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及答案.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及答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一次月考试题评卷人得分一、单项选择题1以下对化学的生疏不正确的选项是() A不仅争论自然界已经存在的物质,还要依据需要争论和制造自然界原本不存在的物质B想制造什么物质就可以制造什么物质C开发能源和材料,改善人类的生存条件 D综合应用自然资源和保护环境,使人类生活变得更奇特 2小华同学为母亲过生日,以下庆祝活动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第 10 页A. 编制花环C点燃蜡烛B. 榨取果汁D切分蛋糕3. 物质的以下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颜色B状态C熔点D氧化性4以下说法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A. 酒香不怕巷子深 C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B.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D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
2、针5. “绿色化学”是 21 世纪化学进展的主导方向,其核心要求是从源头上消退污染以下做 法符合“绿色化学”理念的是A. 将垃圾废物浇上汽油燃烧C让工业废水直接排入汉江B. 争论、开发、利用氢能源D制止化工厂生产化工产品A取样B加料6. 加热胆矾的试验过程中,相关试验操作正确的选项是C加热D熄灭7. 以下对试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选项是() A蜡烛燃烧时发出黄色火焰,发光、放热 B燃烧的蜡烛火焰分为三层,外焰最亮 C无色氢氧化钠溶液与蓝色硫酸铜溶液混合,有蓝色沉淀生成 D石灰石和稀盐酸混合有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二氧化碳气体生成 8请答题的同学深呼吸,安静一下心情,刚刚吸入的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
3、是A氧气B稀有气体C氮气D二氧化碳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9. 用化学符号填空:1氧气2二氧化碳 3氢元素4铁元素 10. 化学是以自然界的物质为争论对象,它争论物质的性质、组成、构造及变化规律等指出以下争论涉及食盐的哪个方面(1) 食盐在水中的溶解状况及它的味道:;(2) 食盐中含有哪些元素:;(3) 食盐的外形为什么是立方体:;(4) 向食盐水中通电得到的物质是什么:11. 现有以下试验仪器,请按要求填空:(1) 写出仪器的名称:ACH。(2) 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时要用到。(填字母)(3) 量取肯定量液体除了图中某仪器,还需要。(填仪器名称)评卷人得分三、选择填充题12. 阅读下面的短文,将符
4、合题意的编号填入题后的横线上。酒精:是一种无色透亮的、具有特别气味的液体;易挥发;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并能溶解多种不易溶于水的物质;酒精易燃烧;常用作燃料,是一种绿色能源;当点燃酒精灯 时,酒精在灯芯处先汽化为酒精蒸气;酒精蒸气马上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在肯定条件 下,酒精能与氧气反响生成乙酸.(填序号,下同)(1) 属于酒精物理性质的是 ; (2)属于酒精化学性质的是 ; (3)酒精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 (4)酒精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5)属于酒精用途的是 .评卷人得分四、试验题13. 标准的试验操作是试验成功的前提,请答复: (1)量取 8 mL 稀硫酸,应选用mL 的量筒。(2) 向
5、酒精灯内添加酒精,不能超过酒精灯容积的。(3) 玻璃管插入带孔橡皮塞,先把玻璃管的一端,然后稍稍用力转动插入。(4) 小聪同学承受左码右物的方法称得 5.6 g 食盐(1 g 以下用游码),则他实际称量食盐的质量为g。评卷人得分五、简答题14. 试验过程中假设操作不当会造成不良后果甚至引发事故。请你在题后横线上 简要说明以下操作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1)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 (2)被加热的玻璃容器外壁有水:;(3) 将滴管伸入试管内滴入药液:;(4) 给烧杯中的液体加热时没有垫上石棉网:。评卷人得分六、科学探究题15.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就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进展了如下试验探究:(1) 争论
6、后同学们认为,选择的药品既要能消耗氧气,又不会跟空气中的其他成分反响, 而且生成物为固体。他们应中选择(填序号),为了充分消耗容器中的氧气,药品的用量应保证足量 。A蜡烛 B红磷 C硫 D木炭(2) 小组同学共同设计如下图的装置,为了确保试验的成功,在装药品之前应当,写出集气瓶内反响的文字表达式: 分组试验在争论的根底上,他们分组进展了试验。数据分析试验完毕后,整理数据如下表:(注:集气瓶容积为100 mL)组别123456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mL202119202218(3) 通过对试验结果的沟通,大多数同学都验证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通过试验还可以推断出集气瓶中剩余气体的性质是、(写出两
7、点)。(4) 试验测量值比真实值小的缘由可能是:量缺乏;装置气密性;未冷却至就翻开止水夹。 16 同学们都点过生日蜡烛,蜡烛点燃后,发出光明的火焰。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展了以下图所示的系列试验。(1) 如图(1)所示,点燃一支蜡烛,看到的主要现象有(填字母序号)。 a发出黄色火焰 b熔化的烛液顺着蜡烛流下 c发光、放热 d产生淡淡的黑烟 e火焰分层将一根木条快速插入蜡烛火焰中,片刻后取出,观看到木条外表消灭了如图(2)所示的圆弧状黑斑,说明蜡烛火焰的温度最高。(2) 如图(3)所示,取一个冷的白瓷片放置在火焰上方,片刻后取出观看,有黑色小颗粒产生,冷却后触摸有滑腻感,此颗粒是;如图(4)所示
8、,将干冷的小烧杯罩在火焰上方,觉察烧杯壁有消灭,说明蜡烛燃烧的生成物中含有水。(3) 如图(5)所示,在火焰正上方罩一个漏斗,用一根燃着的火柴接近漏斗截口处,观看到火柴,将产生的气体导出并通入澄清石灰水振荡,试验现象。(4) 依据以上试验及现象推断,蜡烛燃烧的生成物中肯定含有的物质是,并写出蜡烛燃烧的文字表达式:。参考答案1B【解析】【详解】A、化学变化可以把自然材料转化为人造材料,制造各种用品满足人们的需要,A 正确;B、化学变化的发生要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反响前后元素种类不变,不会想造什么就出什么,B 错误;C、人类争论化学的目的就是通过化学变化获得必需的能量和物质,改善生活质量, C 正确
9、;D、人们开展化学的争论目的就是改善人们的生活条件和生活环境,D 正确,应选B。2C【解析】【详解】A、编制花环过程中只是外形发生转变,没有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 B、榨取果汁过程中没有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C、点燃蜡烛过程中有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正确;D、切分蛋糕过程中只是外形发生转变,没有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应选C。3D【解析】化学性质是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物理性质是不需要通过化学变 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二者的本质区分是是否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A 选项颜色属于物理性质直接观看就可以;B 选项状态属于物理性质,直接观看就可以;C 选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九年级 上册 化学 第一次 月考 试卷 答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