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长江之歌》的教学设计共11篇 长江之歌课文教案.docx
《课文《长江之歌》的教学设计共11篇 长江之歌课文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文《长江之歌》的教学设计共11篇 长江之歌课文教案.docx(5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课文长江之歌的教学设计共11篇 长江之歌课文教案课文长江之歌的教学设计共1 一、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透过理解诗歌语言和吟诵诗句,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在熟读的基础上,抓住诗的情感主线,找出相关语句,领悟内涵,培养预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指导朗读,反复吟诵。 2、领悟文中两次出现的诗句“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的深刻含义。 三、教学准备: 1、长江之歌的音乐磁带。2、搜集有关长江的资料。 3、课文录音及投影片。 四、教学时间:2
2、课时 五、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见过长江吗长江水浩浩荡荡,奔腾不息,江上船只往来,一片繁忙,极目远眺,令人神清气爽,心中不禁涌起无限激情和豪迈。长江之歌将把你带到大江边,让你感受到她的雄浑气魄,得到心灵的震撼。 2、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 (2)出示“歌“的解释:A、唱歌。B、用唱歌、朗诵等形式来颂扬。(选取后解释题目的意思) (3)介绍并听歌曲:这首诗是电视系列片话说长江的主题歌歌词,是王世光作曲,胡宏伟作词。好,我们一齐来欣赏。 二、范读课文 1、听完后学生评议,明确标准:(1)正确、流利、有感情。(2)鼓励大家大胆地发表自己的看法。
3、 2、听了范读,你感受到了什么(自由交流) 三、初读课文 1、自读生字、生词、课文,要求字字读准,句句读顺。 2、检查自读状况: (1)生字:哺b涤d埃i灌un溉i (2)词语:灌溉哺育尘埃荡涤气概春潮 (3)句子:选取自己喜欢的句子来读。 (4)课文,指名读并评议。 四、再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资料 1、自由轻读,找出中心句,用“标出,并圈出关键词。(赞美、依恋) 2、讨论交流: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 3、指导朗读中心句。 4、质疑:(1)如果诗歌仅有这么一句话,你觉得如何(2)这首诗先叙事,后抒情来赞颂长江,那么诗人谈了长江的哪些资料呢请大家回去后翻阅有
4、关长江的资料,下节课交流。 五、识记字型,指导书写。 1、乳:左右基本等宽。灌、溉:写得要紧凑。 2、学生练字,老师指导。 六、作业:1、抄写生字。2、有感情朗读课文。3、查阅资料。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写本课词语。 2、决定:(1)“涤”就是洗。(2)乳“的部首是“”( (3)“尘埃”的拼音是“chn括i”(4)“哺”的声母是“L”( 3、指名朗读课文。 二、细读课文 1、根据自己收集的资料,用一句话来介绍长江的某一个方面的资料。 2、细读第一段。 (1)自由读,四人小组讨论: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是无穷的源泉 (2)指名朗读。 (3)出示: “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你向东海奔
5、去,惊涛是你的气概。” 思考:“你”指谁为什么用第二人称(第二人称显得亲切) 发源地、入海口分别是哪儿(发源于唐古拉山,入海口是东海) 哪些词语体现了长江“无穷的源泉”、“母亲的情怀”(春潮、惊涛、甘甜的乳汁、健美的臂膀) (4)指导朗读:你觉得该如何把这段读好(指名学生练习后范读) (5)小结:长江如同黄河一样,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是我们赖以生存的母亲河。 3、细读第二段 (1)听第二段的录音,你会围绕中心句提问吗(在这一段中,哪些词句体现了长江“无穷的源泉”、“母亲的情怀”(巨浪、涛声、灌溉、推动) (2)为什么这样说呢(请学生充分说说自己的理由) (3)小结:长江养育了中华儿女,孕育了中
6、华礼貌,这天,长江依然以它博大的胸怀与祖国一齐走向未来。 三、朗读全文,体会感情。 1、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样的感情(赞美长江、热爱祖国) 2、播放长江之歌,学生学唱。 四、了解诗的特点: 1、压韵、整齐、精练。2、古诗与现代诗的异同。 五、课堂作业:阅读训练长江之歌课内部分。练习背诵课文。 六、作业:1、背诵课文。2、完成练习册和阅读训练。 课文长江之歌的教学设计共2 课文长江之歌教学设计 一、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通过理解诗歌语言和吟诵诗句,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在熟读
7、的基础上,抓住诗的情感主线,找出相关语句,领悟内涵,培养预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指导朗读,反复吟诵。 2、领悟文中两次出现的诗句“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的深刻含义。 三、教学准备: 1、长江之歌的音乐磁带。 2、搜集有关长江的资料。 3、课文录音及投影片。 四、教学时间:2课时 五、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见过长江吗?长江水浩浩荡荡,奔腾不息,江上船只往来,一片繁忙,极目远眺,令人神清气爽,心中不禁涌起无限激情和豪迈。长江之歌将把你带到大江边,让你感受到她的雄浑气魄,得到心灵的震撼。 2、揭示课题
8、: (1)板书课题 (2)出示“歌“的解释:A、唱歌。B、用唱歌、朗诵等形式来颂扬。(选择后解释题目的意思) (3)介绍并听歌曲:这首诗是电视系列片话说长江的主题歌歌词,是王世光作曲,胡宏伟作词。好,我们一起来欣赏。 二、范读课文 1、听完后学生评议,明确标准:(1)正确、流利、有感情。(2)鼓励大家大胆地发表自己的看法。 2、听了范读,你感受到了什么?(自由交流) 三、初读课文 1、自读生字、生词、课文,要求字字读准,句句读顺。 2、检查自读情况: (1)生字:哺b涤d埃i灌un溉i (2)词语:灌溉哺育尘埃荡涤气概春潮 (3)句子: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来读。 (4)课文,指名读并评议。 四、
9、再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自由轻读,找出中心句,用“标出,并圈出关键词。(赞美、依恋) 2、讨论交流: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 3、指导朗读中心句。 4、质疑: (1)如果诗歌仅有这么一句话,你觉得如何? (2)这首诗先叙事,后抒情来赞颂长江,那么诗人谈了长江的哪些内容呢?请大家回去后翻阅有关长江的资料,下节课交流。 五、识记字型,指导书写。 1、乳:左右基本等宽。灌、溉:写得要紧凑。 2、学生练字,老师指导。 六、作业: 1、抄写生字。 2、有感情朗读课文。 3、查阅资料。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写本课词语。 2、判断: (1)“涤”就是洗。
10、 (2)乳“的部首是“”() (3)“尘埃”的拼音是“chni”() (4)“哺”的声母是“L”() 3、指名朗读课文。 二、细读课文 1、根据自己收集的资料,用一句话来介绍长江的某一个方面的内容。 2、细读第一段。 (1)自由读,四人小组讨论: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是无穷的源泉? (2)指名朗读。 (3)出示: “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 思考:“你”指谁?为什么用第二人称?(第二人称显得亲切) 发源地、入海口分别是哪儿?(发源于唐古拉山,入海口是东海) 哪些词语体现了长江“无穷的源泉”、“母亲的情怀”?(春潮、惊涛、甘甜的乳汁、健美的臂膀) (4)指导朗读
11、:你觉得该如何把这段读好?(指名学生练习后范读) (5)小结:长江如同黄河一样,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是我们赖以生存的母亲河。 3、细读第二段 (1)听第二段的录音,你会围绕中心句提问吗?(在这一段中,哪些词句体现了长江“无穷的源泉”、“母亲的情怀”?(巨浪、涛声、灌溉、推动) (2)为什么这样说呢?(请学生充分说说自己的理由) (3)小结:长江养育了中华儿女,孕育了中华文明,今天,长江依然以它博大的胸怀与祖国一齐走向未来。 三、朗读全文,体会感情。 1、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么样的感情?(赞美长江、热爱祖国) 2、播放长江之歌,学生学唱。 四、了解诗的特点: 1、压韵、整齐、精练。 2、古诗与现代
12、诗的异同。 五、课堂作业: 阅读训练长江之歌课内部分。练习背诵课文。 六、作业: 1、背诵课文。 2、完成练习册和阅读训练。 板书: 1、长江之歌、 春潮、惊涛、甘甜的乳汁、健美的臂膀 巨浪、涛声、灌溉、推动 无穷的的源泉、母亲的情怀(赞美、依恋) 课文长江之歌的教学设计共3 课文长江之歌的教学设计 一、 1、知识技能目标:学会5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过程方法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情感态度目标:通过理解诗歌的语言和吟诵诗句,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培养审美情趣。 二、 指导朗读,引导学生运用多种形式反复吟诵,联系上下文细细体味,尤其是领悟文中两
13、次出现的诗句“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的深刻含义 三、 1、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要求读准字音,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再读课文,整体感知。你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长江是“无穷的源泉”?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长江有“母亲的情怀”? 四、 1、相关知识点测试 想一想,做一做。 关于长江,以前的课文里,我们见证了大诗人李白在( )上为朋友( )饯行,之后作了一首诗,其中就提及了长江,你还记得吗?请你把这首诗默写下来。 _ _ 2、自主学习测试 看拼音写词语。 r zh wn ji dng d chn i ( ) ( ) ( ) ( ) q gi gun gi chn
14、 cho qng hui ( ) ( ) ( ) ( ) 将下列词语搭配好,用直线连起来。 健美的 清流 严格的 态度 纯洁的 臂膀 严厉的 要求 无穷的 国土 严肃的 形势 花的 源泉 严峻的 目光 3、相关资料 这首诗是电视系列片话说长江主题歌歌词。王世光作曲,胡宏伟作词。“长江之歌”题意是关于长江的歌,唱长江的歌,赞长江的歌。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发源青海省唐古拉山各拉丹冬雪山沱沱河,全长6300千米,流经11个省、市、自治区,注入东海。它源远流长,与黄河一起,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被誉为“母亲河”。它是永远值得赞颂的。 作者以雄浑的气势,赞颂了长江的宏伟、壮观,以
15、真切的情感表达了对长江的热爱、依恋之情。全诗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即第一小节,写长江的源远流长,宏伟博大,多姿多彩;第二部分即第二小节,写长江的古老悠久,气势磅礴,力量无穷。 长江年均入海水量达1万亿立方米,居世界第3位。古时简称江,六朝以后才有大江和长江之称。 长江的上源沱沱河出自青海省西南边境唐古拉山脉各拉丹冬雪山,与长江南源当曲会合后称通天河;南流到玉树县巴塘河口以下至四川省宜宾市间称金沙江;宜宾以下始称长江,扬州以下旧称扬子江,在上海称黄埔江。长江流经西藏、四川、重庆、云南、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等省市区,在上海市注入东海。有雅砻江、岷江、沱江、嘉陵江、乌江、湘江、汉江、赣江、青弋
16、江和黄浦江等支流。在江苏省镇江市同京杭大运河相交。 长江在湖北省宜昌市以上为上游,水急滩多;宜昌至江西省湖口间为中游,曲流发达,多湖泊(鄱阳、洞庭两湖最大);湖口以下为下游,江宽,江口有冲积而成的崇明岛。长江水量和水利资源丰富,盛水期,万吨轮可通武汉,小轮可上溯宜昌。 长江流域是中国人口密集经济最繁荣的地区,沿江重要城市有重庆、武汉、南京、上海。 长江可供开发的水能总量达二亿千瓦,是中国水能最富集的河流。长江干流通航里程达二千八百多公里,素有“黄金水道”之称。 长江在重庆奉节以下至湖北宜昌为雄伟险峻的三峡江段(瞿塘峡、巫峡、西陵峡),世界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三峡工程就位于西陵峡中段的三斗坪。 五
17、、 (一)情境导学,认定目标 长江之歌是电视系列片话说长江的主题歌歌词。一首赞美长江的诗歌,曾激起了许多仁人志士热爱祖国的热情。先听一听这首歌吧。 (二)讲究方法,自主学习 1、自学生字词。 (1)自由读课文,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 (2)描红田字格中的生字。 (3)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丰采 依恋 荡涤 尘埃 磅礴 灌溉 2、朗读课文,说说你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长江是“无穷的源泉”? 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长江有“母亲的情怀”? (三)小组交流,互助过关 1、检查初学效果。 2、四人小组自由读课文,讨论:哪些地方读懂了?互相交流。 (四)汇报交流,展示巩固 1、观看系列片话说长江
18、片断。 话说长江这部系列片让我们感受到了长江那宏伟、壮观的气势,作者说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 2、精读第1节: (1)讨论: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是无穷的源泉? (2)交流:_ _ (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丰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雪山”在祖国的最西部,“东海”在祖国的最东部,长江能从祖国的.最西部走来,向祖国的最东部奔去,说明她源泉是无穷的。) (3)思考: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有母亲的情怀? (4)交流:_ _ (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哺育各族儿女”:只有母亲才会哺育儿女,在这里把长江看作了母亲,而且长江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长江之歌 课文长江之歌的教学设计共11篇 长江之歌课文教案 课文 长江 教学 设计 11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