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新增分大一轮江苏专用版讲义第九章实用类(非连续性)阅读专题二.docx
《高考语文新增分大一轮江苏专用版讲义第九章实用类(非连续性)阅读专题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新增分大一轮江苏专用版讲义第九章实用类(非连续性)阅读专题二.docx(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专题二掌握关键的高考真题研究能力方向比努力更重要解考点考情【总体要求】 阅读实用类文本。实用类文本包括传记、新闻、访谈、调查报告、科普文章等。【分项考点】 同第八章论述类阅读专题二“考点简释”。考情金览年份卷别文体标题/话题试题题号题干分值2017卷I新闻+报告 (非连续性 文本)央视纪录频道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5分9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中央 电视台纪录频道开播初期与 美国国家地理频道在制播运 营模式方面的不同。4分卷n新闻(非连续性文本)垃圾分类7下列关于民众对垃圾分类认 知与实践相关情况的理解,不 正确的一项是3分8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两项是5分9怎样才能有效推进我国的生活垃圾分类?请结合材料简4分探命题特点实用类文本阅读在江苏卷“沉寂”多年后被列为必考内容,根据2019年考试说明提供的 样题看,它与全国卷实用类文本阅读非常相似,表现在:1 .选材特点:真正考查非连续性实用文本紧扣“实用”二字,选择现在社会中的现象或热点话题,有较强的时代感。几段材料话题相同或相关,选择不同作者、不同文体(同一文体)、不同出处的文章。材料 出处大都是主流媒体。大都把文字与图表结合在一起。文本长度在1 000字左右。2 .命题指向在读文与读图的基础上考查信息筛选、分析与归纳综合能力。在分析文本内容的基础上考
3、查概括中心、分析与评价能力。在结合文本信息的前提下考查归纳概括与推断探究能力。3 .设题特点:两选一主两道选择题:或同是单选题,或一为单选一为双选。主要考查对文本信息的筛选、整合和 概括。一道主观题:以综合概括为主。或考查材料的异同,突出相关内容的对比分析;或概括原 因及对策。难度不大。要概括。2018卷I新闻(非连续性文本)量子通信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9以上三则材料中,人民日报 自然读卖新闻报道的 侧重点有什么不同?为什 么?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卷n新闻+图表 (非连续性 文本)知识产权7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
4、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9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需要 哪些相关方协作?简述各方 所起的作用。6分数据食解1 .从考点出现频率看,几乎全集中在“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及“分析概括作者在 文中的观点态度”这两个考点上。体现了实用类文本考查的最大原则“重信息获取”。2 .从文本出现频率看,非连续性文本成为主体,新闻成主流。3 .从题型与分值看,题型是“两选一主”,分值稳定在12分。磨高考真题一、(2017全国H, 2019江苏考试说明样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材料一: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垃圾的总量也
5、在不断加大。部分城市在市郊露天堆放垃圾,对大气、土壤、水的环境造成污染。大量餐厨垃圾与其他垃圾混合填埋或焚烧,产生有毒物质,威胁着居民健康。这种现象正在向农村地区蔓延。垃圾分类作为垃圾处理的前端环节,其作用早已得到世界的公认,分类收集不仅能大幅 度减少垃圾给环境带来的污染、节约垃圾无害化处理费用,更能使资源得到重复利用。有人 将垃圾称为“放错了地方的资源”,据保守估计,我国城市每年丢弃的可回收垃圾价值在300 亿元左右。但我国的垃圾分类工作一直难以有效推进。相关调查显示,约四分之一的受访者 认为垃圾分类效果不明显或完全没有效果。(摘编自垃圾变资源!这不是魔法,而是垃圾分类,2017年4月5日新
6、华网)材料二:笔者所在的小区,居民楼前三个垃圾桶分别标示出应放置可回收物、其他垃圾和餐厨垃 圾。可是大多数居民还是把垃圾混杂在一起,一扔了之。问及原因时,有人说:“我辛辛苦 苦分了类,环卫车辆却混在一起运走了,分类还有什么意义? ”这种现象可以说屡见不鲜。垃圾分类处理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包括分类投放、分类收 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各个环节必须配套衔接,才能高效运行。分类投放是居民的责任, 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是政府的责任。分类投放的参与率和准确率较低,会影响垃 圾分类制度的实施效果;而分类的目标和途径不十分清晰,后端分类处理不到位、不完善, 又影响前端居民分类的积极性。前不久,国务院
7、办公厅转发国家发改委、住建部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给出了 我国推进垃圾分类的总体路线图。但是,这一方案即便再科学合理,如果缺乏全民动员、全 民参与,也难以由蓝图变为现实。我们应当认识到,生活垃圾虽然有资源属性,但污染属性 更不可忽视。不按要求扔垃圾,并不只是“把资源放错了地方”而已,实际上,那就是随意 丢弃污染物、危害环境的行为。垃圾分类是我们作为“污染者”的基本责任,责无旁贷。当 然,各地政府同样不能以“居民没有分类” “缺乏资金”等理由拖延、观望,应当落实政府 主体责任,坚持政府主导,根据本地特点,做好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设施体系建 设,同时制定完善的惩罚和奖励的政策措施。随着
8、生态文明建设的持续推进、国民素质的提升和垃圾处理设施的进步,普遍推行垃圾 分类制度的条件已经成熟。重要的是,居民和政府快把自家的“门前雪”打扫干净吧!各负 其责,各尽其力,形成合力,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垃圾分类前景 可期。(摘编自刘毅垃圾分类应自扫门前雪,2017年5月6日人民日报) 整体阅读(约6分钟)J请在完成概中心、抓话题(或主题)、理关系三大步的基础上填写下面的导图内容。r真题训练(约6分钟)1 .下列关于民众对垃圾分类认知与实践相关情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大多数民众都知道垃圾分类的概念,而50.9%的民众“仅了解常见的可回收/不可回收垃圾”。B
9、.民众对垃圾分类的认知程度与实践情况大致吻合,基本不了解和从未进行分类的都是少数。C.有些居民不是缺乏垃圾分类意识,而是后端分类处理不到位、不完善,挫伤了他们分类 的积极性。D.居民分类投放的参与率和准确率较低,是我国以往垃圾分类工作难以有效推进的主要原因。答案D答题提示根据材料二第二段中的“分类投放的参与率和准确率较低,会影响垃圾分类制度 的实施效果;而分类的目标和途径不十分清晰,后端分类处理不到位、不完善,又影响前端 居民分类的积极性”可知,D项“主要原因”说法错误,语义夸大。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两项是(5分X)A.材料一揭示了垃圾分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对民众的认
10、知与实践情况作了统计;材料 二分析了垃圾分类难以有效推进的原因并提出破解之道。B.居民对垃圾分类的认知与实践制约着垃圾分类的实施效果,新闻媒体的宣传报道,有助 于形成舆论氛围,增强居民分类投放、分类收集的意识。C.生活垃圾既有资源属性,可以回收再利用,但也有污染属性,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所谓 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这类说法并不准确。D.针对一些地方政府常以各种理由对垃圾分类工作拖延、观望的情况,生活垃圾分类制度 实施方案制定了完善的惩罚和奖励的政策措施。E.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的发布,明确了我国推进垃圾分类工作的总体规划,具有 重要的新闻价值,受到主流媒体的关注。答案 AE(答出一项得2
11、分,答出两项得5分)答题提示:B项“增强居民分类投放、分类收集的意识”说法错误,居民要做的是“分类投 放”,“分类收集的意识”是针对政府的;且“居民对垃圾分类的认知与实践制约着垃圾分 类的实施效果”把材料二第二段“分类投放的参与率和准确率较低,会影响垃圾分类制度的 实施效果” 一句中的“影响”换成了 “制约”,语义夸大。C项材料一说“我国城市每年丢 弃的可回收垃圾价值在300亿元左右”,从这一点来说,“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材 料二进一步明确“不只是把资源放错了地方而已”,强调了其污染性。也就是说,垃圾 归根到底还是资源,只是需要合理处置。C项的结论属断章取义。D项张冠李戴,生活垃圾 分类
12、制度实施方案只是给出了我国推进垃圾分类的总体路线图,制定“完善的惩罚和奖励 的政策措施”是各地政府应当做的事。3 .怎样才能有效推进我国的生活垃圾分类?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4分)答:参考答案 评分标准:从居民来说,要提高认识,掌握分类方法,养成良好习惯;从政 府来说,要完善处理设施,建立配套系统,制定奖惩措施。(每点2分)答题提示:解答该题需按下面三个步骤进行:在审题上,需要审准三个要点。第一,试题所问的关键是有效推进生活垃圾分类的方法。第 二,需要结合材料确定答题范围,材料上有的可以答,材料上没有的则不能回答。尤其是自 己发挥想象想出来的一些措施办法,可能有效也很合理,但材料上没有,暂且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 语文 新增 一轮 江苏 专用版 讲义 第九 实用 连续性 阅读 专题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