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专题训练《墨子》.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专题训练《墨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专题训练《墨子》.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文言文专题训练-墨子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鲁阳文君将攻郑,子墨子闻而止之,谓阳文君曰:“今使鲁四境之内,大都攻其小都,大家伐其小家,杀其人民,取其牛马、狗豕、布帛、米粟、货财,则何若?”鲁阳文君曰:“鲁四境之内,皆寡人之臣也。今大都攻其小都,大家伐其小家,夺之货财,则寡人必将厚罚之。”子墨子曰:“夫天之兼有天下也,亦犹君之有四境之内也。今举兵将以攻郑,天诛其不至乎?”鲁阳文君曰:“先生何止我攻郑也?我攻郑,顺于天之志。郑人三世杀其父,天加诛焉,使三年不全,我将助天诛也。”子墨子曰:“郑人三世杀其父,而天加诛焉,使三年不全。天诛足矣,今又举兵,将以攻郑,曰:吾攻郑也,顺于天之志。譬
2、有人于此,其子强梁不材,故其父笞之。其邻家之父,举木而击之。曰:吾击之也。顺于其父之志。则岂不悖哉!”子墨子谓鲁阳文君曰:“攻其邻国,杀其民人,取其牛马、粟米、货财,则书之于竹帛,镂之于金石,以为铭于钟鼎,传遗后世子孙曰:莫若我多!今贱人也,亦攻其邻家,杀其人民,取其狗豕、食粮、衣裘,亦书之竹帛,以为铭于席豆,以遗后世子孙,曰:莫若我多!其可乎?”鲁阳文君曰:“然。吾以子之言观之,则天下之所谓可者,未必然也。”子墨子为鲁阳文君曰:“世俗之君子,皆知小物,而不知大物。今有人于此窃一犬一彘则谓之不仁窃一国一都则以为义譬犹小视白谓之白大视白则谓之黑。是故世俗之君子,知小物而不知大物者,此若言之谓也。
3、”(节选自墨子)【注】三世:数代,言其多。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今有人于此/窃一犬一彘/则谓之不仁窃/一国一都则以为义/譬犹小视白/谓之白/大视白则谓之黑/B今有人/于此窃一犬一彘/则谓之不仁窃/一国一都/则以为义/譬犹小视白谓之白/大视白则谓之黑/C今有人于此/窃一犬一彘/则谓之不仁/窃一国一都/则以为义/譬犹小视白谓之白/大视白则谓之黑/D今有人/于此窃一犬一彘/则谓之不仁/窃一国一都则以为义/譬犹小视白/谓之白/大视白/则谓之黑/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A“子墨子闻而止之”的“之”与师说中“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的“之”用法相同
4、。B“大家伐其小家”的“家”与兼爱中“大夫各爱其家”的“家”的意思不同。C“必将厚罚之”的“厚”与烛之武退秦师中“邻之厚,君之薄也”的“厚”的意思不同。D“传遗后世子孙”的“遗”与师说中“小学而大遗”的“遗”的意思相同。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鲁阳文君攻郑的理由“顺于天之志”,不过是替天行道的借口,实际上是诸侯掠夺财物,扩展疆域,欲图称霸的野心的体现。B第二段中墨子将诸侯互相攻伐的行为和平民互相争斗的行为进行对比,主要是为了说服鲁阳文君不要像平民一样目光短浅,施行不义的战争。C窃物者“不仁”为盗贼,窃国者反而为“义”成诸侯,墨子通过形象的比喻和鲜明的对比来阐明自己
5、的政治主张,通俗易懂而是非分明。D本篇各段记载了墨子与鲁阳文君的一些谈话,多处申明了其“兼爱”“非攻”的主张,体现出墨子向往天下安宁、人民安居乐业的理想。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譬有人于此,其子强梁不材,故其父笞之。(2)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5墨子阻止鲁阳文君攻打郑国的理由是什么?请根据文本概括。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文本一: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不可不察乱之所自起。当察乱何自起?起不相爱。臣子之不孝君父,所谓乱也。子自爱,不爱父,故亏父而自利;弟自爱,不爱兄,故亏兄而自利;臣自爱,不爱君,故亏君而自利,此所谓乱也。虽父之不慈子,兄之不慈弟,君之不慈
6、臣,此亦天下之所谓乱也。父自爱也,不爱子,故亏子而自利;兄自爱也,不爱弟,故亏弟而自利;君自爱也,不爱臣,故亏臣而自利。是何也?皆起不相爱。虽至天下之为盗贼者亦然:盗爱其室,不爱其异室,故窃异室以利其室。贼爱其身,不爱人,故贼人以利其身。此何也?皆起不相爱。虽至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亦然:大夫各爱其家,不爱异家,故乱异家以利其家;诸侯各爱其国,不爱异国,故攻异国以利其国。天下之乱物,具此而已矣。察此何自起?皆起不相爱。(节选自墨子兼爱)文本二:今有一人,入人园圃,窃其桃李,众闻则非之,上为政者得则罚之。此何也?以亏人自利也。至攘人犬豕鸡豚者,其不义,又甚入人园圃窃桃李。是何故也?以亏人愈
7、多,其不仁兹甚,罪益厚。至入人栏厩取人牛马者,其不仁义,又甚攘人犬豕鸡豚。此何故也?以其亏人愈多。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罪益厚。至杀不辜人也,抛其衣裘、取戈剑者,其不义,又甚入人栏厩,取人牛马。此何故也?以其亏人愈多。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矣,罪益厚。当此天下之君子皆知而非之谓之不义今至大为攻国则弗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别乎?(节选自墨子非攻)【注】抛:同“拖”。至大:指最大的不义。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当此天下之君子皆知而非之/谓之不义/今至大为攻国/则弗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B当此天下之君子皆知/而非之谓之不义/今至大为攻国/则弗知非从/而誉之
8、/谓之义C当此天下之君子皆知/而非之谓之不义/今至大为攻国/则弗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D当此天下之君子/皆知而非之谓之/不义/今至大为攻国/则弗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7下列对文中加点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当察乱何自起当:同“尝”,尝试。B故贼人以利其身贼:偷盗。C以亏人自利也亏:使亏损。D罪益厚厚:深重。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墨子,名翟,春秋战国之际思想家,是墨家学说的创立者,提出了“兼爱”“非攻”“尚贤”“节用”等观点。其中,“兼爱”是其思想核心。B文本一从君臣、父子、兄弟三个方面层层递进地列举了不相爱的恶果,指出兼爱的重要性,条理清晰、逻辑缜密,富有说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语文精品资料 新高考语文精品专题 高考作文指导 统编版高中语文课件 高考语文解题指导 高中语文学案 高考语文拓展资料 高中语文模拟试卷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