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下册《乘法分配律》的教案3篇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乘法分配律教案.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四年级数学下册《乘法分配律》的教案3篇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乘法分配律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数学下册《乘法分配律》的教案3篇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乘法分配律教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四年级数学下册乘法分配律的教案3篇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乘法分配律教案四年级数学下册乘法分配律的教案1 教案内容: 一、课题:乘法分配律 二、主要讲解的内容: 课本第26页例7及相关练习题 三、学习目标 1、结合具体的情境,尝试计算,初步认识和理解乘法分配律的含义。 2、通过观察交流、举例验证,概括规律,并能用字母式子表示乘法分配律。 3、通过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借助乘法的意义进一步理解乘法分配律的内涵。 教学重难点 借助乘法的意义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意义和内涵。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电脑,网络,耳机等 学生准备:数学书、笔、练习本、笔记本 五、教学环节 1、反馈家庭作业(表扬做的优秀的学生,
2、鼓励并引导完成不太好的学生积极完成作业) 2、复习导入 算一算,比一比 (10+5)5= (8+2)7= 105+55= 87+27= 课前同学们已经完成了复习任务,请同桌交流计算的结果和发现。我们已经学习了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应用它们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 什么是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今天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乘法的另一个运算定律。 3、新授 还记得我们提出的第三个问题吗:一共有多少名同学参加了这次植树活动? 自主探索,独立解决问题 你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列式计算。汇报交流,明确算法 学生先自己做上传自己想法,连麦让个别学生说明。 谁愿意把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展示给大家,并说明解决问题的步骤。 方法一
3、:先算每个小组人数,再算总人数。 (4+2)25 =625 =150(人) 方法二:先分别算出负责挖坑、种树的人数和负责抬水、浇树的人数,再算总人数。 425+225 =100+50 =150(人) 同学们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了这个问题,计算结果都是150人。 观察对比,概括规律 这两个算式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4+2)25=425+225 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这个等式吗?学生发语音 左边是4加2的和与25相乘,右边是4和2分别与25相乘,然后再相加。左右两边结果相等。 教师适时用箭头表示出来。 请你再举几个这样的例子吗,写在练习本上。 拍照展示 观察这些等式,你有什么发现? 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
4、相乘,或者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结果相等。 你能结合乘法的意义理解这个规律吗? 如:(4+2)25=425+225 左边表示6个25,右边表示4个25加2个25,也是6个25,所以两者结果相等。 得出结论: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这叫做乘法分配律。 用字母怎样表示这个规律? (a+b)c=ac+bc a(b+c)=ab+ac 4、练习巩固 (1)下面哪些算式是正确的?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56(19+28)=5619+28 ( ) 32(73)=327+323 ( ) 6464+3664=(64+36)64 ( ) 答案: 解析:借助乘法
5、意义判断,进一步理解乘法分配律的含义,注重形式表达的认识与强化。 (2)观察下面的竖式,说一说在计算的过程中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答案:运用了乘法分配律2512=252+2510 解析:结合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过程,唤起学生已有的经验,体会乘法的算法与乘法分配律的关系。 (3)李阿姨购进了60套这种运动服,花了多少钱? 答案:(75+45)60 =12060 =7200(元) 解析:借助熟悉的生活问题情境,在列出不同算式的基础上,以生活情境的材料解释算式意义,进一步加深对乘法分配律意义的认识和理解。 5、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都有哪些收获? 这节课我们一起研究了一个新的运算定律:乘法分配
6、律 用字母表示是(a+b)c=ac+bc 左边表示(a+b)个c,右边表示a个c加b个c,所以两者结果相等。 如果反过来,等式仍然成立。 如47+43=4(7+3) 利用这个定律可以使计算简便,帮助我们解决许多问题。 6、钉钉家校本布置家庭作业,当天提交。 四年级数学下册乘法分配律的教案2 教学目标: 1、发现、理解和掌握乘法分配律; 2、能用准确的语言表述乘法的分配律,并能初步运用乘法的分配律; 3、培养学生观察、归纳、概括等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4、渗透“由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的认识事物的方法,培养学生独立自主、主动探究、自己得出结论的学习意识。 教学重点:乘法分配律的意义及其应用
7、。 教学难点: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请两位同学到前面)假如20年后,二位在机场见到了我,你们会怎么样? 生:(齐)高兴激动。 生1::打个招呼,宋老师好。 生2:宋老师好! 师:我把这个过程在黑板上用简笔画画出来,提问是有两个宋老师吗? 生:不是,是分别握手。 生:乘法分配律(小声地)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吸引学生注意力,为学习新课埋下伏笔,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师:今天能和大家一起学习,老师非常高兴。现在正是阳春三月,植树造林、绿化环境的好季节。 1、引入主题图(:植树情景及信息):每小组要4人挖坑种树、2人抬水浇树
8、;有25个小组。求一共有多少同学参加这次植树活动? (1)阅读理解: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知道了什么。 生1:已知每小组要4人挖坑种树、2人抬水浇树;有25个小组。求一共有多少同学参加这次植树活动。 生2:每个小组共有6人。 (2)分析解答: 学生汇报自己的解法,引导学生说明不同算法的理由。 板书:(4+2)25 425+225 2.两个算式的结果怎样?用什么符号连接?生读等式 板书:(4+2)25=425+225 生读算式(4+2)25=425+225 3、春季运动会李老师欲订购9套运动服,上衣每件58元,裤子每件42元,一共需要都少钱? 口头列式,得出(58+42)9=958+942(生读等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乘法分配律 四年级数学下册乘法分配律的教案3篇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乘法分配律教案 四年级 数学 下册 乘法 分配律 教案 人教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