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科技局年度总结(优选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科技局年度总结(优选篇).docx(13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科技局年度总结(优选篇) 书目 第1篇科技局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总结范文 第2篇关于市科技局年度科学技术发展的工作总结 第3篇科技局机关办公室年度工作总结范文 第4篇市科技局2023年度工作总结暨2023年度工作安排 第5篇科技局和规划局2023年度工作总结 第6篇科技局年度工作总结 第7篇市科技局年度工作总结及下一年安排 第8篇科技局公务员2023年度总结范文 第9篇科技局年度工作总结范文 第10篇科技局2023年度工作总结范文 第11篇市科技局年度工作总结范文 第12篇市科技局2023年度工作总结 第13篇2023年科技局年度工作总结范文 第14篇2023年县科技局年度工作总结范
2、文 第15篇科技局年度总结 第16篇科技局2023年度总结 科技局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总结范文 为实行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加快推动建设一流法治城区,我局依据xx区依法治区工作领导小组印发关于实行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的通知及关于加快建设一流法治城区建设相关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结合工作实际,大力开展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现将我局相关工作落实推动状况总结如下: 一、坚固树立法治思维,全面推动法治政府建设 一是加强领导。主动学习实行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关于加快建设法治政府的要求,结合xx区建设一流法治城区重点工作及科技创新工作实际,实行各项措施推动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中刚好探讨解决法治政府建设中遇到的各种
3、问题,努力推动建设法治政府。 二是提高依法办事实力。加强法律学问学习,提高法律专业素养。领导干部带头学法,全局上下严格遵守法律,工作中切实做到依法决策、依法管理、依法办事,运用法治思维解决实际问题,尊法遵守法律用法的实力得到有效提高。 三是加强法治人才队伍建设。聘请特地的法律顾问,加强对规范性文件制定的把关。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学习提升实力,打造高素养具有法治思维的科技人才队伍。 二、细致梳理现有文件,强化规范性文件制定工作 一是进一步强化规范性文件的起草、审查和监督。严格遵守规范性文件统一审查、统一编号、统一有效期、统一发布、统一备案、统一查询的规定,进一步推动规范性文件信息公开,全部规范性
4、文件发布前都通过龙岗政府在线、区科技创新网等渠道向公众征求看法,接受公众监督。2023年,我局牵头制定了xx市xx区人民政府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动大众创新创业的实施看法(试行)(深龙府202335号)、xx市xx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科技服务业发展的实施看法(试行)(深龙府202336号)两份文件。 二是刚好开展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依据区法制办要求,坚持立改废并举,定期对我局的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定期进行全面清理,重点清理存在交叉、重叠、冲突、缺漏等问题的规范性文件,加强制度的整体性、系统性、协调性和有效性。2023年,我局未清理相关规范性文件。 三、完善健全决策机制,不断优化科技项目评审制度 一是不断
5、完善重大行政决策公众参加、专家论证制度。对列入重大行政决策范围的事项,严格按规定程序进行公示,保障公众参加。涉及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提交相关专家进行论证,由专家提出论证看法。科技创新局在全市领先建立科技项目评审工作监督机制,防范科技发展资金运用风险。 二是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集体探讨。制定并严格执行科技创新局重大行政决策集体探讨制定,做出重大行政决策之前,严格按要求先提交局务会审议,保证重大行政决策的民主性、科学性。 三是建立重大决策事项档案管理制度。对重大决策的决策事项立项、决策主体、决策内容、决策程序记录、决策确定、实施主体及合法性审查看法等材料进行归档,统一保存。 四、接着推动才智城区
6、建设,全面推动政务公开 一是全力推动行政权力运行公开。依据“三定”方案和有关法规,明确责任主体、职权内容和法律依据,全面梳理担当的对服务对象行使的职权,以及内部人、财、物管理等职权,撤销违规自设的职权。规范权力运行流程,编制行政权责清单、党务权责清单,针对每一项职权,兼顾分权制约和提高效率,规范和优化权力运行程序,绘制工作流程,明确办事主体、程序期限和监督方式等。公开职权书目和工作流程,将我局担当的对服务对象行使的职权的书目及相应的工作流程,在政务网站公开。对权责清单执行状况向相关部门、服务对象征求看法进行评议,依据反馈看法进行完善。 二是推动部门信息公开。将科技创新局及下属事业单位的部门预算
7、状况、政府选购及三公经费等通过政府的网站进行公布,接受群众监督。 三是高效推动才智政务工作。依据区主要领导统筹部署,以规划纲要为蓝本,注意需求导向、民生导向,强调基础先行、急用先行。在去年工作基础上,加强政府门户网站信息化建设,编制完成龙岗政府在线改版工程初步设计方案,6月份通过专家评审、发改立项,8月份通过政府选购中心完成公开招投标,9月份正式启动政府在线改版工作,梳理确认部门栏目模块内容,现已完成政府在线后台管理平台搭建,召开了龙岗政府在线网站培训会议。接着推动政府行政权力运行公开,开发完善xx区权责清单平台模块功能,实现办事指南内容管理的纠错功能;召开xx区权责清单平台培训会议,并以电话
8、、qq等多种形式指导部门人员操作运用权责清单平台,确保部门权力和责任透亮公开。 今年以来,我局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局领导班子的有力指导下,坚持科学发展观,仔细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推动法治中国建设和健全社会普法教化机制、增加全民法治观念的指示精神,大力加强法治文化建设。着力解决群众反映突出的实际问题,不断加快依法治市的步伐,努力为全县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供应公允正义的法治环境,使我局法治工作水平有较大的提高。结合我局实际,着重做好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加强领导,健全机构 1、加强对法治建设工作的领导。始终以来,我局党组高度重视法治建设工作,定期召开会议进行探讨,并从
9、人员、经费上赐予保障。我局法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坚持由党组书记、局长任组长,分管副局长任副组长,股室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我局局机关办公室,并指定专人负责法治建设日常工作。通过健全工作机构,形成了领导重视、责任明确、工作落实的法治建设工作机制,确保了此项工作的有序开展。 2、完善责任考核,明确工作职责。依据要求,领导小组探讨制定了我局2023年度法治建设工作安排,明确了今年法治建设工作目标、任务和措施,切实做到法治建设有安排、有督查、有小结、有考核。 二、加强教化,强化管理 1、加强学习教化。在日常工作中,我局严格根据“管好自己的人,看好自己的门,办好自己的事”的要求,对全局干部职工进
10、行常常性的法治教化。学习过程中仔细查找法治建设、普法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从思想相识、制度保障、方法措施等方面予以整改。重点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切实抓好普法教化,首先是局领导带头学好法、用好法;其次是组织局机关全体工作人员集中学法四次,再次是加强了对商务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工作人员的培训,坚持和完善执法人员学习培训制度,不断更新执法人员的法律学问,强化法纪意识,主动做好防范。二是坚持依法决策、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对亲密关系人民群众利益的重大事项,进行科学性、合法性论证。三是制定出台有关条例和规章制度,坚持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通过教化,提高了干部职工的法治自觉性,为推动我局法治建设工作营造了良好
11、的舆论氛围。 2、加大制度执行和督查力度。在普法和法治建设工作方面,我局制定了完善的规章制度,加强了督查工作,全面实行法治建设工作效能督查制,确保上级和本局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三、建立机制,依法行政 1、依据职能依法行政。坚持每年组织一次依法治理领导小组全体人员会议,完善行政决策机制,规范行政决策程序,在做重大行政决策时遵守听取看法、合法性审查、集体确定的程序,建立健全重大决策实施状况评估制度,刚好发觉和订正行政决策存在的问题。 2、健全完善的行政审批和信息公开制度。削减行政审批流程,完善了行政服务中心工作机制,严格落实两集中两到位,没有因审批行为引发的重大负面影响事务。落实建设系统信息公开
12、制度,推动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亮运行,实现了部门间信息互通和资源共享。 3、按程序公开责任清单和权力清单。公开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是推动行政权力公开透亮运行,建设阳光政府的必要过程。我单位根据法定程序,对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进行整理,并在新田政府网进行公示。商务局权力事项一共59项,其中运行权力清单48项,审核转报类事项11项;部门责任清单15项。 四、履行职能,规范管理 1、加强了对各定点屠宰场的监管。为确保进入定点屠宰场上线屠宰的生猪100%合格,出场肉品100%合格,病害猪、病害猪产品100%进行无害化处理,我们加大了对各定点屠宰现场检查的力度,在加强生猪肉食品市场平安监管工作中,严格执行国务
13、院生猪屠宰管理条例,强化对定点屠宰场的监管,并运用专项整治联合执法等手段规范肉品市场。 2、加强了酒类商品流通监管,确保了酒类商品质量平安。在酒类流通市场监管中,加大力度完善酒类备案登记制度和溯源制度,深化推动酒类流通管理方法的实施,今年以来,强力推动备案登记工作进度,在节庆、节日期间,联合工商、质监等部门大型商场、超市实行酒类管理窗口指导,不断规范了酒类经营市场秩序,强化了职能部门的社会服务功能。 3、加强了再生资源回收管理。我们共出动了62人次,对再生资源经营企业(户)进行了执法检查,要求各经营企业(户)仔细落实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管理方法,刚好供应相关资料,办理备案登记,并对经营企业(户)的
14、怀疑进行讲解宣扬,并办理备案登记手续。 五、重视信访,维护稳定 一是制定预警排查机制。对群众反映的社会难点、热点问题,特殊是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定期进行排查,对可能引发群众集体上访的问题,坚持早发觉、早报告、早介入、早化解,做到防范于未然,把冲突消化在萌芽状态,有效避开了越级上访、集体上访事务的发生。二是制定重点督办机制。对预料排查的疑难信访,可能出现的集体访事务,以及突出事务的信访问题或线索逐件落实,实行包案到责任人,规定结案、息诉时限,落实调查进度和处理结果,并进行跟踪督办,对已作出处理而未平安落实的或者口头答复而未办理的案件,刚好责成相关责任人限期办理。 今年以来,我局深化贯彻党的十八届
15、三中、四中全会和习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在区委区政府正确领导下,根据区委区政府“123456”的战略部署,以全省按法治框架解决基层冲突试点区和全市构建公共法律服务体系为契机,以建设一流法治城区建设为抓手,全力推动“三个平台”和“五项工程”建设,主动为群众供应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取得了肯定的成效。 (一)法治城区建设成效显著。以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加快建设一流法治城区为契机,着力开展协作立法质量提升、法治政府建设、司法体制改革、全民普法遵守法律、法治工作队伍建设、反腐倡廉等六大专项工作。3月初,区委区政府召开依法治区工作现场会在龙岗街道召开,区委书记杨洪同志对依法治区工作进行了全面的部署和
16、动员。区依法治区办以办理xx区政协“关于全面深化改革 着力推动龙岗法治城区建设的建议”的1号重点提案为契机,联合5家汇办单位顺当推动,有力地推动龙岗法治城区创建工作。2023年,区政府受理行政复议申请同比下降14.28%,全区因行政惩罚不服引起的行政诉讼案件同比削减14.04%。今年,据深圳高校、xx市鹏润统计事务全部限公司、xx市云知新教化投资有限公司等单位关于xx区法治建设的问卷调查显示,86.35%的公众对xx区基层社区法治化管理满足;94.17%的公众认为区政府各部门能够或基本能够严格根据法定程序执法;90.25%公众对政府在解决群众关切的热点、难点方面所作的努力满足或基本满足。今年以
17、来,龙岗八类暴力警情明显下降,两抢警情下降27.1%,两盗警情下降30.9%,无重大政治事务、暴力恐怖事务和治安灾难事故,社会治安良好,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了稳定的法治环境。 (二)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建设基本完成。着力健全司法便民长效机制建设,仔细实行省厅、市局等文件的要求,通过逐一走访街道和主要社区,争取各方支持,落实责任人和场地建设,整合各级普法、法援、调解、社矫等资源,构建全区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的建设。目前,区、街道及社区三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的硬件建设基本完成。在区法律救济处建成区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龙岗、龙城建立了特地的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其他街道都在公共服务大厅设置了公共法律服务
18、窗口。 (三)全区109个社区实现“法律顾问”全覆盖。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模式,向全市律师事务所公开招标,指派执业律师进驻全区109个社区担当法律顾问。今年以来,驻社区律师发挥专业优势,主动开展法律询问、法律救济、法制宣扬、人民调解等公益法律活动2116次,解答群众法律问题2540人次,开展法律讲座145次,参加冲突纠纷调解197次,处置群体性纠纷45起,参加法律救济案件34件,审查社区合同524份,出具法律看法126份。 (四)社会冲突预防和化解机制进一步完善。全面推广人民调解协议司法确认工作,进一步提高人民调解协议的公信力、强制性、权威性,完善冲突纠纷化解机制。联合区人民法院、信访局召集
19、各街道分管领导与司法所负责人召开了有关推广人民调解协议司法确认工作的专题会议进行部署、再动员。11月中旬,特地举办了2023年度全区专职人民调解员司法确认工作业务培训班。人民调解员队伍专业化建设全面推动,通过政府选购方式,向专业社工机构、律师事务所购买110个专职人民调解员岗位,全部安排到派出所和交警中队等基层一线岗位。今年以来,全区共有714份人民调解协议申请司法确认,人民调解组织排查纠纷1319件,预防纠纷1010件,调解纠纷19163件,调解胜利18445件,调解胜利率达96.3%,涉及当事人52043人,达成协议涉及金额25496.1万元。 (五)社区矫正工作法治化、正规化建设不断加强
20、。建成区社区矫正中心,设立了社区矫正人员报到平台、监控室、训诫室、档案室等功能室,实现社矫人员报到入矫全程录音录像。到目前为止,我区在册社区矫正人员315名,共接收社区矫正人员291名,与去年同比增长20.2%,解除社区矫正290名,与去年同比增长101.4%。 2023年,我们将深化贯彻“十八大”和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以“加快一流法治城区建设”为主要任务,努力推动司法行政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为xx区全面深化改革和社会经济发展创建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公允正义的法治环境和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主要工作安排如下: (一)加快一流法治城区建设步伐。牵头探讨制定“十三五”期间依法治区工作规划,大力开展法治
21、文化建设,力争建成一批覆盖城区、便捷民众、设置合理、功能多样的法治文化广场、街区、景观带、主题公园,推动政府机关、企业、学校及社区法治文化阵地建设,逐步完善基层法治文化公共服务设施,全面构建立体化,多元化的法治文化新体系。 (二)加强冲突化解和重点人群管控。推动按法治框架解决基层冲突试点工作,健全人民调解保障和激励机制建设,探究推行以案定补、以考定补、以奖定补、以级定补等制度。完善区医调委的规范化建设,完成对区医调委新址进行内部装修和制度建设。加大政府购买服务的力度,建立法律、心理矫治等专业志愿者组成专业矫正工作队伍。加大科技化管控技术建设,实现社矫人员实时动态化管理,提高社矫工作的信息化和规
22、范化建设。 (三)不断提升普法宣扬育民服务效能。做好制定“七五”普法规划工作,确保“七五”普法工作开局良好。接着深化“法律五进”工作,突出依法治国宣扬的主题,主动宣扬宪法等法律法规;建立普法绩效评估机制,不断提升普法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四)接着落实法律行业便民服务举措。加大对高端律师事务所引进工作力度,做大做强做优律师公益服务团人才队伍。深化“律师进社区、公证进社区”工作,建立完善考评制度。仔细落实贯彻公证管理相关方法,稳步推动公证机构改革,强化监督制约制度建设,切实提升公证处管理水平。 (五)进一步完善法援综合办公允台建设。借助信息化平台优化办理流程,简化申请程序,力争实现实体和网上服
23、务窗口均可受理申请、审批、指派。完善法律救济协调工作机制,实现民事诉讼中司法救助与法律救济的连接,落实法律救济刑事速裁工作。 关于市科技局年度科学技术发展的工作总结 一、20xx年工作总结 20xx年,全市科技工作围绕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调结构转方式促发展,不断优化科技创新环境,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加快科技创新基础条件建设,主动建设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推动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为建设漂亮中国先行区供应有力科技支撑。 (一)优化科技创新环境。一是制定出台科技政策。印发了科技创新扶持专项资金管理方法,在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科技安排项目、专利质押的贷款、研发仪器设备补助等方面加大奖补力度。出台了天使投资
24、基金管理方法,设立天使投资基金,培育市场主体,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二是宣扬解读培训政策。通过举办全市科技创新实务培训班、政策宣扬解读会等形式深化全市科技系统、科技型企业、市经开区和永佳集团解读省“1+10”创新驱动政策、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实施看法和xx市专利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方法(试行)等创新政策。三是嘉奖自主创新成果。召开了全市科技创新嘉奖大会,总结近两年科技创新成果,表彰嘉奖33项科技奖项目和个人。组织12个项目申报20xx年度省科技奖,获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四是创新科技活动周。开展科普大篷车展览暨科学健身、医疗卫生健康询问和计生科普服务、科技“四进”、科普设施向社会开放等系列活动,普
25、及科技学问。五是谋划“十三五”科技发展规划。征集“十三五”重点项目,编制“十三五”科技发展规划初稿。 (二)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一是主动对上争取项目。对上争取77个研发项目获2100万元省专项资金支持。黄山金晖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与陈小源教授合作的团队通过安徽省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评审、考察和公示。二是大力开展嘉奖补助。开展了xx市自主创新专项资金申报工作,对获得国家、省重大科技安排项目、产学研合作、国家级和省级研发机构、产业技术探讨院、创新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科技成果转化等予以嘉奖补助,共资助80个项目516万元。三是高新技术企业快速发展。全市累计共有74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其中今年新认定22
26、家,占总数的29.73%;1-10月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130.9亿元,同比增长0.1%,实现增加值33.0亿元,同比增长3.7%。四是加强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建设。组织“国家火炬黄山软包装新材料特色产业基地”的复核工作。加强国家火炬黄山软包装新材料特色产业基地、省车用仪表及电器、机床工具、新型电子元器件、光电显示等五大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建设。五是开展科技成果和技术合同登记。共受理登记77家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申报的115项科技成果,同比增长55%。1-11月,全市累计登记技术合同41项,合同金额1135.6万元,技术交易额1135.6万元。 (三)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一是创新平台作用显现。依
27、托4家省院士工作站和73家省市工程技术探讨中心等平台,汇聚各领域专业技术人才1300余名,推动了新材料、茶产业、徽文化等特色产业的技术协同创新。黄山风景区管理委员会安徽省院士工作站获省科技厅绩效评价优秀等次。新组建了“安徽省铝包钢复合材料工程技术探讨中心”等9家省、市工程技术探讨中心。二是创新载体建设不断强化。针对黄山产业特色和技术需求,黄山茶产业技术探讨院与企业开展联合攻关和协同创新,以技术链的创新推动产业链的融合,推动茶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年度绩效考核优秀,获市科学技术合作奖。黄山学院和我市新材料产业优势企业共同成立黄山精特涂层新材料产业技术探讨院有限公司,为地方优势产业涂层新材料的科技研发
28、、成果转化、技术与信息和人才培训开展综合服务。三是加强科技孵化器建设。“向上徽商创业园”、xx区电子商务产业园、休宁高新电子产业孵化器等一批科技孵化项目落户。1-10月科技企业孵化器入孵企业达91家、新增10家,前三季度在孵企业技工贸总收入达6696 万元。黄山科创高新技术创业服务有限公司通过20xx年度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市级绩效考核,获得100万元运行经费补助。四是搭建科技金融平台。设立专利权质押的贷款工作专项补偿资金,4家企业通过专利权质押的贷款获得融资共550万元。睿基新能源科技获得广发信德投资等3家投资机构股权投资7000万元,目前到位资金6000万元。与邮储银行联合开展“双创贷”金
29、融业务,为科技型小微企业供应金融支持。黄山科创联合xx区农村商业银行推出在孵小微企业特性信贷须要的融资产品。 (四)推动政产学研用合作。一是推动“双百双行”系列活动。以“百家企业高校行”和“百名专家企业行”为主题,组织60余家企业赴中科院合肥应用技术探讨所、中科院海洋所、华东理工高校、南京林业高校、省农科院、浙江衢州氟硅探讨院、黄山学院等高校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对接,解决技术难题40余项,转化科技成果20余项。二是筹办我市第七届科技成果转化对接会。为举办我市第七届科技成果转化对接会,开展政产学研合作、科技金融合作签约,实行“互联网+”专家报告会、市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会年会和黄山茶产业质量提升科技论
30、坛,集中展示我市产学研合作成果。三是深化与浙江高校科技合作。共建浙大黄山技术转移中心,探究符合黄山主导产业发展的先进技术转移、转化新模式,形成产学研全方位合作。实行校企合作、成果产业化、技术团队和人才培训基地等多种形式实施科技合作项目,加强浙江高校优势学科与xx市主导产业的科技沟通与协作,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 (五)深化科技惠及民生。一是提升现代农业科技水平。以项目为引领,推动农产品品质提升,开展太平猴魁、祁门红茶、黄山毛峰的精深加工关键技术探讨与产业化项目,制定省级标准1项,研制生产线2条,改造低产茶园11万亩,建立生态型高效茶园3万亩,项目示范区茶农人均增收超过1500元。围绕香榧、菊花、
31、泉水养殖等特色农产品开展良种繁育和质量平安技术集成运用与示范,为农业绿色增效供应科技支撑。深化xx县流口村、xx县定潭村、xx县三村村、xx县塔坊乡走访种养大户、开呈现场技术指导。举办茶园高效栽培与管理技术讲座,发放资料6000余份。二是加强可持续发展试验区建设。推动xx县国家级、xx县省级2个可持续发展试验区建设,主动探究以文化、旅游、生态、科技四位一体发展模式,围绕文旅产业、生态工业、特色农业加块推动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目前两个试验区拥有高新技术企业15家,创新型(试点)企业3家,重点新产品13个,高新技术产品40个。三是助推科技文旅深度融合。以项目为支撑,组织开展了徽州传统建筑聚落的适应性
32、改造提升和新徽式建筑营造技术探讨示范,以“才智的旅游”为目标,开展了面对移动互联网的旅游服务应用探讨。开发徽文化元素旅游工艺品,拓展科技在徽州四雕、徽州漆器、徽墨、歙砚等产业化技术集成示范,获专利18项,加强传统技艺传承与创新。四是加快民生科技创新步伐。围绕人口与健康、资源与环境、公共平安、防灾减灾等民生科技问题,加强新安道地药材规范化种植、景区生活废水综合利用、餐厨垃圾无害化处理、生物多样性资源爱护等公益性关键技术探讨和推广应用,让更多科技成果惠及民生。 (六)全力推动创新创业。一是供应政策保障。出台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动大众创新创业的实施看法,从推动众创空间和孵化器建设、优化创新创业环境、落
33、实创新创业扶持政策、拓宽创业投融资渠道四方面推动我市众创空间建设。二是学习借鉴创客先进阅历。组织全市科技管理部门赴南京参与华东地区众创空间培训,学习众创空间建设业务学问,组织相关单位赴杭州幻想小镇、“马鞍山青年众创空间小马梦工场”、深圳柴火众创空间、南京珠江路众创市集等项目,学习先进阅历,拓宽众创空间建设思路。三是启动我市众创空间建设。在黄山徽文化产业园5000平方米“xx市梦工厂”(一期)正在启动。依托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500平方米的“黄山创客驿站”、向上徽商创业园的创业小镇、黄山学院创新创业实践基地的高校生创业园等一批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众创空间项目正在筹划中。四是组织参与全国创新
34、创业大赛。组织我市22家科技型企业、3个创新团队参与第四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安徽赛区总决赛,黄山富田精工奖优秀奖;祁门黄山电器获得安徽赛区三等奖,进军国家总决赛。 (七)加强学问产权爱护与利用。一是加强专利申报。1-10月我市专利申请量为921件,其中独创238件,增幅16.1%;全市专利授权量790件,其中独创125件,增幅98.4%;全市独创专利有效量为370件,万人有效独创专利量为2.73件,位居全省第7位。全市专利电子申请率达93.6%。二是推动科技与金融结合。与屯溪农商行、徽商银行、邮储银行、市担保公司对接推动专利权质押的贷款工作,祁门新飞电子通过专利权质押获祁门农商行贷款300万元,
35、琦源管业已到期的专利权质押的贷款获批续贷。多维生物科技、瑞兴电子、光明茶业、谢裕大茶业公司、昌辉模具、日基焊接等已与市担保公司签订专利权质押反担保合同。三是争创学问产权品牌。xx县作为全国六个区县之一入选国家传统学问学问产权爱护示xx县,黄山永新股份有限公司跻身全国学问产权示范企业行列。四是强化专利行政执法。联合市工商局、市版权局等部门开展联合执法,共出动执法人员36人次,检查流通领域场所30多家,商品5000余件,查处假冒专利16件,调处专利侵权纠纷7件。 二、20xx年工作谋划 (一)工作思路 围绕创新驱动战略,根据“调转促”的总体部署,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为动力,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为主线,
36、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抓手,不断改善科技创新环境,整合科技资源,发展创新载体,为各类创新主体供应科学有效精准服务,提升科技支撑经济转型发展水平。 (二)工作目标 全年新申报高新技术企业10家,工程技术探讨中心 4家,创新型(试点)企业 5家,省级民营科技企业10 家,省级院士工作站1家。强化茶产业和新材料产业技术探讨院建设,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明显提升。以专利权质押贷融资为突破助推科技金融深度融合,每万人独创专利拥有量达3.2件。力争申报胜利国家可持续发展试验区1个。 (三)工作举措 一、在创新政策落实上谋突破。以各类园区、特色产业基地、科技企业孵化器为重
37、点,以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企业、民营科技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精准对接国家、省、市有关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发展各类科技政策,帮助引导企业用好省“1+10”、市“1+12”的扶持政策,落实高新技术企业税收实惠、研发费加计抵扣等各项科技政策。围绕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注意创新政策的引导,通过实行基金投资、借转补、事后奖补等方式支持企业开展研发设计、上市融资、招才引智、技术进步等,引导社会资本投向创投领域。对应全省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改革,建立科技经费后补助制度。围绕“调转促”目标仔细谋划十三五科技发展规划。与统计部门合作,扎实做好rd投入统计工作,驾驭全市科研活动总量,为决策供应科学支撑
38、。创新开展全市科技活动周,提高科技工作的显示度和社会影响力。 二、在调结产业结构升级上谋突破。全力推动国家火炬黄山软包装新材料特色产业基地,省车用仪表及电器、机床工具、新型电子元器件、光电显示五大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二次创业”。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企业,根据成熟期、成长期、初创期三种类型,分别选择10家科技型企业进行点对点培育,力争在培育期内成为高新技术企业。加强工程技术探讨中心、院士工作站等创新载体建设,对已组建的工程技术探讨中心的进行绩效考核和验收。围绕转型升级、绿色增效、质量平安、精准扶贫深化实施农业科技创新四大工程,接着把茶产业作为发呈现代农业的重点,支持龙头企业开展物联网技术示范应用。
39、开展品种选育和高效繁育技术创新,以龙头企业为核心、专业合作社为纽带、家庭农场为基础推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强化科技支撑。指导xx县在完成省级可持续发展试验区的验收基础上,主动申报国家可持续发展试验区。 三、在深化政产学研用合作上谋突破。依托市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会和产业技术探讨院搭建政产学研用合作平台,围绕我市优势产业,分批组织相关领域与高校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专场对接,解决企业技术难题和需求。依托生产力促进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器、技术转移中心等科技服务机构,搭建科技中介服务平台,强化创新服务功能,提升创业孵化服务水平。做实浙江高校技术转移中心工作,围绕与浙大合作协议内容,组织产学研对接活动;联合市人才
40、办举办企业科技创新人才专题培训班,引导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在黄山创新创业,开展技术转移活动。深化与中科院合肥技术创新工程院的合作,在成果转化平台、创新载体、特色产业基地、创客孵化器等方面深化合作,推动协同创新。 四、在服务创新创业上谋突破。突出众创空间建设谋划工作,以黄山徽文化产业园为依托,力促“xx市梦工厂”首个众创空间项目尽快落地黄山经济开发区。围绕我市优势产业,开展“双创”三年行动安排,支持建设创业实训孵化基地,孵化一批省级自主创业实体。围绕孵化机构、众创空间内种子期、初创期科技型企业,“创客”企业;高校生创办种子期科技型企业;创新创业大赛优秀项目,开展天使投资基金项目的筛选举荐工作,帮助
41、融资担保公司建立基金项目库。营造有利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环境,举办xx市首届创新创业大赛。 五、在科技项目管理上谋突破。以科技管理改革为引导,突出科技项目的前期调研、筛选培育、跟踪管理、严格验收的管理模式,仔细执行权力清单和科技报告制度,严格执行xx市科技安排项目实施及其经费运用管理状况监督检查实施方案,发挥项目经费“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促进黄山创新发展。亲密跟踪国家、省、市最新科技政策动态,结合我市优势产业,主动对上争取政策扶持资金,为企业创新发展做好服务。 六、在科技金融融合上谋突破。探究与银行、担保公司合作共建中小企业统借统贷平台和风险补偿机制,开展借转补、联保联贷等融资服务,联合
42、邮储银行黄山支行开展“双创贷”“助保贷”服务,助力小微企业发展。支持“股权+银行贷款”投贷联动的融资服务模式,推行学问产权质押融资模式,扩大学问产权质押的贷款在全市的覆盖面。深化科技保险试点,建立服务科技保险的综合机制,加大对科技保险财政支持力度。 七、在学问产权爱护上谋突破。仔细落实xx市专利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方法(试行),组织实施市级独创专利产业化安排项目。执行好xx市专利权质押的贷款资助方法,搭建专题银企对接平台,做好专利权质押的贷款政策解读和组织协调,力争实现贷款额3000万元。提升独创专利申请量,重点做好战略性新兴产业学问产权工作,加大引导企业申报独创专利力度。实施中小微企业学问产权促
43、进工程,构建中小微企业学问产权托付管理平台、学问产权交易平台。探讨制定专利权拍卖交易规则,与拍卖机构合作,以拍卖的形式促进专利权流转,切实增加专利权变现实力。健全和完善学问产权维权工作,接着推动贯标试点,培育学问产权优势企业。加大专利人才建设,提高专利联络员的业务水平。 三、“十二五”科技创新工作概况 “十二五”期间,科技创新实力显著提升。全市300余个科技项目共获得国家、省1.7亿元资金支持,其中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专项资金项目14项获3300万元资金支持。全市共申请专利5251件,其中独创专利1281件;共获授权专利3531件,其中独创专利346件;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年均增长率均达20%
44、以上。取得科技成果268项,获省科学技术奖20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13项。建设国家级创新平台3个,省级院士工作站4家,省、市工程技术探讨中心73个。xx市跻身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 (一)科技创新环境不断优化 1、制定出台创新激励政策。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实施看法、关于提升自主创新实力加快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实施看法、xx市科技创新扶持专项资金管理方法、xx市天使投资基金管理方法、xx市自主创新专项资金管理暂行方法、xx市专利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方法、xx市专利权质押的贷款管理方法和xx市科技创新扶持专项资金管理方法等激励政策,设立自主创新专项资金、创新型城市建设专项资
45、金、科技创新扶持专项资金和天使投资基金等专项科技经费,加快推动科技创新。修订出台xx市科学技术嘉奖方法和实施细则,大幅提高嘉奖标准和奖金额度。 2、加大科技创新激励力度。召开两届全市科技创新嘉奖大会,总结科技创新成果,表彰市科技奖获奖项目和个人,营造科技创新氛围,推动科技创新步伐。共表彰市科学技术奖62项,其中突出贡献奖2人,产学研合作奖2项、科学技术进步奖58项。会同财税部门落实税收实惠政策,高新技术企业累计享受所得税减免实惠达1.91亿元,开展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审核,核定研发费用超3亿元。“十二五”期间,市科技安排项目立项106个,共资助资金1200余万元。20xx年,全市科技支出占财政
46、预算支出的比重达2.38%,其中市本级达2.42%。 3、加强宣扬培训管理。建立企业联系点制度,深化基层宣扬解读创新激励政策,做到“全覆盖”、“四了解”,即高新技术企业走访全覆盖,了解企业发展状况、了解政策落实状况、了解技术需求、了解改进工作的看法建议,着力解决企业与政策的“最终一公里”问题。每年举办全市科技创新实务培训班2-3期,引导企业加强政策学习,规范研发资金运用,完善研发体系建设。 (二)高新技术引领转型升级 1、高新技术产业持续发展。“十二五”期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实现总产值557.3亿元,较“十一五”343.11亿元增长62.4%。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74家、国家火炬安排重点高新技
47、术企业6家、国家创新型企业1家,省创新型(试点)企业18家、省民营科技企业238家、省高新技术产品227项,培育壮大了黄山永新股份有限公司等一批省内外有影响的知名高新技术企业。绿色包装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胜利跻身“国家队”,新建新型电子元器件和光电显示2个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共有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基地5家,20xx年基地实现总收入66.44亿元,利税7.62亿元。 2、高新技术项目成效显现。“十二五”期间,担当国家火炬安排高新技术产业化示范项目13个,带动电子信息、绿色软包装、装备制造等产业优化升级;44个企业获得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47个,共获得国家资金支持3806万元;实施安徽省科技攻关安排21个,获省级财政支持700万元;组织实施市级科技安排项目51个,资助研发经费629万元。高新技术项目的实施,为我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增加新的活力和后劲。 (三)现代农业实现快速提升 1、加快农业创新载体建设。组建全省首家茶产业技术探讨院,创新运行模式,组建“黄山茶产业技术探讨院”,已有31家茶企业入驻,并获2023-20xx年度xx市科技合作奖。研建“黄山茶产业技术创新网”,将xx市茶叶科技资源和企业信息进行有序管理,通过稳定的网络环境平安高效地为用户供应服务的一体化平台系统,供应科技在线服务、品牌推广、企业链接,选派6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