因及其后果。让学生感受到空气越来越污浊、河水越来越臭、大地越来越脏,认识到酸雨的形成、河水的污染、土地的破坏正是人类自己的“杰作”。(板书:肮脏环境严重破坏) 2展示图片:调查报告 引导学生结合呈现的资料,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说说本地当
16、前环境受污染的现状、原因、对生产生活的影响、目前采取的措施和我们的建议与行动,并将好的建议提供给有关部门。 活动四 地球与人类的对话 1开展人地之间的对话活动,让碧水蓝天重返我们的生活。全班分为两大组,分别代表人类和地球互相给对方写信。 2阅读教材中活动天地板块的小资料,了解世界环保节日。 (1)说一说设立这些节日的目的以及今年这些环境节日的主题。 (2)为其中的某个节日设计一个主题,并说明含义。 板书设计 重负的大地 拥挤人口增长过快 贫瘠资源日益匮乏 肮脏环境严重破坏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共3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说明文,说明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使学生受到初步的保护环境的教育。 教学要求:
17、了解本课介绍的有关地球的知识,受到初步的保护环境的教育。懂得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地球的重要性,增强环保意识。了解课文从那几个方面介绍地球概况的,了解作者说明事理的方法。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感情朗读课文。查找搜集有关环境保护(或者人为破坏环境)的资料,提出合理化建议,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意识。 教学重点: 了解为什么地球上人类活动的范围很小,为什么不能破坏地地球的自然资源,为什么不能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意识。 教学难点: 理解“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的思想感情。 教学构想: 导入新课,给课文分段逐段深入学习,使学生受到保护环境的教育。通过读
18、来理解课文。 教学准备: 生字词卡片,地球仪,挂图。 教学时间: 1课时。 学习过程: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大家知道有关地球的哪些知识? 2、今天,我们来学习第9课。 二、初步感知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教师范读。 2、学生默读思考:课文介绍了有关地球的哪些知识?可以分几段?各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讨论分段,归纳段意。第一段:(1、2)地球上人类的活动范围很小。第二段:(3、4)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第三段:(5-7)人类不能指望在破坏了地球以后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第四段:(8、9)我们要精心保护地球。 三、指四名学生分段读课文。 四、读通课文,学习第一段。 1、指名读课文
19、。 2、讨论: (1)理解“遨游”宇航员从太空看到的地球是什么样的? (2)理解“晶莹透亮”“水蓝”。 (3)理解“遥望”。找出它的近义词。 (4)为什么作者把地球比作“母亲”和“摇篮” (5)理解“半径”“一叶扁舟”。课文中从哪些方面说明人类活动范围很小? 3、齐读第一段。 五、学习第二段。 1、指名读课文。 2、默读第二段。思考:人类对自然资源的破坏,课文讲了哪几方面? 3、讨论。 (1)理解“地质”,矿产资源的形成需要经过多长时间?人类又是怎样破坏矿产资源的? (2)理解“生态”找出这一段中的关联词语,说说句与句之间的关系。 (3)指名读句子。 4、小结:第二段主要从矿产资源、水资源、大
20、气资源方面讲了人类对地球自然资源的破坏。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有两种:一种是不能再生的,如:矿产资源,它们是经过漫长的时期的地质变化形成的;一种是可以再生的,如:水、森林、生物、大气,这类资源本来可以给人类做贡献,但因为人类随意加以破坏,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它们就不能再生了。这样还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严重威胁。 5、齐读第二段。 六、学习第三段。 1、指名读课文。 2、讨论:理解“枯竭”“基地”说说课文是从哪些方面说明 ,人类不要指望在破坏了地球后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 七、学习第四段。 1、指名读课文。思考:为什么说地球被破坏了,“我们别无去处”? 2、讨论: (1)理解“目睹”,
21、为什么宇航员说地球既可爱又容易破碎? (2)理解“别无去处”。为什么说如果地球被破坏了,“我们别无去处”? 3、齐读第三段。 八、课外延伸。 、读了这篇课文,你想到什么? 、学术交流所查找的资料,提出改革建议,小组合作整理材料,形成调查报告。 作业设计: 写一篇200字左右的读后感。 板书设计: 9、只有一个地球 人类的活动范围很小。 自然资源有限。 不能指望在破坏了地球以后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 我们要精心保护地球。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共4 :信息化时代的发展,对我国当前的教育改革提出许多新的要求。努力使当今的孩子适应世界的迅速发展,是我们教育教学中的重点。我参加了上海市闵行区信息技术改革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只有一个地球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共8篇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普学网 只有 一个 地球 教学 设计 普学网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