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剪纸的民俗文化功能.docx
《中国剪纸的民俗文化功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剪纸的民俗文化功能.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国剪纸的民俗文化功能 摘 要:民间剪纸艺术作为我国民间传统装饰艺术的一种,也是传统的民间美术的一种,故具有艺术的功能;同时剪纸属于民俗学范畴,在民众的日常生活中发挥过重要的作用,它与中国的传统民俗活动有紧密的联系,是民俗活动的物质载体,成为了民俗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民俗的文化功能又不行磨灭。民俗的文化功能,学者们论述颇多。文章仅从巫术功能、心理调整功能、审美消遣功能、教化教化的功能来论述剪纸的民俗文化功能。 关键词:剪纸;民俗文化 民间剪纸艺术作为我国民间传统装饰艺术的一种,是民间艺术的一朵奇葩,它的价值已经远远超过了其自身,在民俗文化中发挥着不行忽视的作用。文章着重在民间剪纸民俗
2、文化的功能为对象。旨在提高世人对民间剪纸艺术的关注,唤起对民间剪纸艺术爱护的自觉意识。 一、巫术功能 中国剪纸重写意,强调神似与夸张,因此独具匠心,其源远流长。如司马迁史记所载的周成王“剪桐封弟”算起,至今至少已有三千年的历史。我国境内吐鲁番出土了盛唐至中唐时期的七个连体剪纸人,考古人员把其命名为“有寓意招魂的人胜剪纸”。(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吐鲁番县阿斯塔纳-哈拉和卓古墓群发掘简报,文物11013年第10期)民间认为剪纸起源于汉武帝李夫人之事,这一传闻背后或许隐藏着诸多文化密码。很多学者认为,齐人少翁其实运用的是当时方士惯用的弄影还魂巫术,准确的说,它可能是一种近似于后来的剪纸招魂术。
3、剪纸具有民俗的文化功能,其具有的巫术功能,主要体现在参加一系列的民俗活动、场景之中,即“保病禳灾”、“酬神还愿”、“人生礼仪”等活动。 所谓“巫术”,是人类企图对环境或外界作可能限制的一种行为,它是建立在某种信仰上,通过物化的媒介进行演绎的活动。 先民们信任人是有魂魄的,魂魄离开肉体,人就会生病或死亡。灵魂不死是民间信仰的一大基本观念。人死后,其魂魄可能还在人世间游荡作祟,需超度亡灵,以保障生者的安静。招魂巫术的就是把失落的灵魂找回来。剪纸招魂巫术最初源于楚地的人日巫术。魏晋南北朝时期,人们在人日节“剪彩为人,或剪金箔为人”,佩戴“人胜”,纳福驱邪。较早有文字记载的剪纸招魂是唐杜甫的,彭衙行中
4、诗句:“暖汤濯我足,剪纸招我魂”。“南漳县荆山脚下,端公(巫师)用巫术招魂治病的方法是剪纸人。作法时,端公手执剪刀在黄表纸上写失魂者姓名,焚香祷告,歌舞招魂。”(楚辞招魂与民俗,江汉论坛(增刊),11010年9月)在湖南长沙及周边地区,剪纸作品还有剪纸影像,均称为“纸菩萨”。其中的剪纸题材多为神话故事、历史传闻,有的用于求雨,有的用于超度亡灵。 旧时中国农夫,当小孩生病,家人便会剪一纸人,手持纸娃绕孩子身上三圈,再烧着放在盛满水的碗里,嘴里念念有词,絮叨这小孩的名字,端着碗,把烧成的灰和水倒在十字路口,再喊着孩子的名字回到家中。(靳之林抓髻娃娃与人类群体的原始观念,广西师范高校出版社2001年
5、第一版)同样的,在陕西安塞地区,家中人或牲畜患病,就会剪出扫天婆或虎,贴在门上,赈灾祛病。当地民谣“天不怕,地不怕,但怕瓜子打八叉。”每到春节家家贴上守门娃娃,瓜子娃娃,可防瘟疫入室,保全家健康。(方李莉安塞的剪纸与农夫画,文艺探讨2003年第3期) 二、心理调整功能 剪纸常常出现在各种宗教仪式或具有某些宗教特性的信仰民俗活动中,而且是仪式活动中不行或缺的内容,因此,剪纸也就具有了宗教的一些功能。 剪纸对人的精神安抚、心理调整功能主要从以下方面实现: A、仪式的气氛能给参加者带来巨大的心理抚慰 宗教仪式中的如请神、经祖师爷或焚烧符咒、焚烧黄表纸,都会运用到剪纸。 B、剪纸的张贴,可以调整人们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 剪纸 民俗文化 功能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