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同步练习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docx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同步练习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同步练习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docx(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一、单选题1 .下列言论反映出法家思想的是A.明赏,则民劝功;严刑,则民亲法 B.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C.法古无过,循礼无邪D.节俭则昌,淫佚则亡2 .战国时期提倡“仁政”的儒家代表人物是A.孔子B.荀子C.孟子D.老子3 .商鞅变法的措施中,对推动秦国社会转型起到关键作用的是A.重农抑商B.行政管理推行县制C.奖励军功D.废井田授田于百姓4 .商鞅变法中堪称我国两千多年封建官僚制度开端的是A.废除井田制 B.建立户籍制C.推行县制D.统一度量衡5 .在西方人心目中,孔子与希腊古代哲人苏格拉底、柏拉图一样享有盛名,美国人还尊孔子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请问,下
2、列哪些是孔子思想的内容()“仁者,爱人”倡导“礼”提倡“仁政”“为政以德”A.B.C.D.6 .下列论述中,包含辩证法思想的是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长短相形,高下相顷;音声相和,前后相随为无为,则无不治弱之胜强,柔之胜刚A.B.C.D.7.今天中国共产党大力倡导“以德治国”,对此,我们可以继承发扬儒家学说中A. “和为贵”和“仁”的思想B.民本思想C. “有教无类”思想D. “民贵君轻”思想8 .古代某思想家认为:“拜法术而任心治,尧不能正一国。去规矩而妄意度,奚仲不能成一轮。”该思想家的流派是()A.儒家B.法家C.墨家D.道家9 .春秋时期,某思想家主张听其自然,“少私寡欲”“不尚贤”“不
3、贵难得之货”,希望统治者尽可能地少问政事,力求做到薄赋敛、轻刑法、尚节俭。该思想家是A.孔子B.老子C.墨子D.庄子10 .“家”字在春秋以前仅有两个意思,分别是氏族宗庙、宗族.而春秋末期到战国初期,逐渐衍生出“个体家庭的意思。导致“家的含义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分封制逐步瓦解B.宗法制趋向完善C.生产关系的变革D.各国变法的推动11 .下表是春秋时期部分政治事件,这表明时间事件公元前720年周平王死后未葬,王室派武氏子向鲁国“求财”公元前717年周境内发生灾荒,王室不得不向鲁国“求氽”公元前618年周王室公开向鲁国“求金”A.周王失去天下共主名分B.鲁国是春秋时期的霸主C.周王室的实力日趋
4、衰微D.周、鲁血缘宗亲关系最近12 .容斋随笔关注到:六国所用相,皆其宗族及国人,如齐之田忌,赵之平原君, 魏王至以太子为相;独秦不然,其始与之谋国以开即业者,卫人公孙鞅,其他张仪等魏 人,吕不韦韩人,李斯楚人,皆委国而听之不疑。这说明A.六国沿用前代官制B.秦国内部人才缺乏C.秦国强盛吸引土人D.秦国专制集权更甚13 .孔子主张“仁者,爱人”,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孟子主张“政在得民三者的主 张的本质内涵都是重视A.人的平等权利 B.人的善良本性C.和谐社会人际关系D.人的自由权利14 .孟子梁惠王上指出:老(尊敬)吾老以及人之老,幼(爱护)吾幼以及人之幼。 墨子亲士指出:(虽(即使)有
5、贤君,不爱无功之臣;虽有慈父,不爱无益之子。对材料的分析错误的是()A.孟子与墨子看问题的立场不同B.孟子继承了孔子的“仁”的学说,墨子主张法制C.孟子坚持人性本善,墨子注重客观实际试卷第2页,共5页D.孟子与墨子人际交往原则的不同15 .传国玉玺是中国历代正统皇帝的信物,相传为秦始皇用和氏壁制成。西晋宋至东晋 初,传国玉玺先后为匈奴建立的前赵、氏族建立的后赵所获。他们讥讽没有玉玺的东晋 皇帝为“白板天子”。这一现象A.根本上体现了民族冲突的阶级实质B. 一定程度说明传国信物是统治基础C.充分体现了小农经济的狭隘性特征D.侧面反映了民族认同在冲突中发展16.某欧洲文化旅游团在一所中学图书馆参观
6、时间学生:ttTherivercancarryaboat,yet,itcantumtheboaloveraswell.,i一思想最早见于中国古代的哪 位思想家的著作?A. KongQiuB. ZhuangZiC. MengZiD. XunZi17.如图可以用来说明,战国时期A.门阀土族势力遭到削弱C.平民政治适应历史潮流B.社会阶层流动日渐加强D.中央集权制度初步形成18 .据史记记载:孔子的弟子子贡,在卫国经商有方,成为著名的大商人,遂携束 帛重礼去拜访诸侯,所到之处,诸侯与之只行宾主之礼,不行君臣之礼。出现这一现象 反映了当时( )A.宗法分封制逐渐趋向瓦解B.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C.
7、新兴地主阶级的发展壮大D.儒家思想受到统治者的推崇19 .郑庄公(郑国第三位国君)去世后,郑国政权频繁易主。下表所示为郑庄公诸子在 位的情况。由此可知,当时谥号姓名在位年数在位时间郑厉公姬突4前700-前697年郑昭公姬忽2前696-前695年(复位)郑子亶姬亶(一作子亶)7 (个月)前694年郑子婴姬婴14前693-前680年郑厉公姬突7前679-前673年(复位)A.宗法体系难以维持B.西周统治面临危机C.分封制度走向崩溃D.争新战争频繁发生20 .孔子虽谓“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却对齐桓公“新诸侯,一匡天下”颇加 称许;孟子则尊王翱霸,对诸侯以王政相勉,希望新王“一怒而安天下之
8、民”,让天下“定 于一:这一变化反映了A.周王室权威得以恢复B.君主专制的时代诉求C.儒法思想的相互融合D.社会变革的进程加速二、材料分析题2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 未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材料二 秦自商鞅变法后,确立了最小型个体小家庭结构形态,一是秦家庭组织最基本 形态。不仅劳动者,即在官僚、富庶人家亦普遍建立起个体小家庭。这种家庭,就血统 世系而言,一般为两代结构,很少有三代者;就其成员间亲属关系而论,多是以一对夫 妻为核心,及其未成年、或虽已成年而未婚子女构成;就人数而言,通常为五口之家。张
9、金光商鞅变法后秦的家庭制度(1)根据材料一,归纳商鞅变法的措施,并分析其对家庭制度发展的影响。根据材料二,概括商鞅变法后秦国小家庭的特征。三、论述题2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如何确立儒家的身份?学术界存在两种不同的主张。第一种现点:儒家是治疗现代文明弊病的良方,重建中华文化的核心。第二种观点:儒家总体上已不适应现代民主法制制度,但在社会生活中还可以发挥 一些作用。根据余英时等著不确定的遗产整理试卷第4页,共5页 你同意材料中的哪一观点?请结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以现代化进程中儒家身份的 确立为主题进行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200字左
10、 右)参考答案:1. A【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法家主张严刑峻法及改革,因此A项符合题意;B项是道家 思想,排除;C项是儒家思想,排除;D项墨家主张,排除。故选A项。2. C【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提出了“仁政主张,故选C;孔 子、老子是春秋时期人物,故排除AD;荀子提出“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等主张,故 排除Bo3. D【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鞅变法改革中的承认土地私有制,允许土地买卖,推动了秦 国封建生产关系的确立,对社会转型起到了重大作用,D正确;ABC的措施不符合题干限 制,排除。故选D。4. C【详解】商鞅变法推行县制,使贵族政治逐渐被官僚政治
11、取代,堪称我国两千多年封建官僚 制度开端,故C正确:废除井田制与封建官僚制度无关,故A错误;户籍制不属于封建官 僚制度,故B错误:统一度量衡与封建官僚制度无关,故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抓住题干关键词“封建官僚制度开端”,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推 行县制使贵族政治逐渐被官僚政治取代的角度出发,即可排除错误选项,进行正确判断。5. A【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孔子是儒家思想的创始人,被美国人尊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 其思想包括:“仁者,爱人”、倡导礼、为政以德,符合题意,A项正确;提倡“仁 政“,是儒家学派的另一个重要人物孟子的思想,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C项和D项。 故选A项。6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同步练习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诸侯 纷争 变法 运动 同步 练习 高中历史 统编 2019 必修 中外 历史 纲要 上册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