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监测监控、预警管理制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事故监测监控、预警管理制度.docx(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事故监测监控、预警治理制度为认真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进 一步完善我矿事故监测监控和预警工作机制, 切实加强重大危急源的安全治理,防范重特大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制 度。一、治理机构及职责 为确保事故监测、监控、预警治理工作的有效实施, 成立事故监测、监控、预警治理领导小组: 组长:矿长 副组长:党委书记、总工、生产、通风安全、机电副矿长、及各专业分管副总。 成员单位:安全、调度、技术、机电、财务、总务、工会、保卫等科室负责人。二、事故监测监控方式方法及预防措施一矿井瓦斯1. 监测监控方式方法1装备安全监测监控系统,按规定配备瓦斯传感器实现24 小时连续检测。 2瓦斯检查员
2、按规定检查瓦斯。3有关人员按规定携带便携式甲烷检测报警仪或甲烷氧气两用检测报警仪随时检测。 4放炮地点严格实行“一炮三检” 。 5瓦斯检测报警仪、瓦斯传感器等仪器仪表按规定周期 校验和强检,确保检测数据的准确性。2. 主要预防措施1回采工作面和掘进工作面都应承受独立通风; 2掘进巷道应承受局部通风机供风,实现.“双风机、双 电源、自动切换、自动分风” ; 3局部通风机制止产生循环风;停工期间,不准停风等 预防措施。 4建立完善井下防尘供水系统;5工作面进风巷安设一道净化水幕 6掘进工作面防尘措施承受湿式打眼,严禁干打眼,放炮使用水炮泥,实施短壁静压注水, 实行放炮喷雾,放炮前后对 距工作面 2
3、0 米范围内巷帮周边进展冲洗 7各输送机转载点、煤仓口等必需安装喷雾 装置;井下 接尘人员必需佩戴防尘口罩。3. 事故预警的条件 1安全监测系统自动报警或井下治理、个体巡回检测、 检修等井下工作人员觉察井下作业地点或途径巷道有瓦斯超限、 自燃等预兆时。二矿井煤尘 1.监测监控方式方法 1按粉尘防治标准要求,配备专职测尘人员和仪器仪表, 进展粉尘测定工作。(2) 对井下全部产尘点每月测定两次,地面每月测定一次。(3) 呼吸性粉尘测定,采掘工作面每季测定一次,其它接尘 作业场所每半年测定一次;粉尘分散度、游离 SiO2 含量每半年测定一次。2.主要预防措施 1建立完善井下防尘供水系统;2采煤工作面
4、进风巷安设一道净化水幕3 掘进工作面防尘措施承受湿式打眼,严禁干打眼,放炮使用水炮泥,实行放炮喷雾,放炮前后对 距工作面 20 米范围内巷帮周边进展冲洗 4各输送机转载点、煤仓口等必需 安装喷雾装置;5井下接尘人员必需佩戴防尘口罩 3. 事故预警的条件 1井下巷道有厚度超过 2mm 连续长度超过 5m 的煤尘积存 用手捏成团,经振动不飞扬不在此限; 2消灭高温火源; 3安全监测监控系统消灭粉尘浓度状况不明报警的。三矿井火灾 1.监测监控方式方法 1外因火灾危急源监测监控措施:严格监视检查,加强 可燃物治理,防止井下明火、放炮火焰、电气火花等火源。 2内因火灾危急源监测监控措施 3每季度对井上、
5、下消防管路系统,防火门,消防材料 库和消防器材的设置状况进展一次检查,觉察问题,准时解决。 4每周检查一次采空区密闭墙,觉察问题马上汇报处理。 5每周一次对井下易发火地点观测数据进展分析,对发 火状况推想预报。6矿保卫科加强对木材厂等易发生火灾的场所进展巡逻 检查,觉察问题准时汇报处理。2. 主要预防措施1外因火灾预防措施:井口房四周 20m 内制止烟火,严 禁携带点火物品下井,井下严禁吸烟,杜绝井下明火,不使用不 合格或变质炸药,按规定装药、使用炮泥和水炮泥,防止产生爆 破火焰,杜绝电气设备失爆、设备及电缆漏电,制止在井下拆卸 矿灯,防止产生电气火花,严格落实井下电气焊措施,装备皮带 机防打
6、滑保护, 防止摩擦起火,严格井下火区治理等,杜绝引火 火源; 对木材、绵纱、油脂等可燃物加强治理。2内因火灾预防措施:制定特地的防火措施,落实到矿 井生产和治理的各个环节。破坏煤体发生自燃的条件,合理布置 巷道,尽量削减多煤层联合开采;工作面回采期间加强防灭火治理,准时封闭采空区清扫干净浮煤。 3. 事故预警的条件 1束管监测系统或井下作业人员觉察回采工作面下隅角、 起停采线、老塘、老空区密闭墙四周或隔离煤柱、巷道高冒区等21 地点 CO 浓度超过 70ppm、温度特别增高、焦糊气味、烟雾等自 燃征兆时;2井上、下工作人员觉察作业地点或途径地点有外因火 灾等预兆时。四矿井水灾 1.监测监控方式
7、方法1依据生产打算,准时编制水文地质预报,准时开展隐 患排查活动。2 井下现场加强水文地质观测,有出水征兆准时汇报。 3 定期对地面河流水位、塌陷区积水状况等进展调查, 把握其变化状况。 4准时搜集相邻矿井采掘活动状况,并标绘在采掘工程 平面图及相关图纸上。 5利用水文观测系统实时监测地下水位变化状况。2. 主要预防措施1依据生产打算,准时编制水文地质预报,开展隐患排 查活动;配备齐全的探放水设备,各采掘工作面严格坚持“预 测 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则,做好探放水工 作,井下现场加强水文地质观测,有出水征兆准时汇报;2定期对地面河流水位、塌陷区积水状况等 进展调查, 把握其变
8、化状况; 3准时搜集相邻矿井采掘活动状况,并标绘在采掘工程 平面图及相关图纸上;4利用水文观测系统实时监测地下水位变化状况。 3. 事故预警的条件 1 回采工作面涌水量大于 100m /h 或排水系统不能正常排 出该面涌水时; 2探水钻孔、掘进工作面过断层涌水量大于 100m /h 时; 3矿井水文动态监测系统或井下作业人员觉察其它突水 征兆时。五矿井顶板 1.监测监控方式方法1在采掘工程过断层等地质构造期间,安排专人对顶板 裂开、有淋水、顶板台阶下沉等征兆进展重点观测。2成立矿压观测小组,利用回采工作面安设的矿压观测 系统,对回采工作面顶板压力状况进展 24 小时不连续监测。3回采工作面初采
9、期间,成立初次来压小组,进呈现场 监测, 依据把握工作面推动距离, 推想来压步距, 做好相关预备。 4 在煤层中施工的掘进工程,锚网索支护的巷道,依据顶板下沉状况,准时实行有效措施,加强顶板治理。2.主要预防措施严禁空顶作业,上下巷要有超前支护,且支护长度不小于 20m;2安设矿压监测系统,对工作面阻力实施不连续监控。 掘进工作面使用好前探支护,锚杆、锚索支护要到达拉力,锚网 索支护的煤巷,依据顶板下沉状况, 准时实行 有效措施,加强顶板治理。 3. 事故预警的条件1顶板事故:作业人员觉察采掘工作面或巷道存在冒顶 片帮隐患不能准时消退时。六矿井供电 1.监测监控方式方法 供电事故的危急源主要来
10、 35KV 线路及变电所供配电设施。其监测监控方式、 方法及实行的预防措施是恶劣天气变电所值班 人员加强值班,并且调度台值班人员准时通知大型设备停顿运 行, 防止突然停电造成人员伤亡。2.主要预防措施 恶劣天气变电所值班人员加强值班, 并且调度台值班人员及 时通知大型设备停顿运行,防止突然停电造成人员伤亡。 3. 事故预警的条件1消灭 35KV 供电系统突然停电,且无法马上恢复供电; 2全矿或采区等井下大面积停电 0.5h 以上时。七矿井灾难性天气 1.监测监控方式方法 1与气象部门加强联系,留意气象信息的公布,准时将 预警预报信息传递给矿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 并通知到 井下每一个作业
11、班组和作业人员。 2矿总务科随时与治理处保持联系,保证在第一时 间获得信息, 2.主要预防措施1调度室建立防范雨季气象灾难的逐级预警预报信息响应系统,利用 、短信平台,准时传递灾难性天气预警预 报信息2当气象部门公布灾难性天气预警预报信息时, 调度室 必需亲热留意,主动猎取有关的气象信息,准时将预警预报信息 传递给矿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 并通知到井下每一个作 业班组和作业人员;3矿总务科随时与治理处保持联系,保证在第一时 间获得信息3. 事故预警的条件1连续降雨量超过 50mm、强雷电等八矿井提升运输 1.监测监控方式方法1主井提升监测监控:加强供电设施的维护2斜巷皮带机皮带监测监控:
12、严格皮带机综保装置的班试 验制度,加强皮带接头检查。2.主要预防措施1主井提升:加强供电设施的维护及绝缘摇测,严格绞车司机交接班保护试验制度的落实及确保日检质量, 严格井筒 检修施工措施及操作规程的落实;2斜巷皮带机:严格皮带机综保装置的班试验制度,确保 完好使用,同时加强皮带接头检查,准时处理隐患接头 3. 事故预警的条件1觉察提升运输等其它重大生产隐患不能准时消退时;2井下监控系统发出报警信息,或接到事故现场人员汇报 时。九矿井火工品 1.监测监控方式方法 每季度对矿火工品仓库进展一次全面检查, 矿每月检查 一次,仓库值班人员每班对火工品存放状况进展检查。 2.主要预防措施(1) 每季度对
13、矿火工品仓库进展一次全面检查,矿每 月检查一次,仓库值班人员每班对火工品存放状况进展检查;(2) 火工品库必需严格执行现场交接班制度。雷管、炸药 等火工品的领退、运输、销毁及丧失处理等必需严格执行有 关管 理制度; 3接触火工品的人员不得穿化纤衣服,任何人不得携带 矿灯进入火工品仓库; 4火工品仓库必需按规定配齐灭火器、砂箱、水管等消 防器材; 5 严格执行“一炮三检” 、 “三人联锁”和“三戒备”放 炮制度; 6安全员监视现场施工安全防范措施的执行。 3. 事故预警的条件 1采掘工作面及其它作业地点风流中瓦斯浓度到达 0.8%; 2爆破地点四周 20m 以内风流中瓦斯浓度到达 0.8; 3安
14、全监测监控系统消灭报警, 状况不明的; 4发生火工品爆炸;5发生火工品被盗、丧失现象。十矿井矸石山1.监测监控方式方法1矿组织相关人员每月对山体变化状况和自燃状况以及 运输设施使用状况进展检查。 2矿保卫科 24 小时不定期巡查。 3 矿运搬工区安排人员每班观看。 2.主要预防措施1 矸石综合利用,去除或减小矸石山;2削减矸石中的煤炭、硫黄等可燃物含量;保证矸石山 安眠角小于标准规定; 3危急范围内严禁设置建、构筑物;4按规定设置防护栏墙、警示标志,严禁与矸石山 工作无关的人员进入矸石山警界限以内活动。3. 事故预警的条件 1 矸石山外表以下 1m 温度超过 70;2正在自燃的矸石山顶部或发火
15、区有沟壑、凹陷区或其 它雨水通道; 3 矸石山山体产生大量蒸气;4矸石外表有黄色结晶体渗出;5消灭悬矸现象,矸石山自然安眠角大于42 及矸石山 其它特别现象时。十一矿井压力容器 1.监测监控方式方法1锅炉运行时锅炉工加强对炉体、炉外管道的巡察。2通过水位、水压等仪表、各超限报警装置进展监测。3检修时重点对炉膛易损区域、吹灰器四周、底部水 30 冷壁管的磨损状况检查,并对这些部位的弯头外弯处进展测 量。2. 主要预防措施 1保证锅炉安全保护设施、附件齐全牢靠;2定期对锅炉进展日常性修理保养和检查,依据有关规 定要求对锅炉进展定期检验; 3严格按操作规程和安全措施操作;4保持锅炉负荷稳定,防止突然
16、降低负荷,导致气压上 升;5防止安全阀失灵,每隔一两天人工排汽一次,并且定 期做自动排汽试验; 6 每班冲洗水位表,检查所显示的水位是否正确。定期清理旋塞及连通管,防止堵塞。定期维护检查水位报警或超温报 警设备,保持灵敏牢靠。严密监视水位,万一发生严峻缺水, 绝 对制止向锅炉内进水;7正确使用水处理设备和除氧措施,保持炉水质量符合 标准。 3. 事故预警的条件1指示仪表指示特别; 2锅炉运行声音特别; 3 锅炉炉体消灭破损、裂缝或消灭轻度泄漏,管道轻度 31 泄漏。三、预警方式 承受报警器报警和 报警方式。建立完善的 通讯系 统, 由调度室监控中心完善各施工现场及有固定值班人员的岗位 通讯系统
17、,上级有关部门的 通讯系统,保证通讯畅通; 完善报警器报警系统。四、预警信息的公布 当值班调度员接到井下事故预警条件的信息时,依据“煤矿 调度员十项应急处置权利”中的规定,公布紧急调度指令,通过 、语音播送系统 3 分钟内通知到井下全部施工地点,安排各 施工地点带班区长、班长、安全员清点现场施工人员,并组织人 员依据拟定避灾路线撤人升井,通知切断各工作面电源, 启动自动排水系统, 通知机电、 运搬工区, 人行车马上运行,并要求各重要岗位工作人员,中心、石门变电所,上下山有运人设 施的绞车房工作人员和信号工、把钩工必需坚守工作岗位, 保证设备正常运转,没有调 度命令不得擅自离岗。副井口做好预备随
18、时上、下人员,维持好 上、下井口秩序。同时调度员记录事故发生地点的根本状况,向值班矿领导、 矿进步行汇报,通知其他指挥部成员到调度室集合, 规定到达时限;马上安排劳资科、统计出全部下井人员数据,马上赶 赴井口记录好上、下井人员名单;依据事故的严峻程度,按 预案规定的应急级别发出警报,上报集团公司。 与参与应急救援工作的其他单位取得联系, 并向他们通报状况;依据状况的危及程度,或按预案规定通知各应急救援组织做好出动预备。 五、预警信息的响应 应急响应由低到高依次分为 IV、四级。 1IV 级响应:发生一般事故或者 3 人以下涉险,事故影 响范围和危害程度不再进展,启动本煤矿应急预案。2级响应:发
19、生较大事故,事故影响范围和危害程度 不再进展,启动集团公司应急预案3级响应:发生重大事故,事故影响范围和危害程度 不再进展,由政府报请省级人民政府启动煤矿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4级响应:发生特别重大事故,由省级人民政府报请 国务院启动应急预案。报请启动上一级应急预案响应前, 应首先启动本单位应急预 案响应。 六、责任追究及奖惩 生产安全事故预警工作实行责任追究制。对迟报、瞒报、谎 报和漏报生产安全事故征兆的重要状况或者在生产安全事故预警工作中有其他失职、渎职行为,依法对有关责任人赐予行政处 分、罚款或解除劳动合同;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 不依据规定报告事故灾难的。2不听从命令和指挥, 或者在应急响应时临阵脱逃的。3盗窃、挪用、贪污应急工作资金或者物资的。4阻碍应急工作人员依法执行公务的。 5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的。 6有其它危害应急工作行为的。 对在生产安全事故预警工作中作出突出奉献的先进集体和 先进个人,应依据有关规定赐予表彰和嘉奖
限制150内