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册语文教案3篇 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教案.docx
《人教版五年级册语文教案3篇 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五年级册语文教案3篇 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教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人教版五年级册语文教案3篇 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教案人教版五年级册语文教案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课文生字新词。 3.理解课文内容,分清文章的主次,能说出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4.想象课文描写的情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学,扫清字词阅读障碍。 2.通过反复品读课文重点语句,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思乡之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抓住课文中的主要内容和重点句子,引导学生从摇花乐中体会到作者对童年生活的和对家乡的怀念之情。 教学难点:体会母亲说的“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2、所表达的感情。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谈话: 同学们,童年是美好的、幸福的、难忘的,回忆童年美好的事情更是一种享受,充满了乐趣。让我们一起走进作家琦君的童年,欣赏美丽的桂花雨。板书课题。 2、简介作者: 3、介绍桂花: 二、出示自学指导 1、交流课前收集的有关桂花的名句。 2、读课文,解决生字、新词。 3、默读课文,思考: 1)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桂花雨”是什么意思? 课文主要讲了作者回忆自己童年的桂花和帮妈妈摇桂花的事。“桂花雨”是指好多桂花落下来,就像下雨一样。 2)默读26自然段,看看桂花给作者带来了哪些快乐?勾出有关的词句。 3)体会母亲说的“这里的
3、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所表达的感情。 三、讨论交流,检查学习效果 (1) 重点理解摇花时的乐趣: 为什么说摇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理解“总是”) 画出“我”摇桂花的句子: 理解“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 想象“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的情景。 为什么说桂花纷纷落下来的情景“真像下雨”,而且是“好香的雨”? (2)体会母亲说的“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同是桂花,难道在不同的地方香味就不一样吗?为什么? 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 母亲这句朴素的话,与“月是故乡明”如出一辙。母亲每年都闻着桂花的香气,关注桂花,收获桂花,体验着
4、馈赠桂花的快乐,吃着桂花做的食品,喝着桂花茶。桂花,已充盈她生活的全部空间。家乡院子里的这棵桂花树,是唯我的,是母亲生活乃至生命的一部分,还会有什么可以替代它呢?桂花是没有区别的,问题是母亲不是在用嗅觉区分桂花,而是用情感在体味它们。一亲一疏,感觉自然就泾渭分明了。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家乡在母亲心中的分量。 四、拓展延伸 回忆一下自己的童年生活,有没有不能忘怀的人和事?如果有,说给大家听听。 五、课堂总结 1.课文通过回忆小时候摇桂花时的有趣情景,表达了作者对童年往事的无比怀念以及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指名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喜欢桂花怀念家乡 桂花雨 摇花乐怀念童年生活 课后反思: 人教版五
5、年级册语文教案人教版五年级册语文教案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缕缕、幽香、漂泊、唯独”等词语。读读记记“颇负盛名、玷污”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围绕梅花讲了哪几件事。 4、摘录让自己感动的词句。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学课文,解决生字词。 2、理解课文,结合重点词句体会人物思念祖国的思想感情,并揣摩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读懂课文,理解梅花的品格,理解“魂”的含义。 2、体会外公对祖国深深的眷恋之情。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揣摩作者的表达方式。 教
6、学难点:; 理解外祖父对梅花品格的阐述。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板题 1、今天我们要学的是一个有关梅花的故事。 2、板书课题。查字典理解“魂”的意思。那么“梅花魂”的“魂”指的是什么? 二、出示自学目标 1、掌握课文生字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想一想,作者通过写梅花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出示自学指导: 1、利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自学生字词。 2、准确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想一想,作者通过写梅花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自学时间8分钟。 四、学生开始自学 五、检测学习情况 1、检测生字、新词
7、掌握情况。 检测方法:学生上台板演生字、新词;板演内容由老师提问易错、重点生字、新词,或者让学生提问自我认为的易错生字词;板演后,学生集体纠正,师适时点拨。 如“魂”“幽”“葬”“衰”等,要提醒学生注意各个部件的组成。 2、体会、讨论理解词语的含义: 畏惧、颇负盛名、眷恋、稀罕 3、检测课文阅读情况: (1)找一两名优秀生进行阅读课文,然后再随机找两名后进生进行阅读,其他学生认真听,随时发现问题,给予帮助。 (2)同桌互读。 (3)再读课文,理清叙述的顺序。 讨论作者回忆了外祖父生前的几件事?”从这些事中体会到了什么? 第一 (第2自然段):外祖父常常教小外孙女读唐诗宋词,而且读着读着就流出眼
8、泪。(板书:读诗落泪) 第二 (第3自然段):外祖父对一幅墨梅图分外爱惜。(板书: 珍爱梅图) 第三 (4一11自然段):外祖父因不能回国而难过得哭起来。 (板书: 不能回国) 第四 (12一13自然段):外祖父在离别前把最宝贵的墨梅图送给外孙女。 (板书: 赠墨梅图) 第五 (14一15自然段):船快开时,外祖父又递给外孙女绣着梅花的手绢。 (板书: 送梅花巾) 4、小结 六、当堂作业 1、抄写本课生字、词。(重点写“幽”、“甚”、“衰”)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导入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梅花魂。 二、出示学习目标: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围绕梅花讲了哪几件事。读懂课文
9、,理解梅花的品格,理解“魂”的含义。 3、体会外公对祖国深深的眷恋之情。 4、摘录让自己感动的词句。 三、出示学习指导: 1、通过读课文了解课文围绕梅花讲了哪几件事。同桌或者小组同学讨论课文,理解梅花的品格,理解“魂”的含义。 3、同桌讨论体会外公对祖国深深的眷恋之情。 4、摘录让自己感动的词句。 8分钟后看谁学得! 四、学生开始自学 五、检查自学情况。 1、说说课文讲了外祖父的哪五件事?(板书) 2、读了这五件事,你感觉到这位老人的一颗怎样的心?从文中的哪些词语知道?(出示最后一段,释“眷恋”一词。)对这个句子有什么疑问,可以提出来。 3、问题:从哪儿可以看出外祖父那眷恋之心?默读课文,可以
10、在旁边写上批注。 六、谈谈体会 1、学习第一件事。 (1)出示句子:“我很小的时候泪珠落在我的腮边、手背。” (2)思考讨论: “常常教我读唐诗宋词”说明什么? (老人时刻不忘自己是中国人,不忘中华民族文化,也要让自己的子孙也不忘自己祖国的文化。) “读到一些诗句就落泪”是因为什么? a、适当解释说明三句诗的出处、意思及其表达的情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出自唐朝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意思是:独自一个人在远方居住,每到过节的时候格外思念故乡的亲人。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出自王维的山中送别,意思是:明年春天绿草如茵的时候,您回来不回来呢?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
11、如愁。”出自北宋词人秦观的词浣溪沙,大意是:在空中随风飘飞的落花,轻得好像夜里的梦,满天无边无际落着的雨丝,细得好像心里的愁。 这些诗大致都体现了一种思乡怀亲之情。 b、明确老人的思乡之情是他落泪的原因。 (因为这些诗句触动了老人的思乡之情。他思念祖国,却身在异邦,不能回去,所以伤感地流泪了) 2、学习外祖父的另两处落泪(即第三、五件事) (1)从“听到不能回国,外公竟像小孩子一样,呜呜呜地哭起来了”一句,体会老人一直热爱着、思念着祖国,却不能回去,他难过地哭了,充分表现了他对祖国深深的眷恋。 (2)从“赤道吹来的撩乱了老人梳理得整整齐齐的银发,我觉得外祖父一下子衰老了许多。”体会到思乡的深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五年级册语文教案3篇 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教案 人教版五 年级 语文教案 语文 下册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